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托马斯·索维尔
出版社: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Basic Economics : A Common Sense Guide to the Economy
译者: 吴建新
出版年: 2018-8
页数: 616
定价: 8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20108303
- 第1章 什么是经济学?
- 第一部分 价格与市场
- 第2章 价格的作用
- 第3章 价格管制有效吗?
- 第4章 关于价格的其他问题
- 第二部分 工业与商业
- 第5章 企业的兴衰
- 第6章 利润与亏损的作用
- 第9章 市场与非市场行为
- 第三部分 劳动与报酬
- 第10章 生产率与报酬
- 第11章 最低工资法只会带来失业?
- 第12章 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问题
- 第四部分 时间与风险
- 第13章 投资与投机
- 第14章 股票、债券和保险
- 第15章 关于时间与风险的其他问题
- 第五部分 国民经济
- 第16章 国民产出
- 第17章 货币与银行系统
- 第18章 政府职能
- 第19章 政府财政
- 第20章 关于国民经济的其他问题
- 第六部分 国际经济
- 第21章 国际贸易
- 第七部分 经济学的一些问题
- 第26章 经济学史
第1章 什么是经济学?
杰出的英国经济学家莱昂内尔·罗宾斯(Lionel Robbins)曾给出了经济学的一个经典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用的学问。
稀缺
是指个人需求加总之后大于现存的资源数量。
生产
,即从原始的稀缺资源到产出——由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整个过程。
生产效率
,即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比率。
第一部分 价格与市场
第2章 价格的作用
经济决策
价格
不仅是转移货币的方式。价格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种能够影响人们使用资源和生产产品行为的经济激励。价格不仅指导着消费者,也指导着生产者。
亏损迫使生产者停止生产消费者不想要的东西。
利用价格来调节的市场使人们能够向他人发出信号:想要多少产品,愿意支付什么价格。其他人也同样会发出信号:在什么价格愿意提供什么产品。
当某种商品供大于求,卖方之间为消除过剩产品将展开竞争,价格于是随之下降,从而冲击该商品未来的生产。这样一来,用于生产该商品的资源也会得到释放,被用于生产需求更大的其他商品。反之,对某种商品的需求超过了现有的供给,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会抬高价格,把资源从经济体的其他部分吸引过来,促进该商品的生产。
用价格配置资源
作为一种一般性原则,这意味着:对于某种原料,某个生产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成为其他生产者必须接受的价格。
边际替代
从整体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当市场上存在价格竞争时,资源往往会流向最具价值的用途。
价格传递着一个潜在的事实: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任何一样东西的“成本”是将它用在其他用途上的价值。
需求与“需要”
就一般商品而言,供给量与价格成正比,正如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比。
“未满足需要”
成本
指的是放弃的机会。
第3章 价格管制有效吗?
一般来说,实施价格管制是为了不让价格达到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水平。
价格上升是因为在当前价格下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价格下降是因为在当前价格下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第一种情况被称为“短缺”(shortage)
,第二种情况被称为“过剩”(surplus)
,但这两种情况都取决于当前价格。
囤积
物价控制政策除了会导致短缺和质量下降外,也常常会导致囤积,即人们要比在自由市场条件下留存更多的价格管制物品,因为不确定未来是否还能买到这些东西。
第4章 关于价格的其他问题
经济学是对经济中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目的是弄清楚用于配置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的手段都会产生什么结果。
原因与结果
经济中的因果关系常常系统性相互作用。
系统性因果关系
系统性因果关系涉及相互作用,而不是单向因果关系,这就减少了个人意向的作用。正如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指出的:“每个人的意志都会受到其他人的干扰,而最终出现的可能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的事情。”经济学关注的是最终会发生什么情况,而不是人们的意向是什么。
因果关系有时可以用目的性行为来解释,有时则可以用系统性相互作用来解释,更多的时候,本是系统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却错误地用个人意向予以解释。比如,原始人往往把风中树动归因于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有意为之,而没有认识到大气压力变化的系统性原因。同样,当人们不明白经济学基本原理时,也倾向于用个人意向来解释经济中的系统性事件。例如,价格上升反映了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但不懂经济学的人可能会把价格上升归因于人的“贪婪”。
个人理性与系统理性
将因果关系归结于个人因素这种倾向,不仅使人们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升高归罪于“贪婪”,而且还使人们指责官僚的“愚昧”是导致政府经济活动出现许多失误的原因。事实上,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失误,都是基于完全理性的行为(考虑到负责这些活动的政府官员所面临的激励,以及任何一个或一群决策者可获得的知识的内在限制)。
虽然自由市场中的系统性因果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非人性化的,即它的结果并不是由任何特定个人预先确定的,但是 “市场”归根结底是人们将自己的个人欲望与他人的欲望相互协调的一种方式。
稀缺与竞争
稀缺
意味着每个人的欲望都不可能得到完全满足,不管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或政府政策,也不管个人或社会是贫穷还是富有、聪明还是愚笨、高贵还是卑微。人们为稀缺资源而竞争是与生俱来的,与我们喜不喜欢竞争无关。
经济制度
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购物也是竞争,人们仅仅认为自己是在决定既定价格下购买多少商品,但是稀缺一定会使人们卷入与其他人的竞争,即使他们关注的只是在现有的金额下自己的购买能力。
通过价格竞争、分配资源的附带好处之一,是人们不大可能把彼此视为对手,也不会因此滋生出敌意。
依靠等待来获得想要的东西是非价格配置的一种常见形式。
幸运和腐败也是价格配置的替代方式。
渐进性替代
明白替代机制的作用很重要,同样重要的是牢记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渐进替代
,而不是全部替换。一个价格调节的经济体制有助于渐进性替代,但是政治决策则倾向于确定优先事项——也就是说,它会宣布某件事情绝对要比其他事情更重要,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
补贴与税收
补贴“好”东西,向“坏”东西课税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政治上的诱惑。但是,好东西和坏东西都不是绝对的,补贴和课税阻止了人们通过自由选择来判断这些东西如何好或如何坏,使人们受到政府改变的价格的影响。
从配置资源的角度来看,政府要么对资源、商品、服务都不征税,要么全部征收相等的税,尽量消除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选择产生的扭曲。出于同样的原因,政府不应该对某种资源、商品或服务给予补贴,即使从人道主义出发。政府可以对特殊群体进行补贴——考虑到他们是自然灾害的受害者、先天残疾或者是遇到了其他不可控的不幸。直接补贴穷人,就不会像对某种产品课税或进行补贴那样扭曲资源配置,同时还能实现同样的人道主义目的。
在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自由市场可能会发挥出最好的效果;而政治家为了赢得选票却使竞争规则向某些群体倾斜。在政治上,这种倾斜常常以“帮助不幸的人”这样的说法来合理化,然而一旦政治家获得了权力或实施了政策,得到补贴的群体根本不是什么不幸的人。
“成本”的含义
对整个社会而言,成本就是用相同的资源可以生产的其他东西。
一旦认识到价格与成本的区别,我们就不太会对价格管制的负面影响感到奇怪了,因为价格上限意味着拒付全部的成本。提供住房、食物、医药或其他数不清的产品与服务的人如果收不回成本,也就无法保质保量地继续供给这些商品和服务。这一结果并不会立即显现出来,这解释了为什么价格管制通常很受欢迎,并且影响会持续下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很糟。
价格最有价值的经济作用是它传递了有关基本现实的信息,同时也提供了响应基本现实的激励。从这个意义上说,价格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总览复杂现实的最终结果。
第二部分 工业与商业
第5章 企业的兴衰
社会变化
A&P 百货连锁店能够在 20 世纪 50 年代飞速发展,是因为它的售价比竞争对手都要低,而它之所以能够做到低售价,是因为它的非凡效率让它能够比大多数其他商店或连锁店保持更低的成本,于是低价格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年里,城市化和美国公众财富的不断增长,使得拥有大型停车场的商场大超市——比如 A&P——具备了市中心社区商店所没有的绝对优势。汽车、电冰箱和冰柜的普及,完全改变了零售业的经济学。
汽车的普及让城市化成为可能,同样也让消费者和超市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成为可能。比起战前人们要徒手从市区的社区商店把东西拎回家,消费者可以一次购买更多的物品,这时汽车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电冰箱和冰柜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储存肉制品和奶制品等易腐食品,这就减少了人们购物的次数,并增加了单次的购物量。
一些超市连锁店,比如西夫韦(Safeway),在应对这些全新的条件时,比 A&P 百货连锁店做得更快更好。A&P 百货连锁店长期徘徊于中心城市,也没有跟随人口一起转移,进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等“阳光地带”。
A&P 百货连锁店也不愿在顾客和货币的迁移目的地,签订长期租约或支付高费用。结果,这家以低价著称的大型百货连锁店,突然发现竞争对手的经营成本更低,售价也在不断降低。
不管在什么经济体中,知识都是最稀缺的资源之一,从知识中提炼的洞察力则更是稀缺。基于价格、利润和亏损的经济体,能够赋予拥有更多知识和洞察力的企业决定性的优势。
蒙哥马利·沃德(Montgomery Ward)——沃德百货商场最初的名字——是建立于 19 世纪的一家邮购商店。那时还没有汽车或货车,许多美国人居住在规模较小的农村社区。在这种情况下,向散布在各处的地方商店运输商品的成本很高,商品的价格也因此很高。相应地,这就意味着很少有普通人能负担得起在今天看来是必需品的物品。
蒙哥马利·沃德为了削减运输成本采用邮寄订购的方式来经营,从它位于芝加哥的巨大仓库直接销售给全美国的消费者。它利用已有的铁路货运服务,以及后来的邮政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将商品提供给消费者,于是价格也就比农村地区的商店更低。它也在 19 世纪后半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
1903 年,《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Daily Tribune)的一则报道指出,邮购公司的兴起让大批农村商店濒临倒闭。
1920 年的人口普查表明,美国城镇人口在美国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蒙哥马利·沃德的高级管理者罗伯特·伍德(Robert Wood)就是喜欢仔细研究这些统计资料的人。他意识到,通过城市百货连锁店来出售货物,比仅仅通过邮购商店销售效率更高、获利也更大。然而,蒙哥马利·沃德的总裁不仅没有接受他的意见。
无独有偶,一个名叫詹姆斯·卡什·彭尼(James Cash Penney)的人也有同样的洞察力,他还建立了自己的百货连锁店。从低微的起点出发,到 1920 年,彭尼百货(J.C. Penney)的连锁店已经增加到近 300 家,20 世纪的最后 10 年间,连锁店数量超过了 1,000 家。这些连锁店能够更高效地为城市消费者提供商品,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实惠,而来自彭尼百货的竞争,也给邮购巨头西尔斯和蒙哥马利·沃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问题。由于百货商场开始抢走邮购商店的顾客,这两家公司都出现了亏损。
技术变革
一个多世纪以来,伊斯曼·柯达公司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摄影器材企业。1976 年,柯达公司所售相机、胶片在美国市场上分别占 85% 和 90%。
2000 年以后,胶卷的销售量首次下降,三年后数码相机的销量首次超过了胶片相机。随着专注数码相机的公司日益瓜分柯达公司的客户,柯达公司开始努力从生产胶片相机向生产数码相机转变。最讽刺的是,数码相机是由柯达公司发明的,但显然其他公司看到了它的潜力并更好地发展了这一技术。
截至 2011 年第三季度,伊斯曼·柯达公司披露了 2.22 亿美元的亏损,这已是三年内第九个季度的亏损了。不论是它的股价,还是雇员数量,都只剩不到十分之一。2012 年 1 月,柯达公司申请破产。
几个世纪以来,钟表都依靠发条和齿轮来使指针在表盘上转动并计时。瑞士因高质量的表内机械装置而闻名于世,20 世纪中叶美国主要的制表公司宝路华就为其最畅销的手表安装瑞士制造的机械装置。然而,20 世纪 70 年代初,出现了成本更低、计时更准确的石英计时技术,使得宝路华手表的销售量急剧下降,甚至让这家制表公司无利可图。
商业领袖的变化
当洛克菲勒在 19 世纪 60 年代进入石油业之时,汽车尚未发明,也没有电灯,所以石油的主要用途是生产用于煤油灯的煤油。用石油提炼煤油的过程中会产生副产品汽油,当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汽油的价值,有些石油公司干脆将汽油排放到河里。
在这个行业中,有很多投资者和企业倒闭破产,但洛克菲勒通过彻底改革,获得了世界上最大的财富。他用铁路油罐车运输石油,而不是像他的竞争对手那样装在油桶中,这种节省成本的方法与其他诸多创新,一同使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成为石油行业最大、最赚钱的企业。他还雇用了科学家研发以石油为原料的新产品,从油漆到石蜡,从凡士林到麻药,他们还将汽油用作生产过程中的燃料,而不是浪费掉。在标准石油公司,煤油仍然是石油的主要产品,但是它不必通过燃油销售收回所有的生产成本,于是能够以更低廉的价格销售煤油。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结果就是标准石油公司的燃油销量最终占到全美国的 90%。
第6章 利润与亏损的作用
利润
长久以来,社会主义者要么像费边社会主义者乔治·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那样,认为利润只不过是“要价过高”(overcharge),要么像卡尔·马克思那样,称其为“剩余价值”(surplus value)
。“不要跟我谈利润,”印度第一位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警告国内的著名企业家,“这是一个肮脏的词汇。”哲学家约翰·杜威要求“生产首先是为了使用,其次才是利润”。
按照这些观点,利润只是加在产品与服务的固有生产成本之上的不必要的费用,增加的是消费者的成本。
利润是一种激励
如果获得利润的成本超过了由利润带来的效率提高的价值,那么非营利性组织或政府机构就能够比营利性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更好地完成相同的事情,也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代营利性企业了。
比起政府运作的企业中各层级监督下的管理人员,只要企业的经济效率还是关切的问题,企业主就是一个不受监督的监督者(unmonitored monitor)。私利主义取代了外部监督,使企业主更加密切地关注细节,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这是任何一套条例或权威都不可能办到的。这一简单的事实显示出了市场经济的巨大优势。更重要的是,它赋予生活在基于价格调节的市场经济中的人肉眼可见的更高的生活水平。
事实上,美国历史上的大多数财富神话都是因为有人找到了一种降低成本的方法,从而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使产品占据大片的市场,比如汽车行业的亨利·福特,石油界的洛克菲勒,钢铁行业的卡耐基,还有西尔斯、詹姆斯·卡什·彭尼、沃尔顿等百货公司连锁店的创立者。
利润率
对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总投资利润。某个人投资 10,000 美元,不管他是投资于商店、房地产还是股票债券,他想了解的是这项投资将会带来的年收益率。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具体的销售利润,而是对企业的总投资的利润。总投资利润不仅对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对整个经济体制来说也很重要,因为不同经济部门之间不同的利润率会使投资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入流出,直到利润率在各经济部门之间均等化,就像水位最终达到一致一样。
如果超市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能收回资金,那么它就能进行再周转和再投资,购买更多的面包和日用品。在一年时间里,同样的资金会在超市周转许多次,且每一次都会获得利润,因此同样的初始投资,即使超市的 1 美元只赚 1 美分利润,一年当中能产生的总利润率,也会与毛利很高但周转很慢的钢琴商店的利润率相当。
销售利润与投资利润不仅是概念上的区别,它们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动。20 世纪 20 年代,A&P 百货连锁店能够占据统治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公司管理人员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即通过削减销售利润率来增加投资利润率。由于降低了每件商品的销售利润,A&P 百货连锁店的新定价也随之降低,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新顾客,而销售量的增加使得总利润比以前大得多。虽然卖出 1 美元的物品只能赚几美分,但是由于存货一年周转了近 30 次,因此 A&P 百货连锁店的投资利润率急剧飙升。这种薄利多销的策略于是成为一种模式,并扩展到其他连锁百货和其他类型的企业。
生产成本
影响价格和利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所售商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
规模经济
庞大的固定成本随着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一个产品中,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出的生产成本下降,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规模经济”。
规模不经济
每一个企业增加产量都会面临一个临界点,超出这个临界点,单位产出的生产成本就不再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而减少。事实上,当一家企业的规模变得过于庞大,监督和协调就很难进行,单位产出的成本实际上是上升的。
成本与生产能力
在许多行业和企业里,生产能力的建立必须比照峰值,这就意味着非峰值时期会存在生产能力过剩。但是,比起峰值,在生产能力过剩时,企业为更多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所花费的成本更低。
所有对生产能力过剩的反应,都可归因于市场经济中的利润前景和损失威胁所创造的激励,因此同样的原理并不适用于由政府提供商品或服务并收费的领域。
“传递”增加的成本和节省的开支
虽然很少有人明确表达卖方可以随意收取价格的观点,但是背后隐含的就是卖方可以将成本变化转嫁给消费者。然而,不管是成本增加还是成本节约,转嫁并不是自动的过程,主要取决于企业面临的竞争方式,以及有多少竞争公司增加或降低了成本。
如果你在南非经营一家黄金开采公司,当地政府对每盎司黄金的税收提高了 10 美元,你就不能在世界市场上把这一成本转嫁给黄金购买者,因为其他国家的黄金生产商不需要支付额外的 10 美元税收。对世界各地的黄金购买者来说,黄金就是黄金,不管它是哪里生产的。
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运输成本的上升。如果你的产品通过铁路运输到市场上,只有当你的竞争对手也通过铁路运输产品的情况下,你才能够将铁路部门提高的运费成本转嫁给买方。但是,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是用货车或船来运输,而你所在的地理位置又不允许你也这样做的话,那么通过提高价格来抵消额外的铁路运费,只会让你的竞争对手用更低的价格夺走顾客。
如果只有你引入了新科技,使得生产成本降低一半,那么你可以继续和那些高成本竞争对手一样收取高价格,从而将成本节约带来的额外利润纳入囊中。你也可以选择——现实情况也常常如此——降价吸引竞争对手的顾客,这样做甚至会让你获得更大的总利润,尽管单位销售利润减少了。
专业化与分销
一家企业总是有限的,这不仅体现在总规模方面,而且还包括它能够有效执行的功能范围。通用汽车公司制造了数百万辆汽车,却不用生产一个轮胎。因为它从固特异(Goodyear)、米其林(Michelin)或其他的轮胎制造商那里购买轮胎,这些厂家能够比通用汽车公司更有效率地生产汽车轮胎。汽车制造商也没有遍布全国的汽车经销店。一般而言,汽车制造商会把汽车卖给地区经销商,这些人再把车卖给公众。
中间商
长久以来,想要“取消中间商”的愿望一直被经济现实所挫败。任何个人或可管理规模下的管理人员所具备的知识和专业技术都是有限的。在生产和分配的这个大链条中,同一个群体能够有效掌握和操作的只有其中的几个环节而已。超出了某一个临界点,由那些有着不同技能和经验的人依次进行下一步操作成本更低、更有效。因此,在这一临界点上,公司将产品卖给那些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下一步操作的其他企业就是值得的。
这是因为自由市场上商品总是流动到最有价值的用途上,而且由那些在特定阶段能够更有效地完成工作的人来做,商品将会更有价值。
第9章 市场与非市场行为
企业与非市场生产者
不管是在市场经济中还是计划经济中,垄断都是效率的敌人。而这两种经济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垄断更常见。
赢家与输家
当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资源可以用来生产大众更想要的计算机,就必须阻止史密斯·科罗纳使用稀缺资源来制造打字机。用来生产胶卷相机的资源也必须重新分配,用来生产数码相机。这并不是任何人的错。不管史密斯·科罗纳生产的打字机有多好,也不管它的工人多么技术纯熟和认真,当大众能够通过其他选项达到相同或更好的结果(用计算机)时,他们就不再想要打字机了。许多极其出色的胶片相机在数码相机制造出来后就停产了。
不论在什么时代,如果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法能够提高生活水平,稀缺就意味着资源必须从一些人手里转移到另一些人手里。
让政府来援助那些受经济变化负面影响的特定行业、地区或人口,往往是一种很大的政治诱惑。但是要这样做,只能将资源从更先进的经济部门,转移到产品生产或技术方法效率较低的地方,换句话说,只能阻碍经济对稀缺资源进行最有价值的配置,而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取决于稀缺资源是否流向最有价值的用途。此外,由于经济变化永无止境,如果政府屈从于干预特定行业、地区、人口的政治诱惑,那么阻碍资源流向最有价值用途的政策就会持续下去,从而牺牲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
第三部分 劳动与报酬
第10章 生产率与报酬
总之,支付薪资带来的经济作用不只是为个人提供收入。从整个经济的角度来看,为劳动支付报酬是一种配置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的方式。劳动是一种稀缺资源,因为工作总是比人们能够用来工作的时间多,所以人们拥有的时间就必须在竞争性用途中分配。
第11章 最低工资法只会带来失业?
失业
虽然达不到熟练工人或经验丰富的工人的水平,失业工人中的大多数人都完全有能力去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失业者因为人为设定的工资水平高于他们的生产力水平而被闲置。这毫无疑问会耽误闲置的年轻人获得技能和经验,而这些技能和经验能够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中有更高的生产力,进而赚取更高的收入。
非正式最低工资
政府设定的低于自由市场水平的价格,往往会导致在售的产品质量恶化,因为短缺意味着买方不得不接受低质量的东西,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因此,高于自由市场水平的价格会使产品的平均品质提升,因为产品过剩允许买方择优挑选,并且只购买高品质的商品。在劳动力市场中,这也就意味着,存在最低工资法时,对工作技能的要求可能会提升,从而许多在自由市场上通常会得到雇用的工人就可能会“失业”。失业就像短缺和过剩一样,是不能脱离价格的。
第12章 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问题
失业统计
官方统计的失业者指的是,积极寻找工作但却找不到工作的劳动力。医院里的病人、军队里服役的军人和监狱里服刑的囚犯都不会被算作劳动力。
“摩擦性失业”
的现象:高中或大学毕业生并不总能在毕业的时候就找到工作,也不是在找工作的第一天就能找到工作。于是,一方面很多失业工人在寻找工作,另一个方面很多职位仍然空缺,因为合适的雇主和合适的工人要找到彼此都需要时间。如果把经济看作一个庞大复杂的机器,由于社会的内部摩擦,它经常会出现一些效率损失。
雇主组织
通常,卡特尔
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是不管它们集体规定了怎样的条件来使整个卡特尔的利益最大化,单个卡特尔都会为了自身优势而违背这些条件;如果它们能够侥幸成功,通常会导致卡特尔的解体。
剥削
隐藏在“剥削”理论背后的一般思想是,通过向消费者收取高于必要价格的费用,或向员工支付低于必要水平的工资,有些人获得了超过生产投入的报酬和产出分配。
政府管制
是最常见、最有效地限制新竞争的方法。
进入壁垒
的目的或净效应,是为了维系住高于自由市场竞争决定的收入,和高于吸引必要资源的高盈利水平。这可以被合理地认为是对消费者的“剥削”,因为它要求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超过了吸引人们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必要价格水平。
人们往往倾向于把低工资看作工人正在遭受剥削,如果把这一倾向作为一种寻求纠错的道德诉求或政治运动,将很容易理解。但是,正如经济学家亨利·黑兹利特(Henry Hazlitt)多年前所说的:
贫困的真正问题不在于“分配”,而在于生产。穷人之所以贫穷,不是因为他们被剥夺,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产出,无论这是出于什么原因。
第四部分 时间与风险
第13章 投资与投机
没人有义务确保所有投资都能获得回报,但是有多少投资应该获得回报、相应得到多少回报,取决于有多少消费者认可投资带来的好处,以及认可程度如何。
如果消费者不认可正在生产的东西,投资就无法获得回报。
投资与分配
从严格意义上讲,经济学家用利息这个词来表示延期收到款项的报偿,以及可能收不到全款,或不能及时收款,或根本收不到款的风险补偿。
投机
经济投机
是配置稀缺资源的又一种方式,而它配置的稀缺资源就是知识。投机者和农民都不知道作物收获时的价格将会如何。但是,投机者比农民具有更多的市场和经济学知识,以及更多的统计分析知识,而农民则拥有更多的种植农作物的知识。
库存
处理经济中的固有风险不仅可以通过经济投机的方式,还可以通过持有库存的方式。换句话说,库存是知识的替代品。
过多的库存意味着经营成本过高,相比之下,竞争对手的成本更低,也就能够用更低的售价争夺消费者。过少的库存则意味着消费者需要的商品可能脱销,这样不仅会错失即时的销售收入,消费者还可能会转而寻求更可靠的供应商。
库存还以另一种方式与知识和风险关联在一起。在正常年代里,每一个企业都会持有一定量的库存,并且这些库存和销售成一定比例。然而,当人们所处的年代变得不稳定,比如在经济衰退或经济大萧条时期,他们就会卖出存货并且不再生产新产品。
最终结果是,创造的就业要远远少于过去同期贸易活动增加所创造的就业机会,我们可以用“失业型复苏”来描述这一情形,因为企业并不相信复苏会持续下去。总之,对卖方来说,出售库存是应对经济风险的一种方式。只有在库存见底之后,企业才会雇用更多的人来生产更多的产品,随着规模的扩大,再用“失业型复苏”来描述就不合适了。
虽然人们通常会从实际数量方面来谈论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储量,但是要想得出有实际意义的结论就必须考虑成本、价格和现值等经济概念。
第14章 股票、债券和保险
只要一处房屋、一家企业或其他资产的价值随时间而增加,这种增益就可以称为“资本收益”(capital gain)
。
“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投保人可能会比他在不投保时采取更危险的行为。已投保的车主会把车停在盗窃和破坏行为猖獗的社区,在这样的社区里停车对于没有投保的汽车来说是高风险的行为。已经投保的珠宝可能不会像未投保时那样被小心妥善地保管。投保带来的这种风险被称为“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
如果在水里或水边工作的人比在干燥、有空调的办公室里工作的人更易患上这种疾病,情况会如何呢?如果这样,那么渔民、救生员和水手就会比秘书、执行官和计算机程序员更有可能购买此种保险。生活在夏威夷的人比生活在亚利桑那州的人更有可能购买此种保险。这种情况被称为“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
第15章 关于时间与风险的其他问题
不确定性
在经济学中,风险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区别很重要,因为市场竞争会更容易把风险考虑进去,无论是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还是留出一笔可估算的钱来应对可能性。但是,如果一项投资需要好几年才能取得成效,而政府政策在此期间会摇摆不定,这样一来市场就具有不确定性,那么许多投资者可能会选择不进行投资,直到局势明朗。
第五部分 国民经济
第16章 国民产出
合成谬误
考虑国民经济时,一个特殊的问题就是避免哲学家所说的“合成谬误”
,这种错误的假设认为,适用于局部的东西也自动地适用于整体。
合成谬误的核心问题是它忽视了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interactions),也就使得对个人来说正确的东西对所有人来说却是错误的。
关于合成谬误,一个普遍的经济案例就是,在一些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高失业率的行业中尝试“保住工作岗位”。对任何一个企业或行业来说,不论是通过补助、由政府机构购买企业或行业产品,还是通过其他形式,总能在政府介入后被挽救。支持这些政策的人忽视了事物间的相互影响,而政府花费的每一笔钱都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在零部件行业保住了 10,000 份工作,可能会因为政府从其他经济部门征税,导致这些部门的资源流失失去 15,000 份工作。
产出与需求
一本被广泛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是这样来解释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的起源的:
是什么导致了大萧条?一个基本的解释是农场和工厂生产过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 世纪 30 年代的萧条是出于过剩,而不是需求。这是“巨大的过剩”或“充足的灾祸”。
然而,今天的产出是大萧条时期的好几倍,是 18 世纪和 19 世纪产出的许多倍,为什么巨大的产出没有在今天造成长期以来人们担心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收入来购买不断增加的产出?
首先,虽然收入通常用货币来衡量,但是实际收入是由这些货币能够购买什么物品、购买多少实际的商品和服务来衡量的。国民产出同样由实际商品和服务构成。国民经济中每个人的实际收入总和与国民总产出是一回事。它们并不是在特定的时间或地区恰巧相等。它们必定相等,因为它们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同一事物——从收入的角度和从产出的角度。基于产出超过实际收入而担忧经济增长存在长期阻碍,不论是在今天还是在过去几个世纪(当时的产出仅是今天的一小部分)都是毫无根据的。
在某些时候,出于某种原因,消费者或企业或两者都可能不愿意花费他们的收入。由于每个人的收入都取决于别人的消费,这种迟疑就会降低总的货币收入,以及与之相关的总货币需求。如果各项政府政策带来不确定性和担忧,也会让个人和企业不愿意花钱,直到他们看清楚结果会如何。
当数百万人同时采取这样的行动,就会让事情恶化,因为总需求将在总收入和总产出以下。如果人们不再尽其所能地消费和投资,经济就不能继续全力生产,因而产量削减和失业就会随之而来,直到这一问题得到自我调整。
由于总需求的减少,消费者、投资者或者两者同时会由于各种原因而在花钱时迟疑不决。这个时候,当前的国民产出无法全部销售,生产者就会削减产量以保证产出能够售出,同时价格又能弥补成本。当这种情况在整个经济中蔓延,国民产出就会下降,失业就会升高,因为产出减少,所需的工人数量就会减少。
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时期,一些人把钱藏在家里的罐子里或床垫下,因为银行大量破产使得他们不再信任银行。随之而来的是总需求的下降,因为这些藏在家里的钱也没有用于投资。
衡量国民产出
一年中的国民产出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衡量。目前最常用的衡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简称 GDP)
,它指一国国境内生产的所有产品和劳务的总和。一个历史更悠久的相关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简称 GNP)
,它指一国国民生产的所有产品或劳务的总和,不论这些国民及他们拥有的资源处于哪个国家。
正如国民收入并不是指货币或其他票据资产一样,国民财富也不是由这些纸制品构成的,它由货币能够购买到的商品和劳务构成。否则,任何国家只要印更多的货币就能立刻变得富有了。
第17章 货币与银行系统
货币并不是财富,否则政府只要印双倍的货币,就能够让我们的财富增加一倍;一个精心设计、维持良好的货币系统,有助于财富的生产与分配。
银行系统在上述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大量实际资源,如原材料、机器、劳动力,都是通过银行系统中的大量货币(上万亿美元)来实现转移的。
货币的作用
位于太平洋的雅蒲岛是密克罗尼西亚的一部分,岛上使用环形的石头来行使货币职能。这些石头中最大的直径有 12 英尺,很显然它们不可能真正地进行流通,流通的只是这些石头的所有权
。从这方面来看,这一原始的货币体系的运转跟今天最先进的机制很相像,货币所有权可以通过电子转账迅速地发生转移而无须货币发生真正地转移。
对个人来说,货币等同于财富只是因为其他人会为了得到货币而提供真正的产品与服务。但对于国民经济整体来讲,货币并不等于财富。它只是一件用来转移财富或激励人们创造财富的人造物。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是指价格的普遍上涨。全国价格水平上涨的原因跟某一具体产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的原因相同,即某一既定价格下需求大于供给。人们拥有的钱越多,往往花得也越多。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需求量大于供给量,产出没有相应增加的话,现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就会上涨,或者因为人们抬高价格与他人竞争购买短缺的产品或服务,或者因为卖者意识到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增加而相应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政府创造货币衍生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掌权者总是无法抗拒多发货币多消费的诱惑。不管是古代的国王还是现代的政治家,几个世纪以来,此类事情层出不穷,并引发了通货膨胀以及随之而来的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国家更愿意使用黄金、白银或其他有限材料作为货币。这是剥夺政府扩大货币供应权力,进而控制通货膨胀的一种方式。
事实上这一表述的关键点是黄金会限制纸币发行的数量。
美元曾经可以在需要时兑换成黄金,但是这种自由兑换在 1933 年被终止。自此之后,美国只能使用纸币,而唯一限制纸币供给的,是政府官员对是否能够脱离政治惩罚的考量。
通货膨胀或预期的通货膨胀通常都会导致黄金价格的上涨,因为人们会想方设法保护自己的财富不被政府用通货膨胀悄悄掠夺。经济长期繁荣及价格稳定则会使黄金价格下降,因为人们为了增加财富会将财富从黄金转移到能够赚取利息或红利的其他金融资产。
如果一场大规模战争需要一半的国家年产出,政府并不会将税率提高到人们收入的 50%,而会选择印更多的货币来购买战争物资。在货币越来越多的同时,国家一半的资源都被用于生产军用装备和物资,于是民用商品越来越稀缺。货币与民用商品的比率变化将引起通货膨胀,因为更多的货币在竞购更少的商品,价格上涨就是其结果。
换言之,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税收。人们的储蓄被剥夺了部分的购买力,政府正是通过新发货币将这部分购买力转移到了自己手中。
通货膨胀不仅是一种隐性税收,而且还是一种大范围税收。政府可以宣布不提高税收或只对“富人”(然而这需要界定)提高税收,但是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政府实际上能够从所有货币持有者那里拿走一部分财富;也就是说,它从各个阶层吸走财富,从最富有的人到最贫穷的人。富人会将一部分钱投资股票、房地产或其他随通货膨胀升值的有形资产,于是能够轻松免于这种事实上的税收,而低收入群体却无法幸免。
20 世纪最著名的一次通货膨胀发生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德国。1920 年 6 月,40 马克相当于 1 美元,但到了 1923 年 11 月,4 万亿马克才值 1 美元。人们发现他们毕生的储蓄还不够买一包香烟。事实上,德国政府仅靠 1,700 多台印刷机夜以继日地开工印刷货币,就几乎夺走了人们拥有的每一件东西。
通货紧缩
薪水和工资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的人——从工会工人到职业棒球运动员——与最初签订合同时相比,则能够合法地拥有更多的购买力了。政府雇员也是如此,他们的薪资水平由法律强制规定。但是,虽然仍然保有工作的人能够从通货紧缩中获益,企业却越来越付不出工资,也就意味着许多人将失业。
同样地,许多人辛辛苦苦偿还贷款,而拥有抵押贷款的银行则能够因为这些贷款的购买力增加而受益——如果它们能够收回全部贷款的话。但是,很多人无法偿还债务,导致许多银行纷纷倒闭。
人们持有货币的时间更长也会让通货紧缩进一步恶化,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大范围的失业导致人们的工作或生意得不到保障。
在经济大萧条期间任职的美国总统,共和党的赫伯特·胡佛和他的继任者民主党的富兰克林·罗斯福,都认为不应该降低工资水平,于是这种应对通货紧缩的方法没有得到联邦政府的支持——不论是出于人道主义原因还是政治原因。不降低工资所蕴含的理论是,维持名义工资率不变就意味着购买力不变,从而能防止销售额、产出和就业的进一步下降。
不幸的是,这一政策只有在人们拥有工作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特别是通货紧缩时期,高工资率意味着就业降低。
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在 1934 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大萧条中,人们不能按照大萧条前的价格出售商品或服务。如果坚持如此,商品就卖不出去。如果人们坚持要大萧条前的工资水平,他们就会失去工作。”数百万人失业——许多人处于绝望的经济环境中——并不是因为他们想要得到大萧条前的工资率,而是由于政府试图维持大萧条前的工资率。
银行的作用
虽然货币本身不是财富,但从社会整体来看,它在促进生产和财富转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有权从国民产出中获得的真正财富,也就是有形的东西,可以通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利用货币作为转移工具,重新进入其他生产领域。因此,如果消费者愿意花钱购买家具,木材就会被用来制造家具,但是当这些消费者更愿意把钱存入银行而不是消费,并且银行把这些钱贷给杂志出版商的时候,木材就会转而用来制造印刷杂志的纸张。
然而,现代银行的功能远不只是转移现金。而转移货币并没有改变经济中的货币总需求,只是改变了人们各自对货币的需求。这些交易也没有改变产品和服务组合的总需求,虽然它们对于实现其他目的来说非常重要。
部分准备金制度
现代银行就具有了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只需持有一部分必要的储备金来支付存款;二是增加总的货币供应量。存款人不会同时取走所有的钱,因此银行可以把大部分钱借给其他人,用这些贷款赚取利息。银行通过给存款账户支付利息,将其中一部分贷款利息与存款人分享。另外,存款人也会用自己的账户开出支票,于是存款账户中的一部分资金也会因此进入流通,所以银行系统实际上为国家货币供应贡献的增长数量,远远超过政府的货币发行量。而一部分银行信贷又可以存入其他银行,随之产生新一轮的货币供应,因此经济中的银行存款总额往往要超过政府发行的现金总额。
这一系统发挥作用的一个原因,是整个银行系统从来不用为存款人开出的所有支票真正提供现金。如果 Acme 银行的存款人从 Zebra 银行的存款人那收到一张价值 100 万美元的支票,Acme 银行并不会要求 Zebra 银行支付 100 万美元。相反,Acme 银行会将这些支票与自己的存款人开出的流入 Zebra 银行的支票抵消。例如,如果 Acme 银行的存款人给企业和个人开具的支票总计价值 120 万美元,这些企业和个人随后又将这些支票存入 Zebra 银行,那么 Acme 银行就只需支付和 Zebra 银行的往来差额。也就是说,只需要 20 万美元,就可以应付两家银行账户上开出的价值 20200 多万美元的支票了。
两家银行都只需要持有一小部分现金存款,因为只需要一小部分资金就能用来结算两家银行间的存款人开出的支票差额。存款人不会同时取走全部现金,因此一小部分现金就能够让银行创造出更多信贷,并在经济中执行货币职能。
这一机制即“部分准备金制度”
,它一般会运行良好。但是,当所有存款人同时要求提取现金时,它将变得非常脆弱。
银行的资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变现,因此任何引起银行挤兑的事都会使银行倒闭。
为了避免这种灾难再次发生,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就此成立,它保证已在保险银行投保的存款人在银行破产时能够从美国政府获得补偿。
第18章 政府职能
政府最基本的职能之一就是提供法律框架和秩序,保障人们自由地从事他们想从事的经济和其他活动,并相互达成他们认为合适的合同和协议。
腐败
不论法律有什么优点或缺点,都必须有人来实施,而执行法律的效率与正当性则会产生迥异的经济后果。“法律延迟”(the law’s delay)这一术语至少可以追溯到莎士比亚时期。这种延迟会使一些人付出代价,他们的投资被迫闲置,运输业务被迫停止,而本可以按计划实施自己的经济活动的人受到繁文缛节和行动迟缓的官僚机构掣肘。此外,官僚能够造成延迟,常常意味着他们有机会以加快办事速度为由索取贿赂,所有这些都会增加商业的成本。这又意味着消费者要支付更高的价格,以及相应的整个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
产权
产权造就了自我监管,相比第三方监管,它更有效、成本更低。
根据定义,富人比并不富裕的普通人拥有更多的钱财,但是非富人的人群拥有的财富总和往往要多得多。这意味着,在私人产权不受限制的自由市场上,富人拥有的许多财产会被购买力更大的非富人购买。于是,豪宅所在的土地能够通过市场流转给开发商,用来建造更多但更小的房屋或公寓,提供给收入不高但数量庞大的普通人居住。
在自由市场上,普通人的钱与富人的钱一样管用,而且从总量来看,普通人的钱往往更多。不富裕的个体不必直接和富有的个体竞价。企业家或他们的公司可以用自己的钱,或是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来的钱收购豪宅与房产,把它们改建成中产阶级的住宅和中等收入人群的公寓楼。
社会秩序
秩序不仅包括法律和执行法律的政府机构。它还包括人自身的诚信、可靠与合作。
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威廉·伊斯特利(William Easterly)贴切地称其为“信任半径”(the radius of trust)
。不同的群体和国家,信任半径的范围也很不相同。在某些群体和国家中,信任半径仅限于家庭:
马尔加什的粮食商人要亲自检查每一批粮食,因为他们不信任雇工。三分之一的粮商表示不会雇用更多的工人,因为害怕雇工盗窃。这就限制了粮商的企业规模,从而降低了粮商成功的可能性。在许多国家,公司往往是家族企业,因为家庭成员是仅有的值得信任的人。因此,公司的规模受家族大小的限制。
总之,诚实不只是一个道德准则。它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因素。政府虽然不能直接创造诚实,但它能以各种方式间接地支持或破坏诚实行为赖以存在的传统。比如,学校中传授什么知识,公职人员树立什么样的榜样,或政府制定了什么样的法律。法律既能对道德行为产生激励,也能对不道德行为产生刺激。如果法律创造了一种只有靠违反法律才能避免毁灭性损失的环境,政府实际上就普遍降低了公众对法律的尊重,也是在鼓励某些失信行为。
外部成本与收益
当电力公司购买煤矿用于燃煤发电时,发电过程中的很大一部分成本是由那些吸入烟尘,以及房子和汽车被烟灰弄脏的人来承担的。这些人支付的清洗、粉刷和医疗费用在市场上并没有被纳入考量,因为这些人没有参与到煤炭生产者与电厂的交易中。
这种成本被经济学家称为“外部成本”
,因为它由产生这些成本的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承担了。于是,外部成本在市场中不会被计算在成本内,即使它们非常高昂——不仅包括货币损失,还可能包括健康受损和早逝。虽然在许多决策上市场比政府更有效,但是有关外部成本的决策就是一种政府比市场更有效的决策。
同样,也有一些交易会使决策方以外的人受益,虽然他们的利益并没有被考虑在内。汽车和货车装上挡泥板就明显能在暴风雨中使后车受益,使他们避免被前面的汽车或货车甩出的泥水弄脏挡风玻璃而模糊视野。即使每个人都同意挡泥板的利益超过了成本,但仍然没有合适的方式使人们能够在自由市场上购买这种利益,因为你不能从你购买并安装在自己车上的挡泥板中获益,只能从别人购买并安装在他们汽车或货车上的挡泥板中获益。
这就是“外部收益”。只要制定法律,要求所有的汽车和货车都安装挡泥板,政府就可以让整个社会集体获得外部收益,而仅靠个人是无法从市场上获得这种利益的。
总之,有些事情政府能够比个人更有效率,因为外部成本、外部收益或不可分割性使得市场上基于个人利益的个人决策,不能很有效地衡量整个社会的成本和收益。
第19章 政府财政
人们会根据政府财政的运行状况改变他们的行为。这些运行状况包括征税、出售政府债券以及各种当前的花钱方式,或允诺的未来开支,比如给银行存款做担保,建立覆盖一部分人口或所有退休人口的养老金制度。
政府支出
与税收一样,政府支出也会对经济产生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支出的去向与税收收入的来源,都不是当前政府所能控制的。当经济中的生产与就业下降时,来自企业与工人的税收收入往往也会减少。与此同时,失业补偿金、农业补贴和其他费用则会增加。这意味着政府收入在减少,支出却在增加。因此,总的来说,衰退时期,政府增加经济体的购买力,往往能缓解产出和就业的下降。
相反,生产与就业繁荣时期,税收收入增加,需要政府财政帮助的个人或企业却在减少。因此政府往往会在这一期间降低经济体的购买力,否则就可能发生通货膨胀。这样的制度安排有时被称为“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因为它们不需要任何政府机构做出决策,就能在经济中实现向上或向下的逆向运动。
第20章 关于国民经济的其他问题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市场的缺陷——包括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垄断和卡特尔——让许多人认为政府干预是必要且有利的。
印度的银行国有化并不仅仅是企业所有权转移给政府的问题,它还改变了银行的激励和约束,从市场导向变为政治和官僚主义。
第六部分 国际经济
第21章 国际贸易
当一个孤立的国家日渐繁荣,会出现什么情况?它往往会购买更多的东西,因为它有更多的钱可以用来消费。当它购买了更多的东西以后,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生产这些额外的产品和服务为工人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
对于两个国家来说,原理也是一样的。事实上,不管有多少个国家,原理都是一样的,国家繁荣通常意味着就业率上升。
国家并不必一定要保卫固定数量的工作岗位。当国家变得越来越富裕,往往就会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唯一的问题是,国际贸易会不会让一个国家变得更富裕。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用贸易“顺差”来描述出超,用贸易“逆差”来描述入超。早在 1776 年,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就曾指出,一个国家的真实财富,由该国的产品和服务构成,而不是黄金供应量。
如果国际贸易使美国人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那么美国人就会变得更加富有,而不是更加贫穷,不管美国在国际贸易中是“赤字”还是“盈余”。
国际贸易的基础
经济学家通常把各个国家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原因分为三类:绝对优势、比较优势以及规模经济。
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
,即一个国家因为一些原因,能够比其他国家更便宜、更好地生产某种产品。这些原因可能是气候、地理位置,也可能是各个国家的人口具备的技术。购买该国产品的外国人就能够从低成本中受益,而这个国家自身也会因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扩大而受益,而且有时候生产某一产品的某些投入是免费的,比如热带地区的温度,或世界各地各种土壤中丰富的营养物质。
比较优势
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任何东西,并不意味着它就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所有东西。因为稀缺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当更多地生产某一种产品时,就意味着要减少生产其他种类的产品。
表格中我们假设,两国各自的工人生产这些产品的人均产出相同,工人总数也相同,都是 500 名:
产品 | 美国工人 | 美国产出 | 加拿大工人 | 加拿大产出 |
---|---|---|---|---|
椅子 | 200 | 100,000 | 200 | 90,000 |
电视机 | 300 | 60,000 | 300 | 30,000 |
如果两国进行专业化生产,美国将生产椅子的工人转移去生产电视机,加拿大将生产电视机的工人转移去生产椅子,结果将如何?在每个国家的工人人均产出不变的条件下,同样的 1,000 名工人,能够生产的这两种产品的总和更多。
产品 | 美国工人 | 美国产出 | 加拿大工人 | 加拿大产出 |
---|---|---|---|---|
椅子 | 0 | 0 | 500 | 225,000 |
电视机 | 500 | 100,000 | 0 | 0 |
两个国家的工人生产率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相同数量的工人,总产出却增加了:电视机的总产量为 100,000 台,而不是 90,000 台;椅子为 225,000 张,而不是 190,000 张。这是因为每一个国家现在都在生产它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不管这一产品是否具有绝对优势。
经济学家会说,美国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中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加拿大在生产椅子上具有“比较优势”。
对贫穷国家来说,比较优势的益处尤其重要。有些人指出:
比较优势意味着每个国家,不管它多么贫穷,都能在自由贸易的庇护中找到立足之地,因为每一个国家的人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总能比生产其他产品更有效率。
规模经济
有时,某种产品的生产需要对机器设备及其所需的技术工程进行巨额投资,还要培养专业化的劳动力;也只有当产出足够大时,产品最终才能以具有竞争力的低价格销售出去。这就是第6 章讨论过的规模经济。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高工资理论的一个关键错误就是,它混淆了工资水平与劳动力成本,也混淆了劳动力成本与总成本。工资水平通过每小时的工作量来衡量,而劳动力成本则通过每单位的产出来衡量。总成本不仅包括劳动力成本,还包括资金、原材料、运输、制造产品所需的其他东西,以及将制成品运往市场所花的成本。
当富裕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是贫穷国家工人的两倍,每小时产出是穷国工人的三倍时,那么高工资国家每单位产出的劳动力成本就要低得多。
第七部分 经济学的一些问题
第26章 经济学史
经济学通常被认为开始于 1776 年,那一年亚当·斯密完成了他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但是至少在此之前的一个世纪,就已经存在大量研究经济的书籍了,并且存在一个由法国经济学家组成的当代流派,即“重农学派”。
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的学生色诺芬(Xenophon)分析了古希腊的经济政策。在中世纪,关于“公平”或“合理”价格的宗教观念,以及对高利贷的禁止,引导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分析了教义和在道德上可被接受的例外情况。
重商主义者
重商主义者呼吁政府应该制定政策让国家的出口大于进口,通过黄金的净流入来弥补这一差额。他们将黄金等同于财富。重商主义的思想在当下仍然发挥着影响,比如将出超描述成贸易“顺”差,入超描述成贸易“逆”差——尽管如我们在前面章节中看到的,根本不存在其中一种会比另一种更有利的绝对情况,所有一切都取决于周遭环境。
重商主义者关心的是,增进他们各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力量。他们的目标并不是用一种能够最大化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的方式配置稀缺资源。他们的目标是获得并保持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在总财富和实力上的相对优势,从而在战争爆发时能够取胜,或者通过拥有能够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大量财富,来吓退潜在的敌人。囤积黄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方式。
古典经济学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指出:“如果一个社会中的大部分成员贫穷又悲惨,这个社会就谈不上繁荣幸福。”他也不赞成将经济活动看作一个零和过程,即一个国家所失,就是另一个国家所得。
总之,对重商主义者来讲,首要关切的是财富转移,不论是通过出超、帝国主义,还是奴隶制,但是这只会让一部分人获益,另一部分人则会因此受损。亚当·斯密关心的是财富的创造,这不是一个零和过程。
亚当·斯密与重商主义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亚当·斯密并不将黄金看作财富。《国富论》一书的书名就引出了财富包含什么这一基本问题。亚当·斯密提出,财富由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商品和服务构成,而且这里的人民指一国内的所有人。
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在 1817 年写就的《政治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作为一本经济学经典著作,首开先河致力于分析经久不衰的经济学原理,而没有进行社会、政治和哲学性的评论,它所强调的是原理,而非当前的政策问题。
萨伊定律
从本质上说,萨伊定律回答了人们一直以来的一种普遍忧虑,即经济体不断增加的产出会超过人们的购买能力,从而导致商品滞销和工人失业。
从最基本的意义上来说,萨伊定律指出,生产输出以及生产中获得的用于购买这些产品输出的实际收入,在整个过程中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因此,不论一个国家的产出是大是小,生产带来的收入都足以购买这些产出。萨伊定律常常被表述成如下命题:“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换句话说,一个经济体能生产并购买多少产出,并没有内在限制。
“边际”革命
在决定最终产出的价格时,古典经济学将劳动和其他投入的数量当成关键因素。卡尔·马克思沿着这一思路走向逻辑的极端,提出了劳动剥削理论:劳动被看作财富的最终源泉,因此也是资本家和地主这样的非工人阶级获得收入和财富的最终来源。
虽然从亚当·斯密时代开始,英国就盛行生产成本价值理论,但是在欧洲大陆盛行的却是完全不同的理论,价值由商品对消费者的效用决定,而效用决定了消费者的需求。然而,亚当·斯密对这一理论驳斥道,水明显比钻石有用,没有水人就无法存活,许多人没有钻石仍然能够活下去,然而钻石的售价却比水高得多。
亚当·斯密所比较的,是水的总效用和钻石的总效用。换句话说,他提出的问题是:对我们来说,没有水和没有钻石,哪种情况更糟糕。从这个意义上,水的总效用明显要比钻石的总效用大得多,因为水关乎生死存亡。
回到亚当·斯密关于水和钻石的例子,获得额外一加仑水的增量或边际效用,与额外一克拉钻石的边际效用之间的相对关系才是最重要的。由于大多数人已经拥有足够的水,所以额外的一克拉钻石的边际效用将更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克拉钻石的售价比一加仑水的价格高。这一理论结束了英国的生产成本价值理论与欧洲大陆的效用理论之间的分歧,因为两方经济学家,以及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经济学家都接受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价格是由供给(取决于生产成本)以及需求(取决于边际效用)共同决定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以不同的方式,协调了古典经济理论与后来的边际理论,形成了广为人知的新古典经济学。
均衡理论
在经济学中,均衡概念不仅能够用来分析特定企业、行业或劳动力市场,还能用来分析整个经济。也就是说,不仅有均衡价格或均衡工资,也存在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国际贸易。分析特定市场的均衡和非均衡状态的研究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分析通货膨胀、失业或总收入波动等整个经济的变化的研究被称为“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936 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是 20 世纪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著作。
传统经济学关注的是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的分配问题,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当时的一个焦点问题,即包括劳动、资本等在内的国家资源有很大一部分根本没有得到利用。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976 年,芝加哥大学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教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非凯恩斯主义和反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如芝加哥学派的成员,不断获得更多的关注。20 世纪的最后 1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大都颁发给了芝加哥学派的成员,不论他们是在芝加哥大学,还是在其他机构。然而,凯恩斯主义者的贡献并没有消失,因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许多观点见解如今已经成为所有学派经济学家进行思想交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