reading-notes

张俊的读书笔记

View project on GitHub

cover

作者: 陈春花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让管理发挥绩效的8个基本概念(修订版)
出版年: 2016-10-9
页数: 173
定价: 45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1548782

豆瓣链接

第1章 什么是管理

管理的理解

  1. 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2. 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3. 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4. 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
  5. 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对于管理的资源而言,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我倡导的管理观

  1.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1. 现象一:功劳与苦劳。人们常常以苦为乐,认为付出就是对得起组织,但是我们都很清楚,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
    2. 现象二:能力与态度。过多关注态度,结果就会导致组织中能干的人干死,不能干的人活得很好,原因是你关心态度而不是能力,让态度好的人得到肯定,结果导致大家关心态度,而不愿意真正地用能力说话。可是,只有能力才会产生绩效,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才会产生绩效。
    3. 现象三:才干与品德。德与才的取舍中人们希望德才兼备,如果两者不可兼得人们选择先德后才。
  2. 管理是一种分配
    1. 管理其实很简单,它只是需要做一个分配就好了,就是分配权力、责任和利益。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把权力责任利益等分,成为一个等边三角形。
    2. 管理是在责任的基础上所做的行为选择,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需要在界定责任的同时,配备合适的资源,并让人们可以分享到管理所获得的结果。
    3. 我强调把责任分下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就是只有分配责任,人才会真正地被培养起来。没有责任,人就无法真正激发出能力和热情,也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3. 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1. 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来决定。
    2. 管理水平不能够超越经营水平。

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

管理解决的第一个效率: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手段是分工

泰勒用一生的时间所要探讨的问题,恰恰是管理的本质问题:管理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限度的产出,也就是如何使生产率最大化。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清晰地阐述了获得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四条原理。

  • 科学划分工作元素。
  • 员工选择、培训和开发。
  • 与员工经常沟通。
  • 管理者与员工应有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

管理解决的第二个效率:使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专业化水平和等级制度的结合

从理论上讲,韦伯组织管理的原则约定:权力是组织而非个人。组织管理的核心就是让权力从个人的身上回归到职位上,也就是组织本身上,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效率才会得到最大化。

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专业化水平和等级制度的结合。

一方面我们需要强化专业化的能力,无论是管理者、领导者还是基层人员,只有贡献了专业化的水平,我们才能算是胜任了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需要明确的分责分权制度,只有职责清晰的分工,权力明确的分配,等级安排合理,组织结构有序,管理的效能才会有效地发挥。专业化水平和等级制度的结合正是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来源。

管理解决的第三个效率:使个人效率最大化的手段是个人创造组织环境,满足需求,挖掘潜力

把员工需求和组织发展的目标联结在一起,还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冲突的问题,虽然复杂但管理必须平衡这些目标和冲突,不能够只关注组织目标而忽略了个人的需求,也不能够只强调个人需求而伤害组织目标,只有两者都能够得到关注并实现,管理才能够有效。因此,我认为能够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的激励就是有效的激励。

管理正是要解决企业的三个问题:第一,如何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第二,如何使组织效率最大化?第三,如何使个人效率最大化?这三个问题正是管理的基本问题,或者说管理实现效率就是实现劳动效率、组织效率、个人效率。

如何让管理有效

管理者就承担了这个最重要的使命:提升整体的力量,延续个体的价值。

传统管理者与有效管理者的区别是什么?在德鲁克先生看来,传统管理者专注于烦琐的事务,因为他们只是关心发生的事务,所以这些管理者所有的时间都在处理别人的事情上,简单地说,就是传统管理者的时间属于别人,这是传统管理者的第一个特征。传统管理者的第二个特征是:身在岗位上,处在什么岗位上,就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所以导致部门之间的不合作,导致很多管理者 “屁股指挥脑袋” ,不知道整个系统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传统管理者的第三个特征是只专注于事务,忽略了对人的培养,他们总是认为没有人能够成长起来,下属总是不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

有效的管理者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1. 进行时间管理。有效管理其实是时间管理,他们能够确定重要的事情,确定优先顺序,确定重要的事情一定会有合适的时间进行安排,确定每一件事情都有时间的设定,都能够合理地解决。在有效管理者那里,不存在“忙”这个概念,所有的事情都会有序和合理,进而也就有效。
  2. 系统思考。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如何在组织里发挥作用,如何寻找到合适的位置,取决于如何思考,如果不能够认识到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不能够认识到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无论这个人能力多强,也无法发挥作用。只有认识到整体最大,局部和个人服从整体的时候,借助整体的力量,局部和个人才会发挥最大的效能。
  3. 培养人。对于人的培养是管理者最根本的职责所在,如果可以让每一个成员成长起来,管理的绩效就会得以发挥,如果可以让每一个成员胜任职责,组织的效率就会提升,因而培养人是有效管理者的特征。

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

计划管理:回答资源与目标是否匹配的问题

计划管理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数据,不是年终的考核指标,更不是文本。计划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目标和资源之间关系是否匹配的问题,计划管理就是要目标与资源的关系处在匹配的状态,这是一个最为基础的管理内容。因此,计划管理由三个关键元素构成:目标、资源和两者匹配的关系。

目标是计划管理的基准。计划管理在管理理论中也被确认为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实现需要三个条件:

  1. 高层强有力的支持;
  2. 目标要能够检验;
  3. 使目标清晰。

资源是计划管理的对象。计划管理事实上是管理资源,而不是管理目标

流程管理:解决人与事是否匹配的问题

如果简单描述流程管理,其实就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实现流程管理需要改变管理的一些习惯,我简单归纳为三点:

  1. 打破职能习惯;
  2. 培养系统思维习惯;
  3. 形成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

打破职能习惯。职能导向侧重于对职能的管理和控制,关注部门的职能完成程度和垂直性的管理控制,部门之间的职能行为往往缺少完整有机的联系。它没有确定时间标准,这一最重要的工作标准一般是由该部门的主管领导临时确定的,这就大幅加重了主管领导的工作量,又由于标准不确定,导致整体工作效率大幅降低。因此,我们必须打破职能的习惯。

培养系统思维习惯。流程导向侧重的是目标和时间,即以顾客、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企业的行为视为一个总流程上的流程集合,对这个集合进行管理和控制,强调全过程的协调及目标化。每一件工作都是流程的一部分,是一个流程的节点,它的完成必须满足整个流程的时间要求,时间是整个流程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因此在流程的前提下,时间作为基本坐标决定了我们需要系统地思考问题,而不是仅仅依据自己所在的部门或者所处的位置,我们必须学会系统思维,形成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

形成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人人都有一个市场,人人都面对一个市场”,实施流程导向中激励各成员共同追求流程的绩效,重视顾客需求的价值是海尔实施流程管理的一种灌输方式,这种方式恰恰让我们看到形成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是流程管理的保障。通过让员工理解的概念,激励每个员工参与流程再造,重视员工的建议,等等,以完成这个艰巨的管理方式的改变,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流程管理只能是流于形式,这也是中国有的企业引入流程再造不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组织管理:回答权力与责任是否匹配的问题

实现组织管理需要两个条件:专业化与分权。

战略管理:解决企业核心能力的问题

有三个基本特征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进入多样化市场的潜能;
  2. 核心竞争力应当对最终产品中顾客重视的价值做出关键贡献;
  3. 核心竞争力应当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

文化管理:解决企业持续经营的问题

企业为什么或者追求什么样的目标,肩负何种使命,拥有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是企业是否可以持续的根本因素,而这些问题的回答正是企业文化所承担的责任。

从管理方式的角度定量,管理方式对企业文化的推动有这样的发展过程:人事制度→人的管理→企业管理方式→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发展通常历经企业家个性魅力(企业家文化)→团队个性魅力(团队文化)→企业个性魅力(企业文化)→最终形成的社会个性魅力(竞争性文化)。

计划管理、流程管理和组织管理被称为基础管理,这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是更高一个层面的管理,不要把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来做,那样会适得其反。

第2章 什么是组织

组织的理解

在我看来: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目标,组织管理的存在是为了提升效率

  1. “公司不是一个家”。
    1. 当我们说“公司不是一个家”的时候,就表明组织不会照顾个人,也就意味着在组织中我们是用目标、责任、权力来联结,而不是用情感来联结的。组织有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分。正式组织就是指运用权力、责任和目标来联结人群的集合;非正式组织是指用情感、兴趣和爱好来联结人群的集合。我们在管理概念下主要是谈正式组织。
    2. 组织结构设计从本质意义上讲就是一个分权、分责的设计。
  2. 组织必须保证一件事由同一组人承担。
    1. 同一个权力、责任和目标必须是同一组人承担。在组织中看到结构臃肿、效率低下、人浮于事、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的情况出现的时候,你必须先看看是否存在同一件事情有两组人在做,同一个责任有两组人在承担,同一个权力有两组人在使用,这是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所在。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述,这个词就叫“组织虚设”
  3. 在组织中人与人公平而非平等。
    1. 在一个组织结构中,人与人之间是以实现目标为前提的生存,人与人应该承担各自的责任和目标,从而拥有了不同的权力,因为这些的不同,所以人与人应该是公平的但非平等的。
  4. 分工是个人和组织联结的根本方法。
    1. 组织的分工主要是分配责任和权力。

组织因目标而存在

不同的目标设计就会导致不同的人群聚集在一起,也决定了人们不同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因此目标决定组织存在的意义。

其实对于企业组织而言,它的目标非常简单:持续的获利能力。一般认为,合理的战略始于确立正确的目标。而我可以套用迈克尔·波特的观点:能支持合理战略的唯一目标就是超强持续的盈利能力。

组织内的关系是奉献关系

奉献关系所产生的基本现象是:每个处于流程上的人更关心他能够为下一个工序做什么样的贡献;每个部门都关心自己如何调整才能够与其他部门有和谐的接口;下级会关注自己怎样配合才能够为上级提供支持,而上级会要求自己为下级解决问题并提供帮助。

如何让组织关系变成奉献的关系。我想也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 工作评价来源于工作的相关者。
  2. “绝不让雷锋吃亏”,这是华为公司企业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准则。
  3. 激励和宣扬组织的成功而不是个人的成功。

组织处在不确定的商业世界中

  1. 管理者需要学会混沌的思维方式
    1. 混沌的思维方式是相对于稳定均衡的思维方式而言的。稳定均衡的思维方式是我们习惯的组织管理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最在意的是如何确保所有的行动回归到预定的计划上来,管理者所努力的方向是保证结果与计划相符,所以在发挥管理职能的时候会坚持控制和计划这两个管理的基本职能。
  2. 组织需要构建自己的弹性能力
    1. 所谓弹性能力就是指不借助任何外力,能够自己加压、自我超越的能力。
  3. 在组织内部打破均衡状态
    1. 稳定均衡状态的思维方式倾向于把发展的过程理解为一种平稳的趋势,混沌状态的思维方式则把发展过程理解为一种半稳定的临时状态跳跃到下一个半稳定的临时状态。所以在混沌状态的思维方式里,所有的发展都是时断时续的。我们相信混沌状态的思维方式的理解更接近于实际的市场情况,那么组织就需要打破自己的平衡来获得市场的机会,管理者此时需要关注的是如何保证组织能够迅速地上升到新的变化空间,在时断时续的发展中,能够到持续的阶段而避开停顿的阶段。
  4. 实现组织学习

第3章 什么是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自我约定的关系

并不需要关心企业有10个总裁多还是少,重要的是关心这家企业有没有10个责任,如果有,就可以有10个副总裁;如果没有,即使一个副总裁也可能是多余的。组织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内部的约定来设定结构,关键就是看责任由谁承担,而不是去揣摩有什么规范标准来决定。

组织结构的功效

组织结构的纵向设计是界定权力指令的,同时也就界定了责任和权限;组织结构的横向设计界定了如何沟通,界定了如何控制公司资源。

组织结构的纵向安排,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设计多少个层级,一个是公司主业务线是什么。

组织结构的横向安排,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需要多少个职能部门完成资源的专业安排。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组织结构的设计需要遵循古典设计原则:

  1. 指挥统一。就是指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直接上司。
  2. 控制幅度。每个人能够管理的跨度,其实是有限的,那么从理论上来讲,一般的管理跨度比较合适的是五六个人,越到基层,管理的跨度就越大,越到高层,管理的跨度越要变小。
  3. 分工。组织结构设计的关键是分工,分工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纵向分工是企业的经营分工,在这条线上决定绩效的分配、权力的分配,所以常常又称之为职权线。在纵向的分工安排上可以看到企业承担绩效的层级、管理的层级以及考核的对象。因此在这条线上,必须保证承担绩效的人权力最大,而不是职位高的人权力最大。纵向分工就是确保承担绩效的人权力最大,与总经理的距离最近。横向的分工是资源线,也就是说,公司所有的资源都在这条线上进行专业分配,保障业务部门能够获得支持,所以横向分工是职能线。横向分工最重要的是专业化分工以及专业化水平,同时为了能够确保资源的有效使用,横向分工一定要尽可能简单,尽可能精简,能够减少就不增加,能够合并就合并。
  4. 部门化。必须把做同一件事的人放在一个部门里交由一个经理来协调,这就是部门化的原则。如果没有把做同一件事的人放在一个部门里协调,资源就会被分解掉,也就会浪费掉。

组织结构需要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1. 创业阶段(直线型组织架构的特点)。在创业阶段的企业,战略上更需要关注产品、品质以及销售数量的完成,创业能不能成功,不取决于你有一个好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也不取决于是否能把握市场的机会,更不取决于是否拥有优秀的人才,而是取决于你的产品是不是过关,是的话创业就会成功。因此,企业处在开创和寻找生存机会的时候,最为重要的是如何控制成本,如果确保质量,相应地就要求企业组织呈现出直线型组织架构的特点,只有这个方式才能成功。直线型组织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所有权、经营权合二为一,就是企业的创业者既是经营者,又是所有者,企业很集权,企业家本人直接对成本、质量、产品负责,没有授权和分权,决策集中,效率最高,成本可控,从而使得企业具有竞争能力
  2. 成长阶段(职能型的特点)。企业经过了初创阶段,开始步入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关注的是销售网络建设、规模的扩张以及品牌的累积,因此企业最重要的是发挥企业资源的有效性,让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到尽可能大的绩效结果。其根本标志是专业人士的引入,企业不再以经验来竞争,而是用专业的能力来竞争,所以在组织管理上是由专业人士负责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财务是专业的财务、营销是专业的营销、研发是专业的研发、制造是专业的制造,甚至人力资源也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所有的职能都是专业的职能在发挥作用。这个阶段的组织呈现的是职能型的管理特点,企业所有者部分授权给职能部门进行管理,但是创业者依然要从事管理的工作,所有权和经营权依然合二为一,以确保公司职能部门获得明确的支持
  3. 发展阶段(事业部制的特点)。当企业步入发展阶段的时候,企业开始需要关注高层经理人团队的建设、企业快速成长的安排、企业系统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企业调动经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企业在市场中的领导者地位,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回应市场的要求,并能够引领行业和市场。根据这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企业的组织需要呈现出充分授权以调动经理人的积极性,同时又要求经理人能够承担起责任,所以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职业经理人的引入,企业步入职业经理人的时代,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家退到董事会的层面,管理交给职业经理人
  4. 持续发展阶段(董事会制的特点)。当企业进入持续发展阶段,在战略上,企业所要面对的是文化价值认同和理念认同的问题,这个时期的企业最重要的是领导团队的打造,而非一人领导。这是因为当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任何一个人都已经没有能力去承担那么大的责任,最为关键的是保证决策是谨慎的决策。

组织结构特殊效能

组织结构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功效,是从结构设计的七个层面体现的,也就是说,处理好这七个层面,员工就会因为组织结构本身的安排获得满足感和工作绩效。

  1. 职权阶层。所谓职权阶层就是指管理人员,他们具有一定的职权,他们会获得比别人更多的资讯和决策的机会,他们可以掌握和运用资源。职权阶层为什么会有绩效和满足感呢?在组织管理中有一个方法就是“信息管理”,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运用信息不对称的方式让职权阶层的人拥有不同的信息,从而做出不同的判断以获得影响力。
  2. 直线和幕僚的区分。如果我们不做多条晋升路线的设计,就会导致所有优秀的人都朝管理岗位上去挤,而这些优秀的人,也许能够是优秀的管理者,但是更多的人应该在专业上发挥更合适,况且管理岗位有限,这些优秀的人不断竞争,对于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浪费。
  3. 部门的划分。其实部门的划分可以彰显专业化,也可以确定每一个部门成员的自我认知,尤其是在公司地位和作用的认知上。部门的划分可以有多种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按照目的划分和按照程序划分,但是不管使用哪一种划分方式,最终都在体现一个思想,在明确划分的部门里面,成员最具有这个部门专业领域的权威性。
  4. 授权和分权。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区分就是分权和授权的区分,在领导职能里你所得到的权力是授权,而在组织职能里你所得到的权力是分权。授权的权力依然在领导者的手上,而分权已经在你自己的手上了,所以组织更能让人成长和有绩效感。
  5. 形式化的程度。
    1. 比如公司内部的称呼习惯,我常常想为什么中国企业内部很难合作,而西方企业比较起来好像容易得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形式化程度的差异。在西方,称呼方面没有形式化的要求和习惯,上至总裁和老板,下到一般员工,大家习惯性称呼名字,没有职称和头衔,因此合作也就比较容易,但是我国在称呼方面的形式化程度极高,甚至每一个人都唯恐称呼的职位不到位,生怕因此得罪上司,这样的习惯一定是无法合作的。形式化程度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工作服装上的差异,会让一些人有满足感;工作场所的大小形式化也会让一部分人有满足感,我会建议给管理人员办公的场所稍微大一点,他就会珍惜并希望保有。所以给他一个房间,其实就会付出更多一点,这也是形式化导致的结果。
    2.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形式化就是管理岗位的设置,我建议职能部门的头衔一定要小,绩效部门的头衔一定要大。为什么很多公司职能部门不能够为绩效部门服务?就是因为职能部门的头衔比绩效部门的头衔还要大。一般而言,职能部门负责人我们称之为总监,而分公司的负责人称之为分公司经理,总监和经理从习惯认知上显然是总监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让职能部门为绩效部门服务,其实是做不到的,因为分公司经理面对总监的时候,是无法提出要求的,反而更多的是为总监服务。
  6. 控制幅度。一个人可以控制的幅度往往可以让这个人有着明确的感受,所以控制幅度的设计会直接产生满足感以及绩效。
  7. 专业化。在中国的企业中不尊重专业化的情况非常普遍,大部分的公司有分工,但是不会在职务的名称上明确地表达出来,因此只要是副总裁,不管他在什么专业领域,都可以让所有下属接受他的意见。但是不应该这样,必须尊重专业能力而非职位,同时因为没有这样明确的专业安排,大多数情况下每一个副总裁都会对所有的职能或者专业发表意见,下属又必须执行,在这样的情况下绩效就会受到伤害。

常用组织结构优劣势分析

职能型结构

图3-1是职能型结构,职能型结构就是通过将同类的专家组合在一起,从劳动分工中取得效益。优点是: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减少人员和设备重复。缺点是:常常因为追求职能目标而看不到全局的利益。

职能型结构最大的缺点就是部门之间可能会不合作,每一个部门都追求自己部门的发展,而忽略了整体的配合,这是结构自身的确定,因此,需要借助于其他的方面来解决。解决方案就是让每一个部门经理人的考核与绩效奖励和公司整体目标挂钩。

事业部制

图3-2是事业部制,这个结构可以创造出自我包容的自治单位,这些单位通常按机械式组织。优点是:强调结果,总部人员能专心致志于长远的战略规划,是培养高级管理人员的有力手段。缺点是:活动和资源出现重复配置。

对于多产品、跨区域以及多种产业经营的企业而言,事业部制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事业部制除了适合以上的情况之外,还有一个时期也必须运用这个结构,这个时期就是企业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已经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具有了构建品牌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企业的专业化人员也具有很好的基础,给职业经理人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而关于事业部制结构所存在的重复和浪费现象,可以用两个方面的管理来补充,一个是计划管理,也就是说公司对于各个事业部不能用绩效管理的方法,而是要用计划管理。同时用品牌管理的方式,让各个事业部在集团公司框架下保持一致。

扁平化结构

图3-3是扁平化结构,扁平化是一种简单结构,这个结构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低复杂、低正规以及职权集中在一个人手中,是一种“扁平”式组织。扁平化结构的优点是反应快、灵活、运营成本低,责任明确。缺点是只适宜小型组织,所有事情取决于老板,风险极大。

扁平化结构的运用需要在两个前提条件下:第一,企业文化要好,企业的内部要有信任、正向以及彼此合作的氛围,每一个成员都是健康、积极的;第二,信息系统完善,企业内部的信息平台可以分享所有信息,在充分分享信息的基础上,可以了解到所有的状态,此时就可以运用扁平化的结构了。

矩阵式结构

图3-4是矩阵式结构,这个结构可以使用职能部门化来获得专业化经济性,在这些部门之上,配置一些对组织中的具体项目负责的具体产品、项目和规划负责的管理人员。换句话说,如果一方面需要规模增长,另一方面需要专业化能力以及解决有限资源的限制,矩阵式结构是一个适合的结构。这个结构的优点是:能促进一系列复杂而独立的项目取得协调,同时保留将职能专家组合在一起所具有的经济性。缺点是:造成混乱,并隐藏着权力斗争的倾向。

矩阵式结构本身的这个缺点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公司在资源有限,又需要规模化发展的时候,就需要选择矩阵式结构。为了解决矩阵式结构本身的缺点,就需要公司从两个方面做出安排:第一,明确的计划管理,预算清晰并严格控制;第二,双向考核,每一个专业成员需要一方面接受专业部门的考核,另一方面接受业务部门的考核。

网络结构

网络结构是一种只有很小的中心组织,依靠其他组织以合同为基础进行制造、分销、营销或其他关键业务的结构(见图3-5)。优点是:使管理当局对新技术、新时尚或者来自外部的竞争,能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缺点是:不适应所有企业,缺乏对组织所进行的活动的控制力,供应品的控制力,供应品的质量也难以预料,技术创新很容易被窃取或扩散。

网络结构的缺点可以借助于两个安排来解决:第一品牌管理,正是强大的品牌把价值链上所有的环节联结在一起,而品牌的核心就是顾客价值的创造,其中最重要的是品质的承诺;第二核心经理人团队,一定要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经理人团队,运用团队的能力和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对接,能够指导和管理价值链。

第4章 什么是领导

领导的理解

权力产生影响力可以从五个角度来体现:法定权、专家权、奖赏权、惩罚权、统治权。

这个角度就是魅力的五大构成要素:外貌、类似性、好感回报、知识、能力。

所谓类似性,就是指和人群保持认同而不是与众不同。作为领导者需要能够融合在群体当中,和群体保持一致,让人们觉得你和他们没有什么分别,是他们当中的一员,有着相类似的背景和境遇,有着相互可以理解的认识以及对于环境相近的认识。

好感回报是指管理者需要先付出,之后人们会回报给你,追随你,使你获得领导力。在人与人的交往里这是一个被普遍认同的规则,也叫黄金定律:你想别人对你如何,首先看你对别人如何。好感回报是一个非常有效地获得魅力的途径。

在魅力的构成要素里面,能力指的是认同力、网络力和办事力。也就是说,魅力体现在能力上是需要和群体认同,构成有效的人际关系,并能够解决问题。

领导者和管理者

表4-1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差异

领导者 管理者
订立方向 解决问题
构建团队 保持文档
促进变革 按章行事

领导技能

领导技能包括三方面内容(见图4-1)。

应该适应领导者的风格而非改变他

领导效果取决于环境条件,而影响环境条件的根本因素有三个,他据此得出三个最为重要的结论:

  1. 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这是指下属对其领导人的信任、喜爱、忠诚和愿意追随的程度,以及领导者对下属的吸引力。
  2. 职位权力。即领导者所处职位的固有权力,其所处的职位能提供的权力和权威是否明确充分,在上级和整个组织中所得到的支持是否有力,对雇用、解雇、晋升和增加工资的影响程度大小。
  3. 任务的具体化。这是指下属担任的工作任务的明确程度,指工作团体要完成的任务是否明确,有无含混不清之处,其规范和程序化程度如何,是否能够让下属明确他所承担的任务的上下所属关系。

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将军

赫-布理论从管理者如何针对员工的不同特征以获得领导效果的角度展开研究,这个理论模型告诉我们,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管理者。

据员工的任务成熟度来划分员工(见图4-2),再根据这个划分选择不同的领导风格(见图4-3)。

找到途径满足需求,目标就会达成

途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的作用在于促进努力和绩效,以及绩效和报酬之间的联系,进而达到满足成员需求、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加员工的满意度、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我们可以用图4-4表示。

对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方式

从领导理论的角度来看,对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方式就是两个,一个是例外管理,一个是根据业绩给予合理的报酬。

对于职业经理人的物质报酬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 能够使职业经理人和老板之间达成共识和协议;
  2. 老板所提供的物质报酬的确能达到职业经理人内心需求的标准;
  3. 物质报酬一定要跟职业经理人所取得的绩效挂钩;
  4. 老板要满足职业经理人切身利益的需求。

对职业经理人的另外一个管理方式就是例外管理。所谓例外管理,就是在日常工作当中,如果职业经理人达到如常的绩效目标,他的工作就不要受到干扰;如果出现超越绩效目标的情况,就需要直接干预。

所谓如常的绩效目标是什么?如常的绩效目标在不同的公司也许会有些差异,但是最基本的两个目标是一致的,一个是业绩目标,一个是费用预算。

核心人才的管理方式

对于核心人才的管理来说,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发挥领袖的影响力。核心人才需要施加的是影响力而非管理,领袖就是这样的特征。因为他是核心人才,在专业能力或者管理能力上他比你强,而且他天天在做事情,你的意见或者建议不见得对他有帮助。为什么他又接受你的影响呢?就是因为你能在价值和使命上和他形成认同,对于核心人才来说,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2. 真正的个人关心。对于核心人才需要关注到他们的个人需求和成长,必须是以独立、个体的认知来处理与核心人才的关系。
  3. 心智的激励。人的心智决定行为的选择,决定了人们在做决策前的逻辑判断习惯,心智的不同,直接导致行为结果的不同,因此对于核心人才而言,进行心智激励是必需的选择。

如何让授权有效

授权的关键是目标设定不做授权。也就是说,在授权中,资源的运用、方法的选择以及实现手段的安排都可以授权,只有一个东西是不能授权的,这就是目标设定的权力。

为了保证授权的有效性,我们还需要注意五种情况:

  1. 机构越大越要授权;
  2. 任务和决策越重要,越不能授权;
  3. 任务越复杂越授权;
  4. 部属之间互相不信任,不能授权,也就是企业文化不够好,大家都不信任,彼此拆台,投机分子很多的地方不能授权;
  5. 部属的责任心不够,不能授权。

利用环境

新官上任最重要的是融入环境、认识环境并利用环境,而不是来改造环境,环境其实无法改造,只能利用。就算是你一定要改革,也必须获得原有环境中一部分人的认同,才能够取得效果。

向上管理

向上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并培养良好的工作关系,好的工作关系是由五个方面组成的,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

  1. 和谐的工作方式。和谐的工作方式要求能够采用双方接受的形式处理问题、交流看法并明确各自的职责,这种关系类似团队角色的关系。每个人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各自更关心的是荣誉而不是权力,更关心的是责任而不是地位,各自更注重互补性而不是彼此的差异。
  2. 相互期盼。在与上司的配合中,非常重要的是能够经常沟通双方的期望,并通过不断提升期望来提升各自的能力。一旦形成这样的状态,双方都会发现对方是一个最好的参照物,各自会不自觉地拉升自己的期望,使得各自都逐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 信息流动。组织管理中最困难的是保持信息有效流动,所以管理不好组织信息是组织失控的根本所在。组织信息的正式传递、组织信息的过滤、组织信息的发布、组织信息的沟通方式、“意见领袖”、组织信息的形成与控制,在所有的这些命题中,是由一个要素贯通的,这个要素就是你与你的上司之间的信息流动。所以一定不要借助第三者来流动,更加不要有所保留信息,这样都会伤害信息流动。
  4. 诚实与可靠。你与你的上司之间只能够用一种状态来描述,那就是诚实与可靠。记住向上管理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关系,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配合和协助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做下属的永远不让上司觉得难堪:事前警告他、保护他以免在公众前受到屈辱,永远不要低估他,因为高估没有风险,低估会引起反感或者报复。我们要求下属对上司不要隐瞒。提出这些要求就是要形成诚实与可靠的关心。
  5. 合理利用时间与资源。对于你而言,上司的时间和资源就是你要争取的内容。时间的意义在于可以让信息流动顺畅,可以感受各自的期盼,时间最好的作用是能够带来机会,一个可以信任的机会。上司的资源最直接的功效就是为你的工作提供帮助,每一个上司都希望他能够为公司的工作发挥作用,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很多管理人员很得意于自己独自解决问题,很自豪于自己完成任务,但是他没有想到,也许借力会有更好的效果。

向上管理:技巧和注意的问题:

  1. 利用上司的资源和时间
  2. 保持正式的沟通
  3. 发挥上司的长处
  4. 欣赏与信任

第5章 什么是激励

每次讲激励理论的时候,我都会先讲一个故事。

有一对很老的夫妇,他们决定不再做任何工作而去享受生活。为了享受生活,安度晚年,他们决定选一个他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去住。两位老人就在城市里面找,终于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房子很漂亮,也很安静,打开房门,外面就是社区最大的一片草地,房子的窗户面对的是社区里最漂亮的一棵大树。两位老人拿出所有的储蓄,把这个房子买下来。可是等他们搬进去住的时候才发现买错了。为什么买错了呢?因为这块草地和这棵树是这个社区唯一可以让孩子们娱乐的地方,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玩耍,非常嘈杂,每天都是吵吵闹闹,喧喧嚷嚷。两个人就难过了,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显然这里不是他们想要的地方。两位老人该如何办?

我们看老人怎么做。

小孩子来了之后,他们就把房门打开走出来,对所有的小孩子说:“孩子们,你们太好了,你们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我必须有所表示,我决定给每人一块钱来表达我的谢意!”拿到一块钱,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就来更多的小孩。老人又走到小孩当中说:“我实在是太老了,我很想跟你们在一起,你们给我的快乐太多了,我应该有所表示,但是我的钱不多了,我只能给每人一毛钱。”这个时候昨天拿到一块钱的小孩就火了,昨天的快乐值一块钱,今天的快乐值一毛钱,这些孩子们认为不公平,决定不来了。还有一半人觉得一毛钱也不错,第三天还来。老人又走到大家面前说:“我真的是太穷了,我只能给你们每人一分钱。”这一下,小孩子全都生气了,因为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快乐才值一分钱,他们都决定离开。老人的目的达到了。

这就是激励,激励就是让人们自己做出选择并愿意付出。

第一个角度是激励一定要想办法让工作变成游戏;第二个角度是激励要永远站在对方的角度来做,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这两个问题也是激励的核心。

人为什么工作

  1. 赚钱。
  2. 消耗能量。人需要消耗能量,这是人的生理需求,工作正是消耗能量的最好方式。
  3. 社会交往。工作可以帮助人们生活在社会中,不再孤独,可以通过职业,与他人进行交流。
  4. 成就感。
  5. 社会地位。人的社会地位是在工作中获得的,只有被社会认可的人,才会获得社会地位。

涨工资并不会带来满足感

赫茨伯格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提供给人们的工作条件细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所谓保健因素,就是一个人展开工作所必需的条件,如工资、岗位、培训、福利工作设备等;所谓激励因素,就是一个人做好工作所需要的条件,如晋升、奖金、价值的肯定、额外的工作条件等。

保健因素不会有激励的作用,当保健因素缺乏的时候,人们会不满,当保健因素存在的时候,人们的不满只是减少,但是不会带来满足感。激励因素具有激励作用,当激励因素高的时候,人们会有满足感;当激励因素缺乏的时候,人们满足感低,却不会不满。

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到,涨工资不会带来激励的效用,因为工资是保健因素,涨工资只会让不满降低,但不会带来满足感。同样的情况是,很多企业家告诉我,他们能够给员工提供好的福利待遇,好的工作环境,以及较高的工资,但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员工们没有产出非常好的绩效。其实道理很简单,企业家所提供的都是保健因素,员工获得这些因素的时候,只会降低不满,却不会有满足感,自然不会产生好的绩效。

提供三点我的理解和大家分享。

  1. 如果使用保健因素,就要绝大部分人得到。只有大部分人获得,才会让不满的人减少。
  2. 保健因素只能升,不能降。
  3. 如果使用激励因素,就要确保获得激励因素的员工是很少的一部分人。理由大家也知道,如果激励因素是多数人获得,激励因素就降为保健因素。

最低层次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影响力最大

《人的潜能与价值》这本书里,他告诉人们:人其实有无限的潜能,会创造无限价值,关键就是要满足人的需求。马斯洛得出结论,人的需求有五种: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而且这五种需求是由低向高递进的。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对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需要理解以下三点。

  1. 强调人的需求是由低向高递进的。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激发出安全的需求,之后会有交往需求、尊重需求的出现,最后到自我实现的需求产生。
  2. 最低层次的没被满足的需求最有影响力。任何人首先考虑的其实是最低需求,是生存的需求。不要认为对于一些人来说,因为读过书,因为有能力,自我欲望高,他们所追求的就是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最低需求不是最重要的,自我实现才是最重要的。其实对任何人,未被满足的最低需求都是具有最大影响力的,当这些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这些人会做出极端的行为。
  3. 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有激励的效果。

人不流动也许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求发展

在奥得佛看来,需求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生存、联系、成长。他把马斯洛的五个层级做了合并,生存就是马斯洛的生理和安全,联系就是交往,成长就是自我实现和尊重。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人的需求不是由低向高递进的,而是多种需求同时存在的。
  2. 当一个人的需求满足遇到挫折的时候,这个人会选择降低自己的需求,放弃更高的需求,回归到较低一层的需求上。
  3. 确定人的需求的影响因素是他自己的发展水平和他在团体当中的经验。这个观点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一个组织中,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的需求强度,但是这个人的需求强度又取决于他自己的发展水平和他在团队中的经验。

不要满足需求而是引导需求

麦克利兰提出了人的多种需要,他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 成就需要: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 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 亲和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需要我们了解以下两点:

  1. 人们是需要外激励。不要认为每个人会自己找事情做,会以很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一定要有很强的外激励来激发他们,千万不要认为每个人一定会把事情做好。
  2. 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人们内在的成就欲望。因为只有激发内在的欲望,人们的成就才能够真正地获得。

满足感并不一定带来高绩效

没有满足感一定不会有高绩效,但是有了满足感并不一定具有高绩效。甚至,高满足感的员工,也许会没有高绩效。

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满足感是个人需求获得满足而引发出来的,但是个人需求的满足和工作绩效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很多时候,人们的需求是非常个人化的,和工作没有任何的联系。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做出以下调整:

  1. 满足员工的需求,让员工获得满足感。
  2. 让员工的满足感来源于工作本身而不是个人需求。工作本身可以用五个指标来说明:薪资、晋升、信任、同事关系、工作本身。

激励不发挥作用的情况

以下情况,激励无法发挥作用:

  1. 工作超量所造成的疲惫。
  2. 角色不清,任务冲突。
  3. 不公平的待遇。

不公平是绝对的

公平感来源于什么?我们可以从下列公式中得到答案:

我获得/我付出=他人获得/他人付出

人会成为他所期望的样子

期望理论的运用需要三个基本的条件:

  1. 期望价,也就是设定的目标,必须让成员相信这个绩效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2. 媒介,需要有获得信任的载体和措施,我们称之为媒介;
  3. 对于期望目标的评估,确信这个目标。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简单地说期望理论其实就是设计一个绩效目标,并让人们确信这个绩效目标,最终实现这个绩效目标。

运用好期望理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设计的目标不要太高,不要设计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为无法达到的期望等于没有期望。
  2. 需要有媒介,需要设计一个让所有人认为公平可信的载体。第三,承诺要兑现,不管最后多少人达成期望,都一定要兑现当初的承诺,这样才可以激励人们向更高的期望努力。

金钱是最重要的激励措施

当我们确定需要动用激励措施的时候,衡量采用的激励措施是否有效,有三个基本的特征:重要性可见度公平感,具有这三个特征的激励措施就会产生效用,如果没有这三个特征,激励措施就不会有效。

成本最低而且最有效的四种激励措施

  1. 鼓掌。在所有的激励措施中,鼓掌是一个花费很少却效果极佳的选择。鼓掌并不需要花什么钱,但是重要性和可见度都很高。
  2. 赞美。日常的管理经验也告诉大家,当众表扬是非常有效的奖励。大多人认为最有效的激励是针对工作上的表现,管理者亲自并立即给予表扬。
  3. 鲜花。鲜花在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多的象征意义,可见度也很高,管理者需要学会运用这个激励措施。
  4. 隆重的仪式。隆重并不是豪华,而是要用心赋予仪式一些价值。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特殊的时刻,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并给予隆重的仪式,带来的激励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授权与信任是最大的激励

德鲁克先生对于“知识工作者”与“雇员”之间的定义的区别,他说“在知识社会里,雇员,即知识工作者,还拥有生产工具。这同样重要,而且可能更重要。

德鲁克先生的这段话,可以让我们很好地去理解今天的从业人员,现在绝大多成员都是知识工作者,他们拥有知识并因此拥有了自己的相对自主能力。相反组织如果仅仅拥有资产,不能够为成员提供其运用知识和发挥知识的作用,这个组织也就丧失了自己的价值。

激励需要面对这些有自主能力,又具有创造能力的员工。对于这些员工而言,授权及信任是最大的激励。提供平台,给予资源支持,让他们发挥价值与作用,结果就会呈现出来。

第6章 决策如何有效

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执行

这是决策的第一个重点,即做任何决策的时候,首先不是判断这件事情要不要做,而是判断能不能找到人去做。

相反,我们几乎没有判断这件事谁去做,而是先把决策确定下来,再考虑谁去做合适。这个决策一旦下来之后,安排去执行决策的人就要花很多时间来理解和消化这个决策,更多的人也许会去评价这个决策,而不是去执行,一旦实施得不理想,就开始更换执行人,或者更换决策。这恰恰就是决策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其根本性的错误是把决策和解决问题区分开来,其决策本身就是要解决问题。

重大决策必须是理性决策

从管理的决策角度来说,决策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作日常决策,一类叫作重大决策

我们要有科学的态度,实际上要有两个态度:一个是要有自然科学的态度,以事实、以数据、以真理说话;还有一个叫社会科学的态度,以本质、以人性去说话,没有这两样东西合在一起,决策就很难有效。所以重大决策一定要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怎么做?就是训练自己掌握理性决策的步骤,一旦这些步骤成为你的思维习惯,你也就具有了理性决策的能力。

  1. 识别问题
  2. 确定标准
  3. 分配权重
  4. 拟订方案
  5. 分析方案
  6. 选择方案
  7. 执行方案
  8. 评价方案

集体决策个人负责

选择集体决策,是因为集体决策是一个风险相对小的决策,因为这是集合群体的智慧,相互碰撞和选择迁就的结果。因此集体决策就有它的局限性:集体决策不是最好的决策,同时集体决策是一个折中的选择;但是正因如此,集体决策有着最重要的特性,即它是一个风险比较小的决策。

做到集体决策有效,需要团队的智慧,至少需要满足这样一些条件:

  1. 相对少的人数并能够信任;
  2. 互补的技能;
  3. 共同责任感基础上的具体目标和共同的工作方法。

个人决策的局限性

四个“人际错觉”

  1. 首因效应。在人与人交往的时候,往往第一印象决定彼此的判断,这就叫首因效应。
  2. 晕轮效应。借用月亮的效果来比喻,晕轮效应就是以面概点,就是指人们会被一些外在的东西所蒙蔽,而且依据这个蒙蔽的现象去判断。
  3. 新近效应。在做决策的时候,最新最近发生的事情,会起决定作用。
  4. 角色固着。对于一些人来说,职业的角色、身份的角色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决策。

不易察觉的偏好

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不管怎样要求决策者理性,我们首先要承认,我们是用自己的标准和概念来做出判断的,这一点请各位还是要记住。

快速而有效决策的五种方法

表6-1,我把决策中常用的五种方法做出比较。

群体决策不是最好的决策

影响群体决策的几个关键问题:

  1. 参与群体决策的人数不要太多,5~8人最好,太多人很难形成一个共识的决策。
  2. 每一个参与的人必须全程投入,认真负责。
  3. 群体成员的背景一定要不一致,如年龄、专业等,更重要的是责任要分开。
  4. 在群体决策当中还要避免一些心态,不是真正的响应,而是虚假的响应,“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压制意见,因人废言等。
  5. 要充分地让所有人表达意见。不批评,不评价,不打断,尽可能地发散。
  6. 不要在意流程而要在意责任。我最担心的也是这一点,很多时候我们在意了流程,一个一个地签字,但是没有很认真地履行责任,往往后面签字的人,都认为前面签字的人已经承担了责任,所以他只需要判断之前的人是否签字,他就签字。

第7章 什么是计划

计划管理的定义可以确定如下:广义的计划是指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紧密衔接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则是指制订计划,即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通常我们这样描述:计划就是5W1H——做什么(What to do it)?为什么做(Why to do it)?何时做(When to do it)?何地(Where to do it)?谁去做(Who to do it)?怎么做(How to do it)?

一定要在意行动

一个标准的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目的。
  2. 计划的有效期。
  3. 行动的方向。
  4. 控制的程序及方法。
  • 何事(活动)
  • 何时(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 何人(负责什么)
  • 何地(实施活动)

第8章 什么是控制

控制的三个要件

控制有三个核心要件,我称之为:标准化、量化、全过程化。

员工对于控制的负面反应如何?

  1. 认为绩效目标/标准是“压力工具”。
  2. 本位主义,不顾大体。员工只着重于他们自己的任务或目标,忽略了宏观的组织目标。
  3. 过分重视短期因素。员工会看重成本和利润等短期因素,在这上面花费心思并取得成效,但是却忽略了声誉及信用等长期因素。
  4. 过分强调容易测量的因素。这个现象尤为突出,比如工作只围绕着KPI展开,看不到的或者不容易测量的因素就忽略不计。
  5. 隐蔽信息。员工为了保护自己,会采用隐瞒信息的方式来面对控制。
  6. 躲避和抵触控制。这种情况分为三种行为:第一种是僵硬的官僚行为,喜欢用符合控制标准的行为来掩盖自己,有不惜一切代价以取得成果的想法。第二种是进行策略行为,提供信息使自己在某一时期看起来表现好,例如,在年底加速获取客户等。第三种是申报无效资料,提供错误、无效的资料,例如,销售人员的报告中包括了子虚乌有的客户。

防止负面反应的方法

防止负面反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设立有效的标准。所谓有效的标准,是指标准是相关的、公平的、可以达到的(高标准,但不是高不可攀)、具体的。
  2. 控制的程度要适合任务。在强制控制和自我控制之间求得平衡。
  3. 在设立绩效标准时采用参与的方法。适用于经理缺乏了解和经验的复杂事项;确保标准是相关的和公平的;参与的人,本身可以是做决策的人。
  4. 避免使用不完善的标准。绩效标准应包括所有重要的绩效层面。
  5. 不要过分地依赖控制报告。预算和品质控制报告是有用的,但是它们只提供了选定的控制点的部分信息,例如,利润或废品数量。需要使用其他方法,例如,亲自去现场视察。
  6. 及时地提供绩效的回馈。及时、经常的回馈有助于提高士气和绩效;当绩效标准较高时,可加强回馈的正面作用。
  7. 使用例外管理。对细微的失误不要反应过度;着重于严重的错误和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