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notes

张俊的读书笔记

View project on GitHub

cover

作者: 黄奇帆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对策
出版年: 2020-6
页数: 448
定价: 88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1718645

豆瓣链接

第一章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

2016年5月,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重点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应学派有根本区别

在切入点上,强调从供给侧下手,通过激活市场主体(企业组织供给)、优化要素配置(要素供给)、降低营商成本(成本供给)、提高市场效率(制度供给)、增强创新动能(创新供给)等措施,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应学派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宏观经济背景不同

美国供应学派出现的主要宏观经济背景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突发的“滞胀”问题。当时的美国经济,一方面经济增长低迷,接近于零;另一方面,通货膨胀达到15%以上。针对于此,在里根担任美国总统之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利用需求管理手段来约束,扼制通货膨胀问题,把名义利率提高到20%以上,政策结果对于扼制通货膨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滞胀中的“滞”的解决却毫无贡献。1981年,里根提出“经济复兴计划”,声明与过去美国政府以需求学派为指导思想的政策相决裂,改以供应学派理论为依据,采取了大幅度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等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减少政府干预及赤字压力,并主导了两次重要的减税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里根经济政策扭转了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的滞胀局面,推动了相对一个时期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并有效平抑了通货膨胀,保持赤字大体处于可控制水平。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的主要宏观经济背景与美国当年所面临的“滞胀”完全不同,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是经济发展阶段转换过程中的中长期增长和结构调整遇到的瓶颈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堪称“中国奇迹”,但未来10-30年的发展将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减速压力,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难度显著加大。从内部因素看,与自身技术水平提升、改革红利、内需扩大、加大投资等有关,高速增长作为后发经济体在特定追赶时期的一种普遍增长形态,会随着与前沿国家技术差距和其他相关要素、机制差别的缩小,而呈现出增长速度规律性地向成熟经济体水平逐步收敛的态势,这意味着我国在经济发展初期所具备的技术性后发优势、帕累托式的改革红利等,将逐渐消失殆尽。

经济学学理支撑不同

审视西方供应学派理论,主要有三个流派:一是萨伊定律,认为“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二是拉弗曲线,认为“高税收会抵制供给”;三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总体看,这些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实践上也为一些国家某个阶段经济复苏提供了支撑,但同我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本质的不同。我理解,主要有三大不同。

  1. 美国供应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在供给侧,强调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片面地主张从供给着手推动经济发展,甚至主张与需求管理“彻底决裂”。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不实行需求紧缩,也不放弃需求管理,而是强调在传统的需求管理还有一定作用和优化提升空间的同时,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着力改善供给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特别是通过改进制度供给,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构建、塑造和强化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2. 美国供应学派认为,供应学派的制度化供给是基于私有化的制度供给,认为只有私有化才能提高效率。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两个轮子一起转”。
  3. 美国供应学派的学理逻辑是在新自由主义取向下,认为应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推崇政府的无为。而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政府积极全面深化改革,学理逻辑是在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亦要求“政府更好发挥作用”,更为注重“有效市场”与“有为、有限政府”相结合。

宏观政策要领不同

  1. 美国供应学派认为增加政府支出会抑制储蓄和投资,不会增加就业和产量,倾向于政府“无为而治”。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认为货币政策主要是对总量调控较为有效的政策手段,而财政政策才是具有“区别对待”针对性的,是对结构性调整更为有效的政策手段,主张践行适度扩大政府支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合理范围内扩大财政赤字,提升支出作用空间。
  2. 美国供应学派主要侧重于减税,尤其是对累进税制高税率的削减,不注意全面的政策配套。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强调的减税,则是在多年结构性减税基础上配合全面改革和生产方式转变的进一步调整。随着2007年我国新的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创新的税收政策已逐步放宽和落实,此轮减税从税种变化到税基、税率等变化,目标均在于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配合的机制主要是继续深化分级分税财政体制改革,寻求长治久安,而非仅以减少税收总量的手段刺激短期增长。
  3. 美国供应学派基于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度干预货币发行量,在货币政策上主张紧缩,试图通过提升储蓄率,既提高增长速度又缓解通货膨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强调积极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以带有灵活适度特征的稳健货币政策既防止通缩又防范通胀,适度降低储蓄率。同时在扩大财政赤字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财政政策在结构性调整中的针对性作用,并以国债及政策性金融等有效结合机制,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科学调控。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改革开放40年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的主线

20世纪80年代对具有企业供给功能,也就是微观的生产力组织功能的供给端改革,至少有四项。

  1. 农村联产承包制。新时期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而改革开放初期,在邓小平领导下先后推出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等改革举措,有效破除了长期束缚农村农业发展的制度障碍,迅速实现了农业的大增产,首先解决了农民“吃得饱”的问题,改变了农村面貌和农民的生存状况,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2. 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几十年来,形成了7 000多万个个体户,3 000多万户民营企业,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提供了“5”“6”“7”“8”的伟大成就[50%的财政税收、60%的GDP(国内生产总值)、70%的研发投入、80%的劳动力就业]。
  3. 扩大开放,引进外资。40年来共引进了2.9万亿美元的外资资本金,连同合资伙伴中资方的资本投入,以及银行贷款,外资企业总资产约占全部工商企业资产量的30%。这些外资不仅带来了资本,还带来了技术、管理、国际化经营性人才以及国际市场网络。
  4. 国企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初为搞活国企推出的承包制、简政放权,到80年代末推出转变国有企业体制机制22条(《转机条例》),再到90年代提出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是从企业供给端解决国有企业的市场活力,使之从计划经济的一个生产机构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

20世纪90年代在降低税费、劳动力成本供给、市场供给、要素供给等方面采取了强有力的改革措施。

  1. 极大地降低税费,促进了企业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的55%企业所得税,在90年代降到了33%,到21世纪初已进一步降到了25%,并且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特区和新区实施了15%的企业所得税政策
  2. 下岗再就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解决企业总员多、出工不出力的问题,全国开始建立下岗再就业中心,剥离企业富余劳动力,一共转移下岗人员3 500万,极大地减轻了企业的用工负担,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3. 解决企业社会负担重的问题。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各大城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剥离企业办社会的工作,将企业办幼儿园、办学校、办医院、管职工养老到生儿育女等的社会负担转移到社会办理,极大地减轻了企业的社会负担。
  4. 解决企业债务重的问题。实施了债转股、债务剥离和破产核销坏账的战略措施,全社会债转股1.4万亿元,破产企业核销坏账5 000亿元,总共处置了1.9万亿元的问题贷款,约占2000年全部银行贷款余额18万亿元的10%以上,极大地减除了企业背负的沉重生产负担。

市场制度改革中有关价格机制改革,生产资料要素市场、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方面的改革,都是供给侧的结构性制度改革。在价格机制改革方面。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提高部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价格改革正式起步。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价格改革开始从前期的完善计划价格体制向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价格体制迈进。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以后,价格改革进入快车道,政府定价范围大幅缩减,到1994年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基本取消。之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大以来,中央进一步深化改革,历史性地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理论创新。2015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新时期价格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价格改革也进入了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的新阶段。

住房制度及房地产市场的改革、资本市场及上市公司制度的改革、货币市场及外汇市场的改革,对外开放从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到经济特区,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西部大开发,到如今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开放,都无不体现出各个时期党中央审时度势推动改革的战略举措,而这些改革对国民经济发展都是具有增值型、生财型、聚财型、资源优化配置型的改革,其每年产生的发展改革红利都是万亿元级,以十年、二十年的累积效应看,甚至是几十万亿元级的。

三、“三去一降一补”是当前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去产能应正确把握实质和主导机制

  1. 不宜笼统地讲去所有的“过剩产能”,我国现在必须聚焦的是去“落后产能”,也就是当下的低效率、重污染的落后产能。
  2. 要继续加大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但在实践中要注意区分把握,不要把所有在竞争力上有一定困难的企业马上认定为所谓“僵尸企业”。某些在竞争中已经感到有压力、有困难的企业,如果能成功实现升级换代的创新,是有可能转为有效产能的组成部分的,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有分类指导、重组优化的努力。
  3. 去产能的主导机制应该是依靠政府维持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让整个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以竞争中的优胜劣汰解决去除落后产能。尤其要杜绝行政指令“一刀切”的方式,来给出指标层层往下压任务,这在实际中带来的结果往往是不公正和结构的进一步扭曲,只会加重企业的困难。

房地产去库存应针对“分化”的市场格局综合施策

当前,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堰塞湖”风险基本排除。实践中要注意区分形成房地产高库存的不同成因,重视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在延续的“冰火两重天”分化格局,分类施策、分城施策,不搞一刀切,不搞政策反复,防范市场“打摆子”“坐过山车”,要把短期和长期问题结合起来解决,现阶段要更加注重破解长期制度性问题。加强在土地、财税、金融、投资以及法制等方面的市场化改革,引导形成合理的市场预期。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提高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去杠杆须区分宏观与微观,宏观上实现结构性去杠杆,微观上实现分子分母双向着力去杠杆

当前,去杠杆要继续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区分宏观把控和微观操作的不同要领。宏观层面,要清楚全局的去杠杆并不排除局部的加杠杆,但局部的加杠杆必须服从、服务于全局的去杠杆,以求达到优化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向的基本稳定,结合实际相机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微观层面去杠杆,降低企业的负债率,既要从分子层面减少债务总量,改善债务结构,消除高利息负债;又要从分母层面注入有效资本,增加股权资本,从分子分母双向降低资产负债率。

降成本要着重降低制度性成本

“降成本”从政府角度来说,关键着眼点要放在降制度性成本上。比如,20世纪90年代末推行的“国有企业改革”,通过部分国有企业破产来实现降低整个社会沉没资产的制度性成本,通过部分国有职工下岗,去除国有企业社会化功能,降低国有企业运营成本,实际上也是为企业减负降低制度性成本。再如,当前正在大力推行的自贸区建设,通过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和推行政府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大幅减少行政管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是典型的通过制度创新为企业降低制度成本。

此外,在减税费上需要继续做好分类施策工作,以区分税种之间或税费之间不同的减税空间。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所得税高达55%,后来在推动经济特区、开发区、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过程中,对这些地区普遍实施了15%的企业所得税。2000年以后,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为了支持西部发展,在西部地区对鼓励类产业也实施了15%的企业所得税。从全国整体来看,企业所得税从20世纪80年代的55%降低到了90年代的33%,21世纪以来,降低到了25%。企业所得税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余地已经很小了,下一步降税费主要是围绕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45%,改革开放以来40年没调整过)和非税收入,比如各种各样的行政性收费,目前仍达数十种,称得上“多如牛毛”,亟应结合配套改革来减降。

补短板需要定制化方案

当前,补短板要着眼于解决结构性问题,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因地制宜、因行业制宜地做定制化方案。此外,要对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加大精准投资,这在短期内是释放需求,在长期内就是创造新的有效供给。

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应把握好五个方面

一、深化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客观上来讲,“从用地单位申请,到县、市、省级政府层层审查,再到国务院审批”,整个用地审批周期较长,审批效率低下,也导致中央一级审批范围较大,承担了部分本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各级政府责权、事权不相符。

基于这种大的背景和趋势,2020年3月12日,国务院提出两类用地审批权下放:一是将除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所有省级政府批准,赋予了省级政府更大的用地自主权;二是将“含金量”更高的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试点省级政府批准。北京、天津、重庆等8个省市作为首批试点,试点效果好的话,将来可能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2019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到,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要增强承载经济和人口的能力。可以看出,我们国家不再追求城市平均化,有意扶持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此次审批权下放的8个试点省市,与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大城市群密切相关。可以预见,此次审批权下放,将改变城市间土地供给格局、转变土地资源配置理念,进一步加速城市分化,促进北上广深这些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建设空间扩张,重塑城市发展新格局。

二、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打破城乡二元壁垒

从宏观、整体格局看,虽然我国土地制度历经了多次改革调整,但城乡土地二元结构长期并立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城乡土地拥有不同的配置方式,特别是农村土地市场化配置程度极低,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在城乡间分配不均,这些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

  1. 集体建设用地合法市场通道基本关闭。1998年《土地管理法》规定,农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实行征地;建设用地必须是国有土地。这导致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陷入了困境:其一,在建设用地指标管制下,大量建设用地指标向城市倾斜,农村建设用地指标非常少,农村集体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集体经济,不得不在未经征为国有的情况下,就自发将集体土地用于非农建设,这部分用于非农建设的集体土地就处于法外状态;其二,农村集体土地,不管是宅基地还是承包地、农业用地,只要没有被征收为国有,就不能转让,也不能抵押融资,这极大地限制了集体建设用地产出水平和农民财产性收入。
  2. 土地增值收益城乡分配不合理程度加剧。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土地价值日益显化,土地增值收益迅速攀升。一方面,围绕土地利益的矛盾不断加剧,如被征地农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土地级差收益的归属和公平分配矛盾,农民之间的土地补偿不公平矛盾,城市和农村在增值收益分配上极不合理的矛盾等。另一方面,在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情况下,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的增长进一步增加了政府征地的热情,低进高出、“以地生财”,土地被过度征收、低效利用,这不利于耕地保护和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也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
  3. 由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增加。近年来,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缺陷,以及征地过程中出现的趋利行为、强拆行为、违法程序行为、征地规模过大等问题,导致农村居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加剧,围绕土地的纠纷也越来越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但目前看来,进展不够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障碍。

  1. 宏观法律制度制约。长期以来,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城市土地是国有制、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制。如今要实现城乡之间土地的接轨,建设城乡一体的建设用地市场,必须有新的法律来确定,现行法律对集体土地所具有的权利结构和权能体系界定不清,从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农民集体和农民的土地处分和收益权能难以实现。
  2. 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按照原来的做法,“低进高出”的土地征收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既挣钱又省事的方式。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之后,建设用地供给主体将从国家变为国家和集体并存。一方面,这可能会影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国家征收土地需要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投入,而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收入并没有这种投入,若两者同等分配的话,也有不公平的地方,所以地方政府往往积极性不高。
  3. 市场化程度低。在当前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中,土地资源配置尚没有达到像股票交易那样的市场化程度,更多的是由地方政府的主观操作来推进。
  4. 相关配套制度未跟上。如价格机制、收益分配机制、供后监管机制等。

实现中央提出的“加快建设”要求,我认为重点要深化三个方面的配套政策或改革研究。

  1. 聚焦“谁来入市”。明确入市对象范围和入市主体。明晰的土地产权关系是保障市场交易安全、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重要条件。要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必须加强农村地籍调查,加快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规划编制,尽快明确入市对象范围。同时,在进一步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厘清产权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入市主体。
  2. 聚焦“入市成本价格”。完善城乡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建立入市交易宗地成本价格的测算机制,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3. 聚焦“钱怎么分”。积极探索入市收益分配制度。要科学研究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方式,对参与分配的人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进行合理界定。

三、实施跨省指标交易,打破市场化交易地域限制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提出过一个著名定理,基本要点就是,凡是政府管理的、有总量管制的公共资源,都可以进行市场化交易,而市场化交易一定会让政府管理实现更好的资源优化配置,产生更好的效果。这个原理的一种应用,就是全球的碳汇交易。

本次国家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成为各方面高度关注的话题。进一步分析,这项改革其实包含两类核心指标的交易。

  1. 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建设占用了多少耕地,各地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2017年国家提出了跨省域的耕地占补平衡,这样一来,如果上海占用了5万亩耕地,那么可以由内陆地区帮忙把这5万亩耕地复垦出来,从而实现全国的耕地使用占补平衡。当然,内陆地区也可以在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中从沿海地区获得一定补偿。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新建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增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2018年,上海和云南开展了跨省域的增减挂钩指标交易,云南将3万亩建设用地指标以每亩50万元价格调剂给上海,获得了150亿元的收入。这笔收入极大地促进了云南农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也增加了上海的可用地能力。

四、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产业用地,主要是指工业用地或者制造业用地。我国对于工业用地管控的政策基础是《土地管理法》,但原来的《土地管理法》并未明确对土地进行分类,工业用地出让总体上按照国有土地出让规定进行。直至2004年国务院首次明确规定:“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这对于还原工业用地本来价值,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增加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五、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用地整体效率和效益

2012年,原国土资源部出台了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规定对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土地实行无偿收回;2013年,原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指导意见,按照“全面探索、局部试点、封闭运行、结果可控”的要求,在上海、江苏等10个省份开展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试点,涌现出广东“三旧改造”、上海城市更新等一批再开发模式。自然资源部成立后,强力施行增量必须要和盘活存量挂钩的机制,引导、督促地方政府2018年、2019年消化处置2015年、2016年以前的批而未供以及闲置土地近900万亩,相当于2019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量的1.8倍,这取得了积极成效。

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思考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货币供给、利率供给、融资方式、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开放、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改革,是从基本面的角度、从制度的角度、从结构性的角度进行推动和改革。

一、不同于需求侧的宏观调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属于需求侧的宏观调控,并且侧重于短期。经济热了,需要逆周期政策,让经济冷一点;经济冷了,又需要逆周期政策,让经济热一点。

二、货币供给体系改革

截至2018年末,中国基础货币余额超过33万亿元,其中M0(流通中的现金)为7.3万亿元,其余25.7万亿元为银行存款准备金,而其中外汇占款超过21万亿元,这是基础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另一个环节是M0到M2(广义货币供应量)之间的扩张,表现为从基础货币到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过程,即贷款,这个过程有所谓货币乘数。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决定了货币供给,而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构成了货币乘数的关键。

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过程,例如小贷公司、保理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它们的资金往往来源于商业银行表外的委托贷款业务、理财业务、票据业务、资金拆借业务等。这个过程也有金融杠杆放大,所以也是金融监管部门严格关注监控的方面。

总体上来看,我国通过外汇占款为主要货币发行手段的方式需要变革。通过外汇占款方式发放货币,导致货币的数量调控自主性不足,引发房地产价格暴涨、金融杠杆率叠加等诸多问题,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处理的问题。

三、利率机制改革

  1. 利率市场化改革还未完全完成,货币市场利率已经完全市场化,但商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依旧存在,“利率双轨制”造成套利现象。
  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不顺畅,造成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这个问题属于基本面和结构性问题,通过对银行行长的指导和一系列文件,敦促银行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农村加强放贷,固然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本质上,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供给侧改革加以解决,如果不从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客观上资金仍然流不到毛细血管,流不到小微企业,流不到农村。

四、直接融资供给不足导致高杠杆

2018年,在全社会新增融资中,83%是间接金融,即商业银行贷款和信托等机构提供的资金;17%是直接融资,在直接融资里,又有一部分是企业债券等,约占10%。也就是说,中国2018年新增融资近20万亿元,93%是债务债权,7%是资本股权。这个比例显然是失衡的。反观美国,2018年70%是股权融资,包括私募股权融资和资本市场公募股权融资,而银行债务融资和债券融资占比仅为30%。美国的企业负债率只有GDP的60%多,而中国的企业负债率加总数据是GDP的160%,这就是我们资本市场供给明显不足造成的。

由于融资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占比低,中国整体杠杆率水平很高。但全世界比较而言,我们的政府杠杆率和居民杠杆率并不算高,主要是企业部门债务重、杠杆率高,而企业债务这一块,解决方向就是把资本市场发展起来。

五、资本市场三大问题

资本市场存在三个功能不到位的问题。

  1. 中国的资本市场缺少国民经济晴雨表功能。2000年以来,中国GDP翻了三番,各项事业都有长足的发展,但是资本市场总量指数还是大体不变。同时,近年来我们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但大量的互联网公司选择去美国、中国香港上市,A股上市公司仍然以传统企业为主,无法反映国民经济中创新的组成部分。总的来说,资本市场缺少国民经济晴雨表这个功能。
  2. 缺少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资本市场对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独角兽企业推动力不足,如果把这些功能都彰显出来,对中国经济、中国金融的变化会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同时,市场对于质量低劣、造假泛滥的企业缺乏市场清除淘汰机制,导致大量的僵尸上市公司存在。大量壳公司存在,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妨碍了投资者理性投资,对股市长远发展不利。
  3. 投入产出、收益回报不到位。资本市场缺少优胜劣汰机制,导致上市公司群体存在投资回报收益不理想的问题。

六、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足

尽管浦东开发的时候已经宣布允许外资设立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各种金融机构,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整个中国对于外资金融机构总体上都是开放的。但事实上,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与我国的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严重不匹配。作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国,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的国际排名不仅远落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甚至近年来被诸多发展中国家超越。在中国300余万亿元的金融资产中,外资金融机构的比重只占1.8%,这个占比是非常低的。

  1.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依然不高。作为股票市场主体的上市公司也大多是境内企业。虽然当前3 700余家A股上市公司中约有100多家为外资公司,但其业务开展仍以中国市场为主,注册地更是无一例外都是国内省市。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外资公司尤其是外商控股公司在适应国内资本市场和监管环境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改制和上市申请需要商务部的审批,解决享受税收优惠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
    1. 反观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市值超千亿美元的大型企业有不少注册地就在美国以外,如壳牌石油、百威英博、台积电、中石油、丰田、诺华制药等,甚至美国重要股指标普500中也有近30家注册地在境外的公司。
    2. 美国股票市场中,约75%以上的成交量来自外国投资者的股票买卖。而根据日本交易所公布的数据,2018年外国人占日本所有股权投资者的比例达到30.2%,超过金融机构(28.6%)和商业公司(21.8%)。从交易量上来看,外国人购买和出售的比重都超过了70%,而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比重仅15%。
  2. 外资金融机构开展业务仍有阻力。虽然在加入WTO之后,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逐步推进,但外资金融机构在华开展业务掣肘较多,持股比例、设立形式、股东资质、业务范围、牌照数量等方面有限制。
    1. 一些准入的领域外资可以设立银行、证券、保险,但是股权的比例存在限制:有的不能超过25%,有的不能超过49%,不能控股、不能独资等。
    2. 在某些领域,外资金融机构始终无法享受同等国民待遇。例如,在允许登记的法人执照、营业范围,只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其中的一部分。这样外资的金融机构在营业范围上,和国内的金融机构无法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进而限制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

七、金融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

  1. 在金融监管方面,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水平还有待提高,监管标准不够一致,监管层次不够明确,不利于金融基础设施向集中统一、安全有效、先进开放的方向发展;金融监管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的界限尚不清晰;跨境监管尚需完善,随着跨境资本业务的相继开通,配套监管框架建设亦需提上日程。
  2. 在法律法规方面,还缺乏具有统领性、基础性作用的专门法律。我国有关金融基础设施的法律条款相对分散、模糊,并且以行政规范为主,缺少清晰、可执行的专门性法律基础,同时,金融法律的执行机制尚不健全,金融法规的效力有待提高。
  3. 在机构运行方面,金融基础设施供给数量及质量与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进程不相适应等。

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全面深化改革新突破

一、深刻理解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1.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关键步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这个高标准不仅体现在商品市场上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更为基础和重要的则是在要素市场上体现出市场配置各类要素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建立了极为丰富的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像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也得以发育并茁壮成长。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生产要素市场在运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政干预过多、市场化运作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尽管中央文件屡有提及,但受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的羁绊,这些年来改革进展缓慢。该文件的出台,不仅再次明确了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而且针对不同的要素提出了具体的市场化改革举措,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加快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建立。
  2.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近年来,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中央提出了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经过几年努力,经济运行中的短期结构性矛盾得到了缓解,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三去一降一补”治的是急症,解的是表,逻辑是从产品端的结构性矛盾出发,在企业端发力,通过淘汰过剩产能、出清“僵尸企业”、降低过高杠杆等措施纠正结构性失衡。但从企业端深挖下去,除了微观主体的治理机制和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外,作为投入的要素端的扭曲也是一大病症所在。
  3. 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是一国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与商品市场中有各种品种、规格、性能的商品不同,要素市场一般品种相对单一(比如文件中重点谈到五类: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场所或平台相对集中(如各地的建设用地招拍挂中心),一般具有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维护市场秩序功能、集中竞价功能、资金枢纽功能和大数据汇集功能。不论是国家级要素市场,还是区域性要素市场,成功的前提是能够在业态上做到三个集聚。
    1. 交易量的集聚能力,成功的要素市场往往能集聚区域性或全国性80%以上的相关要素交易资源。
    2. 交易会员单位、中介机构等各类企业和品牌的归集和集聚。
    3. 物流通信的枢纽集聚功能。作为一个成功的要素市场,理应有完善的通信基础设施以支撑这个要素市场的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枢纽条件。

二、体现了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的务实精神

  • 土地要素。“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结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政策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扶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政策操作起来行政手段过多,市场化配置不足。文件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这是促进建设用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的重大举措。
  • 劳动力要素。“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目前中国还有近3亿农民工,农民工因为户籍问题,往往到了45岁就会因不被企业招聘而返回农村,这就损失了人生1/3左右的工作时间,加之农民工每年候鸟式迁徙,春节前后回家探亲需要两个月,两者加起来,1/3+1/6=1/2,农民工一半的工作时间就耗费了。如果我们按中央要求,通过农民工的户籍制度改革,把近3亿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相当于增加了1亿的城市职工。作为城市职工的收入,每年至少比农民的收入多1万多元,这1亿人整体上就会增收1万亿元以上。因此,户籍制度改革不仅是改善农民工待遇的问题,同样也是生产力问题,是人口红利的问题。这次文件中明确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这是延长和释放潜在人口红利的重大举措。
  • 资本要素。“制定出台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的意见。”我国的资本市场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三个弱化:一是国民经济晴雨表功能弱化,二是投入产出功能弱化,三是资源配置优化功能弱化。解决这三个弱化,关键是要从开放的角度把一些有效运行的基础性制度,比如退市制度、投资者保护制度等引入市场中。
  • 技术要素。“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近年来,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接近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2.19%,涌现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但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仍然不尽如人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之间两张皮的现象较为突出,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市场推广的创新链条没有完全打通。其中,缺乏训练有素的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是一大痛点。
  • 数据要素。数据作为一种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重复使用,叠加增值,作为资源不是越用越少,而是越用越多。建设数据市场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数据资产的权益保护和数据的开放共享。个人数据的隐私权保护,不仅是资产权益界定问题,而且是个人权利不可侵犯问题,而数据的开放共享又是数字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央意见深刻指出,“一方面强调要制定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安全审查制度;另一方面要推动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保护制度,以便在数据隐私保护与数据开放共享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

第二章 去杠杆与金融风险防范

如何打赢去杠杆攻坚战

一、我国宏观高杠杆的现状

M2与GDP倍率

2017年底,我国M2余额达到170万亿元,当年GDP为82万亿元,M2与GDP之比已经达到2.1∶1。而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十年间经历了三轮QE(货币量化宽松),2017年底美国的M2大约是18万亿美元,与GDP之比是0.9∶1。我国M2与GDP倍率偏高,体现出我国的资金周转率低、资金利用效率低,这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大问题。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005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只有4%,之后迅速上升,至2015年底达到高点8.4%。2017年下半年开始,监管部门努力约束金融业超高速发展,2018年这一比重降到了7.68%。

从全球来看,美国、日本、欧洲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从1980年到21世纪以来,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部分时间在5%左右。美国有两次超过8%:第一次是2001年,爆发了互联网金融危机;第二次是在2007年,出现了“次贷危机”。日本在1994年出现过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6%的状态,随即经历了长达20年的经济衰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一比重到了8%、9%就一定会出现危机,只是出现危机的概率变大。

2000—2016年,我国GDP翻了两番,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金融业GDP占比加大了一倍,从2005年的4%增加到2015年的8.4%,那么金融业增加值实际上是翻了三番。

中国的金融业增加值占比为何如此高呢?其实,银行、证券、保险机构自身的金融增加值占比大概在4%-5%,另外3%以上则来自最近十年快速发展的理财、委托贷款、资管业务等。央行把钱给了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变成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央行”,有30多万亿元资金通过表外业务、理财业务、资管业务,流入十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信托、小贷、保理或者其他的担保公司、财务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及私募基金等,通过层层周转流动,重复形成的资金流达上百万亿元。其中,每个周转过程都产生一定的收入、成本、利润,这些都累计成为非银行金融系统的增加值。最后这些资金流入实体,那么实体经济就要承担非银行金融系统自我循环所产生的成本——主要体现为高额的利息。现在银行的贷款利息一般在7%,信托等非银行系统的资金利息一般在12%以上,而小贷公司的利息可能会到18%甚至20%,那么这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无异于雪上加霜。2018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对资管业务进行了严格管制,预计这部分GDP占比会有所下降。

宏观经济杠杆率

2017年,我国宏观杠杆率超过了250%,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处于前五位。其他较高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其中,2017年,日本的总体杠杆率为440%,日本政府的债务是世界上最高的。按照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日本2018年底私人部门(包括企业与家庭)负债与GDP的比值是207.57%;一般政府公共负债与GDP的比值是237.13%,其中日本中央政府负债与GDP的比值是198.44%。乍一看,日本政府负债率高得令人咂舌。为什么国际社会对此波澜不惊呢?这里有三个原因。一是日本企业有很多海外投资,相应的GDP计入了被投资国,而利润资金、企业实力、技术含量等计入了日本的GNP(国民生产总值)。日本海外的GNP几乎等于日本国内的GDP,如果算在一起,2017年日本真正的国民收入就变成了10万亿美元左右,440%的杠杆率也将变成220%。二是日本国民的高储备率也支持了日本政府的高负债行为。日本的国债是本币债而不是外债,95%都被日本人消化掉了。三是日本政府负债的利息很低,几乎长期稳于零,负担并不重,即使遭遇偿付危机,日本央行通过印钞也能解燃眉之急。所以,日本的负债是有其特殊性的。

我国总的经济杠杆率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部分:

  1. 居民债务,如每个家庭买房、买汽车的贷款,以及信用卡和其他投资等。居民债务规模过去几年增长比较快,2017年占GDP比重接近50%,而2013年只有20%。
  2. 政府债务,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0多个地/市,2 000多个县。2017年,我国政府负债共40多万亿元,也占GDP的50%左右。其中包括中央政府负债约13万亿元,地方政府总债务约18万亿元,以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比如PPP项目,表面是股权投资,实际上可能是政府债务)约10万亿元。
    1.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要重点防范三个方面的问题:
      1. 增长率很快;
      2. 利息很高,中央政府的债券利息一般是3%-4%,商业银行贷款利息一般是6%-7%,而很多地方政府借信托搞基础设施建设,信托资金利息至少是12%;
      3. 短期债(如2年、3年)居多,而不是5年、10年及以上的长期债。
    2. 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我国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以后,在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财政部做了很好的尝试,发行了置换债,目前累计已达12万亿元。通过置换债,地方政府平均7%-8%的债务利率降到了3%-4%,每年少还约4 000亿元利息;同时,置换以后变成中央政府的国债性质,期限往往是5年甚至8年、10年,利息低、期限长,还账比较轻松。
    3. 从国际比较来看,截至2018年底,美国的政府债务是22.5万亿美元,占GDP的110%。但这只是联邦政府债务,并没有统计美国50个州政府及几百个市共6万多亿美元的债务。两者加在一起,全美国的政府债务接近30万亿美元左右,约占GDP的140%。美国地方政府债务是联邦政府的1/3左右,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是中央政府债务的3倍多,这样看来我们地方政府好像负担比较重,责任比较大。
    4. 此外,我国地方政府还有一项美国地方政府没有的资源——土地。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并发布了十大政策,其中一条便是允许浦东新区土地批租50-70年。此后,这项政策在上海、其他沿海地区和城市逐步推开,成为一个惯例,并且土地批租的收入归地方政府。统计局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统计,从1990年到2017年底的28年里,我国地方政府的土地批租收入共35万亿元。以此为基础,中国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运动开始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建设地铁、高速公路、隧道和桥梁,中国400多个城市20多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没有土地批租这一政策,地方政府可能会多出30多万亿元负债。
  3. 非银行的工商企业债务。2017年,这部分债务规模是130多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60%,这个比例是很高的。同期,美国的企业债务占比是60%。
    1. 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的负债率达到80%甚至90%。国家实施了债转股1.4万亿元,再加上破产关闭核销了坏账5 000亿元,总体相当于把10多万亿元的银行贷款余额转股或核销了2万亿元,接近20%。现在我们的银行贷款余额是140多万亿元,如果核掉20%,那就要坏掉20多万亿元,简直不可想象。可见当时是多么大的一次调整。调整之后,2000年中国的企业负债率平均降到了50%左右,但十多年后又到了60%、70%,许多困难企业负债率几乎到了90%。中国几万家房地产开发商平均负债率为85%,是工商企业中最高的;资产规模在1万亿元左右的房地产开发商,包括万达、恒大、万科等,负债率也达到80%以上。

全社会新增融资中的债务占比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非常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定性又定量的一项刚性任务。

二、去杠杆的国际经验

美国自20世纪初到现在的这一百年里有两次去杠杆,都是在高杠杆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后的去杠杆措施。第一次是1929—1937年,或者扩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在这个时期实行糟糕的通缩型去杠杆,造成雪上加霜,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停滞,后来采用适当的财政加杠杆和金融政策投放货币才摆脱危机。但这个过程不是预先计划好的系统决策,而是碰鼻子转弯的结果。第二次去杠杆是2008年,是在遇上了极其严重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之后采取的措施。这一次美国做得比较好,属于良性的去杠杆。金融危机爆发后,一方面把崩盘的金融企业的坏账核销一部分,另一方面通过QEⅠ、QEⅡ、QEⅢ等量化宽松过程释放的资金大量进入并刺激美国资本市场,企业股权融资大幅增长,从而使股市从6 000点涨到28 000点,股权投资市值从10万亿美元增加到30万亿美元,企业债务率因此大幅度下降。美国现在的企业负债只占GDP的60%左右。总体来看,经济是比较健康、良性地发展的。

资本主义社会解决高杠杆问题一般有四种方案。

  1. 完全依靠成熟的市场,政府基本不作为,只是市场经济的守夜人。市场出现高杠杆时,先是听之任之,后来高杠杆崩盘了,出现金融海啸、经济危机,那么原来的高杠杆就降下来了。比如在三个月或半年之内,股票市场的市值蒸发30%-40%,房地产市场的总价值减少1/3,许多企业倒闭破产,各行业重新洗牌。债务总量大幅减少的同时,形成的赖账或坏账使一些银行也倒闭了。危机过后可能五年、十年又慢慢复苏,再积累新的杠杆,又出现新的危机。这样周而复始,由市场自己调节。
  2. 政府通过通货膨胀稀释债务,把现在的问题推向未来,同时相当于把坏账转嫁给了居民。如果通胀过于严重,就会带来剧烈的经济危机、社会震荡。如果每年物价涨10%,5-6年就等于把所有的债务赖掉70%以上。通胀积累到一定阶段,量变会引起质变。如果连续10%的比率通胀三年,老百姓和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就形成了严重的贬值预期,贬值速度将无法控制,可能一年之内贬值20%甚至30%。这时就会出现颠覆性危机,就像委内瑞拉货币开始贬值以后,货币面值越来越大,甚至买一个面包需要用三亿货币单位,去商店里买一点东西要用一麻袋钱去换。
  3. 政府强行挤破泡沫,过度紧缩型去杠杆。在泡沫不大的时候,政府强行挤泡沫,快节奏动手术,或者像外科医生一样“一刀切”,可能造成金融过度紧缩,引起极其严重的经济萧条、企业倒闭、金融坏账、经济崩盘等局面。
  4. 资本市场加杠杆,商业银行去杠杆,对大到不能倒的企业点对点地注资、放贷,使普遍性的结构性危机有所改善。这样既降低了宏观经济的高杠杆,又遏制了大企业倒闭的连锁反应,避免了经济萧条,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产业结构、企业结构调整趋好,走向良性。

三、我国应如何去杠杆

国家层面

在去杠杆的总量目标上,坚定地、稳妥地去杠杆。应重点把控去杠杆的三个宏观指标:M2增长率、物价指数和财政赤字。

  • 首先,要平稳调控M2增长率。2005—2016年,我国M2增长率几乎每年都在15%以上,高的时候达到20%以上。由于M2增长率偏高,国民经济杠杆率也就会水涨船高。合理的调控应当做到每年M2增长率约等于当年GDP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再加平减系数(在通胀时期减1-2个百分点,通缩时期加1-2个百分点)。坚定不移地平稳调控M2增长率,既不能骤然把增长率大幅下调,甚至变成负增长,使资金链断裂,企业出现危机;也不能任意放水,比如一般情况下,每年基础货币发行量应尽力避免10%以上的增长率。
  • 其次,控制物价指数。通货膨胀是客观存在的,即便每年保持2%-3%的增长,五年也有约10个百分点的债务会被稀释掉。刺激经济的时候,一边是财政刺激,另一边是金融宽松,必须做到宽松有度。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经济包括物价、股市、房地产市场都要平稳。其中,物价的平稳是基础性的、前提性的,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办法。
  • 最后,合理控制财政赤字。20年来,我国每年财政赤字的上限控制在3%以内,近十年在2%-2.3%,留有余地,这是十分明智合理的。从五年、十年的长周期看,财政赤字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控制在GDP的3%以内。当然,在发生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等突发性灾难的情况下,财政赤字突破3%、5%在所难免。为了帮助地方政府化解难题,需要多发低利息的置换债,特殊情况下,发一些特别国债,以解决逆周期调控的特殊需求,也是理所当然的。

企业层面

企业债务的化解方式主要有三种。

  1. 核销破产。对于“僵尸”、亏损、坏账较多的企业,或者是产能过剩且完全没有价值的企业,通过破产关闭,坚决出清。如果现在130万亿元企业债务中有5%是必须破产关闭的企业造成的,那么就有6万多亿元的坏账核销。
  2. 收购重组。通过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不伤筋动骨的良性去杠杆。例如,对于一部分“有救”的企业,通过债转股解决其较重的债务负担。债转股与破产的区别在哪里?一家企业破产的时候,债务也许只能清偿5%-10%,其余90%-95%就成为银行的坏账;如果这家企业的生产链还是好的,通过债转股,可以把债权转成股权,债权方变成股东,分享利润,不需要企业还本付息。并且真正有效的债转股一般对债务要打个折扣,比如5折、7折。如果一个城市的企业坏账有100亿元,那么通过债转股核销50亿元,剩下的50亿元变成股权,企业的资本金能够得到有效充实。如果企业的资质、技术、产品链尚可,那么这个企业可能就被救活了。
  3. 提高股权融资比重。在接下来的3-5年,如果每年全社会新增融资中的股权融资比例能从9%、10%增长到20%、30%,甚至50%,债权融资比例降到50%,那么每年可以增加8万亿-10万亿元股权,3-5年里企业债务会减少30万亿-40万亿元。这里的股权融资涉及股市、私募基金以及其他各种直接投资。

上述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坚定不移地把没有前途的、过剩的企业破产关闭,伤筋动骨、壮士断腕,该割的肿瘤就要割掉;第二种是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柔性地去掉一部分坏账和债务,同时又保护了生产力;第三种是新增融资中的股权融资从10%增加到30%-50%。我相信,通过这三种方式降低企业杠杆,结合国家层面调控M2增长率和物价指数,那么三到五年我们去杠杆的宏观目标就会实现。

金融机构层面

过去十年,我国产生了几十万个各种各样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搅动着100万亿元资金。这些资金在不同的机构里转来转去,每转一个地方都要加一点利息,最终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利息一般都在15%-20%。非银体系原本是商业银行的必要补充,既能化解一些信用不足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能覆盖民间无牌照的非法集资、高利贷等活动范围。但是近几年,非银体系乱象丛生,亟须脱虚向实。

所以说,中国金融的乱象,不是银行、保险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而是从银行到保险、保险到证券跨界叠加产生的系统性风险。由于监管部门是垂直监管,跨界的不监管,导致整个几十倍的杠杆,在每个垂直系统孤立地看,往往表现为不违规的三、五倍杠杆,但一旦跨界来看就变成了很大的风险。因此金融系统去杠杆、防风险,要围绕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严格监管业务的脱实就虚,对于套利杠杆行为尤其要加强跨界监管、穿透式监管。

资本市场层面

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改革力度。事实上,资本市场是去杠杆的撒手锏。如果中国股市涨1 000点,从2 500变成3 500,市值增加20万亿元,那就等于上市企业股权资本分母做大了,负债率就能有所降低。如果股权资本不增多,一味通过拼命抽债务,来降低债务率,分母总资产也可能随之减少。企业很可能因股权质押的资产被债务穿透,现金流断裂而崩盘。美国的资本市场,十年里指数翻了两番,从6 000多点到28 000点,市场的市值翻了一番多,从14万亿美元上升到30多万亿美元,企业负债率大幅下降的状况值得我们借鉴。

房地产层面

房地产的高杠杆既包含房地产企业开发过程中的高杠杆融资,也包括老百姓大比例的抵押贷款。控制好这两个环节,至少能削减20%的中国宏观经济杠杆率。

房地产开发商方面,欧美国家的房地产开发商负债率一般都低于50%,我国则在85%左右。为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应要求房地产开发商在买地时必须使用自有资金,不能靠融资借款来买地。政府只要控制住土地出让这一关,房地产开发商的债务就能下降到60%左右。二是规范和管控好房产商的开发贷,尤其是多账户多头举债、高杠杆举债。三是控制好房屋预售环节。一般来说,房屋封顶以后,进入装修期间,提前半年、一年预售有其合理性,但很多房产商刚打地基,就开始卖楼盘、搞预售,两三年交不了房,这种无息欠债、隐形加杠杆行为必须严格管理。只要这三项融资措施规范到位,房地产开发商的负债率就有可能降到50%以下。另一方面是老百姓购房按揭贷款的规范。要坚决杜绝零首付全按揭贷款,杜绝首付贷业务,遵循首套房20%-30% 首付,二套房40%-60%首付,第三套房零按揭的按揭规则。总之,只要把土地出让、开发贷、房屋预售和首付比例这四个环节管控好,房地产行业的高杠杆问题就能得以缓解、化解。

金融的本质

金融的本质,就是三句话:一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二是金融企业的核心要义就在于信用、杠杆、风险三个环节,要把握好三个环节和度;三是一切金融活动的目的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1. 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比如银行,老百姓可以存钱,企业发展可以贷款,银行在其中起着桥梁、中介和服务作用。比如保险,实际上是人在健康、安全的时候,用余钱来保障疾病、死亡等意外事件突发时的救急需求,是一个自我平衡的过程,同时也能为企业融资提供资金来源。证券市场更是如此,老百姓冒一定风险投资购买股票,取得的回报可能是企业利润分配,也可能是股价差价,总归是将余钱用于理财的桥梁。租赁也一样,企业通过租赁,把一次性的巨额投资转化为长期的租赁费用和日常的运行资金,将产生更多的效益,起到融资的作用。总之,不管是直接金融系统的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等,还是间接金融系统的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是各种理财方式、中介方式,本质上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
  2. 信用、信用、信用,杠杆、杠杆、杠杆,风险、风险、风险。之所以用这种重复的方式进行强调,是因为“信用”“杠杆”“风险”实在是太重要了。
    1. 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的生命线。体现在三个方面:金融企业本身要有信用,与金融机构发生借贷关系的企业要有信用,各种金融中介服务类企业也要有信用。衡量企业的信用,要把握好五个维度。
      1. 现金流。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如果资金链断了,企业崩盘破产,预期利润再高也没有用。所以,资本市场上考核企业信用的第一件事,就是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现金流。
      2. 回报率。看重企业的成长预期,通过分析未来几年的利润、市盈率予以全面衡量。
      3. 抵押担保。如果现金流、回报率无法衡量,但有担保公司或第三方企业愿意提供担保,银行也可放心贷款。
      4. 企业高管。一个地方乃至国内外知名的优秀企业家,具备相当高含金量的个人信用,亦可为企业信用加分。
      5. 企业品牌等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也应纳入信用评价体系。这些都是金融规律,必须严格遵循。
      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不按规律办事。以商品房为代表的次贷产品出了问题,银行不是想办法在抵押物上做文章,把次贷变成正常贷款,而是把次贷卖到股票市场,变成了CDS(信用违约互换)债券,杠杆比高达1∶40。雷曼兄弟公司40亿美元购买了1 600亿美元CDS债券,如果涨10%,就赚160亿美元,但如果跌10%,就立即崩盘。总之,一切没有信用的金融都是假金融、伪金融。
    2. 杠杆。信用是杠杆的基础,有信用才有透支,透支就会带来杠杆比。银行的存贷比,实质是一种杠杆比。如果一家银行有10亿元资本,可放贷100亿元,就是1∶10的杠杆。租赁公司有50亿元资本,可以搞500亿元租赁,就同样是1∶10的杠杆。搞期货一般是1∶20的杠杆,远期交易是1∶5的杠杆。股票市场搞融资融券,实质也是证券公司给予投资人一定比例的透支。总之,没有杠杆比,大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不需要信用,也不存在金融。
    3. 风险。没有杠杆比谈不上金融,但杠杆比过高则会产生金融风险,这是辩证的关系。一切金融创新,都是想方设法把杠杆比一级一级地放大。过高的杠杆比是一切坏账、一切风险、一切金融危机的来源,在企业层面表现为坏账,在行业系统层面是风险,延伸到国家乃至世界就成了金融危机。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去杠杆”。真正的智慧,应是设计一个信用基础较好、风险较小的杠杆体系,这是金融的精髓。
  3. 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金融的要义。离开实体经济,金融就是无源之水。

加强金融企业和金融活动全生命周期风险防范

一、对持牌金融机构要有负面清单“约法三章”

这些年,负面清单管理一般是在放宽准入的语境中使用的,它的内在含义是除了负面清单规定的不许可事项外,什么都可以干。

对小贷公司发展,至少有“六个不准”:

  1. 不准非法集资和吸收公众存款,主要是用自己的资本金最多在1∶2的杠杆比范围内去放贷;
  2. 不准发放利率超过司法部门规定上限的贷款;
  3. 不准抽逃注册资金;
  4. 不准违规跨经营区域发放贷款;
  5. 不准超范围超比例投资;
  6. 不准突破单户贷款比例。

对融资担保机构要求,至少也有“五个不得”:

  1. 不得为产能过剩和国家调控行业的企业提供担保;
  2. 不得为资质较差,不具备相应资金实力或有不良经营记录的房地产企业提供担保;
  3. 不得为非合规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提供担保;
  4. 不得为高利息贷款提供担保;
  5. 为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监管规定上限。

发展私募基金,应该要求其资金来源遵循不搞高息揽储、不搞乱集资、不搞明股实债、不搞信托融资等通道业务“四个不搞”,在资金投向上遵循不炒二手房、不炒外汇、不炒股票、不放高利贷“四个不投”。

二、金融创新中严密防范多种金融产品和工具叠加产生风险

一般来说,金融创新可以分为三类。

  1. 因经济发展需要、围绕实体经济的问题导向而出现的业务模式创新,比如近几年因互联网发展而出现并纳入监管部门牌照管理的第三方支付、网信银行、消费金融等业务模式。这些创新在中国被称为创新,但在世界上仍是传统常规业务。
  2. 因技术进步、金融科技发展而形成的服务方式创新,比如手机上大量使用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创新。这类创新会提高效率,基本上与杠杆无关,是可以管住的。
  3. 为追求利润、提高杠杆而进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在金融监管中,最需要防范的就是金融产品创新这一方面,因为金融产品创新往往是通过多种金融产品和工具叠加,抬高杠杆,以获取丰厚利润的代名词。金融创新中真正要防范的是信用失真风险,防范杠杆率过高。

什么叫金融产品创新呢?与中国古代有刀枪剑戟、斧钺勾叉等十八般兵器类似,我国形成了银行、债券、保险、小贷、保理、担保,以及私募股权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基金等十七八个金融品种、业务、牌照。这一类有国家正规牌照、常规性业务牌照的公司,包括银、证、保主流金融系统和非银行金融系统的共有十七八种,都有常规的信用、杠杆、风险管控的制度安排。但是金融创新并不仅是常规运用金融企业、金融通道业务,而是要把信托的资金、保险的资金跟银行的资金、私募基金的资金、资本市场的资金等各种通道连接组合起来。这种组合的载体是银行理财业务、表外业务或者说是资管业务。资管业务通过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组合,有的是两三种金融牌照的业务组合在一起,有的是五六种组合在一起。

大体上有六种工具能够将这些组合连接起来。

  1. 高息揽存,即提供较高的利息、回报来吸收各种短期资金。没有高息揽存,没有较高回报,金融机构之间互相拆借资金等各方面的融资都不会存在,P2P也是利用高息手段来吸纳社会资金。
  2. 刚性兑付。较高的利息加上虚拟的刚性信用,就可以让散户和中小企业放宽心地拿出资金,资金就会源源不断地注入。刚性兑付也可能通过协议实现,比如承诺将获得的利润首先分给投资者等优先劣后的概念。
  3. 资金池。资金池的好处是可以让长长短短、前前后后各种路数的钱都流入池中,但其实际上就像一个庞氏骗局,通过混同运作、募短投长、借新还旧来不断滚动。
  4. 资金错配。因为资金可能都是半年、一年、两年的短期理财资金,而资金的出口可能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期限的长期化投资,即使这些投资都有收回也有利润,时间一长也必然导致资金流错配。
  5. 多通道叠加。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小贷等拥有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可作为通道。所谓“金融创新”,是把银、证、保等金融资金通过信托作为一个通道,转到了某个企业,这个企业得到的资金来自某家金融机构,但资金的真正来源可能是其他金融机构,这种通道能够多个叠加,导致资金的来源性质完全改变。通道可能把债权变成股权,就可能产生底数不清的资金流。这种资金往外走的时候,每过一个通道就可以叠加一部分杠杆。
  6. 嵌套。一般而言嵌套也是合理的,也是一种智慧,但是如果把三五个金融产品嵌套在一起导致底数不清,将会产生巨大的金融风险。此外,通道叠加以后还可以嵌套。各种类型的资金混在一起嵌套使用时会形成抽屉协议,表述为优先级和劣后级两种资金。

为了取得高额效益,“金融产品创新”往往采用上述六种工具加大杠杆。比如把各种各样通过高息揽储、刚性兑付过来的钱,通过私募基金的通道加杠杆。以20亿元资金为例进行计算,给私募基金1%的过道费之后,私募基金就会用这20亿元跟银行进行组合,银行一看私募基金拿了20亿元,往往会再贷出40亿元,这就变成了1∶3的杠杆;如果原来的20亿资金本身就有90%的杠杆,这就形成了27倍的杠杆,在此基础上如果再用银行贷款投资股市或融资融券,60亿元就可能变成90亿元。最终形成的90亿元规模与原始资金的2亿元相比,放大了数十倍。

三、两个典型案例:万能险与阿里小贷

宝能举牌万科,其中大部分资金来源于“万能险”,而不是通过宝能自身保险公司提供的正常保费。万能险提供的理财资金,是半年、一年或者一年半的保险资金,其实就是高息揽储,并且通过银行柜台销售给各种各样到银行储蓄的人。通俗地说,老百姓到银行办储蓄,银行服务人员就会向他们推销这一保险产品,声称这个保险的利息比银行利息要高2-3个百分点,万一遇到风险还有保费托底。老百姓往往会选择购买,因为他们很信任银行,并且认为这种产品都是刚性兑付的。

万能险有三个问题。第一,高息揽储。第二,通过银行发放,让老百姓把保险公司信用和商业银行信用混在一起,产生刚性兑付错觉。第三,资金池高比例错配。

万能险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在美国、欧洲早就出现了,但是国外保险公司有一个规定:一个保险公司一年的保费余额中,万能险的保费余额不能超过公司总保费余额的15%。相当于保费是资金池,短期资金作为保费出去就是长期投资,如果其占比不超过15%,那么即使错配,风险也不至于很大。但我国此前并未控制万能险保费比例,至少在过去几年,我国六七家民营保险公司的万能险保费余额占整个保险公司保费余额的70%-80%。

在宝能收购万科股权的事件中,收购资金的最底层原始资产有70亿元万能险,宝能只能买几亿股万科股票,杠杆不够。于是,它们就和两个私募基金合作,通过几个通道形成嵌套,将70亿元放入银行,利用银行“存一贷二”业务从银行获得贷款200多亿元,再加上万能险的70亿元,就得到了约280亿元资金。宝能购买了万科十七八亿股,占18%,变成万科第一大股东,然后通过股权抵押、融资融券等融资杠杆工具将收购资金增至450多亿元,占万科2 000多亿元的25%。随后,宝能登堂入室,向万科提出董事会改组。

逻辑上讲,这件事把刚才说的六种杠杆工具——高息揽储、刚性兑付、资金池、资金错配、多通道叠加、多抽屉协议嵌套,统统都用上了。法理上讲,该事件违反了几个法规:一是保险公司万能险占比70%以上是有问题的;二是多通道叠加嵌套形成高杠杆融资是穿透式违规行为;三是短期资金可以购买股票进行理财,但将万能险作为股权资本购买长期法人股权试图改组董事会,违反了国际资本市场规则。

2013年的时候,我遇到马云,他在我办公室跟我说,他想成立一个网上小贷公司,但是由于当时浙江省小贷公司在民间贷款中坏账很多,全省正在清理整顿小贷公司,他的网络贷款商牌照批不下来。我跟他说,互联网贷款公司只要不做P2P业务,而是利用互联网产业链的场景,获取企业信用信息,以自有资本金和规范的融资资金对客户提供小额贷款,重庆市就能批准。

具体来讲,要符合四条要求。

  1. 互联网小贷公司穿透力强,往往辐射全国,必须有较大规模的资本金,资本金的来源必须是母公司集团注入网贷公司的资本金,不跟网民发生关系。
  2. 任何融资机构、贷款公司都会放大杠杆,放大杠杆不能通过高息揽储向网民借款,必须从合法机构获得,包括银行贷款,到银行间市场发中票、证券市场发ABS(资产证券化)债券。
  3. 这个钱是贷给客户链,贷给淘宝、支付宝业务链上有场景使用的客户,而不是向毫无关联的网民放贷款。
  4. 充分利用互联网公司大数据智能挖掘分析的基础条件,控制贷款风险。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业务可以辐射到全国去,但是总部注册在重庆,在其他城市不再设立子公司。

后来,马云就按照这个要求注册了。阿里小贷在重庆注册以后,腾讯、百度等中国前十家互联网公司的小贷公司也相继在重庆注册。目前中国互联网小贷(不包括P2P)贷款余额有1万多亿元,重庆注册的这一批公司形成的余额近5 000亿元,约占全国互联网小贷余额总量的50%。

2017年9月、10月,由于业务发展过快,资本金没有及时跟上,阿里小贷遇到了金融资管整顿。花呗、借呗资本金贷款的杠杆比达到了近百倍,被叫停运行。我了解到,它们遵守了上述四条要求,与重庆的金融监管要求、国家银监会的监管要求基本吻合。问题出在ABS发行上,证监会没有规定ABS的贷款资产可以循环多少次,蚂蚁金服把30多亿元资本金通过2.3倍的拆借融资形成了90多亿元网上小额贷款,又利用一个金融工具ABS,凡是一个贷款余额拿到证券市场交易所发的ABS债券,就可以循环发放贷款,往往几年里这样循环了40次,造成了30多亿元资本金发放3 000多亿元网上小贷,形成上百倍的高杠杆。这件事如果因其高杠杆一刀切停摆了,对于企业发展是严重冲击,而且证交所在此之前并没有设定ABS循环的次数,企业也没有违规。

基于此,我提了三个建议。

  1. 网贷公司的ABS不应无限循环,可以约定周转次数不超过四次。因为在传统金融公司的放贷过程中,ABS两到三次循环可能已是两三年,早已经把底层资产收回了,不会发生两三年时间几十次循环的问题。而在互联网贷款的运行中,因其运行速度快、效率高,一年可以循环10次、20次。两三年时间,可能ABS已经循环30次以上了。这是原来合理的老规矩遇上了互联网金融的新问题。
  2. 贷款资本金放大2.3倍不变,两个环节叠加杠杆比在10倍左右,30亿元资本金也就能放300多亿元贷款。
  3. 蚂蚁金服在重庆的贷款公司资本金分三年从30多亿元增加到300亿元。2018年底,蚂蚁金服的花呗、借呗两个小贷公司的资本金已注入充实到了300多亿元。贷款余额也达到了1 600多亿元,年利润达到40多亿元。这件事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监管部门健全了体制机制,解决了高杠杆风险,重庆地区增加了几百亿元金融企业的资本金,蚂蚁金服贷款公司得以恢复运转。

四、要素市场也要防高杠杆、防无照经营

对要素交易市场的金融风险防范,也必须明确“负面清单”,划定底线和红线,概括起来至少应该包括“5个严格、16个不得”。

  1. 严格展业规范管理,不得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分支机构或违规设立经营网点;不得违规发展会员、经纪商、代理商、居间商等展业机构;不得违反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违规发展投资者(客户)。
  2. 严格资本金审慎管理,不得未经批准擅自转让或变更股权,不得抽逃挪用资本金或违规从事高风险投资,不得以交易所名义违规对外(包括股东)提供担保、股权质押等。
  3. 严格业务范围管理,不得未经批准擅自新增或变更交易品种和业务种类,不得开设网络借贷中介公司(P2P)或开展相关业务,不得高息揽储、无固定对象乱集资或违规建立资金池,不得开展期货交易等高杠杆业务。
  4. 严格交易秩序管理,不得代客交易、代客理财或违规使用他人账户进行交易;不得进行虚假宣传或诱骗投资者(客户)参与交易;不得操纵市场价格,妨碍市场公正;不得虚设交易账户或虚拟资金进行虚假交易;不得侵占、挪用投资者和客户资金或其他资产。
  5. 严格信息报送管理,不得向监管部门报送虚假报表、资料或故意隐瞒重大风险事件。这些规定,也是全国众多交易场所清理整顿的基本要求。

P2P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

P2P在20世纪90年代发源于英国,其宗旨是让投资人和借贷人通过网络这样一个中介平台,建立起点对点的直接借贷关系。截至目前,20多年过去了,整个英国仅有20多家P2P公司。在美国,P2P只能在限定条件下发展,它既不是贷款公司,也不是投资公司,而被当作对储蓄账户、货币市场账户和存款证明等低息传统存款工具的补充,市场规模仅有几十亿美元。

从其生存发展的土壤看,有三个重要的基础:一是信用体系完备,二是利率完全市场化,三是监管非常严格。

一、P2P金融的五大问题

P2P金融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农村里以高息揽储的“老鼠会”、乡里乡亲间的高利贷,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死灰复燃,而“老鼠会”这类东西本来是熟人经济、乡村经济中的一个陋习,即便要闯祸,也就是几十万元、几百万元,了不得到几亿元,辐射面积不会太大,而P2P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覆盖一个城市,覆盖几十个城市,甚至可以覆盖到全国,最后造成了网民们彼此之间连面都没见过,就形成几十亿元、上百亿元金额坏账的局面。

P2P的问题要害是什么?其与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原则背道而驰的如下五个机制,在互联网平台光芒下,竟然被放行了。

  1. 这种P2P公司的资本金是所谓众筹而来的。这种众筹是网络众筹,即通过互联网向网民刚性承诺高回报投资拉来的资本金。
  2. P2P的融资杠杆从网民身上来。假设有3亿元资本金,如果想放30亿元贷款、100亿元贷款,资本金和贷款之间有一个杠杆,这个杠杆性资金从哪里来?银行的资本金是通过吸收老百姓的储蓄获得的,资本充足率达10倍,10亿元资本金一般可以吸收100亿元储蓄,这个资金是从老百姓的储蓄来的,是有规范机制的,这种储蓄转化为贷款来源、杠杆来源,有资本充足率、存款准备金、存贷比、坏账拨备等一套制度监管组合在一起的信用系统。然而,P2P没有这些系统,P2P单单通过对网民的高息揽储,给予储户高利息回报承诺,进而将网民的钱募集过来。
  3. 放贷对象通过互联网面向所有的不相干网民。P2P企业向网民乱放高利贷,向网民高息揽储,向网民众筹资本金。本来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产业链会雁过留声,是有场景的,而P2P的服务对象是互联网上的网民,并没有具体的产业链,也没有具体场景,互联网的信息起不了信用补充作用,但是互联网穿透辐射贷款放出去的速度又异常快,只要有人想借高利贷,钱就会被立刻借出去,从而造成了P2P平台向网民乱放高利贷、向网民高息揽储、向网民众筹资本金的混乱现象。
  4. 借贷资金短长不一。由此造成靠借新还旧,形成了庞氏骗局式的资金池,而这个资金池不受任何其他方面监管,仅由P2P公司平台负责。
  5. 一旦出事,要么P2P企业卷款而走,要么瘫痪无法运转。

二、网贷公司应遵循五个运行原则

合理的网贷公司是金融科技、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帮助金融脱虚就实、为实体经济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重要途径,是普惠金融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这类网络贷款公司规范运行的关键在于实施五大基本原则。

  1. 资本信用原则,有较大的自有资本金。不同于传统的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有很强的辐射性、很快的发放贷款能力,业务范围往往覆盖全国,应当具有较高的资本金门槛。
  2. 信用规范原则。贷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银行间市场发的中票和证交所发行的ABS债券。
  3. 信用杠杆原则。网贷公司的资本金和贷款余额总量的杠杆比,任何时候都应控制在1∶10左右,绝不能超过1∶20甚至1∶30。在常规的ABS、ABN(资产支持票据)的发债机制中,并没有约定一笔贷款资产的发债循环的次数,基于网贷业务的快速周转能力,一笔底层资产一年就可能循环5次、10次,几年下来,杠杆比有可能达到30次、40次,形成巨大的泡沫风险。鉴于网络贷款公司往往以资本金1∶2或1∶2.5向银行融资,网络贷款形成的底层资产在ABS、ABN中的循环次数不宜超过5-6次,只有这样,网络贷款公司的总债务杠杆比才能控制在10倍左右。
  4. 放贷征信原则。有互联网产业的产业链信用、全场景信用,不能无约束、无场景地放贷,甚至到校园里搞校园贷,为买房者搞首付贷。
  5. 大数据处理原则。平台拥有强大的技术基础,能形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处理技术,这样就可以把控风险,形成较低的不良贷款率,并由此有条件为客户提供相对低的贷款利率,形成网络贷款良好的普惠金融能力。

去杠杆尤需提高股权融资比例

一、需要着力解决非金融企业债务

我国政府的杠杆比应该是GDP的46%,居民部门的杠杆比是44%,加在一起是90%。而我国企业的杠杆率有160%。相比之下,美国企业的债务是GDP的70%。所以,我国企业杠杆率特别高,而美国的政府债务比我们要高得多,两国的杠杆率水平一样,但是结构不同。

我国的企业债务高,一方面有我们企业产能过剩、库存过剩、“僵尸企业”比较多的原因,这样就会积累坏账,导致一些债务转不过来,这是微观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从宏观上看,全社会企业存量资产的70%是债务,只有30%是股权。从增量来看,2016年企业新增社会融资中90%是负债,10%是股权融资,按照这样一个增量结构,企业债务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中国经济真正有问题、需要着力去解决的是非金融企业的债务。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的160%左右,这个量是非常大的。2017年,我国的GDP是80多万亿元,企业债务有130多万亿元,160%的企业债务率和政府的、居民的债务率加起来,总的宏观杠杆率接近250%,处于世界上较高的水平。如果我们能把企业的债务率降一部分,比如降50个百分点,那么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就能降到200%以内,就会好得多。所以,宏观经济去杠杆的要害,在于去企业的债务。同样拿美国来比较,美国的企业债务占美国GDP不到70%,而我国的企业债务比重比美国的企业债务比重高一倍,从这个概念上来说,大家一看就知道问题的焦点、要害在什么地方。

二、企业去杠杆更要靠提高股权融资比例

  • 一方面,在微观上、在结构上,我们对各类工商企业要按照党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狠抓“三去一降一补”,帮企业去过剩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促使企业增加利润、降低成本,有效地降低具体企业的债务。
  • 另一方面,在企业管理上要更多地从财务上考核和要求企业家,做好每个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不能弄得资金链断了;强化每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管理,不能总是80%、90%地负债,不能盲目地为了扩张、为了收购兼并,甚至到了8 000亿元、9 000亿元债务,还敢举债上千亿元,在世界各地疯狂地收购兼并,最后把自己搞到资金链断掉,这类高杠杆冒险应该受到严格的约束和管控。

在市场经济里,一个行业有10%-20%的过剩是正常的,这个10%-20%正好是优胜劣汰的动力所在,促使一些劣势企业、劣势产品被淘汰出局。但是如果这个行业有30%以上的过剩,比如有40%、50%的产能过剩,就会出现全行业亏损的局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对企业家来说,千万不要在产能过剩行业再去增资扩产。

我们的企业缺少一个股本市场化的补充机构。美国的企业每年的融资里有70%是股权融资,不管是私募基金投资、公募市场,还是在资本市场发股票,都是股权融资,全部的债权融资只占融资总额的30%,整个美国的存量是“七三”开,每年的增量差不多也是“七三”开,如此美国企业资本的负债比我们低得多就很正常。

如果我们能够把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私募、公募体系搞好,工商企业、非银行企业机构的债务降下来,国民经济宏观杠杆就降下来了,政府部门债务再增加几个百分点也没有关系,居民部门再增加几个百分点也没关系,只要企业部门能下降60个百分点。那这60个百分点着重在哪儿呢?其中,去库存、去“僵尸企业”,企业增加利润、优化产业结构都很重要,这样或许能降6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但不会降几十个百分点。所以,要害是要补短板、优化结构,把资本市场,特别是股权融资市场,包括私募基金、公募市场发展好。

第三章 新时代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功能及不足

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回顾

最初发行上市时,还向老百姓发行了股票认购证。1990年上海发了100万张股票认购证,老百姓每人凭身份证可以买十张。深圳在1991年七八月也发了这样的认购证。

上市股票的交易,是采用存量不动、增量交易的方式。假如一个企业本来有10亿股,发行2亿股,存量的10亿股不能交易,只有2亿新发行的股可以交易。直到2006年,国家实行了股权分置改革,让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企业流通股权实行先增量后存量,先股权分置再实施全流通;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先实行审核制,等条件成熟后再实施注册制。

二、资本市场的六个重要功能

  1. 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017年末,中国资本市场总市值超过50万亿元,上市公司总营业额超过百万亿元,利润3万多亿元,包括上市公司债务在内的总资产约100万亿元,在中国经济总量中占有半壁江山的分量。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持续发展,并且大大提升了经济总量和企业规模。
  2.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高质量、有效益的发展。资本市场的独角兽制度、风险资本投资机制能极大地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以资本市场的逐利特性、“用脚投票”的资源配置机制,极大地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力结构不断改善,不断与时俱进。
  3.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企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现有的国企、民企,一旦成了上市公司,都转化成为公众企业,发生了股权结构、产权性质的转变。上市公司既受到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训导,又受到证券交易所、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还会受到全社会和股民的监督,理念上、行为上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成为有激励、有约束的理性的行为法人,不仅会增强股东意识、公司治理概念,而且通过强制性信息透明度原则倒逼上市公司管理层成为讲真话的行为人。
  4.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传统金融体系是指以商业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现代金融体系是指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不仅具有媒介资金供求关系的机制,还具有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分散风险和分享财富成长三大功能的机制。资本市场发展好了,能改善国民经济的宏观杠杆率过高的问题,降低全社会融资中过高的债务比重,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债权转化为股权,还能有效地消除中小企业融资难、民间融资不规范、非法集资、金融欺诈等问题。
  5. 让老百姓增加投资理财的途径,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老百姓。资本市场加快了社会财富特别是金融资产的增长,以前中国人主要靠增量来增加家庭财富,现在可以用存量来增加财富。国际资本市场的经验表明,如果从50-10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股票、房地产、国债、黄金四类投资收益中,最高的是股票,第二是房产,第三是债券,最后是黄金。总之,资本市场提供了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财富成长机制,建立了一种人人可以参与的财富分享机制。
  6. 资本市场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探索了高质量、有效益的实现形式。经济界的专家们对于资本市场的一般认识是,认为它是资本主义的核心系统、心脏,社会主义之所以发展资本市场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利用它。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深刻地分析认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是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三、中国资本市场尚存不足的九个方面

  1. 总量还小,目前国民经济证券化率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2. 交易所竞争力不够,交易品种和数量还不丰富,商品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有待发展,债券市场发展滞后。
  3. 市场分割,比如A股、B股、香港红筹、H股,债券分为银行间中票和交易所债券,这些市场分割降低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4. 发行机制不健全,注册制还没到位。
  5. 退市制度不健全,目前总体上还只有说法,没有真正到位。
  6. 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和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7. 证券公司综合实力、竞争力较弱,主要靠经纪业务支撑,直接投资、并购顾问业务能力不高,证券公司行业集中度太低。在成熟市场,前10位的证券公司一般能占到全行业业务量的60%以上,而这一比例中国目前还不到30%。
  8. 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散户投资者多、机构投资者少,保险资金、养老金投资规模小,PE(私募股权投资)发展不规范,运作模式、风险管理、资金来源和托管方式都有问题。
  9. 发展和监管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建设需要加强。

深入分析当下资本市场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一下,最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三个弱化”。

  1. 国民经济晴雨表功能的弱化。比如,21世纪以来,中国的GDP从2000年的十几万亿元增长到现在的80多万亿元,规模翻了三番,增长了八倍,基本上每五六年翻一番,但是资本市场的上证指数在2000年是2 000多点,现在还是2 000多点,几乎没变化。如果从2008年的时点算起,那一年上证指数从6 000多点跌到2 000多点,现在差不多也是2 000多点,而从200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十年差不多翻了两番。中国资本市场晴雨表的功能弱化,显然有体制机制性的毛病。
  2. 投入产出功能的弱化。分析中国的工业,最近几年的营业额利润率基本上在6%左右。利润占营业收入的6%,净资本回报率平均达到10%左右,如果用市盈率匡算中国工业PE(市盈率)估值是10倍左右。这说明我国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稳中向好,效益在不断提升。但是,我们的资本市场目前的总市盈率是20倍左右,如果去除市盈率只有五六倍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我们的资本市场平均市盈率几乎在50倍上下,投资回报效益非常低,这说明资本市场的体制机制有问题。一个长期缺少投资回报的市场,一个只想圈钱、融资的市场,最后的结果是融资也融不成。
  3. 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弱化。不管是科技独角兽企业的成长,还是创新企业的驱动,我们资本市场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资源配置优化功能弱化了。

调整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的十二条建议

一、去除制度障碍,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并注销本公司股票

1990年时担心注册公司偷逃资本金,对公司注册以后资金怎么处理有一整套严格的规定。现在如果上市公司股价跌30%,跌破发行价,跌破正常利润的心理价位,那么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高管、监事长自己拿自己的钱买股票有助于稳定市场,这不是内幕交易,是市场公告。大家看企业高管买,不再抛售,这样股价就稳定了,这样的事过去十年经常有。但是涉及资产重组,拿企业的资金对银行贷款,企业把自己的股票在市场上回购,比如回购10%,本来有5亿股,回购5 000万股,这样就只剩下4.5亿股,回购还注销了,股票就只有4.5亿股,这个时候可能股价不是10元,而是变成11元或者12元,股民看到股价上涨还会跟进。回购注销在美国、欧洲的资本市场是常规手段。美国股市2018年开始猛涨了一波,和回购注销也有一定关系。

二、遏制大股东高位套现、减持股份的行为

发达国家股市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所以大股东减持天然地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制约,但中国不同,散户投资者无法制衡大股东。按照发达国家成熟股市的逻辑:例如,以纽约证交所为代表的股票市场,其大致有三个交易层次,散户和机构在不同的交易层次上交易,而散户的交易手续较高,所以机构投资者不会进入散户交易系统去交易股票,如果进入,立即就会被发现,而且因其行为不符合经济规律,必被认定为操纵市场。

实际上,现在大股东增持股份一般都会自愿提前披露,但减持基本是在减持之后才披露。权宜之计是:证监会或交易所出台规定,前十大股东减持股份必须提前一周公开披露信息,广而告之用多长时间、减持多少股份、资金用途是什么、未来什么情况下还会继续减持等。同时对大股东减持形成的利润,应严格执行20%利得税的规定。这样,就能有效约束大股东高位减持股份的操作,有利于维护股市稳定和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给散户提前于大股东减持的权利。

三、建立上市公司愿意分红、国内外机构投资者愿意更多更久持有我国股票的税收机制

近10年里,全球实业资本、股权资本争夺日趋激烈。实业资本、股权资本的增强,可以强化我国股市对国际大型股权投资机构的吸引力,重新恢复国内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激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倒逼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开放,我国没有理由放弃在这个领域的竞争。因此,应明确上市公司每年视不同情况实行40%、50%、60%的分红制度,并推出相应措施激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四、取消股票交易印花税

印花税是个古老的税种,当年是因为纸质股票交易过户需要交易所或其他代表国家信用的机构对所交易的纸质股票实施“贴花背书”,即私人交易行为占用了公共资源,所以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但随着交易自动化时代到来,印花税存在的必要性受到了严重质疑。市场普遍认为,套差交易者购买或卖空股票后,股票价差必须完全覆盖成本而且产生盈利才会实施反向交易,这无形中放大了股市波动,弱化了股票定价的准确性。在发达国家,所有市场参与者都非常在意股票定价是否准确。他们认为,定价越准确,说明市场越有效,股市波动风险越小,越有利于投融资双方的合理利益。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欧盟先后取消了印花税,目前全世界主要股票交易所中,只有印度和中国内地市场还在征收印花税,这对中国开放市场、参与全球股权投资资本竞争十分不利。建议取消印花税,以降低交易成本,激励资本市场增强活力、健康发展。

五、以企业年金作为资本市场机构投资的源头活水

以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保险基金作为资本市场机构投资的源头活水和长期投资。我们经常说中国资本市场缺少长期资金,缺少企业的机构投资者,是短期资金市场,是炒作市场。这个问题光说没有用,它不是一个认识问题,而是一个如何从机制体制上拿出长期资金来,拿出投资机构的体系来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两种资金,这两种资金到位了,长期资金有了,长期投资也有了。

建议企业年金由企业缴纳的部分税前列支减免企业所得税,个人缴纳的部分免缴个人所得税,以此撬动几十倍于免税额度的企业年金,由企业委托成熟的机构投资者管理,形成相当部分的长期股权资本进入股市。

六、构建老百姓愿意购买个人商业保险的良性机制

我国个人商业保险发展不快,投资收益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缺乏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税前购买一定额度的各类保险,这部分金额可免缴个人所得税。由于缺少激励措施,保险推销成本很高,为收获一笔保费,保险公司一般要支付给业务员20%的费用,再加上房租、水电、业务管理成本和较高的理赔成本,弱化了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应当构建老百姓愿意购买个人商业保险的良性机制,改变我国商业保险业高成本、低收益的现状,推动商业保险业健康发展。

七、尽快建立有效的退市制度,打破我国股市IPO的“刚性兑付”

美国退市公司大致有三类:一是企业老化,营销收入无法满足投资者胃口,股价低于2美元而自动依规退市;二是重新私有化;三是财务造假、产品造假,以及企业行为危害公共安全、触犯刑法的,由监管者勒令退市。三者比例大致为6∶3∶1。

由于我国退市制度不完善,每年上市数量远远高于退市数量,所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造成股市投资重点分散,易跌难涨,增量稍有减弱或新股发行稍有提速时就会“跌跌”不休、恶性循环,加大退市力度势在必行。从技术上看,关键是把股市交易量、交易时间视为股市资源,不断缩减所有ST(特别处理)股票和违规公司股票的交易时间。一是ST股第一年只允许上午半天交易,第二年只有开盘后1小时交易,第三年只允许集合竞价时间段交易;二是允许这些公司主动申请转板交易、私有化或主动申请退市并提交退市补偿方案;三是允许准退市公司在这两三年的过程采取兼并重组收购措施;四是造假退市必须依法赔偿。

八、鼓励“独角兽”企业在股市健康发展

一般创新企业成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0-1”,是原始基础创新,是原始创新、基础创新、无中生有的科技创新,需要的是国家科研经费、企业科研经费以及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的投入。第二阶段是“1-100”,是技术转化创新,是技术创新、基础原理转化为生产技术专利的创新,需要建立各类小微企业,在各种科创中心、孵化基地、加速器做好技术转化创新工作。第三阶段是“100-100万”,是大规模生产力阶段,金融服务重点是各类股权投资机构跟踪投资、企业IPO上市或者大型上市公司收购投资以及银行贷款发债融资等。前两个阶段存在极大风险,不宜公众投资,通常是VC(风险投资)、PE关注的事情;一般来说,企业进入第三个阶段才开始考虑上市这件事,“独角兽”也应当是处于这个阶段的高科技企业。

从经验看,独角兽企业往往有五个特点:一是独角兽企业通常是产生于“100-100万”阶段发展的高科技企业;二是成长之后市值巨大;三是成长过程不断吃钱,多轮融资,融资规模大;四是技术含量和商业模式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趋势好,成长潜力巨大;五是产品有时代意义、全球意义和巨大市场。

九、赋予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管理权,提高其金融地位,使之真正成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

英美混业经营的结果基本已使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失去界限,投资银行占据了金融主导地位。即使是在德日等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其顶级银行同样是德意志银行、野村证券等拥有国际地位的投资银行。反观我国,这十几年来,培育出一批在世界500强中名列前茅的银行、保险公司,但却没能培育出一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证券公司,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早期为防止客户保证金被证券公司营业部挪用,规定客户保证金三方托管,不归证券公司管理,使证券公司只是简单的资金通道,而非真正具有资本中介能力的金融机构。

事实上,这10多年来,各大证券公司早已把分散在证券营业部交易通道的资金管理权全部上收到总公司,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也完全有能力对每天发生的所有证券交易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这样的市场机制已经排除了再度发生客户保证金被证券营业部挪用的情况,所以现在已经有条件把客户保证金交还给证券公司,这是国际惯例,也是证券公司不断壮大的基础。银行和保险机构之所以可以成为强大的金融机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手中掌握并管理存款或投保客户资金。证券公司拥有客户保证金的管理权,是证券公司资本中介能力的信用基础,在一定的信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表外资产转变为证券公司的表内资产,并由此增加证券公司资本中介的效益。扩大证券公司吸引客户的能力,国内重要机构投资人一般会通过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证券投资,而现在证券公司由于无权管理客户资金,对投资客户而言基本就是交易通道的提供者,已经失去为客户提供资本中介的服务能力,服务越来越同质化,大小难辨、优劣难辨,不利于培育我国自己的、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投资银行。

十、建立中国系统重要性股票监测制度并以其为成分股,重新设立“中国成分股指数”

这种股指类似标普500、道琼斯30种工业股指数,可以取代甚至取消上证综合指数。现在,国际国内评价我国股市一般是以上证综合指数作为依据,这存在很大问题。从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看,非常活跃、一般活跃和不活跃股票基本各占1/3,而成分股指数只代表最活跃的部分,美国股市大涨实际指的仅仅是道琼斯30种工业股指数从6 000点涨到24 000点,根本不是全部美国股票加权平均之后的综合指数。

上证综指之所以是全部股票的加权平均指数,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证券市场全部上市公司数量只有几十个,搞指数自然将其全部包括其中。20多年来,上市公司数量已从几十个增加到4 000个左右,自然没必要也不应该再搞全部在内的综合指数,而应适时推出成分股指数。

十一、针对“中国成分股指数”设立国家平准基金,替换现在具有准平准基金功能的证金公司

除证券公司之外,平准基金也是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工具,是市场短时间发生大幅度下跌时防御冲击型危机的撒手锏。

股票市场不只是投融资市场,同时还肩负着“主权资本定价”的核心功能。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之后,代表美国核心利益的金融机构和实业企业股价暴跌,但美国政府绝对禁止其他国家主权基金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这说明,国家主权资本价值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不能任由市场随意折腾,更不能因市场失灵而出现失控状态。

目前我国已有汇金、证金两家平准基金,总规模不足2万亿元,尤其是证金公司担子很重,而且资金来源多为商业借贷,每年偿还的银行贷款利息约达800亿元,成本很高,这使公司平准行为扭曲,不得不从事低吸高抛的操作,这就违反了平准基金“不与民争食”的基本运行规则。为此,建议国家设立“中国成分股指数”平准基金,替代证金公司。平准基金可以直通央行,以央行货币发行权支撑平准基金运营的资金来源,也可以是财政发行特别国债,额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由中央确定。这样,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资金成本,消除低吸高抛的不合理运行;另一方面可对恶意力量起到最大、最有效的震慑作用。一旦股市出现危机,一是可以鼓励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控股公司回购注销股票,二是养老金与企业年金可以入市吸筹,三是平准基金可以托底护盘。平准基金盈利怎么处置呢?一般来说,平准基金在股价严重低估时进入,估值合理时退出,国际上基本没有平准基金赔本的先例。退出后,盈利既可以按年划归社保基金,也可以借鉴香港盈富基金的做法,打折公开发售给民众。

十二、建立金融市场预期管理的长效机制

市场预期管理是金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决定预期,预期决定价格,价格变化决定资本流向,资本流向决定经济结构。可以说,市场预期管理是否足够纯熟、足够艺术而高超,标志着一个国家金融管理的国际化水准的高低。我国股市周而复始大幅波动的实际说明,预期管理是我国金融管理的重大短板。美国金融市场能够成为国际顶级的金融市场,市场预期管理水平非常艺术而高超是重要原因,其经济数据有初值和终值,可以日后修正,因为修正数据是过去时,而市场变化看未来,所以修正值好坏对市场丝毫没有影响,对政府管理市场预期则有很大帮助。我国预期管理方式更偏向传统宣传式,更多说现在,很少说未来。对投资者来说,无论现在多好都是过去式,只有经济未来的预期好才能增强市场信心。

以上12条建议中,前6条涉及税收减免优惠和管理,能杠杆撬动数十倍于减税规模的资本储备,后6条涉及管理体制和方式改进,体现了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了金融市场有效治理原则。

完善两项根基性制度:注册制与退市制度

我国资本市场,不管是20多年来,还是最近几年来,都有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就是很多的拟上市企业压在那里,曾经有六七百家企业排队要上市,形成“堰塞湖”。IPO一启动,发行了三个月或者半年,发行的量多了,资金抽水抽得多了,股票指数就往下掉,掉得受不了就停下来。停下来以后,过了半年或一年又启动,周而复始。最近十几年,已经有过7次停发整顿、开开关关的情况。

仔细想想,也不是不想让IPO正常运转,谁不希望正常发行呢?但是一旦发行量上去了,过了一阵子,股市跌了百分之二三十,股民也好,公司也好,社会各方面又会感觉受到了发行的压力,不得不倒逼证监会停止发行。

一、强制退市与主动退市

从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看,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每年上市的企业和退市的企业大体相当,上市公司数量总体平衡;二是每年的退市企业中,主动退市和被动退市企业数量大体相当。

30年前,美国资本市场就有4 000多个上市公司。30年过去了,每年新上市两三百个,每年也退市两三百个,有些年份退市企业数量多,有些年份上市企业数量多,若干年后累计,退市和上市的企业数量大体相当,现在还是4 000多个上市公司。而且,在美国每年退市的两三百个企业中,差不多一半是强制退市的,另一半是主动退市的。

在强制退市方面,有三种情况要无条件地强制退市。第一种,在上市过程中造假。凡在新股IPO过程中造假的、违法犯罪的,上市以后一旦发现,采取零容忍措施,无条件退市,关联的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也要“陪绑”,受到相应的惩罚。第二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造假、欺瞒,犯错性质达到了刑事案件档次,就要强制退市。第三种,企业本身连续若干年经济指标达到退市标准,依法强制退市。这三种强制退市,无条件执行,长此以往,形成惯例,不会有矛盾,不会不稳定。

主动退市是降低退市成本、保持退市制度常态化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有三类。第一类是董事会根据企业某种特殊情况,比如考虑从这个市场退出到另一个市场上市,只要没有违法,申请之后该退就退。第二类是企业可能意识到自己今后几年随着经营发展,它的行业趋势、企业状况已无法达到上市要求,与其被强制退市,不如主动退市,改弦更张,另起炉灶。第三类是有人愿意收购、借壳上市。就是原来的垃圾企业退市了,没上市的优质企业借壳以后上市,也是原企业的主动退市。

二、退市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现在我国A股三四千家上市公司退市的很少。对比美国上市公司一年退市的有8%-10%,中国只有1%左右,甚至有些年份几乎没有退市的。

由于我国退市制度不健全,每年上市数量远远高于退市数量,所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垃圾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股市投资重点分散,易跌难涨,增量稍有减弱或新股发行稍有提速时,市场就会“跌跌”不休、恶性循环,这也是晴雨表功能丧失的根本原因。

三、科创板与注册制

中国股市的一个缺憾就是20多年没有培养出太多高科技创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不强或者说成果不那么多,一些能够成功发展的高科技企业都跑到境外上市了。

我认为,原因在于四个环节。

  1. 在科研本身。我们的科研成果产生是从0到1,原始发明、知识产权形成了,给这些创新的领头羊、知识产权的拥有者70%的知识产权。
    • 接下来,投资者对这个过程进行投资,不管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学校、单位,都只占30%。知识产权的70%给了发明人,但是发明人不一定能够把发明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 在美国很重要的一个法案是20世纪80年代出台的《拜杜法案》。《拜杜法案》规定,凡是知识产权发明,1/3收益归投资者,这跟我们差不多;1/3归原创发明人;还有1/3收益属于那些把发明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人,转化也是一种知识产权。
  2. 要有中长期投资理念的风险投资基金或私募基金。这些基金投资管理者,具有独到的投资眼光,真正进行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
  3. 资本市场要做到企业管理权与股东所有权两权分离。有知识产权或者有转化孵化权的经营者可以依靠知识产权和转化孵化权来上市。上市过程是企业资本扩大一万倍、十万倍的过程,资本巨大的投资可以把原始经营者的股权稀释到1%、2%,这个时候经营者如果按照常规的逻辑就搞不下去了。所以很自然地就提到VIE(可变利益实体),同股不同权。
  4. 科创类企业上市门槛比较宽松。A股市场要求企业有若干年经营的历史、有若干年经营的利润,而科创企业刚成立,阅历不够,效益还没有,按常规就不能上市,所以这样的企业要上市就需要有一个科创板。

完善年金制度,充实长期资本来源

一、完善企业资本金的市场化补充机制

中国的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从注册登记那一天,把国家的钱、家族的钱放进企业后,就靠企业自我循环,并且往往是借债发展,产生利润,滚动积累投入发展,企业普遍缺少市场化的资本补充机制。以至于每过十年负债率就不可避免地高企,或者破产关闭,或者债务重组减记,之后资产负债率降低,周而复始。

股权不足,缺少市场化的长期资本,是中国金融和实体经济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

  • 首先,市场化资本补充机制意指两件事,一件是私募基金投资体系,另一件是股票市场、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这个公募市场的体系,这个系统的完善本身就是建立中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市场化资本补充机制。没有私募基金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发挥作用,没有长期资本支撑私募基金,中国的资本市场就不会健全。
  • 其次,股权投资搞好了,也是培育中国独角兽、中国科技创新的一个市场化推动力。没有私募基金,没有风险投资基金,没有资本市场,独角兽难以产生,资本力量推动的科技进步成为巨大生产力的体系也难以出现。
  • 最后,私募基金发展和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资本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只有包括退市制度、注册制、监管制度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的系统化配套到位,资本市场才会健康发展。但资本市场的长期资本不到位,机构投资不到位,私募基金或者是各种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发挥得不够,那么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就会有短板,无法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市场。

二、散户化:长期资本和机构投资者不足的结果

中国资本市场这20多年来一直被诟病的一个问题,就是缺少长期投资资本,缺少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其结果表现为市场投资散户化。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交易额的80%来自1.9亿户股民,而非机构投资者,散户短期炒作特征明显,1.9亿户股民持有的股票在40多万亿市值里占25%。这听起来好像不算大,但从市值结构来看,由几千家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东、战略投资者和主要股东在公司上市后持有的市值平均占50%(这部分资本是长期持有的,一般不介入炒作,其主要任务是发展自己的企业),此外国家机构持股占15%。也就是说,工商产业原始资本占50%,国家占15%,剩下35%当中的26%是散户,9%是各种各样的其他投资者,包括外资、内资,包括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占比26%股权的散户热衷于交易,形成了80%的全年交易量,这就是中国股市散户短期资金的基本面和基本结构。

中国目前有120多家公募基金,掌管着13万亿元左右的资金;2万多家私募基金,掌管着12万亿元左右的资金。

但是如果从基金的投资方式来看,其管理有如下特点。

  1. 杂散小,2万多家私募基金公司,平均一家的管理资金规模就是五六亿元,规模大的管理上千亿元,规模小的管理几亿元,门槛太低。
  2. 从投资结构来看,2017年底,公募资金13万亿元中有7万亿元买了货币基金,等同于存款;有4万亿元买了债券,2万亿元买了股票,这样的投资结构对支撑股市起不了什么作用。可以说公募基金没有物尽其用,很多资金都是闲置在那里,缺少真正的股权性质的投资。
    • 私募基金12万亿元中有7万亿元是作为股权投资基金在未上市的企业里投资,很多投在房地产和金融理财业务甚至是P2P上,真正投入工商企业或科技创新类企业的资金可谓少之又少,搞制造业需要三五年一个周期,大家耐不住。还有5万亿元是证券市场的基金,其中3万亿元买了债券,2万亿元是股票。加总之后,中国资本市场上和股权投资有关的、和公募私募有关的,以及在股市里持有的市值,在2017年底是4万亿元,占比不到10%,其结果必然是散户市场。
  3. 不管是募集,还是投资或退出,有的是明股实债,有的是作为通道。许多基金找不到LP投钱,空有一个牌照。有一些基金看起来有LP投资,但是这个LP明股而实债,往往有多层次的抽屉协议。有些资金签了协议,但到真有投资对象时,LP资金又不能履约,钱不到位;或者拿了牌照搞通道业务,形成虚假性募资业绩。以上种种,都需要逐步整顿改善。

三、他山之石:美国经验

1925—1975年,美国资本市场同样是散户和短期炒作盛行的市场。1925—1929年,美国资本市场散户狂热,散户交易占总交易量的90%。1929—1933年发生了金融危机,其后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美国经济和股市恢复,但一直到1975年的30年中,美国基本上是以散户为主,散户占资本市场比重高,约在80%-90%,到1975年还高达70%。然而,到2017年,美国股市散户投资只占6%。为什么1975年以后的几十年来,美国资本市场会形成基本上是以长期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主导的股市?

出现这个转折的核心是美国养老金体系的全面介入。美国养老金体系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现行的多支柱体系是经过不断积累和调整形成的。以1935年《社会保障法》和1974年《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的制定为界,1935年前是雇主养老金计划的初步发展期,1935—1974年为政府强制性社会保障计划和雇主养老金计划的扩张期,1974年以后为养老金体系成熟期。美国养老金体系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年积累,随着积累的资金量越来越大,最终占据主导地位。到2017年,美国养老金体系总资金量相当于GDP的100%,高达18万亿美元。

美国养老金分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政府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是强制性、广覆盖、低水平的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全国96%的就业人口,积累的资金量占养老金总量的25%左右。第二支柱是企业帮职工买的养老金[在美国是401(K)计划,亦叫作企业年金,在中国叫作补充养老金],是由政府政策优惠鼓励、雇主出资、带有福利的养老金计划,主要采取DC(缴费确定型)模式,即在职工任职期间,雇主和职工按个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共同向职工个人账户缴费,待职工退休后,账户中的本金及投资收益作为职工的养老积蓄。到2017年,美国企业年金的规模高达6.2万亿美元,加上政府职工的养老年金4.1万亿美元,总量高达10.3万亿美元,约占全部养老基金的55%;第三支柱是家庭个人自愿性的储蓄养老计划,是一个由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发起、个人自愿建立的养老金账户,约占20%。

美国的年金制度有一个激励制度,就是美国在几十年前开始实施401(K)年金制度,其核心制度就是任何企业帮职工交年金,给予企业所得税的税前列支抵扣,个人交的年金给予个人所得税的递延抵扣。由于这个激励政策,企业积极,个人也积极,几十年来美国年金积累越滚越大,成了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资本来源。美国没有401(K)年金制度的时候,每年股票交易量的70%跟我国一样是散户,1975年美国散户交易量占美国交易量的70%,到2018年下降到6%,就是因为年金越做越大,成为机构投资的来源。

美国的第二支柱年金用途方式有比较明确的引导性机制。其使用方式是50%可以投资于股市,其中10%直接投资上市公司股票,40%投资于股票型基金,由基金管理机构直接投资股市,余下50%中的45%买资本市场的债券基金,还有5%买市场上的货币基金。

政府的社保基金和个人自愿性养老金形成的社会养老保险,采用以安全性为原则的保密投资策略,基本上是20%-30%进入股市,其余大部分投资政府债券或特种国债。这样加总来看,三大养老保险金大约有40%的比例直接进入股票市场,美国股市总市值约30万亿美元,其中9万亿-10万亿美元由养老基金持有;剩下20万亿美元中,工商企业股东层长期持有不炒作的比重有一半;剩下10万亿美元则主要是各种私募基金、公募基金或者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散户只占6%。

四、企业年金:撬动养老金投资股市

在各种中长期投资里,国家主权基金、养老基金的投资是中长期的。在中国,养老保险资本从体系上也可以分为三块。

  1. 政府的社会保险制度养老金。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五险一金”的社会保障体系,约占GDP的20%,目前总量是18万亿元左右。这个体系大体健全,逐渐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仍有发展空间。
  2. 老百姓家庭购买的商业保险。中国目前还没有老百姓个人自愿性的储蓄养老计划。作为类似的品种,有家庭投保购买商业性保险公司的人寿保险。这十几年中国的生命人寿等商业保险也发展顺利,目前占GDP的20%。这块制度是健全的,也在发展中。特别是证监会和人社部出台的老百姓买商业保险递延税的做法里,有买保险抵扣个人所得税的内容,这个政策推出来会激励很多老百姓买商业保险。
  3. 企业年金。当前我国养老体系三大支柱中,最大的短板是企业年金。十几年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制度,但是迄今为止,很多企业都尚未参与,少量中央企业参与,总量余额只有1.1万亿元,相对于90万亿元GDP占比不足2%,和美国年金占GDP比重的45%相差甚远。

如果能对补充养老的年金系统有更大力度的激励政策出台,会带来一举三得的好处。

  1. 可以让政府的社会养老保险独立支撑转变为与企业、职工的年金一起支撑,形成三家抬的格局。
  2. 可以增加老百姓养老基金的本金积累和保值增值能力,增加退休收入。
  3. 可以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年金系统一旦建立健全,经过10年、20年、30年逐渐发展,逐步形成10万亿元、20万亿元、30万亿元,资本市场就会增加5万亿元、10万亿元、15万亿元的长期资本,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壮大。由于长期缺少类似年金这样的超级大资本作为LP,机构投资者资本规模有限;如果年金到位,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来源就能解决。

如果国家在年金上减1万亿元的税,就有可能撬动年金体系增加十几万亿元,如果其中有一半进入股市,那股市就多了七八万亿元,并能刺激市场中的其他投资力量跟投,市值不断增加,直接融资壮大,企业负债率就会下降,宏观经济的杠杆率也会下降,税收则会增加,加之产生的GDP,产生的经济发展,再加上老百姓养老金本金积累率和收益率提升的好处,其效果可能大大超过减税支出的1万亿元。这是一个一举多得、投入产出率很高的减免计划。

总之,中国资本市场的散户投资问题和短期资金炒作问题,本质上是长期资本发展不到位的问题。

改革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可与年金制度合二为一

一、最初的公积金政策是新加坡特定环境下的产物,但它并不是单一的住房公积金

全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中,只有新加坡和中国有公积金政策,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没有,这说明公积金制度本身是个案,没有普遍意义。

新加坡设立的公积金政策有三个要点。

  1. 新加坡是典型的城市型国家,一个国家就是一座城市,只有560多万人口。这个城市型国家有80%以上的人都住在新加坡政府建造的组屋(公屋)里面,只有不到20%的人会住商品房。所以,针对超过80%的人而言,他们使用公积金购买住房的需求还是很小的。
  2. 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是相通的,包含普通账户(OA,Ordinary Account)、特别账户(SA,Special Account)、保健储蓄账户(MA,Medisave Account)。当雇员满55岁时,公积金局将为公积金会员自动创建一个退休账户(RA,Retirement Account)。这四个账户只有普通账户可以用于购房。四个账户根据不同年龄段缴费的比例也不一样,即使最高的比例也只有37%(员工交20%,雇主交17%),比例还是比较低的。而我国的“五险一金”占员工工资比例大概在55%,其中养老保险占28%,医疗保险占12%,公积金占12%,再加上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几个小险种一共大概是55%。所以我国的“五险一金”总体占比要比新加坡高18个百分点。
  3. 新加坡的公积金、养老金、医疗金并不是分门别类独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整体,是可以互相打通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公民住在公房系统里,没有使用住房抵押贷款的需求,那么买房的公积金也就用不上了。但是当该公民身体出问题时,他的公积金账户的钱是可以用来治病的。如果这位公民的身体很好,住房又不用公积金贷款,那么这笔钱积累下来,到最后可以增加他的养老金总额。我国从新加坡学来公积金理念,落实的只是单一的住房公积金,结果就变成另外一个概念了,收缴的比例跟我们的医保系统收的一样高,变成了刚性的12%,显然这是一个相当高的社会住房补贴政策。

二、公积金政策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职工的住房困难,具有一定的时代特性

当初上海在1990年仿照新加坡实行公积金政策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没发展起来,整个中国还在实行公房分配制度,当时每个家庭的人均住房面积只有7-8平方米,住得非常拥挤,人民的居住环境亟须得到改善。当时的矛盾是要建造更多的房屋,但是国家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建造,由此才考虑设立公积金的政策,通过个人出一些、企业出一些形成城市公积金,以公积金贷款支持一些企业集资建房,集资公助,来改善职工住房。应该说这个政策对当时的上海来说是合适的,确实激活了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并普及了商品房的概念。

到了1994年前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崛起,土地批租等政策开始成熟,一大批房地产开发商开始涌现,住房开发量激增。1995年以后,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开始提供抵押贷款业务。发展到现在,中国的房地产系统已经基本建立,购置商品房的商业贷款体系渐成主流。到2018年底,中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25.75万亿元,而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4.98万亿元,在整个贷款余额中不到20%。也就是说,老百姓的债务主要为商品房的商业贷款,如果我们能够针对不同人群制定贷款利率优惠政策,是完全有可能用商业贷款补足公积金贷款取消所带来的20%空缺的,同时并不增加老百姓的住房贷款债务。

所以,当商品房市场循环形成的时候,公积金最初的使命已经基本完成,其为人们购房提供按揭贷款的功能完全可以交由商业银行来解决。当前的公积金体系在运行上至少存在三大方面问题。一是覆盖面不广,缺乏公平性。公积金改革实施了二十多年,只覆盖了1/3的城镇职工。二是保值增值的机制不到位,收益率很低,再扣除公积金中心的运行成本,实际上是负利息资产。三是公积金历年缴存的14.6万亿元丧失了资本市场长期资本的配置功能。

三、改革现行的公积金制度,代之以建立新的年金体系并不会降低老百姓的公共福利,而是会带来更大的财产增值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居民已经把公积金当作一项理所应当的公共福利。一般而言,虽然让大家从每个月的工资中拿出6%放入公积金账户,但大家依然觉得是福利,原因是个人所在的单位也帮大家在公积金中心存入了工资额的6%,这样每个人的公积金账户就变成了工资额的12%。用6%换来了12%,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一个6%的既得利益。同时,与养老金、医疗金不同的是,公积金只有个人账户,没有统筹账户,到了退休那一天,个人账户积累的钱,可以全数由职工取走,成为个人家庭养老的资金来源。所以很多人认为,取消公积金就是取消了大家的福利待遇。

改革现行的公积金制度体系,并不会降低老百姓的公共福利。取消公积金不是单一的政策,一定要和建立一个新的企业年金体系配套实施。有以下三个措施。

  1. 公积金变年金,公民已缴存的公积金的收益不会减少,只会增加。对公民在工作期间已经缴纳的公积金(目前的积累余额是14.6万亿元),如果公积金政策取消,已缴纳的公积金不会被取消,而是可以全部放到公民补充养老的年金中。按照年金制度规定,这笔钱和公积金账户的钱一样,在公民退休时是会全部划归给个人的。年金保值增值的运行不同于公积金的是,它可以进入资本市场,可以产生更高的收益。
  2. 对已经发生的公积金贷款,既可以老人老办法,保持公积金贷款人的现状,按合同贷款年限还清贷款;也可以按照一定利率优惠政策转化为商业贷款。目前国家的公积金贷款与商业贷款之间存在着利率差别,公积金贷款利率在3.25% 左右,商业贷款利率在5.5% 左右,有大概2% 的差异。国家可以通过一定的利率优惠政策,来消化这一部分存量贷款。
  3. 公积金变年金并不是意味着职工就得不到企业缴存的6%,而是个人有了更大的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取消公积金后,企业原本帮职工缴纳的6%公积金转变为企业给职工缴纳的6%企业年金。

四、公积金变年金政策有助于进一步增强职工应对养老问题的能力

公积金也好,年金也好,都是一种储蓄机制。前者是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后者是为了解决养老问题。取消了公积金,为职工提供购房贷款的职责可以交由商业银行来解决。但城镇职工的养老问题,却随着老龄化加剧而日益紧张。要保证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不下降,单靠28%的养老保险所形成的养老金是不现实的;靠自身储蓄的话,如何保证储蓄的购买力保持大致不变也是一个难题。这方面,企业年金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养老保险。

五、公积金转为企业年金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建立高质量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

目前,美国股市总市值中有63%左右由机构投资者持有,其中各类共同基金占了1/3。而这些共同基金的一大来源就是各种退休金。其中401(K)计划扮演着重要角色。而401(K)计划形成的资产的投资绝大多数不是由企业自己来操作,政府也不帮企业归集操作,而是通过招投标交给私募基金,由最优质的大型私募基金帮助运作。正是在此类养老基金的参与下(占美国股市市值规模30万亿美元的30%),加上美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战略投资者等的长期投资(占了股票市场的40%),美国的资本市场才形成了以长期资本投资、机构投资为主,以散户投资、短期基金投资为辅的投资格局。

香港资本市场再出发

总的来看,香港资本市场发生了五大积极变化。

  1.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上市公司数量,2012年1 547家,2017年2 118家,增长37%;总市值,2012年22万亿港元,2017年34万亿港元,增长55%;日均成交额,2012年538亿港元,2017年883亿港元,增长64%(2017年第四季度日均成交额达1 073亿港元)。
  2. 投资者结构显著变化。交易所参与者占比大幅提升,从2012年的15.5%,提高到2017年的23.8%。本地投资者占比保持基本稳定,2012年占38.5%,2017年占36%。外地投资者占比有所下降,2012年占46%,2017年占40.2%;其中,内地投资者占比大幅提升,从2012年的3.9%,提高到2017年的8.7%。
  3. 制度机制改革蹄疾步稳。从沪港通、深港通到债券通,从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到实行“同股不同权”上市制度改革,无论对内地还是香港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4. 交易品种更趋多元。已形成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商品市场以及离岸金融市场等有机叠加的市场体系,香港交易所旗下定息及货币产品、大宗商品市场业务能力全面加强,交易、资产配置及风险管理工具更加完备。
  5. 经营效益全球最好。港交所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交易所,目前市值已超过3 200亿港元。净利润,2012年40.8亿港元,2017年74亿港元;股价,2012年底130港元,目前260港元,翻了一番。

从深层次的制度层面看,“一国两制”是香港资本市场超常规发展的动力源泉。观察全球资本市场,股票市值与GDP的关系是有规律可循的:低收入国家的股票市值与GDP之比一般较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则普遍较高,但比值大体在50%-300%。法国、德国、西班牙、韩国等,其股票市值通常占GDP的50%-100%。比如韩国,2017年股票市值1.5万亿美元,GDP 1.6万亿美元,比值92.8%。英国、美国、新加坡等,由于金融国际化程度高,其股票市值通常占GDP的100%-300%。比如新加坡,2017年股票市值7 872亿美元,GDP 3 337亿美元,比值236%。香港资本市场则出现另外一番景象,以2万多亿港元GDP,支撑了30多万亿港元市值,其比值达到15倍左右。这类似于上海3万亿元GDP、上交所总市值32万亿元,深圳2.2万亿元GDP、深交所总市值22万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香港资本市场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内资企业、中资券商、内地投资者的主场。

过去五年,累计有349家内地企业在香港IPO,占港交所全部IPO的52%。内地上市企业数,从2012年的721家增至2017年的1 051家,占全部公司的比重从46.6%提高到49.6%。内地上市企业总市值,从12.6万亿港元增至22.5万亿港元,占全部市值的比重从57%提高到66%。内地上市企业年度成交额,从6.6万亿港元增至12.3万亿港元,占总成交额的比重从49.8%提高到56.8%。伴随内地上市企业的发展,中资券商也快速成长,港交所市值最大的10家上市券商全部为中资券商。在一级市场上,中资投行已成为主导者,占据了约70%的市场份额。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资本市场应当继续发挥好五大功能。

  1. 成为支撑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动力源。内地企业在香港的融资占境外融资的90%以上,境外人民币50%以上的存量在香港。随着港股通甚至新股通、期货通的全面推开,会有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选择赴港上市,内地投资者在港交所的交易也会持续升温。目前,香港上市企业总市值相当于中国GDP的40%。未来十几年,中国GDP将达200万亿元规模。如果香港资本市场继续保持40%的比例,整个市场容量将达80万亿元。香港资本市场应充分发挥好内地企业来港上市、发债等融资功能。比如,加大吸引内地“同股不同权”类公司在香港上市,既增强香港市场对内地“新经济”发展的支持,也为未来A股市场引入“同股不同权”制度起到探路作用。
  2. 成为中国内地向境外投资的桥头堡。中国已变身为“资本充裕”的国家,大量的财富纷纷从银行储蓄、房地产市场向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转移,也开始走向境外配置分散投资风险。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加快,境外投资者对于投资中国内地市场的意愿也日益增强。香港资本市场应当扮演好桥梁和纽带作用,让中国人通过香港投资世界,让世界通过香港投资中国。
  3. 成为内地企业打造跨国公司的资管中心。凭借开放的国际制度环境,香港可助力新经济企业构建区域总部,为内地企业利用好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的各自优势提供更多选择。充分发挥香港资本市场制度灵活的便利,为中国企业收购境外同行与先进技术、寻找境外战略合作伙伴、进行全球化布局搭建平台。
  4. 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离岸金融中心。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不断加速,人民币成为全球通用的贸易、投资和储备货币已不可逆转。作为全球主要离岸人民币中心,香港必须顺应这一大势,充分利用资金进出自由的优势、国际资金港的地位,大力发展人民币汇率、利率产品,配合在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成为未来全球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定价中心。应当建设和营运好人民币清算中心,既有利于国家掌控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也有利于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5. 成为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助推器。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过程中,香港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到各类重大项目建设中去。比如,内地一些省市有资源优势、制造业优势,香港则有融资便利优势、专业服务优势,可以把这两种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参与重点项目建设。

第四章 “数字化”重塑经济社会生态

“数字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

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

云计算有三个特点。

  1. 在数据信息的存储能力方面,服务器中能存储大量数据。
  2. 在计算能力方面,每个服务器实质上是一台计算机。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相比,当代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更强、占用空间更小。
  3. 在通信能力方面,服务器连接着千家万户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是互联网、物联网的通信枢纽,是网络通信能力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数据处理中心、云计算的硬件功能,具有超大规模化的通信能力、计算能力、存储能力,赋予其虚拟化、灵活性、伸缩性的特点。服务商以IDC为硬件,以私有云、公共云作为客户服务的接口,向客户提供数据服务。就像居民通过水龙头管道向自来水厂买水一样,各类客户以按需购买的方式,利用IDC资源购买所需的计算量、存储量、通信量,并按量结算费用。资源闲置时也可供其他客户使用,这样就能够有效、全面、有弹性地利用云计算架构中的资源,既能同时为千家万户服务,又能使大量服务器不发生闲置。

数据量之大有三个要点。

  1. 数据量大,例如大英博物馆的藏书能全部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
  2. 实时动态变量大。每一秒钟、每一分钟、每一小时、每一天,数据都在产生变化。全球70亿人约有六七十亿部手机,这些手机每天都在打电话,每天都在计算,每天都在付款,每天都在搜索。所有的动态数据每天不断叠加、不断丰富、不断增长。“量变会引起质变”,就像累积60张静态照片可以形成一秒钟的实时电影,大量静态数据的存放也会不断更新、累积,形成新的信息。
  3. 数据叠加处理后的变量之大。人们根据自身的主观需求,对动态的、静态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综合挖掘,在挖掘计算的过程中,又会产生复核计算以后的新数据。这种计算数据也是数据库不断累计的数据。

总之,所谓大数据之大,一是静态数据,二是动态数据,三是经过人类大脑和计算机处理、计算后产生的数据,这三者共同构成大数据的数据来源。

数据应用一般有三个步骤:数据—信息,信息—知识,知识—智慧。

  1. 数据变信息。任何结构化、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数据本身是无用的、杂乱无章的,但数据经过分析去除随机性干扰以后,就变成了有指向的信息。数据变信息的处理过程用的工具有滤波器、关键词,滤波以后提炼出相关的信息。
  2. 信息中包含的规律,需要归纳总结成知识。知识改变命运,但知识不简单地等于信息。如果不能从信息中提取知识,每天在手机、电脑上看再多的信息也没用。
  3. 有知识后要运用,善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才是智慧。综合信息得出规律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有的人掌握了知识,对已发生的事讲得头头是道,但是一到实干就傻眼,这是没智慧的表现。所谓智能,实际上就是在信息中抓取决策的意图、决策的背景等相关信息,最后在“临门一脚”时能够做出决策。

人工智能如何让数据产生智慧?大数据之所以能够智能化,能够决策,能够辅助决策,是因为在人工智能或计算机操作过程中有四个步骤:一是采集、抓取、推送,二是传输,三是存储,四是分析、处理、检索和挖掘。

人工智能依靠大数据在分析、处理、检索和挖掘中产生智能的关键在于大数据、算法以及高速度的计算处理能力。没有数据和大数据的长期积累、重复验证,有智能管理也没有用;有了算法和大数据,没有高速度的计算能力也没有用。算法是人工智能的灵魂,它变得“有灵气”需要用大数据不断地“喂养”,不断地重复和训练。在这个意义上,大数据如果没有算法,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大数据处理的真正意义。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软件植入在云计算厂商提供的数据处理中心硬件中,对客户形成三种在线服务。云计算的云是一个硬件,是一个具有通信能力、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的基础设施。云中除了存放大数据之外,同时提供各种各样的算法作为一种服务软件处理。大数据公司往往在搜集、组织管理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后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数据服务,形成一个大数据的服务平台。所谓的人工智能公司,往往是依靠大数据平台支撑提供算法服务,算法软件也是一种服务。它们共同形成了“数字化”的三大功能:第一个是IaaS,是基础设施作为使用的服务;第二个是PaaS,是大数据的平台作为使用的服务;第三个是SaaS,算法软件也是一种服务。这三个词组代表了“数字化”三兄弟,三种功能不同的软件。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储数据库,它打破了中心化机构授信,通过数据协议、加密算法、共识机制,点对点地传输到这个区块中的所有其他节点,从而构建一种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安全可验证的数据库,建立一种新的信任体系,这种信任体系表现为五个特征。一是开放性。区块链技术基础是开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数据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接口查询区块链上的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二是防篡改性。任何人要改变区块链里面的信息,必须要攻击或篡改51%链上节点的数据库才能把数据更改掉,难度非常大。三是匿名性。由于区块链各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必须遵循固定的、预知的算法,因此区块链上节点之间不需要彼此认知,也不需要实名认证,而只基于地址、算法的正确性进行彼此识别和数据交换。四是去中心化。正因为区块链里所有节点都在记账,无须有一个中心再去记账,所以它可以不需要中心。五是可追溯性。区块链是一个分散数据库,每个节点数据(或行为)都被其他人记录,所以区块链上的每个人的数据(或行为)都可以被追踪和还原。

按照目前的应用场景,区块链可以分成三大类。

  1. 公有链。主要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读取、发送信息(或交易)且信息(或交易)都能获得有效确认的,也可以参与其中的“共识过程的区块链”。
  2. 私有链,也称专有链。它是一条非公开的链,通常情况,未经授权不得加入(成为节点)。而且,私有链中各个节点的写入权限皆被严格控制,读取权限则可视需求有选择性地对外开放。
  3. 联盟链。联盟链是指由多个机构共同参与管理的区块链,每个组织或机构管理一个或多个节点,其数据只允许系统内不同的机构进行读写和发送。

就当下而言,区块链涉及四大技术领域。

  1. 分布式账本技术。人类社会发明的记账技术先后有四种。早在原始社会时,人类发明了“结绳记账”,农业社会时发明了“记流水账”,工业社会时发明了“复式记账”。复式记账的平衡表使账目一目了然,适应了工业社会的企业管理,但它避免不了经理人与会计可能从原始数据源头造假。分布式账本是一种在网络成员之间共享、复制和同步的数据库。分布式账本一起记录参与者间的数据行为(如交易、资产交换行为等),这种技术所内含的防篡改、可追溯特性从源头上杜绝了造假的可能,而共享机制降低了“因调解不同账本”所产生的时间和成本。
  2. 非对称加密技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的,但每个账户的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单个账户只有在拥有者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访问到,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和个人隐私。
  3. 共识机制技术。开发者必须首先考虑用怎样的技术可以使更多人对一种规则达成共识,同时还要考虑通过多少个特殊节点的确认,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对数据行为的验证,从而完成一笔交易。一般而言,区块链技术需要若干利益不相干的节点对一笔交易进行确认,如果确认就认为达成共识,认为全网对此也能达成共识,这样才算完成一笔交易。
  4. 智能合约技术。基于大量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可以自动化地执行一些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和条款,比如彼此间定期、定息、定额的借贷行为。

区块链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金融。金融已经数字化了,所以这是区块链应用最为得心应手的领域。目前,在国际汇兑、信用证、股权登记和证券交易所等领域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人们的探索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金融领域是否可以“省去中介环节”,实现点对点对接,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更加快速地完成交易。例如,利用区块链分布式架构和信任机制,可以简化金融机构电汇流程,尤其是涉及多个金融机构间的复杂交易。
  2. 供应链和物流。区块链在物联网以及物流单据管理领域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通过区块链可以降低物流单据管理成本,可以监控和追溯物品的生产、仓储、运送、到达等全过程,提高物流链管理的效率。另外,区块链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也被认为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比如上下游之间的直接交易可以加大透明度,提高信任和效率,如果区块链中包含供应链金融,那将大大提高金融的效率,同时降低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信用成本。
  3. 公共服务。区块链在公共服务、能源、交通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领域也有较为丰富的应用场景。比如,目前由于信任缺失,中心管理者有时无法确定民众反映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个性问题还是共性问题,但使用区块链技术之后,这个问题可能瞬间就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4. 认证和公证。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提供解决方案,为实现社会征信提供全新思路,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比如,最近,腾讯推出了“区块链电子发票”,成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爆款”。
  5. 公益和慈善。区块链上分布存储的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天然适合用于社会公益场景。公益流程中的相关信息,如捐赠项目、募集明细、资金流向、受助人反馈等信息,均可以存放在一个特定的区块链上,透明、公开,并通过公示达成社会监督的目的。
  6. 数字版权开发。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对作品进行鉴权,证明文字、视频、音频等作品的存在,保证权属的真实性和唯一性。作品在区块链上被确权后,后续交易都会进行实时的分布式记录,实现数字版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也可为侵权行为的司法取证提供技术保障。
  7. 保险。在保险方面,保险机构负责资金归集、投资、理赔等过程,往往管理和运营成本较高,但区块链技术有可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尤其在理赔方面,通过区块链实现“智能合约”,则无须投保人申请,也无须保险公司批准,只要投保人行为触发符合规定的理赔条件,即可实现当即自动赔付。
  8. 信息和数据共享。目前,全国各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平台在大力整合,目的是使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有效共享,节约存储空间和提升使用效率。在实现技术上,如果能够利用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既可以打通监管部门间的“数据壁垒”,破除“数据孤岛”,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还能提升公众调取政府公开资源的效率,减少资金浪费。

二、“数字化”的“五全基因”及其颠覆性作用

为什么“数字化”基础平台会有如此强大的颠覆性?研究表明,“数字化”基础平台实际存在“五全特征”:全空域、全流程、全场景、全解析和全价值。所谓“全空域”是指:打破区域和空间障碍,从天到地、从地上到水下、从国内到国际可以泛在地连成一体。所谓“全流程”是指:关系到人类所有生产、生活流程中每一个点,每天24小时不停地积累信息。所谓“全场景”是指:跨越行业界别,把人类所有生活、工作中的行为场景全部打通。所谓“全解析”是指:通过人工智能的搜集、分析和判断,预测人类所有行为信息,产生异于传统的全新认知、全新行为和全新价值。所谓“全价值”是指:打破单个价值体系的封闭性,穿透所有价值体系,并整合与创建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价值链。

三、“数字化”对人类社会的五个方面影响

(一)颠覆全球个人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使个人的资金往来信息沉淀下来成为信用数据,使企业在业态层面有了极大的创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就是共享单车、共享办公等共享业态能够出现并蓬勃发展的基础。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不再需要卖掉所有权,而只需要卖掉某一个时段的使用权。未来,共享家具、共享工具、共享智力等各类共享业态在移动支付的助推下,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逐步渗透,个人跨境转账的底层技术实现方式也开始被改写。过去,个人跨境转账需要跨越支付机构、银行和国际结算网络,整个过程由于串行处理而效率低下。而现在,区块链技术可以作为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接口技术。跨境汇款中的多方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汇款报文传递给各参与方,从而实现多方协同处理信息,将原本机构间的串行处理并行化,提高信息传递及处理效率。

(二)重塑贸易清结算体系

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外汇结算时,会面临是两国货币直接支付结算,还是以美元为中间价结算的问题。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上线之前,人民币跨境清算高度依赖美国的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和CHIPS(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SWIFT成立于1973年,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报文交换服务与接口软件,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万家直接与间接会员,目前SWIFT系统每日结算额达到5万亿-6万亿美元,全年结算额约2 000万亿美元。CHIPS是全球最大的私营支付清算系统之一,于1970年建立,由纽约清算所协会经营,主要进行跨国美元交易的清算,处理全球九成以上的国际美元交易。

但是高度依赖SWIFT系统和CHIPS存在一定风险。首先,SWIFT系统和CHIPS正逐渐沦为美国行使全球霸权,进行长臂管辖的金融工具。从历史上看,美国借助SWIFT系统和CHIPS系统发动了数次金融战争。2006年,美国财政部通过对SWIFT系统和CHIPS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发现欧洲商业银行与伊朗存在资金往来,美国随即以资助恐怖主义为借口,要求欧洲100多家银行冻结伊朗客户的资金,并威胁将为伊朗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列入黑名单。随后全球绝大多数银行断绝了和伊朗金融机构的所有业务往来,伊朗的对外金融渠道几乎被彻底切断。2014年乌克兰危机中,美国除了联合沙特将石油价格腰斩外,更威胁将俄罗斯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随后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经济受到严重负面影响。其次,SWIFT系统是过时的、效率低下、成本极高的支付系统。SWIFT系统成立50年以来,技术更新缓慢,效率已经比较低下,国际电汇通常需要3-5个工作日才能到账,大额汇款通常需要纸质单据,难以有效处理大规模交易。同时SWIFT系统通常按结算量的万分之一收取费用,凭借垄断平台获得了巨额利润。

(三)改革全球货币发行机制

那么货币发行的基础是什么呢?以前货币依靠金、银等贵金属作为锚定物。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货币发行的基础变成了与国家主权、GDP、财政收入相挂钩的国家信用。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经济,通过美元垄断了全球石油美元结算和大部分国际贸易结算,美元成为事实上的“全球货币”。

在数字时代,有部分企业试图通过发行比特币、Libra挑战主权货币,这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货币脱离了主权信用,发行基础无法保证,币值无法稳定,难以真正形成社会财富。本人不相信Libra会成功。对主权国家来讲,践行货币国家发行权的最好办法是由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在全球央行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过程中,除了要提高便捷性、安全性之外,还要制定一种新的规则,使数字货币能够与主权的信用挂钩,与国家GDP、财政收入、黄金储备建立适当的比例关系,通过某种机制,遏制滥发货币的局面。

目前我国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DC/EP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推出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DC/EP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DC/EP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DC/EP的意义在于它不是现有货币的数字化,而是M0的替代。它使得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DC/EP可以实现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为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四)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从战术层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还务必要把握其内在逻辑规律,抓住两个关键点。

  1. 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万物互联。
  2. 智慧城市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循序渐进。从大逻辑来讲,智慧城市建设起码要经历四步,首先让城市的物能说话,其次让物与物之间能对话,再次让物与人能交流,最后让城市会思考。这决定了智慧城市建设分为四个版本:1.0版是数字化,这是智慧城市的初级形态,目的是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通过数字表述出来;2.0版是网络化,就是通过网络将数字化的城市要件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交互共享;3.0版是智能化,就是在网络传输的基础上实现局部智能反应与调控,如智能收费、智能交通、智能工厂等;4.0版是智慧化,就是借助万物互联,使城市各部分功能在人类智慧的驱动下优化运行,到了这个版本,智慧城市才算基本建成。

(五)医疗保健的根本性变化

“数字化”会给人类的医疗保健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人类有免疫系统,有1/3的疾病其实不治疗也会自愈;有1/3的疾病即便治疗了也不能痊愈,医生没有能力治愈它;还有1/3的疾病不治疗就不会好,治疗了才能痊愈,所以正常的医疗体系应该在这1/3治疗了才能痊愈的方面发挥主体功能。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远程诊断的作用,把不治疗也会痊愈的疾病和治疗了也无济于事的疾病处置清楚。这其实就是人类医疗技术的进步,既能节约大量的医保经费、社会保健费用,又能够使人类最终延长生命。

四、“数字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工业4.0:“数字化”背景下的工业制造业

能被称为“工业4.0”的企业,一般具有互联、数据、集成、转型四大特点。企业的仪表、生产线、车间、管理部门、供应链、研发、运营、产品、客户、消费者的数据和信息互联互通,并实时集成、反馈,使整个工厂企业从传统制造转向个性化定制,实现生产过程柔性化、个性化。具有这种功能的“工业4.0”企业,充分利用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机器视觉数据采集器、智能物流、网络安全等信息技术。

(二)产业链集群:“数字化”背景下的加工贸易集群化转型

要推动三种集群。

  • 首先是上游、中游、下游的产业链集群。比如说汽车产业,一辆汽车有上万个零部件。如果要形成支柱,就要把上游零部件产业的70%-80%都实现本地化生产,形成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集群。
  • 其次是促使同类产品、同类企业扎堆形成集群。当一个大产品产业链集群形成之后,它的上游原材料、零部件配套产业既可为龙头企业服务,也可为其他同类企业服务,这就有条件把同类产品、同类企业扎堆落户,形成集群。因此,只要形成了这种同类企业集群,即使有个别龙头企业遇到困难,只要产业整体是稳定的,是持续向上的,整个产业集群也能健康发展,从而能避免一个地区的经济大起大落,进出口大起大落。
  • 最后是围绕制造业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集群。任何一个产业领域都会有研发、生产、物流、销售、结算等生产性服务业多个环节。比如,产品在全球销售、在全国销售,就会造成与结算、物流相关联的各种各样的服务型企业集聚扎堆,要围绕着制造业集群来布局,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群化。

特朗普说美国工业再造,美国制造业要重新发展起来,要让海外的美国企业搬回美国去,其中难点在哪儿?代工企业、龙头企业要搬回去并不难。但要把一个上中下游产业链涉及的成百上千的企业集群化的体系一起搬到美国去,非常难,没有五年布局做不起来。特别是这个体系已经按照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按照“工业4.0”的定制体系形成了一个有灵气的、有灵魂的组合,要把这个系统都搬回去很难。企业不会因为增加点关税就搬回去,或者是减一些税收就搬回去,它要么不搬,要搬就要搬一个集群体系。

(三)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背景下的供应链发展转型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路在哪里?就在产业链金融。产业链金融应该怎么搞?

  1. 作为龙头企业,可以将供应原材料的上游企业作为客户,搞一个小贷公司。看起来是小金融机构,但就把几千个以本公司为中心的、供应链中的配套企业联系在一起了。
  2. 供应链下游的企业。龙头企业发送货物之后,使用产品的下游企业要付款。这里面也涉及供应链,也涉及金融。不管是小贷、保理还是租赁,业务信息是全产业链的,是有背景的,是可靠的。例如,在上游企业为大企业供货的过程中,如果大企业延迟三个月后才付款,就会造成上游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如果有小贷公司或者是保理公司,在上游企业供货时,一旦大企业拖延付款,可以先用保理解决。保理的钱一般不会形成坏账,过了三个月大企业还货款的时候就可以把保理的钱抵扣回来。这是一个安全的封闭运行体系。总体上看,互联网金融也好,产业链金融也好,它都有全产业链的信息背景,能帮助企业把金融信用做得很好,杠杆做得合理,风险降到最低。

总之,一个运行得法的保理公司或者小贷公司,可帮助完成整个产业链上几百亿元融资过程,既能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增强核心大企业与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协同性,又能赚取几亿元的利润。

中国的物流费约为GDP总量的15%,每年的物流费用约十几万亿元,包括交通运输、仓储转拨、金融支付等各种费用。这些费用中还包括企业之间在途货物互相拖欠的货款的成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各种各样物流方式没有做到无缝对接造成的效率损失,还包括因为安保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货物损失。

如果有了万物万联的物联网,有了一个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的物流管理平台,就可能提升各种运输方式无缝对接的效率,确保物流运输过程的安保到位,加快货款资金周转效率,降低货物支付结算成本。供货方不再是等到货到达对方公司的厂区仓库里才拿到货款,而是可以在货一发送,集装箱送到港口、火车站时,就可以拿到货款。那么,谁给钱?游戏规则不变,最终还是由收货人付,但提前由一个主办银行或保理公司、小贷公司来垫付。

这类公司付款以后万一出问题怎么办?可以由保险公司为它保险。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物联网平台公司已经算好了上架的集装箱几天以后到哪儿,最终这个集装箱会送到哪儿,全过程物流信息一目了然。在整个过程中,供货方因提早收回货款而受益,买方也没有提早付款,有小贷公司、保理公司或者银行提供贷款给发货的公司。保险公司和物流平台公司发挥了信用管理的功能,最终物流速度也加快了,成本下降了。金融、保险和物流降低成本后产生的大额利润由贸易双方分享,部分分摊给各个平台,大家都受益。

三、“数字化”时代要遵循的十条基本原则

  1. 对金融、公共服务、安全类的互联网平台公司要提高准入门槛、强化监管。凡是互联网平台或公司,其业务涉及金融领域,以及教育、卫生、公共交通等社会服务领域和社会安全领域三方面的,必须提高注册门槛,实行严格的“先证后照”,有关监管部门确认相应资质和人员素质条件后发出许可证,工商部门才能发执照,并对这三类网络平台企业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事中事后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
  2. 落实反垄断法,尤其要防范市场份额的垄断程度达到整个国家80%甚至90%的企业。要及时纠正和制止网络平台公司以“融资—亏损—补贴—烧钱—再融资”的方式扩大规模直至打败对手。在形成垄断优势后,又对平台商户或消费者收取高昂的门槛费、服务费。这类商业模式在社会总体价值上贡献有限,因为过度关注流量,助长了假冒伪劣商品在网上泛滥,甚至倒逼制造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3. 限制互联网平台业务混杂交叉。要像美国谷歌、脸书那样,严格要求资讯平台、搜索平台和金融平台之间泾渭分明。做资讯的就不应该做金融,做搜索的也不应该做金融,做金融的不应控制资讯平台、搜索平台。
  4. 保障信息数据的产权。要约束规范企业数据采集没有底线的行为方式。有些平台采集数据,明明简单的服务,仅需要几个数据,却要求用户提供几十个数据,明明只需要一项权限,却让用户把权限全部打开,从而超范围地收集个人数据。比如,有的公司获取了消费者的麦克使用权限,通过窃听客户交流内容而获取用户习惯。看似聪明的做法,实际上已触犯了法律。要像尊重知识产权那样尊重信息数据产权和版权,不能认为经过企业平台的数据都是企业的资产。数据信息是一种资源,产权是客户的,不是平台的,平台公司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将客户的信息数据资源对外交易买卖。
  5. 确保信息数据安全。互联网平台公司以及各类大数据、云计算运营公司,要研发加密技术、区块链技术,保护网络安全,防止黑客攻击,防止泄密事件发生,不侵犯隐私权等基本人权,绝不允许公司管理人员利用公司内部资源管理权力窃取客户数据机密和隐私。
  6. 确保各种认证技术和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安全性。近几年,网上许多认证,包括网上实名制在内,由于安全性差而遭到黑客轻易攻击,造成隐私泄露、社会混乱的情况,亟须改进。最近一段时间,又有许多创新,如生物识别、虹膜识别或者指纹识别。这一类创新看似很先进,但是所有这些生物识别都是黑客可以仿造的,如果一个黑客仿生物特征人的虹膜、声音、指纹,就是很难进行监管的。这些识别在线下常规情况下是准确的、唯一的,但是在线上就可以被仿制,根本就搞不清。所以,现在美国、欧洲根本不允许在线上做生物识别系统。
  7. 凡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事,一定充分听证、逐渐展开;要新老并存、双规并存;要逆向思考、充分论证非常规情况下的社会安全,绝不能由着互联网公司率性而为。比如,这几年我国在货币数字化、电子钱包、网络支付方面发展很快,人们把手机当作钱包,衣食住行几乎离不开移动支付,一些商店甚至不能使用人民币。但是应当认识到无现金社会在面对战争、天灾时毫无可靠性,庞大的社会电子支付体系会瞬间崩溃,总之要三思而后行。
  8. 互联网平台公司具有社会性公共服务的功能性后,一旦出事,后果严重。互联网公司因其穿透性强、覆盖面宽、规模巨大,一旦疏于管理,哪怕只有一个漏洞,放到全国也会有重大后果。比如,经营出租车、顺风车业务是一种社会性公共服务,因为互联网服务体系要覆盖全国,它的规模可以达到几百万辆。如果由于公司管理体系不健全,出现了顺风车司机杀人事件,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停业整顿的问题,还有一个怎么处罚的问题。常规情况下,一个出租公司有几百辆车,出了事罚3-5倍的款,罚几十万元。美国的优步出事,非死亡事故就赔了几千万美元,不是因为公司大赔偿数额也巨大,而是因为社会影响大,这一赔偿让企业损失惨重,倒逼企业彻底改正,绝对不再让员工犯这类错误,影响公司的前程。所以,在这方面要打破常规,不能用常规的管法。常规出租车出了事要赔款,正常的工伤死亡赔偿是60万元,事故死亡赔3倍,即180万元。对于大规模的网约车绝不可以这样,至少应该加10倍。
  9. 防止互联网公司利用人性弱点设计产品。现在一些互联网公司,利用人性弱点设计各种产品。网络市场形成初期所主导的自由观念,使网络上失信违约成本极低,于是会出现很多企业利用人性弱点设计各种产品来获取流量,罔顾消费者长期利益和市场的良性发展。比如一些信息服务公司,通过各种打擦边球的图片、噱头标题吸引用户点击观看视频、新闻。这种利用人性弱点诱使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是不正常的,甚至是触犯法律的。未来互联网经济的竞争,一定是在更公平、可信的环境下进行,这些利用人性弱点设计产品的公司很难长期生存。
  10. 规范和加强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税务征管。最近几年许多百货商店关门了,有一些大城市1/3的百货商店都关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网上购物分流了商店的业务量。而实体店无法与网店竞争的重要原因,除了房租、运营成本之外,就是税收。对百货商店征税是规范的、应收尽收的,而对电子商务系统的征税是看不见的,这就有违不同商业业态的公平竞争原则。

未来数字货币发展展望

一、数字化时代货币的三个“变化”

(一)货币的维度变化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乃至现在的数字化时代,货币的维度形态也从多维进化到三维、两维再到一维。原始社会没有货币,通过皮毛、贝壳等稀缺的物质来进行交换,但交换的媒介始终无法统一,此时货币的维度是多维的。到了农业社会,社会上的基本商品越来越多,物物交换开始难以维持较高的支付效率,黄金、白银或铜等标志性的贵金属开始作为货币中介,此时货币的维度变成了三维的贵金属货币。到了工业社会后,商品的价值量越来越大,用黄金等贵金属作为货币难以承载巨大的交易规模,纸币随之出现。此时货币的维度主要变成了二维的纸质货币。到了20世纪80年代,货币的电子化越来越发达,电子钱包、信用卡、储记卡、手机支付迅猛发展。货币本质上成了存储器中的一串符号,货币的维度有了新的展现形式。而到了今天,以比特币、Libra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出现,货币开始迎来了一维的时代。

(二)货币的辐射空间

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基本局限在一个很小的部落范围内。农业社会不同的国家发行自制的金属货币,流通局限在国家的疆域范围内。工业社会后,基本上所有的国家都拥有了自己的纸币,跨国贸易带来了各国纸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和流通,货币的辐射面大幅拓宽。到了数字时代,非主权国家发行的数字货币一旦产生就是全球化的,无论是海关还是政府边界管制,很难从走私的角度、关卡的角度控制它的流动。比如,比特币加密、匿名、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得它可以摆脱银行网络、SWIFT运行,可以被不法分子用来洗钱、恐怖主义融资等。但比特币这种去中心化的货币脱离了主权信用,发行基础无法保证,币值无法稳定,难以真正形成社会财富,不适合作为人类的流通货币。

(三)货币的价值源泉

货币的价值主要来源于“货币锚”。“货币锚”是指货币发行的基础或储备,具有支持和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的功能。早期的物物交换时期,充当货币的“物”如皮毛、贝壳的价值来源于人类付出的劳动时间或物质的稀缺价值。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期广泛应用“金、银、铜”等金属作为货币,是由于黄金、白银、铜币开采不易,再加上这类金属性质稳定,因此适合作为货币,同时产量的自然增长难以通过人为进行操控,也能很好地保证币值的稳定。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货币实际上没有以任何实物作为储备,仅仅是因为国家法律规定而具备了货币的功能,因此也被称为“法币”制度。货币的价值来源变成了与国家主权、GDP、财政收入相挂钩的国家信用,但因为缺少实物储备和明确的约束机制,在实践中带来了严重的货币超发。

2010年以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开始出现,典型如比特币及脸书的Libra。前者通过真实“挖矿”产生,它的锚是挖矿的“算法”,需要挖矿机、矿场设备、电能等成本,“价值”可以折算为对应生产矿机、建矿场、供应电力等的劳动时间。但此类货币没有固定的发行方,没有资产进行背书,发行规则基于特定的算法,发行数量往往是恒定的,难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量扩大发行规模,其币值的波动导致无法承担支付使命,仅仅能作为避险货币而存在。而后者Libra,锚定的是以美元为主的“一篮子货币”,本质上类似于香港的“联系汇率制”,但脸书在全球拥有超过20亿用户,一旦实施,Libra将对全球的金融体系与货币主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Libra类似的稳定数字货币发行,各国监管机构的态度极为慎重。

二、数字货币的未来发展主流将是央行数字货币

从发行主体来进行区分,当前数字货币可以分为CBDC(央行数字货币)及私人数字货币。虽然近年来私人数字货币逐渐放弃锚定“算法”的发行方式,通过锚定主权货币为其价值背书,但其面临的发行主体可信度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纵观货币发展历程,货币要成为被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至少要包含三个要素。第一,要有政府主权背书。第二,币值大体上要维持稳定,除非发生严重危机。第三,不能伪造或不容易伪造。货币发展到数字货币阶段,也需要满足这三个要素,数字货币必须由国家发行,由国家信用进行担保。

三、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五个“动因”

央行大力探索CBDC,主要有以下五个动因。

  1. 替代纸币,进一步降低货币发行和流通成本
  2. 促进普惠金融,提升支付多样性、便利性
  3.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在CIPS上线之前,人民币跨境清结算高度依赖美国的SWIFT和CHIPS系统。CIPS上线后,有利于支持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为境外银行和当地市场提供流动性。但CIPS是基于银行账户的。为此,境外银行需要有人民币业务,境外企业和个人需要开设人民币存款账户。而DC/EP只需要拥有DC/EP钱包,这个要求比开设人民币存款账户低得多。DC/EP可以借助CIPS系统,在有效提升CIPS功能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
  4. 应对私人数字货币的挑战。自加密货币推出以来,加密货币的匿名性、跨境支付的便利性以及潜在的财富保值就吸引了大量的人。
  5. 提升监管效能,抑制洗钱、反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数字货币的可追踪性和可编程性可以让央行追踪和监控数字货币发行后的流转情况,从而获取货币全息信息,实现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观测,有利于实施更有效的宏观货币政策。

四、发行央行数字货币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一)央行数字货币需要借助银行、非银等金融机构进行间接投放

理论上,数字货币无须银行账户即可投放。但央行直接投放数字货币后,容易出现两个问题。

一方面,直接面向用户投放数字货币容易脱离“货币锚”的控制,引起货币超发。当前,央行的数字货币的发行是由货币M0进行置换的,商业机构需要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在这种二元运营模式下,央行数字货币没有脱离原有的货币体系,也没有凭空创造出来新的货币,央行数字货币仍然遵守货币发行纪律。

另一方面,央行直接投放数字货币有可能导致金融脱媒。商业银行的业务运作是建立在银行账户之上的,在账户的基础上开展存贷汇等业务。一旦数字货币直接大规模面向公众投放,等于绕过了银行、非银等金融机构,这些中介机构无法获得用户的金融交易数据,就无法提供与之风险相匹配的金融服务。因此,数字货币短期内仍然需要遵从二元发行结构,通过商业银行或非银金融机构发行,以降低对金融中介的影响。

(二)央行数字货币不对持有者支付利息

从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上来看,央行数字货币是M0的替代,相当于老百姓手里的现钞或硬币,所以这笔钱放在数字钱包中,银行并不对持有者支付利息。而且从理论上来说,央行数字货币一旦计息,可能导致大量寻求安全的资产向中央银行转移,从而导致银行的存款流失。其结果是,银行要么面临负债端的成本上升导致的利润损失,要么提高存款利率水平。数字货币一旦开始计息,央行与商业银行就形成了竞争关系。为了降低数字货币对银行的影响,法定数字货币只能充当现金的替代物,不能替代M1、M2。

(三)央行数字货币实施中要考虑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在满足企业和居民需求的同时,由于其是现有货币体系内全新的货币形态,不可避免地将对现有的货币体系产生影响。央行数字货币在投放时,由于流通性更强,所以市场上流动性增加。为了避免市场上M0过多,未来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少于替代的纸币。因此,从货币乘数来看,由于分子不变,分母变小,整个货币乘数会在一定幅度上增大。当前以数量调控为主的货币调控模式将会因为乘数的波动而加大测量和控制难度,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数字货币的推动应当循序渐进,小心验证,使之在此过程中完善与现金的融合对接,验证其对金融中介和货币体系的影响,以弱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其真正成为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手。

(四)在发展数字货币的同时,也要保留现金支付

在推动数字货币的同时,不能强迫所有人使用电子化支付手段。即使未来现金支付已经接近消失,也要保留民众选择使用现金的基本权利。这既是经济伦理的要求,也是为了规避在极端情况下面临的风险——不可抗力导致的电力中断、数据丢失等情况。

五、面向未来的数字货币

在工业社会,大部分法定货币的锚实际对应GDP增长率、税收能力、通货膨胀率等指标,这些锚是和当前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物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未来全球必然进入数字化社会。这个时候,货币的锚也可以根据数字时代的经济特征,选择一种全新的锚定物。在确定锚定物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这种锚定物是全人类当下及未来很长时间内普遍需求的,是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与人类的核心需求密切相关。
  2. 这种锚定物一定是有具体价值的,而非某种算法。
  3. 这种锚定物无须任何中心化的体系背书。
  4. 这种锚定物能够随着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而提升,能够持续满足货币供给。
  5. 这个锚定物能够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货币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往往与当时的核心生产资料密切相关。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英国煤炭产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2/3。到了20世纪初,美国石油产量也接近世界产量的90%。在拥有当时社会生产中必需的能源的主要定价权后,英镑和美元先后成为霸权货币。虽然20世纪60年代末期中东地区产油量超过了美国,但美国通过与主要产油国达成协议,使美元成为石油唯一标价结算货币,美元也成了大部分货币的名义锚。通过上述总结可以看出,谁能够将自己的货币与当前最主要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谁就往往能够在世界货币的竞争中确定领先地位。

在数字化时代,核心的生产资料不仅仅是石油、煤炭,这些能源未来可以被可持续能源——太阳能、风能、电能取代,核心的生产资料变成了大数据、计算设备、技术人员等一系列数字生产核心要素组成的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能力强的国家,可以进一步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并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可以认为,未来法定数字货币可以锚定数字化时代的核心生产资料——数据、计算设备、技术人员等组成的综合体。可以将上述一揽子的数字化生产资料整合形成一个数字化指数。将数字货币锚定这个指数,通过测度全球或国家的数字化指数,来确定数字货币的发放量。数字化生产资料,不仅是全人类当前需要且未来持续需要的,而且本身蕴含价值,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增加。可以说是未来数字化社会中最合适的货币锚定物。

5G背景下金融科技的特征和发展路径

一、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产业互联网

(一)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国内C端流量增量即将耗尽,行业主动求变

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增速持续下降,互联网增量红利消退,市场出现互联网下半场的声音。一方面,行业向上游拓展或国际化需求迫切。另一方面,头部互联网企业寻求新增长点的需求迫切,因此提出产业互联网概念,这也是产业互联网金融的产生背景。

(二)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联系与区别

表4.1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区别

类型\维度 诞生场景 发展模式 经济形态 产品特征 商业特征 价值取向
产业互联网 生产经营活动 C2B2B2C(个人-平台-企业-个人)/B2B(企业-企业) 平台经济,社会资源的共享性与开放性 偏定制化服务 深度融合 核心是效率提升
消费互联网 生活消费娱乐 C2C/B2C(个人-个人/企业-个人) 个人经济,消费需求中的差异性 偏标准化服务 网络裂变 核心是流量变现

二、金融科技发展的主体是产业互联网金融

什么是产业互联网金融。产业互联网金融目前没有行业标准定义,我认为产业互联网金融具体指的是机构基于产业互联网发展,通过金融科技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统称,当前主要为基于产业互联网服务的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产品(如微业贷)、助贷超市等形式,随着行业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新的形式。

  1. 产业互联网金融的现实意义在于有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2. 各类因素叠加金融科技技术储备迭代,产业互联网金融产生
  3. 产业互联网金融有五类基本构成要素
    1. 产业链。基础:数字化实现产业链智能、融合、弹性、协同、互联
    2. 中小微企业。对象:中小微企业依附于产业分布,是行业服务目标主体
    3. 产业互联网应用。数据:产业互联网应用将产业链变为数字驱动,提高产业效率
    4. 金融科技。风控:新型多维数据验证、交叉风控模型构建
    5. 金融服务机构。提供者:金融服务提供商
  4. 产业互联网金融服务商相比传统金融机构有四方面优势(见表4.3)
  5. 区块链是解决资金方信任中小微企业底层信用的新桥梁。过去,中小微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是行业的主要问题。区块链的产生,可以为中小微企业底层信用与金融机构添加一座新桥梁(如解决票据流转、仓单重复质押等问题)
  6. 以供应链金融为基础升级的产业互联网金融基础最好。金融的底层逻辑是信用,传统供应链金融本质是通过核心企业信用弥补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信用,但现实情况中四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合一很困难,制约了行业发展。
    1. 图4.1以供应链金融为例。近三十年供应链金融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供应链金融1.0版是主办银行模式,银行和企业是点对点的连接关系,只是主办银行将供应链上下游作为整个链条来开展业务,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供应链运营中;供应链金融2.0版是核心企业主导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核心企业可以对供应链中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仓单等信息进行有效掌控,银行再依据这些信息对供应链各类主体服务,因此可以大大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效益;供应链金融3.0版是数字金融模式,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整个供应链中获取每个产业链上企业的动态、每时每刻的数字信用。此时,供应链生态圈将相互打通,交易完全透明可信,资金流动清晰可见,在这个阶段的供应链金融将是智能化的、数字化的、效率极高的,大大提高了融资便利性与风控水平。供应链金融3.0版才是这一领域金融科技的新生态。供应链金融4.0版是以产业互联网生态为基础的产业互联网金融,是今后最具备想象空间的发展趋势。以产业互联网服务生态为基础的产业互联网金融最诱人之处在于未来有机会在全国范围内将企业法人,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像自然人一样建立画像,提供金融服务,最终形成供应链金融的4.0版本。
    2. (供应链金融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见表4.4。)

表4.3 产业互联网金融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中的痛点问题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原因 金融机构服务难原因 产业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生命周期短 获客成本高 降低获客成本
业务规模小 尽调投入高 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信用记录不完善 信息不对称 同上
可抵押资产不多 担保品不足 智能风控
融资成本高 风险资本高 同上
审批时间长 风控流程长 效率高

表4.4 供应链金融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供应链金融常见问题 解决方案
核心企业信用无法多级传递 采用区块链电子凭证进行债券凭证拆分流转
仓单重复抵押、造假 区块链+IoT
产品溯源问题 区块链
ABS融资底层资产真实性问题 大数据+区块链

三、金融科技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和模式

(一)金融科技有两个基因,并不改变金融的传统宗旨与安全原则

金融科技有两个基因:一是互联网数字平台的基因——“五全信息”;二是金融行业的基因,在一切金融业务中把控好信用、杠杆、风险的基因。

(二)消费互联网金融和产业互联网金融合理的发展模式:数字化平台与各类金融机构有机结合

在消费互联网(toC)时代,基于人类消费的同一性、同构性,几乎可以一刀切的模式对全社会的电子商务开展活动,在产业互联网(toB)的时代,基于产业的复杂性、异构性,一个工业产业链与物流供应链的数字化平台是完全不同结构的,而一个医疗药品供应链与消费品供应链的数字化平台结构也完全不相同。

基于此,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一个有作为的网络数据公司,分心去搞金融业务,一要有金融企业所必需的充足资本金,二要有规范的放贷资金的市场来源,三要有专业的金融理财人士,还要受到国家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无异于弃长做短、自讨苦吃。所以,一个有作为的数据网络平台公司,应当发挥自己的长处,深耕各类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形成各行业的“五全信息”,提供给相应的金融战略伙伴,使产业链金融平台服务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升,资源优化配置,运行风险下降,坏账率下降。

(三)形成明确的各方多赢效益原则

合理的网络数字平台,通过五种渠道取得效益和红利:一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应用,提高了金融业务的工作效率;二是实现了数字网络平台公司和金融业务的资源优化配置,产生了优化红利;三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筹、统计、调度,降低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物流成本;四是由于全产业链、全流程、全场景的信息传递功能,降低了金融运行成本和风险;五是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合理地返还于产业链、供应链的上游、下游、金融方和数据平台经营方,从而产生万宗归流的洼地效益和商家趋利集聚效益。

同样,与网络数字平台合作的金融企业,也可以通过四种优势为合作项目取得效益和红利。一是低成本融资的优势。金融企业获取企业、居民的储蓄资金和从人民银行运行的货币市场获取资金的低成本优势。二是企业信用判断的优势。网络数字平台对客户信用诊断相当于是X光、是CT(计算机体层摄影)、是核磁共振的身体检查,代替不了医生临门一脚的诊断治疗。对客户放贷的实际净值调查信用判断以及客户的抵押、信用、风险防范,本质上还要金融企业独立担当,这方面更是金融企业强项。三是资本规模的优势。网络数据平台尽管可能有巨大的客户征信规模(百亿元、千亿元、万亿元),但资本金规模往往很小,要真正实现放贷融资,自身至少要有相应的融资规模10%以上的资本金。只有银行、信托、保险等专业的金融公司有这种资本金规模并与时俱进的扩张能力。四是社会信用的优势。不论是金融监管当局的管理习惯,还是老百姓存款习惯,企业投融资习惯,与有牌照、有传统的金融企业打交道往往更放心、更顺手、更相通。在这方面,专业的金融企业比网络数据平台更为有利。基于上述四项分析,网络数据公司与专业的金融企业的合作确实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是最好的发展模式。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五个平衡与五个关键

一、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有三重意义。

  1. 提高城镇化质量。
  2. 推动高质量发展。
  3. 创造高品质生活。

二、建设智慧城市,要做好五个方面的结构性平衡

  1. 城市功能定位的平衡。任何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依托城市群来发展的。城市群是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代表着城镇化发展的主体方向。考察世界主要城市群或大都市连绵带,一般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化率一般在70%以上;二是大中小城市规模协调,相邻等级城市人口比例大多在1∶5以内,最高不超过1∶0;三是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各城市之间交通便捷、通信畅通;四是城市功能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产业优势互补。
  2. 人口的供给平衡。当前,制约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城镇化率刚刚达到60%,国民经济的人口红利却已逐渐淡出,很多城市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现象。造成这个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2.8亿多农民工没有真正市民化。一般来说,城镇职工20岁左右参加工作,60岁退休,一生工作近40年。而农民工因为户籍问题,往往到了45岁就不会被企业招聘而返回农村,这就损失了人生1/3左右的工作时间,加之农民工每年候鸟式迁徙,春节前后回家探亲用掉约两个来月,两者加起来,1/3+1/6=1/2,农民工一半的工作时间就耗费了。欧美国家一般城镇化率超过70%才会出现“刘易斯拐点”,我国城镇化率刚到60%左右就遭遇了用工难,农民工的人口红利50%的浪费是重要原因。我们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关注那些“高大上”的东西,还必须“接地气”,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工落户城市、扎根城市,为城市提供人力资源供给,让农民工共享城市机遇。
  3. 土地房屋的供应平衡。以智慧城市促进城市“精明增长”,很重要的一环就是配置好土地房屋资源。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城市建成区面积,土地配置一般是每人100平方米、每万人1平方千米,100万人口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就是100平方千米。再如,住房面积,人均大约40平方米,1 000万人口的城市建设4亿平方米住房是合理的。又如,商业设施面积,一般每2万-3万元的商业零售额可配置1平方米的商铺,每2万元GDP可配置1平方米写字楼。在城市土地房屋资源配置中,如果大手大脚,房地产总量供过于求,势必出现“空城”“鬼城”;如果土地长期供应不足,则会造成土地稀缺、房价畸高。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基本面需求的“度”。
  4. 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平衡。比如,国家规定,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要达到8千米/平方千米,新建住宅配建车位要达到1∶1。再如,城市人群每人每天综合用水0.3吨,产生0.25吨污水和1千克垃圾,城市供水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应按此配建。又如,一个城市每100平方米土地,应有55平方米用于铁路港口、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仓储物流等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建设,才能满足需求。
  5. 产业布局的平衡。只有产业集聚,人口才能聚集,政府才有收入,智慧城市建设才有基础。这方面要做好两个平衡。一是就业总量平衡。一座100万人的城市,扣除未成年人和老人,起码有五六十万人需要就业,城市产业必须能够提供同等数量的就业机会并适度超前布局,这样城市才有活力。二是结构平衡,就是城市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要保持平衡,上中下游产业链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要平衡,并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更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就业需求。做好了这两个平衡,智慧城市建设所依赖的创新才会有雄厚的产业根基,智慧城市发展才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建设智慧城市,还需抓住五个关键点

  1. 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万物互联。
  2. 智慧城市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循序渐进。从大逻辑来讲,智慧城市建设起码要经历四步。首先让城市的物能说话,其次让物与物之间能对话,再次让物与人能交流,最后让城市会思考。这决定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分为四个版本:1.0版是数字化,这是智慧城市的初级形态,目的是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通过数字表述出来;2.0版是网络化,就是通过网络将数字化的城市要件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交互共享;3.0版是智能化,就是在网络传输的基础上实现局部智能反应与调控,如智能收费、智能交通、智能工厂等;4.0版是智慧化,就是借助万物互联,使城市各部分功能在人类智慧的驱动下优化运行,到了这个版本,智慧城市才算基本建成。
  3. 智慧城市建设要自下而上、由点到面地推进。
  4. 智慧城市建设要坚持市场导向。
  5. 智慧城市建设要法制化、标准化。

全球贸易的数字新趋势

  1. 在产业发展上,目前的格局是冰火两重天,一半是冰河,一半是火焰。一方面,近五年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规模年均增长率仅2%-3%;另一方面,与战略新兴制造业有关的产业则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生产性服务业、服务贸易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则以15%-20%的速度增长,而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在内的颠覆性数字产业则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增长。
  2. 在企业和产业运行模式上,全球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支柱产业逐步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上中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集群。伴随这种制造业内部协调,产业链集群化会形成研发、设计、物流、配送、销售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的供应链系统化,以及由总部协调控制的、分布在全球各地区各环节的贸易清算和结算价值链的枢纽化。当然,这种分布在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枢纽化结构,是一种离岸金融结算,跨国公司一般选择一个低税率、零壁垒的自由贸易地区作为枢纽地。
  3. 以产业链全球一体化为特征的国际贸易模式要求国际贸易规则也发生相应变革。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深化,一种产品生产分工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内部完成,逐步变成全球范围内跨国分工完成,形成了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一个产品生产由一个企业、一个地方生产,变成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商品贸易不再是简单的产业间贸易,而是产品内贸易,全球产业链发展造成了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迅速增长,国际贸易的重心从最终品贸易转移到中间品贸易。2010年以来,全球贸易中约有60%来自中间商品和服务贸易,它们分布在最终商品生产和服务生产的不同阶段。生产力变化会推动生产关系调整。
  4. 全球产业链的分工模式不仅要求产品标准趋同,而且对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的一体化提出更高要求,原先各国单方面自主制定、执行的规则,如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劳工标准、国有企业行为、竞争中性等规则都受到国际规则的规范和约束,要求做到公平公正不歧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发展,要求把国际投资、服务贸易、劳工和技术标准、国内管制、中间品贸易都纳入谈判议题中。由于贸易、投资和服务的高度关联性,制定统一的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成了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5. 当前国际贸易已进入数字贸易时代,统计显示全球服务贸易中有50%以上已经实现数字化,超过12%的跨境货物贸易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预计今后10-15年,全球货物贸易呈2%左右的增长,服务贸易量有15%左右的增长,而数字贸易则是25%左右的高速增长,20年后世界贸易格局将形成1/3货物贸易、1/3服务贸易、1/3数字贸易的格局。数字技术不仅对货物贸易有利,还促进服务贸易便利化,催生新的服务业态。要抓住数字经济机遇,创新思路,挖掘和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大力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高端服务为先导的数字服务出口,扩大数字经济领域的服务出口,包括云服务等。积极培育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形成数字服务贸易集群。要发挥中国和世界最大的数字经济系统的优势,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并以“数字化”的颠覆性功能,提升推动智慧城市、“工业4.0”体系等方面的发展。

第五章 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

建立房地产调控五大长效机制

一、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存在十大失衡

(一)土地供需失衡

从宏观尺度来看,过去几十年中,我国每年平均有800万亩耕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再加上一些计划外征地,每十多年就要用掉1亿亩耕地,所以我国耕地从20世纪80年代的23亿亩,减少到现在的不到20亿亩。与此同时,我国每年人均口粮消费约为150公斤,肉禽蛋奶折合人均饲料粮约为300公斤,按13.7亿的人口规模和耕地亩均360公斤的粮食单产量来计算,需要17亿亩耕地,再加上对蔬菜、水果的需求,20亿亩耕地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我们国家的判断是,为解决中国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至少需要18亿亩耕地,这是必须守住的底线。为保证国家战略安全,我国土地供应逐步收紧,2015年供地770万亩,2016年供地700万亩,2017年计划供应600万亩。土地供应总量减少了,房地产用地自然会更紧一些。

从结构角度来看,国家每年的批准供地中约有1/3用于农村建设性用地,比如水利基础设施、高速公路等,真正用于城市的只占2/3,这部分又一分为三:55%左右用于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30%左右用于工业建设,实际给房地产开发的建设用地只有城市建设用地的15%,在全部建设用地中只占10%左右。相比欧美国家工业用地一般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商业和住宅类住房用地一般占25%的情况,我国的工业用地显然占比太高,挤占和压缩了住宅用地。

从区域层次上看,城市住房用地并不是向人多的城市多供应一点,人少的城市少供应一点,有时政府会逆向调控,对大城市有意控制得紧一些,中小城市反而容易得到支持,用地指标会多一些,这就造成了城市之间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二)土地价格失衡

土地升值有些畸形,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土地拍卖制度本身会推高地价。现行的土地拍卖制度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习香港的土地批租形成的。它的好处是能够在政府主导下避免腐败和灰色交易,实现公平公正。但是拍卖制的特点是价高者得,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把地价越拍越高。若通过行政手段对土地拍卖价格进行封顶,则与市场化交易规则相违背。
  2. 土地供应不足。在土地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拍卖地价自然会越来越高,房价随之越来越高。
  3. 旧城改造而来的拍卖用地成本高。城市拆迁的动迁成本会参照这个地区的房产均价来补偿,若这个地区房价是7 000元/平方米,则拆迁后的土地批租楼面地价一般会按照7 000元作为拍卖底价,这样的土地建成商品房的价格往往会到15 000元/平方米以上。因此,如果靠旧城改造来滚动城市开发,房价肯定会越来越高。

(三)房地产投资失衡

按经济学的经验逻辑,一个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每年不应超过25%,这可以从国际上房地产运行的“1/6理论”中找到答案。正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用于租房的支出最好不要超过月收入的1/6,用于买房的支出不能超过职工全部工作年限收入的1/6,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生活。按一个人一生工作40年左右的时间计算,用6-7年的家庭年收入买一套房是合理的。对一个城市而言,GDP也不能全部用来投资造房,正常情况下,每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应超过GDP的60%,否则就无法持续健康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不超过GDP的60%,再加上房地产投资不超过固定资产投资的25%,也符合“房地产投资不超过GDP的1/6”这一基本逻辑。

目前,在全国32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房地产投资连续多年占GDP 60%以上的有5个,占40%以上的有16个,显然高于正常水平。

(四)房地产融资比例失衡

2011年,全国人民币贷款余额为54.8万亿元,当时房地产贷款余额为10.7万亿元,占比不到20%。这一比例在逐年提高,2016年全国106万亿元的贷款余额中,房地产贷款余额为26.9万亿元,占比超过25%。这意味着房地产占用了全部金融资金量的25%,而其贡献的GDP只有7%左右。2016年,全国贷款增量的45%来自房地产,一些大型国有银行甚至有70%-80%的增量来自房地产。从这个意义上讲,房地产绑架了太多的金融资源,导致众多金融“活水”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这是“脱实就虚”的具体表现。

(五)房地产税费占地方财力比重过高

近些年来,在中央和地方的全部财政收入中,房地产税费约占35%,考虑到房地产税费属地方税、地方费,与中央财力无关,其与地方财力相比较则所占比重过高。全国10万亿元地方税中,有40%与房地产有关,加上3.7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后,13万亿元左右的全部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中,有近8万亿元与房地产有关。政府的活动太依赖房地产,地方政府财力离不开房地产,这也是失衡的。

(六)房屋销售租赁比失衡

欧美国家所有的商业性房屋中,用于销售和用于租赁的房屋大概各占50%。我国开发的房产中90%以上是作为商品房、产权房进行买卖的,真正用于租赁的不到10%。

当前,中国房屋租赁市场有四个不足:第一,作为弱势群体的租赁者缺乏讨价还价的能力,业主可以随意地调整租金;第二,稳定性不够,业主可以随时收回房屋,让租赁者居无定所;第三,租房者由于没有产权,无法享有与房产紧密捆绑在一起的教育、医疗、户籍等公共服务,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例如租房者的孩子不能就近入学,户籍在买房入住几年后才能办理;第四,在“有恒产才有恒心”的观念下,百姓认为租房是一种短暂的、过渡的、临时的办法。

(七)房价收入比失衡

按照“1/6理论”,用6-7年的家庭年收入买一套房是合理的,但现实情况远非如此。从均价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往往已达40年左右,这个比例在世界上已经处于很高的水平。

(八)房地产内部结构失衡

在一、二线城市,由于土地供不应求,房产开发量也供不应求,在限卖限购的情况下其房屋库存去化周期只有三四个月,一旦放开便会无房可供;而有些城市的库存去化周期为十几个月,甚至三四年。这是一种不均衡,是一种资源错配。只有为供不应求的城市多提供土地,供过于求的地方则不再批地,才能把错配的资源调控回来。

(九)房地产市场秩序失衡

有的开发商在利益驱使下,将原来规划为写字楼的用地改建为住宅,原来规划为工业用地的改为商业用地,将原定1∶2的容积率改为1∶3、1∶4,甚至1∶10。虽然这些行为最后都会被政府罚款,但是往往罚不抵收又法不责众,不管是开发商勾结政府官员干,还是开发商自己偷偷摸摸干,这类乱象都屡禁不止。

(十)政府房地产调控失衡

经济下行的时候,政府希望刺激房地产;房地产泡沫积聚的时候,政府又想稳住或者压一下,如果相关政策经常变动,就无法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势必会对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家庭稳定带来影响,也会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破坏,最后只能是南辕北辙。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习惯采取行政性的、短期的、碎片化的措施,缺少稳定的、长周期的、法治化的措施,也缺乏应用经济逻辑、经济杠杆的措施。

二、建立房地产调控五大长效机制

(一)长效机制之一:土地

  1. 控制土地供应总量。一个城市的土地供应总量一般可按100平方米/人来控制,这应该成为一个法制化原则。土地供应要做到“爬行钉住,后发制人”,不能根据长官意志和主观臆想去调控。如果一个城市有能力把人口集聚到500万,而以前只有3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供应,那么今后若干年内,就逐步增加土地供应来补上这个缺口。
  2. 控制用地结构比例。对于人均100平方米的城市建设用地,应有55平方米用于交通、市政、绿地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设施,这是城市环境塑造的基本需要,工业用地应控制在20平方米以内,并且每平方千米要做到100亿元产值。
  3. 控制拍卖土地价格。一般来说,楼面地价不要超过当期房价的1/3。如果地块周边当期房价为1万元/平方米,那么地价拍到3 300元/平方米时就要适可而止,否则就会人为推高房价。限价绝不是依据长官意志随意指定一个限制价格,政府不应在土地方面去推高房价,而应让地价跟着房价慢慢走。当土地的供应是比较充分、合理、有效的时候,如果地价高了,就把政府的储备地多卖几块来平衡一下;当旧城改造的拆迁成本很高时,政府不能为了不亏本而抬高地价,而应从城郊接合部的出让土地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平衡,以此覆盖旧城改造的成本。

(二)长效机制之二:金融

  1. 坚决守住开发商用自有资金拿地这条底线。开发商搞房地产的资本金和社会融资比例一般应该在1∶3,而现在全国房地产的平均融通量保守估计在1∶9,甚至有的开发商可能达到了1∶50。只要守住一切买地的钱绝不许借债这条底线,现在M2中的大量资金就不能进入房地产了。土地拍卖时首先核查开发商的资金血统,只要资金是借来的,就不能参与拍卖活动。这样一来,土地的恶性竞争和“地王”现象就一定会减少一大半。
  2. 坚决防止开发商多账户借款。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发债券、从银行贷款的行为算是比较规范的,但有时候会通过私募基金融资,明股实债,有时候还会通过理财资金、高利贷来融资。如果一个开发商30%的资本金是清晰的,70%的贷款基本是从银行、信托、债券市场中得来的,则其融资方面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如果一个开发商涉及几十家甚至上百家金融机构的债务,各种高利贷、中利贷占到全部融资的50%以上,就说明其账户处于危机状态,对这种开发商必须提高警惕,观察其是否有高息揽储、“一女二嫁”卖房等违规行为。
  3. 认真管好住房抵押贷款。对房地产信贷市场调控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合理设定首付与抵押之间的杠杆比。如果这一比例过高,如零首付,就会造成房地产泡沫,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如果这一比例过低,如零抵押,则会使老百姓买房困难,在宏观上也会导致楼市低迷,制约房地产市场发展。

(三)长效机制之三:税收

  1. 形成高端有遏制、中端有鼓励、低端有保障的差别化税率体系。高端有遏制,是指对别墅这样的高档住宅实行有差别的税收政策,如果普通商品房的交易契税税率是1%,那么别墅就收5%,如果三五年卖掉,交易契税可以再升到8%,香港就是通过不断递增的印花税税率让人不敢炒房。中端有鼓励,是指让一般老百姓买得起自住房,今后的税制改革应采取抵押贷款自住普通商品房抵扣所得税这类政策,这也是全球通行的房产税政策。低端有保障,是指不仅不收税,政府还帮助建好公租房,用低价格保障老百姓住有所居。
  2. 适时征收房产税或物业税。这样做有四大好处:一是健全税制,欧美国家的直接税往往占总税收的40%,而中国普遍是间接税,征收物业税这类持有环节的直接税符合国际经验;二是有效遏制投机性炒房,以1%税率来计算房产税,一套价值200万元的房子即使十年翻番到400万元,账面上看是赚了200万元,但由于升值过程中有房产税、买卖过程中有契税、增值税等,再考虑资金的终值系数,投机炒房的动机会大大降低;三是持有环节成本的提高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繁荣房屋租赁市场;四是对全社会住房观念、房地产理念和房屋领域的意识形态带来巨大调整。总的来说,房产税应包括五个基本原则。其一,对各种房子要增量存量一起收。其二,根据房屋升值额度计税,若按1%的税率计算,价值100万元的房屋就征收1万元,升值到500万元税额就涨到5万元。其三,越高档的房屋持有成本越高,税率也要相应提高。其四,中低端房屋要有抵扣项,使占全社会70%-80%的中低端房屋交税压力不大。其五,房产税实施后,已批租土地70年到期后可不再二次缴纳土地出让金,实现制度的有序接替。
  3. 研究征收土地增值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村集体建设性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落实这一改革措施,相关的税收政策需跟进。比如,一亩农村集体建设性用地拍出500万元,不仅是征地成本决定的,还与配套的社会资源和投入紧密相关。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在扣除征地动迁成本后,是用于修建地铁、学校等公共基础设施,因此,农村集体建设性用地拍出价值全部归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显然是不合理的。另外,对于不同区位的地块,由于使用目的不同,其价格也不一样。比如搞金融商贸设施的地块拍出500万元/亩,搞学校文化设施的拍出50万元/亩,这样对两个地方的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也是不公平的。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都要征收土地增值税,即在扣除成本后,增值50%以内收40%的税,增值50%-100%收50%的税,增值100%以上收60%的税。

(四)长效机制之四:租赁市场

  1. 完善政府公租房体系。国家曾就加快推进我国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指出,以公租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要达到20%左右。落实好这一要求不仅可以充分彰显房地产的公共产品属性,让城市中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有了保障,同时公租房配置好后必然会带动开发商和各类业主的商品租赁房体系发展,整个住房供给系统会较为平衡。总的来说,公租房建设应把握好以下五个要点。其一,总量上,按照覆盖20%的城市人口、人均20平方米的要求来配套,100万人口的城市建400万平方米左右就足够了。其二,服务对象应包括进城农民工、新生代大中专毕业生和城市住房困难户,这些对象特征明显,核定容易。其三,同步配套医院、学校、派出所、居委会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一步到位。其四,集聚区布局合理,公租房与商品房大致按照1∶3来搭配,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共享,不能把公租房变成贫民窟。其五,合理收取物业费,一般定价为同地段商品房的50%-60%,租金占低收入家庭年收入的1/6左右。比如,一套50平方米的公租房,租金15元/平方米,月租金需750元,对于城市较低收入的群体不会有太大的租房压力。对于政府而言,公租房是不动产,商品房价格上涨时,公租房租金也会上涨,建设成本是能够平衡好的。一般而言,公租房60%左右的建设成本是贷款,租金可以把贷款利息平衡掉。在新加坡,租户可以把五年以上的公租房买下变成共有产权房,如果这个共有产权房要出售,则只能按照市场价格售卖给保障房管理部门,政府再出租给新的保障对象,如此循环往复,就能持续做下去。
  2. 培育商品房租赁市场。开发商并不是不愿意持有房产搞租赁,而是开发商主要依靠的融资开发模式决定了它做不了持有房子的出租者。对于1∶9的融资结构来说,房子造好后,开发商就必须尽快把房子卖掉,以回笼资金偿还贷款。中国商品房租赁太少,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和开发商的资本结构有关。从这一角度出发,政府首先应让开发商进入1∶3的融资结构,提高开发商的准入门槛,让有资本金实力的开发商参与土地批租,这样不仅有利于遏制炒地现象,还有助于商品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同时,对于搞长期商品房租赁的开发商,要形成一套激励政策,包括承租人可以使用住房公积金付租,交易税、契税、个人所得税抵扣率更高等;对老百姓二套房出租也应该有鼓励政策。此外,要从法律上保证租房居民与产权房居民在教育、医疗、户籍等方面享有同等国民待遇。

(五)长效机制之五:地票制度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不足世界水平的一半。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做好两件事:一方面,要十分珍惜国家给的土地指标,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农民进城后退出农村宅基地和建设用地的新机制。在过去一两百年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耕地不但没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农村,由于农村居住分散,人均建设用地在250-300平方米,而城市用地比较集约,人均用地在100平方米左右。理论上讲,一个农民进城可以节约100多平方米的建设用地,若把它复垦,耕地必然增加。但是中国农民“两头占地”,农村的宅基地和建设用地没退出,城市又为其匹配了建设用地,所以全国耕地总量不断减少。

我认为,地票制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地票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要体现农村土地的公有制性质;二是农民是农村改革的主体,要保护好他们的利益;三是农村土地要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地票的交易对象是建设用地,不涉及任何耕地。按照这三条原则,经中央批准,重庆开展了地票交易的探索。所谓地票,就是指将闲置的农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益公共设施用地等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而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它作为土交所交易的主要标的物,具有与国家下达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占补平衡指标相同的功能,可在重庆市域内凭票将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的农用地,按照法定程序征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地票形成和使用的四个基本环节为:复垦—验收—交易—使用。通过这个过程,农民进城了,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和建设性用地变成了耕地,被开发的城郊接合部的耕地面积小于农村复垦的耕地面积,耕地总面积就增加了。

一方面,地票制度具有反哺“三农”的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层次。

  1. 落实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地票制度将用地模式由“先占后补”变为“先补后占”,避免了过去占多补少甚至只占不补的现象。
  2. 打破了土地资源配置的空间局限。地票作为一种虚拟的标准化交易品,具有虚拟性、票据性和很强的辐射性,通过土交所实现交易,可以让身处千里之外偏远地区的农民享受到大城市近郊的级差地租。
  3.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重庆每亩地票均价20万元左右,扣除2万多元的复垦成本,净收益大概为18万元。这笔钱按15∶85的比例分配给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每亩地农民能拿到15万元左右,这是一笔很大的财产性收入。同时,地票作为有价证券,可用作融资质押物,为农房贷款的资产抵押评估提供了现实参照系,从而解决了农民信用不足的问题。
  4. 支持了新农村建设。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历来是新农村建设的难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民手里缺钱。实践中,重庆把农村闲置宅基地复垦与农村危旧房改造、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等工作有机结合并共同推进,达到了“一票”带“三房”的效果。
  5. 推动了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通过土地复垦和地票交易,农民工进城有了“安家费”,相应的养老、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及家具购置等问题,都能很好地解决,无疑可以让转户居民更好地融入城市。

另一方面,地票制度在城市房地产调控,特别是土地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国家逐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在建设用地配置使用上又主要供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工矿仓储用地,房地产用地供给不足。地票制度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这一难题,因为地票制度形成的土地指标是市场化指标,可以等效于国家用地指标,专门用于房地产开发时的征地需求,从而解决了房地产开发用地不足的矛盾。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摒弃的八种运行方式

对于房地产企业该如何运行,如何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要求,摒弃过往盲目的、粗放的、不合理的运行方式,我做了一些思考,总结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摒弃八种运行方式。

  1. 避免在存量和在建量过剩的地区搞开发。开发商搞开发,应该既要关注当地规划建设量,也要看眼下存量和在建量,既要关注当前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也要看中长期人口流动趋势。主要分析三个指标。
    1. 人均住房面积。人均住房面积一般在人均40平方米左右,如果超过太多,就坚决不要去建。比如,当下看,一个城市只有100万人,造4 000万平方米住房就足够了。如果这个城市现有存量房已有3 000万平方米,在建总量有2 000万平方米,每年还再新开工500万平方米,五年后就变成七八千万平方米,人口基数如果没有太大变化,未来人均住房面积就有70-80平方米,肯定会过剩。如果还去搞开发,一定会弄一堆烂尾楼,成为“鬼城”“空城”。
    2. 写字楼面积。一个城市有多少写字楼是合理的呢?实际上,一般中等城市每2万元GDP造1平方米就够了,大城市每平方米写字楼成本高一些,资源利用率也会高一些,大体每平方米4万元GDP。如果一个城市远低于这个水平,说明写字楼是过剩的,就千万别去再造了。
    3. 商场面积。商铺建多少,应该基于这个地区的商业零售额,差不多可按每年每平方米2万元销售值计算。如果每平方米商业零售只有1万元,那么扣除人工、水电、房租等费用,很可能是赔本买卖。现在,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无论是在城市中心还是边缘地带,大量兴建写字楼、综合体,很容易过剩,不值得提倡。
  2. 避免在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全无的地区搞造城开发。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根基,公共设施则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所在。从规划角度看,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建成区该规划建设多少道路、桥梁、铁路、港口、地铁、电力、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多少学校、医院、文化娱乐、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以及建设多少工厂、写字楼、商铺、住宅,等等,既要从规划总量上平衡,也要有合理的时序安排。建设时序上,何时何地建设道路桥梁,何时何地配套学校医院,总体上要从整个城市发展来谋划,具体应由多元化的第二、第三产业市场主体按市场需求跟进发展。
  3. 避免四面出击搞长周期的开发。房地产业是重资产行业,一部分大开发商现金流充足、融资能力强,在全国土地拍卖市场中很容易攻城拔寨,在商品房销售市场也有很大回旋空间,一、二线城市行情不好可以向三、四线城市扩张,三、四线城市行情不好可以杀个回马枪到一、二线城市开发。
  4. 避免借钱融资买地,不能热衷于炒“地王”。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房产开发商买地的钱,一般应该是自有资金,而不能是高杠杆融资来的钱。如果房地产企业用自有资金买了地,抵押给银行得到贷款去建房,当房屋建到70%以上时即可预售,得到购房者的预付款。如此滚动,房地产开发的杠杆比已是1∶3、1∶4。如果房地产企业拿地的钱也是借款,房地产开发的过程就几乎成了百分之百的金融借债。赚了钱,就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暴利;坏了账,就是金融机构的危机。
  5. 避免高资产负债率的搞开发。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周而复始、滚动开发的重资产行业,希望的是资本投入、利润产出,最忌的就是高债务经营,在滚动开发中债务会越滚越大。过去,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运营模式就是向银行借钱买地造楼,造好了抵押给银行借钱接着造,如此循环往复。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积累了大量债务,风险日积月累、越来越高。比如,2017年中国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公司资产负债率平均达到了80%。过去几年,我们不时看到、听到这些现象:有的企业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银行、信托、小贷等账户,从各种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借钱,有的资产抵押搞“一女多嫁”,有的甚至借高利贷、搞职工内部集资等。
  6. 避免各种巧立名目、违规销售式地搞开发。中国房地产企业多,竞争很激烈,于是各种玩概念、吸引眼球的做法都有。一类是前期打着商业地产、工业地产、养老地产、旅游地产、医疗保健地产、智慧城市地产等旗号搞开发。一方面,因为这些开发带有公共服务的职能,希望通过这些概念说服政府,以低地价供地;另一方面,开发商想通过这些广告概念吸引老百姓,更好地销售自己的楼盘产品。
  7. 避免不专注精品生产,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上不下功夫。房屋质量,重在前期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如果前期的产品设计不用心、不下功夫、无特色,不能结合当地的文化元素因地制宜地设计出高品位的房屋,就形不成品牌,卖不好房子。因此,规划设计千万不要一张图纸干全国。
  8. 避免售后服务简单化,不重视物业管理。近年来,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在满足基本居住的前提下,业主们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更加注重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小区人文的建设。我很赞成房地产行业发展五个阶段的论断,第一阶段以区位优势为卖点,然后依次是以特色、户型、小区环境、物业管理为卖点。因此,今后开发商不重视商品房的售后管理,没有专业化团队去做,做好的不会太多。目前,大开发商物业管理要么自有要么合作,总体是好的,但小开发商的楼盘大部分存在物业管理跟不上的问题。随着租售并举时代来临,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将持有的商品房出租,物业管理面积逐步增加,对房地产住宅和商业项目的资产保值增值功能越发凸显。无论从自身盈利角度还是满足业主居住需求看,物业管理方面都应该是开发商下一个重点关注和推动的方向。

房地产业未来趋势、运营方式和政府管控方式

趋势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新房交易规模将逐年降低

1990年之前,中国几乎是没有商品房交易的,那时一年的交易规模仅有1 000多万平方米。1990年以后,中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启动了开发商土地批租、老百姓抵押贷款等市场化改革。到了1998年、1999年的时候,中国一年新建房的销售量达到了1亿平方米。1998—2008年这十年间,新房交易规模增长了6倍,实际上原本可能增长8倍,即十年翻了三番。这是因为2007年,新房销售量本来已经达到了近7亿平方米,但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房地产交易量有所萎缩,降到了6亿平方米。再到2012年,经过5年的时间,房地产交易量又翻了一番,从6亿平方米增长到12亿平方米。从2012年到2018年,房地产交易量又增加了5亿平方米。总而言之,过去20年间,中国房地产市场新房销售规模从1亿平方米增长到了17亿平方米,翻了四番还多。

未来十年中国新房交易总量不仅不会增长翻番,还会每年有比例地缩减,即呈现负增长趋势。十几年之后,房地产市场每年的新房交易量可能下降到不足10亿平方米,总体上萎缩大约40%。换句话说,房地产市场交易规模已经达到顶点,未来交易总量可能呈现趋势性缩减。

过去20年间,中国房地产市场交易总量之所以能够翻四番,有四个主要原因。

  1. 城市化。过去20年时间里,中国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上升了近26个百分点。不仅农民工进城务工,小城市的人口也转移到了中型、大型乃至超大型城市,大量人口在城市间迁徙。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
  2. 旧城拆迁改造。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城市功能的重新组合,会拆除一些工厂区、住宅区,建设一些商务集聚区、文化娱乐集聚区。各种因规划功能布局调整进行城市改造,也会产生较大的新房销售量。
  3. 房屋质量需要提升。50年前的中国房屋,农村还是土坯房,城市还是砖瓦房。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市开始建造钢筋混凝土住房。土坯房一般不超过10年就会垮塌;砖瓦房一般15-20年需要重建;最初建造的钢筋混凝土住房,由于水泥、钢筋质量差以及建筑结构不佳,一般20-30年也要拆了重建。所以,旧城改造中的住房改造就有很多。
  4. 人均住房面积逐渐增加。1990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平方米;2000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仅有10多平方米;而到了现在,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50平方米。过去人均住房面积偏小,也会产生改善性的购房需求。

以上四个因素在今后十年会逐渐淡出。

  1. 城市化进程将会放缓。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比较高,未来增速将会显著降低。城市化率预计将从现在的60%增长到70%,城市化率上升面临天花板现象,城市人口增速放缓,未来每年再增长几个百分点是不可能的,城市化的人口红利会逐渐消失。
  2. 旧城改造总量将会减少。经过20多年的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大拆大建”的状况会逐渐消失。
  3. 住房质量已大幅提高。2012年,当时的住建部下发了住宅质量标准,对住宅和写字楼等各种商品性房屋的建筑质量进行了规范,将原来商品房30年左右的安全标准期提高到了至少70年,甚至100年。这意味着,2010年以后城市新建造的各种商品房理论上可以使用770-100年,也就是说老城市的折旧改造量会大幅减少。假设一个城市有10亿立方米的存量住房,按照30年的折旧期来计算,每年大约3 000多万平方米的房子要拆了重建,如果折旧期变为100年,则每年重建的房屋平均只有1 000多万平方米了。
  4. 住房市场已基本平衡,人均住房面积不会再大幅增加。当前,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50平方米,困难家庭住房改善的要求逐渐降低。未来尽管还会继续存在住房改善的需求,但只是局部性、结构性的,从总体上看人均住房面积不足的现象将逐渐消失。

趋势二:中国房地产的建设将集中在三大热点地带

中国房地产的建设将集中在三大热点地带,

  1. 中心城市,即省会城市和同等级别区域性的中心城市。
  2. 都市圈中的中小城市。超级大城市会形成都市圈。按照我国的划分标准,人口规模在50万以内的城市为小城市,50万至100万的人城市为中型城市,100万至500万的人的城市为大型城市,500万至1000万人的城市为特大型城市,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为超级大城市。大都市圈不是行政覆盖范围,而是经济覆盖范围。大都市圈的辐射范围一般会有1.5万至2万平方千米,大体上以超级大城市为中心,50至七十千米为半径画一个圈,就构成一个大都市圈,其中当然也可能覆盖一些中小城市。这些中小城市单独发展都不构成经济热门城市,当他们一旦接触大都市圈,发展速度会大幅加快。
  3. 城市群中的大中型城市。例如,上海和天津不构成城市群关系,但上海和南京、杭州、苏州就构成了长三角城市群。在城市群中,一些大中型城市也会形成经济互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加快城市发展。

趋势三:中国房价平均增速将不高于GDP增长率

房地产“供不应求”的时代结束了,推动房价上升的基本面动力已经严重不足。在货币属性方面,我国当前的M2发行量已经高达190多万亿元,未来十几年里M2几乎不可能再翻两番。近两年内,国家“去杠杆、稳金融”政策已经让M2增长率大体上等于GDP的增长率加上通货膨胀率。可以预计,未来十几年间,M2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和通胀率将保持同步增长。房地产价格增速大体上不会超过M2增长率,也不会高于GDP增长率,一般会小于普通百姓家庭收入的增长率。

未来十年,房价会趋于平稳,既不会大跌,也不会大涨,总体不高于GDP增速。

趋势四:未来十多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数量或减少2/3

中国的房地企业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1. 房地产企业“杂、散、小”。大到上万亿元规模,小到几百万元规模,各类企业“杂七杂八”的。
  2. 子公司“盘根错节”。一个大的房地产公司注册后,如果想去各个省去搞开发,就要分别在二三十个省注册省级开发公司。如果地级市有要求,又要在全国400多个市(区)去注册子公司。400多个市(区)又对应着2 000多个县区,在那里搞开发一般都会被地方政府要求注册子公司,这样GDP和税收就可以在当地核算。因此,中国前五大地产开发商,无论是万科还是万达,几乎都有上百家子公司、孙公司,并且都是具有法人性质的公司,结构可谓“盘根错节”。
  3. “空壳公司”数量不少。从2018年数据来看,9万多家房地产企业中,规模排在前15%的公司房屋开发量(实际的施工、竣工、销售的面积)在17亿平方米中占到了85%,而剩下的近8万家企业房屋开发量只有2亿多平方米。大量的空壳公司在经济不景气时毫无作为,而经济一旦“过热”又会呈现“乱集资、乱炒地、乱发展”的乱象。

未来的十几年时间里,基于新房交易规模的降低的趋势和房地产业高质量转型的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必然会有一个大幅减量萎缩的过程。从数量上看,我认为至少会减掉2/3以上。也就是说,十几年后中国房地产开发法人企业的数量不会超过3万家。在整顿和调整的过程中,主要将通过四个轨道实现规模缩减。

  1. 子公司层次收缩。超大型的房地产企业会将自己的二级、三级、四级房地产子公司收缩,并将房地产投资集中到省会城市、大都市圈、城市群,特别是人口从1 000万人向2 000万人发展的超级大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已经不再会在全国各地铺摊子,搞行政性的分布,而会在层次上进行收缩。
  2. 工商年检注销。过去,由于入市门槛很低,很多房地产公司入市不久即成空壳公司。工商机构年检时,又不退市注销,这在过去就是一种“常态”。今后,工商机构管理会加强,年检一旦无法通过就立刻注销。届时,三年之内没有业务量、没有税收的空壳企业自然就注销了。
  3. 房地产企业转行。相当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在市场规模缩小、业务衰退的情况下,会主动寻求转行,不再从事房地产业,转行去做其他事情。
  4. 被兼并收购。未来一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难免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被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兼并。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未来若干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

趋势五: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负债率将大幅下降

中国房地产企业高负债表现为,企业在土地批租、开发建设、销售预售三个环节都在高负债运行。

  • 首先,房地产企业买地基本不靠自有资金,而靠贷款融资,银行、信托公司是主要的支持。10亿元的地拍卖成20亿元,就会有银行、信托公司跟着贷款。开发商并不会受资金的流动性约束,只是热衷于将地价炒上去,炒成“地王”。地价越高,开发商储备地的价值越高,资产信用就越高。因此,房地产企业热衷“炒地”,买地就靠贷款融资。
  • 其次,建造楼房也要靠融资,靠开发贷。这种贷款可以来自银行、信托公司,也可以由企业自身发债。一些信用差的小房地产开发商,借不到银行、信托公司的钱,也发不了企业债,就会搞乱集资、借高利贷、搞售后回租。售后回租,是指房地产开发商把房子卖了以后再向买方租回使用,租赁费每年15%,相当于高息揽储,本质上还是房地产开发商借高利贷搞开发。
  • 最后,房地产开发商还会利用自己掌握的优势来套取客户的无息资金。以房屋预售为例,楼盘在刚刚打好地基后,就向客户收取定金;楼盘尚未封顶时就预售房屋。此外,楼盘施工过程中让施工方垫资施工,拖欠施工欠款,整个开发过程就是一个透支的过程。以上三个环节构成了运转透支模式,造成了中国房地产企业80%多的高负债率。

今后的十几年里,在经济“新常态”下,房地产市场将进入新格局,房地产企业高负债的情况会发生根本转变。一方面,从土地批租环节来看,企业买地的资金会得到更加严格的管控。另一方面,预售模式将会更加规范。此外,对施工单位长期垫资的现象也会逐渐管制到位。最后,房地产开发商经营模式将逐渐转变。从“100%销售型开发”转型为“销售部分长租持有出租”模式时,也会出现资产负债率降低的现象。由此可见,中国房地产高负债的经营模式必然在今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得到彻底的改变,负债率会从80%降到50%以下,大约会在40%~50%。

趋势六:中国房地产企业经营的售租模式会发生变化

由于房地产企业是像贸易公司一样快进快出、大周转的商务模式,一手进一手出,比如造了50万平方米,当时的造价成本是1万元,销售价格是1.2万元或1.3万元,如果最后扣掉一切成本有15%的回报,可能已经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了。

近十几年,要说中国房价涨了8倍也好,10倍也好,最高兴的是买下这200多亿平方米房子的老百姓,差不多有1亿多户居民。不管是5年前买的、10年前买的还是15年前买的,这些居民都享受了这十几年房地产的发展,应该说在近30年的城市化过程中,广大城市居民分享了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的红利。

在这件事上,李嘉诚让我印象很深。1993年他在浦东搞了一个世纪雅园,因为是自有资金,所以2000年造好以后也不急着卖,先租10年,到2010年,这个房子已经从2000年的1万元/平方米变成15万元/平方米,他就把租赁合同到期的房子全部收回,然后每平方米花了1.5万元装修一下,统统按照15万元/平方米卖掉,立马全部卖光。500套别墅他赚了多少?

当期造了就卖的商务模式不一定是一种好的模式。可能是高比例向银行贷款被银行倒逼还款的需要,美国房地产企业基本上自己持有50%、60%的房产,另外有30%、40%比例的房子造好了就卖掉,所以负债率本身是在40%左右。自己持有的50%、60%的房产用于出租,出租三五十年后房价上升的好处就都归房地产企业所有了。但其出租以后也不会把自己的本金全套在里面,既然出租就有租金,有租金就可以用REITs的方法,用每年的租金来付REITs利息,然后有信托公司提供一笔资金。这个资金不是债务,如果信托公司发一笔信托是债务,一般是比银行利息高3-5个百分点的债务;但如果是REITs,就有点像是资产证券化一样,是以现金流作为抵押,比如房子值100亿元,信托公司把100亿元资金给房地产企业。这100亿元资金表现在房地产企业的账上,不是负债100亿元,而是一个资产转换。所以这件事是合理的,是可以做的。

今后中国的房地产企业长期持有租赁的比例会逐渐增加。我认为,十年以后中国的房屋结构中会有50%左右是租赁的,50%左右是商品销售产权房。50%的租赁里面会有20%是政府出资造的保障房、公租房,租赁给了低收入群体。

目前来看房地产企业规范的融资渠道一般有16种。

  1. 应该有自有资金。
  2. 应该有银行贷款。
  3. 预售房款。老百姓抵押贷款交的预售房款,也是一种借款。
  4. 建设单位的垫款。如果合同里写上了,就是房地产企业很聪明地利用了建设单位的资金为自己服务。如果是强行拖欠的,那就是不合理的了。
  5. 房地产信托。
  6. 可以上市融资。
  7. 房地产商品证券化。
  8. 联合开发。让合作单位把钱一起打进来。
  9. 房地产企业的贴息贷款,这相当于卖房信贷。房地产企业有意拿出10亿元,这10亿元是贴息贷款,引导老百姓购买房子。例如,房款100万元中首付30万元,另外70万元可以是银行贷款,银行贷款里面贴息3个百分点。如果贴息贷款成功吸引消费者购买房产,他们的房子就很容易周转了。
  10. 售后返租。房地产企业卖房子后又找户主租回来,房地产企业去做酒店式公寓出租,保证给户主10%、15%的高利息,对买房的人来说是一个刺激或者诱惑。这在理论上有正常循环里的合理性,但到后来就容易变成高息揽储,最后形成一堆坏账。
  11. 境外融资。境外融资利息比较低,一般是1%、2%的利息。借了外国的债券或者资金,一般就是2%、3%的利息。从这个角度讲,非常划得来。但如果遇到人民币汇率突然贬值,汇率上的损失带来的冲击可能比利息上的损失还大得多,那么这就看房地产企业在什么周期借了。
  12. 融资租赁。
  13. 私募股权。
  14. 债券融资。
  15. 房地产企业不是用它的企业融资而是用项目融资,用项目做担保来融资。
  16. 夹层融资。夹层融资既是股权又是债务。亦即股票市场的债转股,里面有一个抽屉协议。

作为房地产企业,面对今后十年的房地产发展趋势,应该以什么样的运行方式,校正过去大规模发展、高杠杆举债的行为呢?至少有五条。

  1. 房地产企业要改变四面出击、盲目扩张和发展战略。21世纪以来的这十几年,许多房地产企业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四面出击,往往到各个城市圈块地,砸款,最后五六个楼盘四面开花,这种四面开花、四面出击的搞法,最后的结果就是自顾不暇,管不过来,最后形成烂尾楼,这是一个问题。不要因为别人的邀请,或者没有经过自己深入的思考、调研、市场分析就到处布点。
  2. 不要动辄去造三五百万平方米甚至一千万平方米的大楼盘。一个房地产企业造几百万平方米、一千万平方米,往往占地十几平方千米或者二十平方千米,实际上是在造一个城。政府管理一个城,有十几、二十几个委办局,涉及非常复杂的概念。一个房地产企业圈了几十平方千米,认为这几十平方千米里面的什么事都摆得平,最后往往就会因为各个环节中某一个环节没搞好而鸡飞蛋打。
  3. 总体上不要高负债,不要拖欠工程款,尤其是不要去借高利贷。不要跟身边的人借钱,房地产企业穷极无赖,甚至会把职工的钱都套来,高息揽储式的售后回租也要杜绝,等等。
  4. 不要去产能过剩、库存很大的地区搞新楼盘的开发项目。人不要在危崖下过日子,不要在危岩滑坡的地方造房子,总之要给自己留下安全的生态空间。
  5. 不要因为脚踩西瓜皮而滑向违法的深渊,不要以邻为壑,也不要粗制滥造造成安全事故。

政府怎么调控呢?有六个调控原则。

  1. 管好房地产投资占城市固定投资的比例,高潮时占比不超过25%,正常时控制在15%左右。房地产投资项目的土地规划、设计、开工建设一般都是需要政府审批的。一个城市如果一年有1 000亿元的总投资,房地产在任何时候也别超过25%。如果房地产高潮过了,已经进入正常状态,每年折旧需要更新的投资占这个城市总投资别超过15%左右。这是一个控制。这个控制不是去控制老百姓,而是控制开发商的开盘量、投资建设量。如果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30%,那政府就应该约束房地产企业的开工建设量。
  2. 房地产企业买地不要负债,不能背着银行搞土地批租。管住这个,炒地王的事情就没了。地王的产生都是因为房地产企业背后有银行,所以政府的土地部门,只要资格审查的时候查定金从哪儿来,拍卖的时候资金从哪儿来,只要审查管住这个,一定就管住了地王现象的出现。而地价控制不住的根本原因是开发商背着银行,高杠杆批租土地。
  3. 管住政府卖地的地价。楼面地价不要超过当期周围房产价格的1/3。如果这个地方原来是2万元/平方米,现在已经到了3万元/平方米,政府卖的楼面地价的1/3就是1万元/平方米。总之政府不能推高,不要去主动地把1万元变成2万元。
  4. 管控好买房家庭的抵押杠杆。第一套房子可以20%或30%的首付,70%或80%的抵押,而且就应该抵押。不要因为限购有意地不让老百姓抵押贷款,否则会打击老百姓买房的刚需。现在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刚需买房要贷款,但贷不到款,这又做过头了,走极端了。第二套房往往是改善性的,可以有50%的首付、50%的贷款。第三套往往属于投资性的,基本上是不给按揭的,100%自有资金买房。
  5. 任何一个地方造房子要控制住前文提到的人均住房面积、写字楼面积、商铺面积这“三个”总量。
  6. 推动住房双轨制体系建设。形成产权房、租赁房和商品房、保障房体系。就是整个房地产市场形成50%左右是商品产权房,50%左右是租赁房,租赁房里有40%是政府保障性公租房,60%是房地产企业的商业化租赁房,这样形成双轨制的一种商业、零售、销售、经营的状态。政府用这些市场化的调控方法,将使整个房地产秩序良好。

第六章 国有企业资本运作与地方政府营商环境改善

国有企业的功能、比重以及基本运作

一、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问题

具体来看,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社会中的具体功能主要有以下五条。

  1. 国有企业在我国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方面起着引领性、基础性作用。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前期投入高、产出回报慢,不是短期市场行为,也不是急功近利者关注的重点。尽管现在已有一些基建项目可以通过PPP的方式让非公有经济参与,但相当一部分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项目只能由国有企业来建设。
  2. 在国家相关产业发展进入危机和艰难的时刻,国有企业是稳定力量和中坚力量。在国民经济局部领域发生危机之时,政府不能仅仅作为市场的旁观者、守夜人,也应当有所作为,发挥政府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协调作用。在危机时进场托盘,危机过后择时退出,使危机中的企业摆脱困境、安然重生。
  3. 在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时候,国有企业将是一股重要的支柱型力量。所有企业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这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国有企业不仅能够遵守调控政策的纪律,还能够成为帮助政府将调控政策全面实施到位的重要杠杆力量。这种传递功能不容忽视。
  4. 国有企业在国家财力上也扮演着“准政府”角色,甚至可以说是政府第三财政的一个重要财力来源(比如新加坡的淡马锡公司)。一般而言,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一,预算内税费收入,用于保障政府基本运行和公务员工资;其二,预算外基金收入,主要是土地出让金,用于保障日常建设需要;其三,国有资本预算收入。国有资本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往往有两种,一种是每年缴纳一定的利润给地方财政,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国有资本预算收入。目前,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的比例是20%,这个比例最初是10%,再过几年可能会提高到30%。另一种是国有资本对地方财政的承担义务,这是不容忽视的。
  5. 国有企业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一股重要力量。邓小平同志讲过,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

二、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协同发展问题

在中国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既坚定不移地搞好国有经济,也坚定不移地搞活民营企业,这两个“坚定不移”是始终不渝的。在这两个“坚定不移”推动下,我国的民营经济从1979年20%的比例,上升到了现在的60%,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达到“5、6、7、8”,即50%的税收、60%的经济比重、70%的研发投入、80%的劳动力就业数,这个比重是这几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各有分工,总体呈现出多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良好局面。

三、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底线问题

为了避免GDP重复计算,政府提供的服务中收费的部分都会在推算政府支出时减掉。所以美国政府支出8万亿美元减去其中由个人或者企业付费的部分,才是美国政府的最终GDP,约2.65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3.5%。这部分GDP不是企业创造的,是美国政府运行的行为创造的,欧洲也是如此,所有国家都是如此。

在这方面,中国政府的收入除了税收之外还多了一块非税收入,如土地批租收入,以至于中国政府花钱产生的GDP会比美国政府高一点,达到20%左右。其中,17%左右是地方政府支出形成的GDP,3%左右是中央政府支出形成的GDP。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非公有制经济有70%,那中央加地方的国有企业产生的经济贡献实际上只能占到GDP的不到10%。也就是说,对一个地方来说,非公有制经济到了70%差不多就达到了天花板;对全国而言,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到了60%差不多就到了天花板。

新加坡是资本主义国家,2018年新加坡GDP中不同所有制的比重是政府经济占18%左右,国有企业占30%左右,非公有制经济占52%左右。在新加坡的公有制国有企业里面,淡马锡、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三大政府投资主体总资产有近万亿新元,近20年这三家企业每年形成增加值占GDP比重15%左右,其他的机场、港口等各种各样的国企每年产生的增加值也占GDP的15%。总之,尽管新加坡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新加坡的政府公共投资、公共消费占了GDP的18%,国有企业占了GDP的30%,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到了48%,如果算上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或合资企业的影响力,更是占到60%以上,对我们不啻是一种启示。

四、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和资本投资问题

资本运营公司是不举债运营的公司,公司的总资产等于总资本。而且资本运营公司只投资,不管被投资公司的人财物,类似于私募基金,私募基金投资某个公司后,不会参与管理这个公司的人财物,也不管这个公司的子公司、孙公司的事,更不会去管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等。所以资本运营公司本质上是一个财务投资者,可以称其为股权投资公司。例如淡马锡,淡马锡有5 000亿新元,约等于4 000亿美元左右的资本,淡马锡把4 000亿美元中的1/3投在美国,1/3投在欧洲,1/3投在中国和亚洲地区。淡马锡管理了相当于几万亿元的投资,但是包括在全世界办事处的人,公司总的职工人数只有800人。常规来看,产业类投资公司拿出几千亿美元投资各种工商企业,如果实质性参与这些公司各项人财物的管理,包括招聘工人,那么公司规模可能要达到几万人。而资本运营的公司,相当于一个理财公司,哪怕投资了1 000亿美元,可能只需要500人,一个人管2亿美元。

巴菲特的投资公司也是一种资本运营公司。巴菲特在股票市场投资各种企业,例如可口可乐,但是巴菲特并不管理可口可乐公司里的人员,而是用脚投票,被投资公司干得实在不好,就把股票卖掉了,当然资本运营公司会参与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进行审计和监督。按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现在有150多万亿元的国有资产,资本金近60万亿元,极大部分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形式投资在工商产业各行各业中。如果拿出10万亿元甚至15万亿元的股权资本,形成若干个资本运营公司,聘用高明的投资人做管理人员专门经营股权投资,这正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所提议和期望的。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本里,资本投资公司是指产业类公司或者伞形控股类公司。产业类公司是分为三级的资本投资集团。第一级是集团级,集团级负责资本运营、投资决策等;第二级是产品开发、市场竞争营销的子公司;第三级是工厂,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劳动人事管理、职工运作和市场各方面的管理。例如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公司,上层是集团,中间是各种各样的公司,基层是很大的工厂,哪怕是10万亿元产值,也是在这么几个层次的框架里形成一个产业集团。还有一种是伞形控股类公司,整个公司并不聚集于某一个产业,有的子公司做房地产,有的子公司经营百货商店,有的子公司从事工业制造,例如美国的GE(通用电气),GE有差不多5 000亿美元的资产,投资于银行、房地产、飞机发动机、电子制造业等,集团管理着方方面面。方方面面是由资本投资公司管理和控股的,形成一个伞形的控股公司。这两种公司,不管是产业类的还是伞形控股类,一般都叫作资本投资公司。

总的来说,国有资本管理从单一的资本投资公司管理转变为资本投资与资本运营双重管理,是国有资本管理方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这个意义上,当下中国政府各级的国有资本管理,无论是省级还是国家级的,资本运营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应该把一部分的国有资本改变成资本运营类的,可以是公司形式或者基金形式。总之,就是将一部分资本用私募基金的方式,或者是巴菲特投资、淡马锡投资这一类的公司投资方式,进行股权投资,不带任何债务,做一个财务投资者,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淡马锡在整整20年间,平均资本回报率达到15%,这是对国家最大的报答和贡献。

把资本运营和资本投资公司区别开来,搞清它的定义,然后把这两类公司都好好运营起来,这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近60万亿元的国有资本中有2/3作为产业投资类,1/3作为资本运营类,那么这20万亿元的国有资本从实体产业中的退出,一方面就为民营企业腾出了几十万亿元营业额的产业市场空间,有利于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这20万亿元资本形成的资本运营类公司并不是“脱实向虚”,运营类公司管理的20万亿元的资金作为股权投资,可以投到民营的、外资的、国有的工商产业公司里,投进制造业、商业等实体经济。但是这个时候资本运营公司作为第三方,成为一个战略投资者,使被投资公司的股权多元化,资本运营公司的国有资本还是在国资委管理体系中,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另类的股权投资。总之,逐步形成资本投资公司和资本运营公司的国有资产运行体系,并处理好两者关系,这是当前我们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从管资产转变为管资本的重要方向。

五、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途径问题

发展混合所有制,不能从概念出发,为混合而混合,混合的过程一定是有目的的,站在国有的角度讲,一般就是以下五种目的。

  1. 为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一个国有独资集团产权很清晰,但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中缺少各方面的平衡,容易缺少监督,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所以为了转制的需要,要推进混合所有制,使集团公司董事会变成多元的股权董事会,这种混合所有制是为实现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化而形成的混合所有制。
  2. 为了资源优化配置。国有企业的一块资源和民营企业,甚至外资企业的某块资源有互补性,企业一起合作,在股权上互相划转,就形成了混合所有制。资金混合后不仅资金实力变大了,而且这两个企业中的技术或者其他市场资源互补了,形成了资源优化配置,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也是推进混合所有制的一种目的。
  3. 为了化解困难。国有集团公司在发生困难时,通过混合所有制引入战略投资者,把自己的困难甩掉。这不是破产重组,而是通过资产重组化解客观存在的困难,这也是推进混合所有制的一种目的。
  4. 为了超常规的发展。通过集团公司之间换股的方式,子公司等值收购,母公司换股混合成一个多元的股权制公司,实现了企业的超常规发展,这也是一种目的。
  5. 为了把握机遇,更好地发展。时代和政策在不断发生变化,整个市场的运行基础也在发生变化,这个时候适应性地与关联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也是一种目的。总之,混合所有制绝不是书呆子式地为概念而混合,是有一定目的的。

国有企业集团在推进混合所有制的过程中,基于公司的性质、特点,在混合深度和程度上是有区别的。至少可以分为五大类。

  1. 需要保持国有独资形态的公司。比如特定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由于涉及的业务是保密和特殊性质的,这类公司必须独资,它就不参与混合所有制了。又如资本运营公司,因为是运营公司,永远不会有别的资本成为公司的股东,淡马锡4 000亿新元都是财政部投资的,其他国家的资本或者民营资本不可能往淡马锡集团层入股,虽然淡马锡连续20年保持了15%的回报率,很多资本都想入股,但是淡马锡始终独资。
  2. 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但应是国有资本控股的公司。战略投资者不控股,在董事会没有决定权,投资的目的仅有财务回报,成为财务投资者。一般来说,凡是政府国有独资,资金规模极大的企业想要引入战略投资者,基本上混合的对象都是战略性基金,也就是国资委的资本运营公司,或者是和国资委没关系,但和国家有关的社保基金理事会,类似中投这样的投资公司。当然,也包括民营企业里非常有实力的财务性基金投资公司,这样的战略投资者就是财务监督者,这样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货真价实的董事会,战略投资者在董事会里提意见是真刀真枪、绝不含糊的。
  3. 有些集团本身引入战略投资者之后股票上市,之后遵循上市公司的规则。
  4. 有些集团虽然资本金高达几百亿元,但所处行业是市场竞争类行业,只要资产价格性价比合理,完全可以放手市场化运作,集团可以将控股权转让给其他参与投资的非公有制经济或外资的资本,可以将股份转让一部分,也可以全部转让掉。
  5. 国有资本对外资企业或民营企业参股投资,也是一种混合所有制。不管是资本运营公司,还是资本投资公司,都可以参与投资非公有制经济的集团,在投后做财务投资者。资本运营公司不仅是投资国有资本的公司,也可以投资到市场上各种类型的企业,只要效益好、有前景就可以去投资。

除此之外,由政府主导的、直接推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类PPP项目,也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概念。

地方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六个抓手

一、着力从企业产品端改善供给结构

  1. 谋划符合时代特征的主流产品并抓住支撑这些主流产品的战略新兴产业。今后10-20年,进入千家万户的主打产品会是什么呢?从世界范围看,包括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在内的穿戴式智能终端、物联网智能终端将进入家庭生活,机器人、3D(三维)打印机、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等也可能成为主导产品,应该成为我们产业发展的方向。除了要谋划并抓住这些时代的主打产品外,更要重视支撑这些主打产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考虑到这种情况,2014年8月,国务院制定了相关文件,重点关注以下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等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石墨烯及纳米新材料,轨道、通用航空等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综合化工,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市场空间极大,很多是中国市场短缺的。
  2. 围绕产业链形成集群化发展格局。具体方式上,要推动以下三种集群。
    1. 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的集群。比如说汽车产业,一辆汽车有上万个零部件,要形成支柱,就要把上游零部件产业的70%-80%都实现本地化生产。又如,搞电子产业,笔记本电脑有2 000多个零部件,就要本地化几百上千家零部件企业,从集成电路到液晶面板,从印刷线路板到机壳,各种各样的关键零部件都能实现本地化生产。这样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就能形成集群。
    2. 促使同类产品、同类企业扎堆形成集群。当一个大产品产业链集群形成之后,它的上游原材料、零部件配套产业既可为龙头企业服务,也可为其他同类企业服务,这就有条件把同类产品、同类企业扎堆落户,形成集群。打个比方,就像一个地方有希尔顿也有喜来登,有可口可乐也有百事可乐,这样就使这个产业“东方不亮西方亮”。否则,如果只有一个世界级企业,今年它订单多了,就可能大发展,明年如果丢了几个大单子,就可能出现20%、30%的负增长。这样会使一个地区的经济大起大落,进出口也大起大落。
    3.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形成集群。产品销售过程中,会产生结算和物流等环节。比如,产品在全球销售、在全国销售,就会使与结算、物流相关联的各种服务型企业集聚扎堆,围绕着制造业集群来布局产业链。
  3. 建立健全产业“微笑曲线”。一个地方要形成国际化主打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在全产业链上下功夫,以垂直整合的方式,把研发、材料与零部件制造、物流、仓储、结算、销售等高端环节与整机组装制造集于一地,占据“微笑曲线”全产业链,就能形成集群化竞争能力,这样做对品牌企业而言还是水平分工的加工贸易模式,但对地区制造业来说则是垂直整合的产业集群。

二、着力加大小微企业供给力度

发展小微企业,其政策支持与大型企业有显著差异。对大企业而言,由于有比较良好的资本信用和竞争实力,融资能力一般都比较好,融资成本也相对较低。在政策诉求方面,更多地追求准入前国民待遇、同等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市场门槛平等就行。对小微企业而言,更需要的是投融资体制机制保障,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微型企业是百分之百的草根经济。政府解决好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使社会产生更多的小微企业,带动更多人就业,可以减少失业保险费的支出,长远看还能增加税收,推动整个社会步入良性循环。

在具体扶持上,要采取针对性举措,努力提高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关键要建立“1+3+3”的政策体系。

  1. “1”是一个创业者、带头人,用10万元资本金创业,带动七八个人就业。这是一个底线,资本金如果能够多一点当然更好。
  2. 第一个“3”是三笔资金。
  3. 各行各业各种创业者的群体中,对鼓励类的小微企业,比如返城农民工、下岗工人、复转军人等七八种群体,政府给予3万-5万元资本金补助。
  4. 经营过程中给予资本金等额的税费减免。
  5. 给予至少和资本金1∶1的贷款融通扶持。同时,各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普惠性优惠政策都叠加上去。这样创业者就会有20多万元启动资金,能创办一个像模像样的企业。对于这三笔资金,扶持归扶持,但绝不放纵,监管上做到不抽逃资本金、不搞空壳公司、不炒股票和房地产。
  6. 第二个“3”是三个平台。
    1. 创业培训平台,农民工、下岗职工、新毕业大学生、技术人员并不是天生就能创业的,为此开展三五天或两三周的创业基础知识培训,然后再让他们到市场上去摸爬滚打。
    2. 创业孵化平台,主要是利用旧厂房、旧仓库等改造成创业基地,为创业者提供租金低、配套好的办公经营场所。
    3. 与龙头企业的对接平台,包括大企业外包各种订单给微型企业,龙头企业外包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给微型企业,政府采购微型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等,帮助微型企业打开经营局面,不断发展壮大。

三、坚决去产能、去“僵尸”、去杠杆

  1. 把握市场竞争法则去产能。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产能过剩或者短缺是一种常态,但必须有一个度的把握。就一般情况而言,如果行业过剩10%-20%,市场优胜劣汰,这属于良性竞争;一旦过剩超过20%,恶性竞争就会出现;过剩超过40%,几乎所有企业都泥沙俱下,形成行业性亏损。实际上所谓去过剩产能,就是要把这个行业超过30%以上的部分坚决去掉,对超过20%-30%的就把那些技术差的消灭了或收购兼并了。
  2. 按照“五个一批”去“僵尸企业”。推动“僵尸企业”市场出清,主要有五大途径。
    1. 破产关闭。对不符合国家环保、能耗、质量技术、安全生产等控制标准和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启动司法程序,实施破产关闭。
    2. 兼并重组。对仍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压缩过剩产能、延伸产业链、促进转型转产。
    3. 债转股。依托资产管理公司等平台,打包承接一批银行债权和企业债务,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平稳出清。
    4. 集团重整。在企业内部采取合并、股权收购、资产收购、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等多种方式,优化资源配置。
    5. 组织调整。对一些由于管理不善而成为困难企业的,调整一下领导班子和组织体系就救活了。
  3. “四管齐下”去杠杆。从宏观上看,地方政府至少可以用四种办法一起着力。
    1. 核销破产。这对企业来说是破产关闭,对银行来说是坏账核销,宏观上说是债务减免。
    2. 收购重组。这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没有破产,但是会有一些债务豁免。比如,2000年前后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施了1.3万亿元的债转股、债务剥离,当时的债转股重组中,对活下来的企业减免了5 000多亿元的债务。
    3. 提高股权融资比重。如果我国全社会融资中股权融资比例提高到50%,那么一年就增加8万亿元、10万亿元的股权,这样企业债务3-5年相当于会减少30万亿- 40万亿元,一年10万亿元的话,三年就是30万亿元。
    4. 控制好房地产公司的债务率。在我国企业类债务中,负债率最高的是房地产公司,平均达到了85%左右。比如,2017年中国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公司资产负债率平均达到80%,有的甚至达到90%。

四、科学合理地供给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商业设施

城市群或大都市连绵带一般有四个基本特征:

  1. 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化率在70%以上;
  2. 大中小城市规模协调,相邻等级城市人口比例大多在1∶5以内,最高不超过1∶10;
  3. 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各城市之间交通便捷、信息畅通;
  4. 城市功能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产业优势互补。

按照大都市连绵带的框架,每个城市管理者要心中有“数”,应该掌握一些宏观的、战略性的城市规划数据,在决策时体现出经济学逻辑。比如建成区面积,国际惯例是,城市人均占用100平方米左右,包括住房、工厂、交通、商业、公共服务等用地。100万人口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大体就是100平方千米,低了就会拥挤,高了就是浪费。住房建设方面,发达国家人均住房面积一般在30-40平方米。我国人多地少,人均30平方米比较合理。这样算来,1 000万人口的城市建3亿平方米住房就可以了,再多就可能出现泡沫。商业设施方面,每2万元的商业零售额可配置1平方米的商铺,每2万元GDP可配置1平方米写字楼。垃圾、污水设施方面,每人每天约产生1公斤垃圾,综合用水0.3吨并产生0.25吨污水,相关基础设施应按此配建。

五、有效管控土地和房产供给

加强土地供给管理,应把握五条原则。

  1. 坚持深度规划后出让,开发地块尽量做到控制性详规、形态规划、专业规划全覆盖,这能使土地出让价格提高30%,最多可达一倍以上。
  2. 坚持生地变熟地后出让。由政府土地储备机构负责动迁、拆迁,土地整治好后再出让,不仅能保障依法拆迁、公平补偿,确保各方利益,还能大幅提高土地资产价值。
  3. 坚持招拍挂出让。这是国家三令五申的要求,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既能预防腐败,又可避免协议出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4. 坚持依法收回闲置土地。对久划不拆、久拆不完、久拆不建、久建不完的“四久”工程土地,必须依法收回,挽回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5. 坚持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土地储备是国务院的明确要求。建立土地资源配置“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良性机制,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用地保障,也能防止公共资源增值收益流失。

具体到土地储备环节,也有五条原则。

  1. 一步到位储备,细水长流使用。土地储备是有技巧的,必须在城市起飞阶段一次性完成,然后细水长流。
  2. 储备权集中,储备收益各级政府共享。相对集中储备权,有利于土地整体开发利用,但土地储备不应改变公共财政收入分配比例,收益应在各级政府间合理分配。
  3. 储备地使用兼顾公益事业和商业开发,大体对半开。
  4. 做好两个循环。第一个循环,即土地储备手续办完后,成为有价资产,通过银行抵押融资,搞征地动迁和“七通一平”,生地变熟地;第二个循环,是“七通一平”后,及时完善规划并分批招拍挂出让,回笼资金用于清偿贷款,抵扣一级开发的成本后,增值部分纳入财政预算,用于滚动开发或其他片区建设。两个循环正常滚动,不会诱发泡沫和债务危机。
  5. 严格设置风险“隔离墙”,即做到“大对应、小对口”。“大对应”就是做到土地收入与城建资金需求长期总体平衡;“小对口”就是当期单个地块开发与一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时间对应、资金平衡,“一个萝卜一个坑”,确保微观平衡、风险可控,以免形成糊涂账。

六、加快创新,创造新供给

  1. 分类指导,把握好“0-1”“1-100”“100-100万”三大阶段财政、金融的科研投入
    1. 第一阶段是“0-1”,是原始基础创新,是原始创新、基础创新、无中生有的科技创新。这是高层次专业人才在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在大专院校的工程中心、在大企业集团的研发中心搞出来的,需要的是国家科研经费、企业科研经费以及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的投入。
    2. 第二阶段是“1-100”,是技术转化创新,技术创新、是基础原理转化为生产技术专利的创新,包括小试、中试,也包括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开发形成功能性样机,确立生产工艺等,这是各种科创中心、孵化基地、加速器干的活儿。这方面就要调动各类智商高、情商高、有知识、肯下功夫钻研,又接地气、了解市场的人,建立各类小微企业,在各种科创中心、孵化基地、加速器做好技术转化创新工作。目的是形成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生产过程。
    3. 第三阶段是“100-100万”,是大规模生产力形成,是将转化成果变成大规模生产能力。比如一个手机雏形,怎么变成几百万台、几千万台最后卖到全世界去呢?既要有大规模的生产基地,这是各种开发区、大型企业投资的结果,也要通过产业链水平整合、垂直整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个阶段的金融服务重点是各类股权投资机构跟踪投资、企业IPO上市或者大型上市公司收购投资以及银行贷款发债融资等。
  2. 三个“1/3”的专利股权分配体系,是做好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美国《拜杜法案》规定,凡是使用政府科技或企业资本投入产生的成果,其知识产权获得的收益“一分为三”:1/3归学校或公司,1/3归研发团队,1/3归负责转化成果的中小创新企业。以前计划经济的时候,一切专利归国家和集体所有;2000年以来随着科研体制的改革搞活,成果发明人可以获得25%-50%的专利权;最近两年进一步放开,成果发明人可以享有50%甚至75%的股权。政策的着力点主要是针对研发人员的知识产权加强激励。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要知道,能搞出“0-1”的不一定搞得出“1-100”,基础创新的设计发明人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人、生产工艺转化者、生产制造组织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
  3. 符合六个特征的孵化器是抓好转化基地的关键。美国硅谷之所以孵化能力强,更关键的是,这些孵化器集合了六个特征。
    1. 项目甄别。聚焦专业领域,把好准入环节,分门别类,不能散而杂。生物医药孵化器,不能弄一堆机器人或其他行业的孵化企业。
    2. 培训指导。创新创业者经过培训,成功率一般可从10%提高到30%。
    3. 共享服务。公共实验室、专用设备或专业设施,由孵化器提供。
    4. 股权投资。有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风投基金、引导基金等多层次投入体系,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5. 收购转化。通过上市、集团收购、合资合作、成果转让等措施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6. 资源集聚。孵化器应成为行业信息传递、知识交流、人才汇集的窗口。
  4. 在“100-100万”阶段抓好“独角兽”企业的培育工作。从经验看,“独角兽”企业往往有五个特点:
    1. “独角兽”企业通常是产生于“100-100万”阶段发展的高科技企业;
    2. 成长之后市值巨大;
    3. 成长过程不断吃钱,多轮融资,融资规模大;
    4. 技术含量和商业模式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趋势好,成长潜力巨大;
    5. 产品有时代意义、全球意义和巨大市场。
  5. 政府要为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建立良好环境。主要有五个方面工作。
    1. 发挥股权投资市场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包括出台参考《拜杜法案》的政策、VC和PE服务科技创新政策、上市公司“独角兽”制度等。
    2. 完善股权投资的政策环境,比如,对高科技股权投资,其企业所得税可以按照15%予以征收。
    3. 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引领作用,与各类VC、PE结合,当好母基金。
    4. 完善以资本市场为主的多层次股权投资市场,畅通股权投资的退出通道。
    5. 推进提升VC、PE企业的品质,约束规范阻挡创新的不利因素。

改善营商环境的两个关键

一、改善营商环境的关键在于改善政府的服务方式

  1. 降低制度成本就是指政府在为社会、企业服务时,尤其是在政府审批的过程中,能够有越来越低的成本和越来越高的效率。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企业经常需要缴纳各种各样的费用。目前,从中央国家机关到省级政府,再到市、县级政府,都在分批次降低各种收费的标准,并取消了一大批收费项目。这些行为都是在降低制度成本,这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就是要简政放权。最近,从中央部门到省级部门,行政审批权都在一层层下放。3-5年前,一个地方政府的各种审批事项能够达到1.2万-1.5万项,仅经济类审批事项就有2 000项之多,还包括行政类、民事类等。政府在行政审批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权力。随着中央明确要求“简政放权”,各级政府都在清理审批事项,清理数量能够达到5 000-7 000项。其中,各级政府经济类审批事项大概能够清理掉2/3,仅保留600项左右,效果尤为显著。
  3. 不断拓宽市场准入范围。20多年以前,外资不能开百货店、办银行、办保险、开财务公司。不仅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甚至一般国有企业也很难进入上述领域。这说明过去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市场准入门槛也非常高,每个行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准”。我国正式加入WTO以后,制造业领域、商品贸易领域的各个方面,都向外资、民企和国有企业逐步放开。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中,知识产权应该获得充分尊重。这里所谓的知识产权,包括各种专利、品牌等。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富和资源,必须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绝不允许有偷盗知识产权的现象出现。我国既需要尊重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其他国家也需要尊重我国的知识产权。
  5. 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首先,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要实行同等国民待遇,而且要在准入前实行同等国民待遇。准入前国民待遇,是指在投资发生前,公司注册登记,项目立项申请,不论是外资、内资、国有、民营,都将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如果同样从事某一类型业务,国有企业可以准入注册登记而民营企业不可以,或者国内企业可以而外资企业不可以,这就是准入前的不同等国民待遇。当然,如果准入前都实施了同等国民待遇,那么准入后,在同一个市场环境里,不同类的各种企业更应实行同等国民待遇。

二、改善营商环境的重点在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1. 降低税费成本。税收是营商成本的重要组成。但减税的政策是由中央来制定的,地方政府不能胡乱作为。如果有比较好的减税想法,应该跟国家税务部门研究后报送国务院审批,甚至可能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并通报,这是因为税率的任何变动都可能触及法律的更改。因此,地方政府税费成本里的税,尽量不要乱说乱干,这是违法的。要降低营商成本,一方面要按照中央精神,用足用好中央对一些高等技术、新兴产业等鼓励类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多发展一些中央鼓励的产业,这样既能够贯彻中央政策,又能够让企业切切实实分享税收优惠红利。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认真研究自己能够做主的收费项目,能降的尽量降,能豁免的尽量豁免,尽力为各类企业尤其是困难企业降低成本。
  2. 降低融资成本。
    1. 人们普遍认为,降低融资成本是地方政府无能为力的事情。这是因为,贷款的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浮动利率又是由各地商业银行管理。然而,全社会融资成本不仅由利率决定,还受到融资结构、管理激励措施的影响。地方政府为降低地区融资成本至少有三个方面可以着手:改善地区融资结构,降低企业高利息融资比重;其二,发展产业链金融,以增强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其三,通过优惠政策增加小微企业的资本信用。
    2. 在改善融资结构方面:如果一个地区融资中,银行贷款占比不到50%,其他的都来自小贷公司、信托公司,融资难、融资贵就会成为这个地区的大问题。这是因为,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可能普遍超过10%,甚至达到15%-18%。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就应当有所作为,优化该地区的融资结构。具体来说,就是要平衡好三种融资渠道的比重,例如银行贷款占到60%-70%,资本市场股权融资或债权融资占到20%-30%,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控制在10%-20%,这样的比例就是合适的。
    3. 还有一个市场是银行间中票市场,这些年中票市场贷款也可以视为一种债券。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购买该类贷款,都是由当地银监会、人民银行审批的,利率与债券一样,也比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低1-2个百分点。这些市场的贷款功能应当充分被发挥。如果地方政府有意调控,让自己管辖地区成千上万家企业的融资比重符合上文的标准,那么最多只会有10%-20%的企业融资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即便这些融资的利率高达15%-20%,由于份额只有10%-20%,对整个地区融资成本提升的影响就不那么明显了。如果地方政府对上述三类融资市场放任不管,对企业融资行为不调节、不引导,中小企业就将成为“无头苍蝇”,银行的钱借不到,只能到小贷公司借高利息资金,甚至去地下钱庄融资,最后往往会由于支付不起高额的利息而濒临倒闭。
  3. 降低物流成本。我国的物流成本高早已是社会共识。中国全社会各种物流成本占到了GDP水平的15%,而美国只有GDP的7%,欧洲、日本在6%-7%,甚至连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也只有10%左右。中国的物流成本高居全球第一,这是不争的事实。物流成本的下降,实际上都掌握在各级政府手中。
    1. 中国物流成本高的首要原因就在于铁路运输没有利用好。我国拥有如此发达的铁路轨道,但在2018年铁路货运量只占到总货运量的6%。而美国虽然高速公路汽车运输、空运、海运也很发达,但每年所有的物流货运量中20%由铁路负责提供运营,这与我国形成了鲜明对比。铁路的运费只有高速公路汽车运费的1/3,如果我国有15%的货物由铁路运输,这部分货物的运输成本就至少降低了2/3。铁路运输之所以占比低,一个重要原因是“最后一千米”的铁路终端建设不到位。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开发区物流运输的“最后一千米”都没有铁路,企业如果走铁路运输,需要将厂里的货物先装到卡车上,再开几十千米运送到附近火车站的货场上,再经过火车“七转八转”,非常麻烦。
    2. 物流成本高还有一个原因,中国缺少铁路、公路联运,铁路、水路联运,或者铁路、航空之间无缝对接的多式联运。多式联运不是硬件问题,而是软件问题,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多式联运系统我们搞得很差,各个地区基本上没有这样的物流指挥部和多式联运公司,最后企业可能要白白增加15%-20%的物流成本。
    3. 我国企业布局不够合理,缺少产业链集群。一家企业坐落在城市的东边,但所需原材料、零部件却在城市的西边,公司在几十千米甚至数百千米的路程频繁地运输货物,看起来很繁忙,实际上都是浪费。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城市发展需要有产业链的集群布局意识。
    4. 降低要素成本。要素成本包括土地成本、房地产成本、天然气成本、煤油成本、蒸汽成本、电力成本等。
    5. 用好人才红利,降低劳动力综合成本。最近10年,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工业发展失去了机遇。因为许多地方的企业,劳动力成本固然高了2-3倍,但是产出往往上升了5-10倍。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十种有效方式

当下招商引资呈现三大特点。

  1. 在经济“新常态”下,真正有效供给的工商产品和工商项目并不多。如今各地都把好不容易得来的项目紧紧抓住毫不放松,所以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挖墙脚式”招商很难,从沿海小城市到如深圳、广州、上海等沿海大城市招商也很难。而过去经济高涨时,经济大浪潮带来各种各样的“鱼虾”,沿海大城市去捕捞“大鱼”,剩下的“中鱼”“小鱼”“虾米”对大城市来说意义不大,往往会主动转让给内陆地区,所以过去互助招商引资的现象很常见。然而在现阶段这种互助招商引资的现象鲜有发生。
  2. “大呼隆”式的招商引资已成为过去式。以前各地通常把全世界的厂商聚在一起开大会,领导发言介绍投资环境。但现在这种粗放式的活动已不奏效,而且最近这类活动在各地大幅减少,不是大家失去热情,而是这类活动已经不实用了。
  3. 低成本、粗放型招商已不适用。过去“砍胳膊砍腿”式招商引资通常在税收、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进行大规模让利,而如今真正优秀的企业已经不再需要这类恶性低成本的招商。

在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改变过去已不适用的招商思路,以下十种有效的招商引资方式可为地方政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助力吸引优质项目落地。

  1. 产业链式招商。产业链式招商是指,如果招商对象生产上游产品,而本地具备中游和下游产业,引进该对象就可以打通上中下游的市场资源,形成产业链集群,优化配置,提高效益;如果招商对象生产中游产品,地方政府就可以向其表示本地有上游原材料相匹配,或者有下游市场相衔接,只要招商对象进来本地市场就能够形成产业链。即使本地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也可以与对方打赌:只要对方进入本地市场生产中游产品,政府保证在一两年内配套相应的上下游市场;只要对方引入核心企业,就保证在两三年内上游原材料、零部件等为之全部配套,如果配套不了,那么地方政府就要做出赔偿。
  2. 补短板式招商。一个企业或产品的发展需要资本、技术、市场三方面一个都不能少。对于有资本、技术却找不到市场或者进不去市场的企业,放开当地市场可以让技术和资本随之落户,形成资源优化配置;对于有技术,国内也有市场,但需要几百亿元投资资金周转的企业,帮助其解决资金来源也会形成资源互补。
  3. 因势利导式招商,即顺应资源市场配置招商。利用本地的稀缺资源优势进行招商引资,因势利导、顺水推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4. 给予对赌式支持。这种支持政策与过去“砍胳膊砍腿、自残式”的粗放式优惠政策不同,而是与招商对象设立互为前提的边界条件,我方赋予某些特定的支持政策的同时,对方必须完成相应高水平产品投资和产量的目标。如果一个项目是绝对有意义的战略性投资,那么地方政府综合研究以后做出集体民主决策,也是值得一试的。
  5. 收购兼并式招商。对现有国有、民营企业资产,转让部分或全部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国内外流行的发展方式。对在本地发展不佳的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进行兼并收购,一方面能盘活企业,另一方面还引进了新的资本。对在外地或国外发展困难的企业,在对该企业的行业特征、核心技术、市场前景、财务状况都有实质性了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买断对方的控股权,将对方企业整体转移到本地来生产。
  6. 牌照资源补缺式招商。一些企业愿意到当地发展,当地政府也欢迎,但这些企业有特殊的需求,比如希望获取某种资源或牌照。这种情况往往地方政府掌握着牌照发放权或其他某些资源,或者地方政府需要为企业向国家申请,那么政府帮助企业获取特定的牌照或资源,是一种平衡。
  7. PPP合作招商。在保障公平公正、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前提下,允许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公共服务项目,也是合作共赢的一种招商方式。此种招商方式要做到以下五种“平衡”。
    1. 凡是市场化收费可以平衡投资的项目,应完全放开由市场主体来做,如高速公路项目。
    2. 凡是当期收费较低、暂时无法平衡的项目,可以通过逐步调价的措施使项目最终形成投入与产出基本平衡,如供排水、停车场项目。
    3. 凡是由政府提供的免费公共服务的项目,应通过政府采购、分期付款的方式把一次性投资变成长周期的公益服务采购,以时间换空间,形成长周期的投入产出平衡。
    4. 凡是无法以采购方式推进运作的大工程投资项目,政府应配置土地等相应资源使其平衡,比如地铁项目。
    5. 凡是高收益的公共服务项目,政府要限定投资者的收益幅度,杜绝利益输送、损害公共利益,如土地开发整治项目。
  8. 产业引导基金招商。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一般会产生1∶3或1∶4甚至更高的杠杆比。比如政府出资30亿元,凭借其良好信用可吸收100多亿元社会资本参与,整个投资基金规模可达150亿元。通过这种杠杆放大效应,有限的财政资金可以投入更多技术改革、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还可以推动企业重组和并购。同时,股权投资基金本身是一种市场化选择机制,具有优胜劣汰的功能,由基金管理人选择项目投资,总体上会选择那些技术含量高的、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从而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9. 问题导向采取措施式招商,即通过帮助企业解决它们特别想解决的问题来招商。比如提供企业所需要的产业环境或制度环境。目前一些大规模生产全球化产品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都需要对应的全球化物流大通道。
  10. 争取国家的特定政策。国家在一些新区、开发区、特区、自贸区、保税区等平台实行的优惠政策,能够对招商引资起到重要作用。

第七章 全面开放:应对国际新格局

新时代我国开放的新格局、新特征

一、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的特征及成效

在过去的40多年里,中国的对外开放有五个方面的特征。

  1. 在国际贸易方面以出口导向为主,利用国内的资源优势推动出口发展,带动中国经济更好地发展。
  2. 在国际资本方面以引进外资为主,用外资来弥补不足的资本,推动经济发展。
  3. 在区域开放方面以沿海开放为主,沿海地区先行设立各种开发区、特区、新区和保税区,中西部内陆逐步跟进。
  4. 在开放领域方面主要以第二产业开放为主,工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建筑业等行业先行开放,服务业开放的力度较低,发展的速度也比较慢。
  5. 以开放倒逼改革,中国最初几十年的开放以适应国际游戏规则为主,用国际经济规则倒逼国内营商环境改革,倒逼国内的各种机制体制变化。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五个新特征

  1. 中国的开放不再以出口导向为主,而是既鼓励出口,又努力扩大进口。出口大国不一定是经济强国,因为出口大国可能是来料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经济,出口的商品可能是原材料、农副产品等。进口大国和经济强国有很强的关联。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进口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原因是:
    1. 进口大国的人口消费外国产品能力很强,否则进口的商品会卖不掉;
    2. 进口大国有比较强的外汇支付能力,也就是有比较多的国际贸易硬通货货币;
    3. 进口大国在世界上具有商品、大宗物品定价权,因为大规模进口国对卖方来说,有定价的能力;第四,到一定阶段,进口大国的货币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使用本币就可以在国际市场购买商品和服务。
  2. 中国从引进外资为主,转变为既鼓励外资进入中国,也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
  3. 中国从过去的沿海开放先行、内陆逐步跟进,转变为沿海与内陆同步开放、东南西北中共同开放
  4. 中国的产业开放领域从工业、商业、建筑业开放为主,转变为工商产业、金融业、服务业、服务贸易全方位开放
  5. 中国的开放已经从适应国际惯例、国际游戏规则为主,转向为开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三、新时代开放的任务重点

  1. “激发进口潜力”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担当和风范。进出口贸易的平衡既能减少国际贸易摩擦,也不会使人民币过分升值。我们是以追求货币稳定为目标的。一个货币长期稳定的国家和一个国家拥有长期稳定的货币都是一种良好的信用,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让人民币成为国际上的硬通货。激发进口的潜力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更多地在国内买进口货,不必再到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去买很多商品背货回来。
  2. “持续放宽市场准入”体现了我国更加开放包容的气度和自信。
  3.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体现了我国从制度上打造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发展环境的鲜明导向。
  4.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体现了我们着力推动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的意识和责任。内陆开放高地一定要做好以下五件事。
    1. 开放高地一般是与大城市相关的。比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以及杭州都是大城市。内陆的开放高地一定跟内陆的省会城市有关。如果一个省的省会城市不能成为开放高地,那它下面的某个地市州或县成为这个省的开放高地就不太可能了。所以,首先是齐心协力把省会城市、内陆的大城市发展成为开放高地,然后再辐射延伸到省下面的地市州县。
    2. 开放高地一定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其铁路、港口、航空、高速公路也许是区域的枢纽,也许是国内的枢纽,甚至是直通世界的枢纽。
    3. 开放高地应该是一类口岸。一类口岸就是海关在这里设关检,进口货物在这里经关检就放行,出口货物经关检后交了税就出境。过去一直认为关检一定是在沿海、沿边、沿疆。一二十年前,内陆所有的海关基本不搞关检,属于二类三类口岸,一类口岸都在沿海。最近5年,中国内陆的一类口岸增加了十几个。一旦确定某地属于一类口岸,这个地方的海关人员便会大量增加。
    4. 内陆开放高地要有大平台,就是保税区或者新区这些国家特别开放的区域。保税区属于境之内、关之外,相当于一个没有关税的地区。2008年以前,中国内陆没有保税区,2010年之后,中西部的重庆市和郑州市开始有了保税区,并由此起步迅速发展。到2015年,整个中国内陆地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经发展到60多个。如果没有保税区,大量的产品进出都要经海关关检,还涉及加税、退税等程序,无谓地增加了劳动力、时间和成本。所以一般来说,开放高地要有保税区大平台。
    5. 开放高地要有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的大产业,方能让其生产的产品在国际上大进大出。

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要打好五张牌

一、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必然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1. 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必然性
    1. 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道路和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模式、道路产生了不同的质量和效果。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中国GDP仅占全球GDP份额的1%,只有美国GDP的4%。40年后的2019年,中国占全球GDP的份额已经上升到16%,大约是美国GDP的66%。如果两国都保持当前的增长速度,再过10年,到了2030年左右,中国的GDP规模可能会再翻一倍,达到200万亿元,大约是30万亿美元。而美国即便保持最近10年的最高增速3%,到2030年也难以达到3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量。这意味着,如果保持当前的发展环境不变,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能会在10年后赶超美国。
    2. 美国正处在潜在经济危机可能爆发的前夕,需要主动挑起经贸争端以转嫁风险。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在近10年的时间里似乎“蒸蒸日上”。但表面光鲜的背后,潜伏着非常沉重的包袱,这便是美国政府的债务危机。截至2018年底,美国政府债务水平高达22万亿美元,而当年的GDP水平只有20万亿美元,政府债务水平是美国GDP的110%,这还仅是计算了联邦政府债务。美国50个州,包括下属诸郡县,还有6万亿美元的债务。两项加起来足足有28万亿美元之多,是美国GDP的140%,这其中隐含着巨大的风险。众所周知,美元之所以“称霸天下”,有五个原因:
      1. 历史因素,美元作为世界主导货币已有70年历史;
      2. 物资存载,20世纪30年代,美元开始称霸世界时,GDP占全球50%,工业产值占全球45%,黄金储备占全球80%;
      3. 贸易结算,利用SWIFT掌握着以美元计价的全球贸易清算网络;
      4. 维护美元地位的军事力量;
      5. 信用支撑,70年中的最初30年是以黄金为锚发行美元货币,近30年是以美国主权信用、以美国的经济和税收作为支撑。但是最近十年来,情况发生变化,为了缓解2008年的次贷危机,美国政府印发基础货币,实施QE。美元发行的货币之锚,泡沫不断增加,信用开始下降。美国政府国债余额在2018年已达22万亿美元。而美联储则通过发行基础货币购买美债,并将货币超发的泡沫转移给全球。一般而言,美国GDP的30%左右是税收,美国20万亿美元的GDP大体上对应着6万亿美元的税收,其中40%是50个州及郡县的税,60%是联邦政府税,约3.6万亿美元。税收作为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对应着政府债务,或者说对应着美联储基础货币发行的信用基础。因此,对于债务和基础货币的发行,美国国会大体上要遵循三个原则。
        1. 政府债务余额不能超过美国GDP的70%,这也是国民经济的安全线。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70多年时间里,一直可以倒推至1930年,美国政府的债务水平从未超过GDP的70%,安全线守得很稳。但金融危机以后,美联储为了救市印发了大量美元,可谓“直升机撒钞票”,债务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的69%,直升到2008年的80%,2009年快速突破了90%,2012年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当年更是超过了100%。
        2. 政府债务余额一旦超过GDP的100%,国会就要严格限制发债,因为这是发生重大金融危机的警戒线。然而在2013年,预算方案未能通过导致政府面临资金紧张,联邦政府部分机构被迫停摆近3周,约80万政府职员强制休假。时间久了,国会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连议员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于是不得不又批准发行国债。奥巴马政府和特朗普政府都经历过政府停摆,主要原因都与政府债务规模过高有关。
        3. 联邦政府债务余额如果超过美国GDP的150%,美债发行就会陷入困境,美元就会发生严重的信用危机。假设美国一年的税收占GDP的30%,按分税制,约40%由美国州郡县分走,联邦政府可以拿到的税收只能占GDP的18%。这种情况下,美元必将面临崩盘的可能。由于政府债务平均分10年来偿还,则每年需要偿还GDP的15%,而全部债务余额每年的利息哪怕只有2%,总量亦会达到GDP的3%左右,加起来就超过了GDP的18%。这意味着,仅偿还债务的本息就将覆盖整个税收,而政府开支、军费开支以及社会保障经费都没有来源,国家信用将濒临崩盘,只能被迫发行更多的政府债,但整个世界都会预期到美国没有能力偿还本息,不愿意再来购买美债,这样一来美元就将濒临崩盘,届时将会出现一场巨大的危机。要缓解债务危机,无非有三种办法。
          1. 不负责任地发行100年期的债券,并通过负利率政策缓解利息支付压力。发行100年期的债券,实际上是把眼前的危机推向未来,但核心的问题是“谁来买单”。100年后,我们的子孙后辈可能依然收不到美国的还款。
          2. 以邻为壑,通过制造贸易争端“抢夺资源”。但如果只是“抢”一些非洲小国,只有几十亿美元的规模,对美国而言毫无意义。而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美国认为几年内可以“抢夺”上万亿美元的资金,这个体量是值得一做的。
          3.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目前,美国每年有动辄上万亿美元的军费开支,维持其“世界警察”的霸权地位。通过结构性改革,如果一年能够节省5 000亿美元的军费,才能切中财政开支的要害。美国国民经济供给侧有许多不合理的结构性问题,需要进行基础性、制度性改革。现任政要应该学习美国里根总统、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的魄力,真正地去实施结构性改革。
  2. 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我们既要看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必然性,也要看到它的长期性。即便中美两国在某一阶段谈判达成了共识,签署了合约,也仅仅是度过了短暂的危机。即便此刻贸易争端的“硝烟”消失了,但几年后或许会“卷土重来”,美国又会以别的理由对中国展开新的制约。今天是“关税战”,明天可能是“汇率战”甚至“金融战”,各种各样的冲突都会接踵而至。
  3. 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复杂性。
    1. 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的制约意图早就存在,早在2000年中国加入WTO之前,美国就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阻拦中国。然而,美国在2001年爆发了互联网金融危机,再加上“9·11”事件使美国国内局势“雪上加霜”,股市在年内暴跌了40%多,经济遭受重创,极度需要与中国在国际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开展更好的合作,需要依靠中国力量来支持本国发展,无暇再与中国展开新一轮冲突。在那一阶段,中美之间合作多于摩擦。
    2. 到了2006—2007年,美国互联网危机已经度过,经济恢复到了比较好的状态,于是美国又站出来多次指责“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问题,时至今日还在讨论的“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市场经济国家”等概念,其实都是在那一时期提出的。美国强调,如果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在WTO中就不能享受最惠国待遇,WTO是市场经济国家的贸易组织。美国试图从基本定义出发,推翻中国在WTO中的地位。随即,该问题也引起了一场又一场的辩论。偏偏到了2007年美国又爆发了“次贷危机”,在2008年发展成一场全球性“金融海啸”,论影响力要比2000年的互联网危机大上十几倍,直接摧毁了全球十几万亿美元的资产。此时,美国已然无力再对 […]

二、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应坚持四条原则

而一旦全部关税加征到位,必将是“贸易战”真正的开打之时。“贸易战”一旦全面开打,可能会衍生出五种打法。一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关税战”,两国继续相互竞争性地加征关税,这也是最常规的形式。二是“非传统壁垒战”,除了上面提到的传统关税壁垒,两国之间还有可能设置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甚至实施贸易脱钩,相互之间不再进行买卖,断绝贸易往来。近两年来,这种行为也时有发生,例如美国对华为公司芯片断供、停止其使用操作系统等。三是“汇率战”。四是“金融战”,这也是“贸易战”的升级形式。五是“长臂管辖战”,即美国将国内法国际化,扩大管辖范围。

三、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要打好五张牌

  1. 市场是王牌。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占据了全球70亿人口的大约1/5。当前,我国的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大关,在向着2万-3万美元方向发展。假如十几年以后,我国的人均GDP水平翻番,正式达到2万美元,那么就会发展成为一个28万亿美元经济体量的大国,无疑也将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消费占GDP的比例已经从十年前的35%提升到现在的50%,再过十年,其占GDP的比例将达到70%左右。这背后是四亿中产群体的崛起。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正逐步蜕变成“世界市场”。
  2. 产业链是王牌中的王牌
    1. 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出现了根本性变化。20世纪80年代,全球贸易总额的70%左右是工业制成品。到了2010年,全球贸易总额的60%是中间品,包括零部件、原材料等,工业制成品只占到40%的份额。截至2019年,全球贸易的70%是中间品贸易。数据的背后伴随着一个现象,即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品,不再由单一国家、单一地区的企业负责生产。一件产品往往是由几十个国家、几百家企业生产的上千个零部件互相组合而成的。唯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会产生巨额的中间品贸易,并会带动生产性物流、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金融,以及包括各种各样科研开发和研究设计在内的服务贸易的飞速发展。
    2. 生产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一件产成品的生产过程可能涉及几千个零部件,由数千家企业在几十个国家、几百座城市形成一个产业链条。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哪家企业成为灵魂、成为牵头者,哪家企业在负责管理,把产业链中成百上千家中小企业组织在一起,哪家企业就是世界制造的领导、产业链群体的核心。因此,现在看全球制造业,不再像几十年以前只关注单个企业规模的大小,当前重点要看产业链的集群、供应链的纽带、价值链的枢纽在哪里。谁控制了这个集群,谁就成为纽带的核心。谁作为价值链的枢纽,谁就是制造业的龙头。
    3. 与产业链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价值链。当全世界成百上千家工厂生产的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在组合加工的过程中时,就产生了国际贸易。在如此复杂的过程中,几十个国家(地区)、数百座城市的成百上千家企业是否会在每单交易时都会进行企业之间的相互结账呢?答案是否定的。现实中,诸多企业之间会通过互联网通信系统在某个自由港形成一个结算点。跨国公司之所以会选择在自由港进行结算,主要有三个原因。
      1. 方便外汇交易。跨国公司的结算对象分布在全球不同国家,使用的结算货币各不相同,外汇交易往往采用离岸交易,很多离岸中心恰好设置在自由港。
      2. 降低交易成本。自由港的税率一般只有15%,甚至低到12.5%,能够明显降低结算税费。
      3. 发挥人才优势。自由港往往聚集着高层次的金融、会计和精算人才,能够更好地提供结算服务。
    4.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并不是与数百家企业在不同的活动点上单独进行结算,而是利用现代通信系统汇总在某一个结算点进行结算。这就意味着,结算产生的税收,包括所得税、专利税、版税,以及结算产生的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都不会发生在零售加工商所在国境内。综上所述,当今世界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在于产业链的竞争,还在于价值链的竞争。谁拥有了价值链的阶段枢纽,谁就将拥有整个产业链的财富中心。
    5. 还有一个与产业链相关的重要概念是供应链。过去几十年时间里,数十个国家、上百家企业共同生产一件产成品,由此形成了上中下游的产业链集群。集群中的企业相互之间要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和金融服务,整个服务贸易将会通过供应链展开。供应链的纽带同样会对产品生产起到关键性的枢纽作用。谁掌握了供应链枢纽,谁就更容易掌控产业链集群,成为全球贸易中的产业巨头。
  3. 金融是盾牌。金融是盾牌。具体而言,有四个方面的工作需要我们重点做好。
    1. 要做好金融系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去坏账、刺泡沫,这些工作一定要做好。各类工商企业,包括工业制造业企业、房地产公司、商业性服务性公司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过高的债务率和坏账率必须尽快降下来,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一旦面临金融市场冲击,中国高负债、高坏账企业将极易陷入困境。要补足金融市场短板,消除自身的薄弱环节。唯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把盾牌筑牢。
    2. 要深入研究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发动的历次金融战的目的、手段和效果,未雨绸缪,做好防范预案,制定反制措施。前文提及,“贸易战”一旦全面展开并且进一步升级,可能会有五种具体的衍生形式,其中“汇率战”“金融战”“长臂管辖战”实质上都是广义的“金融战”,可以统称为“金融战”。
      1. 美国在2015年出台了一个法案,专门制定了对世界范围内“汇率操纵国”的惩罚条款,一旦某个国家被认定为操纵国,美国政府将可以采取十条惩戒性措施。其一,美国所有的银行、保险公司不得为“汇率操纵国”企业提供融资和保险,无论这些企业在本国经营还是在其他国家经营,都不能向美国的金融机构借钱。其二,美国的资本市场对“汇率操纵国”企业关闭。包括申请IPO上市的企业暂停上市,已经上市的企业强制其退出。其三,通过征信系统的强制干预,把“汇率操纵国”的国家信用或“汇率操纵国”重要金融机构的信用降级,例如,从AAA级降到AA级、BB级。其四,实施贸易脱钩,美国企业不再和“汇率操纵国”企业开展货物贸易。其五,美国不再和“汇率操纵国”讨论任何贸易协定,美国和“汇率操纵国”之间各种合作协议的谈判统统取消。其六,美国政府将对“汇率操纵国”的政府、企业和个人资产,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冻结。其七,对“汇率操纵国”企业处以巨额罚款。其八,利用比特币系统帮助和刺激“汇率操纵国”的企业和个人抽逃资金出国。其九,倒逼“汇率操纵国”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市场开放,使“汇率操纵国”更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其十,SWIFT系统对“汇率操纵国”关闭。2015年法案明确规定,只要美国政府宣布某国为“汇率操纵国”,政府就有权采取上述十条处罚措施对“汇率操纵国”实施金融制裁。
    3. 妥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主要包含六个要点。
      1. 全面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是指,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的结算,即我们买卖他国商品都使用人民币支付。自2009年首次推出以后,跨境人民币结算在2010年达到了1 000亿元,2013年突破了4.63万亿元,2015年更是突破了7.23万亿元。
      2. 积极开展国与国之间的本币互换。当然,两个国家能够进行货币互换,本质上需要两国相互接受对方货币的使用价值。
      3. 建设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例如,在中国香港建成1万亿元规模的交易市场,在英国、新加坡或其他国家再建一个1万亿元规模的市场,总共建成2万亿元规模的离岸人民币市场。
      4. 推动人民币大宗物资清算、定价。也就是说,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不再用美元计价,而是用人民币计价。实现人民币计价,人民币就不仅是结算货币了,更成为计价货币,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规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当前,一定要加快推动人民币计价体系的建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宗商品采购国,需要获得对商品更加直接的定价权,人民币计价正是定价权的重要体现。
      5. 加强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的资金、融通、投资都要尽可能地以人民币计价,形成“一带一路”人民币资金圈。
      6. 加快布局CIPS,即建设一个以人民币为清算货币的全球商业银行网络。中国人民银行自2012年起就在建设并推进这个系统,经过六七年的建设,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有几十个国家900个商业银行加盟的、互联互通的贸易结算系统。一旦SWIFT给我们设置障碍,我们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将CIPS推出来。
    4. 进一步加快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引进外资的金额几乎等于全部工商产业资产的30%,这也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推动力量。
  4. 第四张牌,科技是关键牌
    1. 基础性研发,国家投入明显不足。从整个科研开发投入的情况来看,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2018年,中国整个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2%,大约有两万多亿元。然而在“0-1”的战略性、高科技、重大基础性研发方面,即在核心、高科技、基础性的研究开发(又称“核高基”研发)方面,投入量只有全部研发费用的5%。也就是说两万多亿元资金中只有1 000多亿元投入了“核高基”的研发中。反观美国,研发费大概占据整个GDP的4%,2018年大约在8 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万多亿元,从绝对量上就是我们的2.5倍。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在“核高基”研发方面的投入占到整个研发费用的17%,差不多有1 500亿美元,相当于1万多亿元,是我们的十几倍。整个G20国家“核高基”研发占总研发费用的比例更是高达20%,这就是我们存在的真实差距。在“从0到1”、从无到有的基础性研发方面,我们的投入严重不足。
    2. 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些基础性的研发专利成果,但我们真正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同样偏低。发达国家一般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大约为40%,而我们国家只有10%左右。
      1. 目前,我国专利转化的激励机制是:科研成果出来以后,投资者(无论是企业投资、研究所投资、学校投资还是政府投资)只拥有知识产权的30%,而70%归于发明者。这个机制看起来很好,能够鼓励科学家发明创造,但问题在于,专利如果转化不成生产力,70%的知识产权依然是零收益。
      2. 这方面可以借鉴硅谷的《拜杜法案》,该法案是1980年提出的。这个“Know-How”(技术诀窍)的分享专利法案规定,美国任何的科研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的1/3归原始发明人,1/3归投资者,剩余的1/3归有能力将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人。专利的转化者本身并不是发明者,而是专利分享者。在硅谷的专利转化运行机制中,专利转化者是一股重要的力量,这群人往往是年轻的科技人员,每年往返于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科研院校,这些学校将基础性研发如同大字报一般贴出来,专利转化者要逐一查看,如果认为可以转化某项发明成果,就会跟学校签约。几年之后,如果成果转化不出来,学校和发明者不会有任何损失,转化者的工作也是白干。而一旦成果转化出来,专利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那么1/3归发明人、1/3归学校、1/3归转化者。
      3. 在大规模生产线制造、独角兽企业培育方面,我国还应当加强私募投资基金建设和科创板建设。首先,美国的私募股权市场可以对科技研发企业进行“一轮、两轮、三轮”或者“A轮、B轮、C轮、D轮”的多轮投资。而在资本市场,企业只有投资规模达到500亿美元才能上市。这种制度值得我们借鉴。其次,科创板的退出机制建设也要加强。目前,上海和深圳都在推科创板。科创板不能只进不出,那样就会变成“僵尸板”。深圳的新三板市场,当年实际是想做成科创板的。4年的时间里上市了1万多家企业,但除了上市时有一波成交外,其余时间基本都没有交易。这1万家企业是名副其实的“僵尸”上市公司。证监会没有办法,从中挑选了1 000家企业,成为“新三板中的新三板”,为何不让其余9 000家公司退市呢?目前,很多新三板公司都在动脑筋退市,到上海的科创板上市,好像之前进错了门一样。归根结底并没有什么诀窍,上海科创板如果不把退市制度搞好,过个三五年,500家科创企业上市,一堆垃圾公司不能退出,一样会遭遇新三板的宿命。
  5. 第五张牌,开放是我们永远的底牌。按照中央在对外开放方面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布局了18个自贸区。自贸区要敢于突破以前开发区不能去做的事,即实现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资金自由、物流自由、人才就业自由以及数字贸易自由。自贸区应该与FTA对标,即与国家和国家之间放开搞自由贸易的协定对标。自贸试验区应当勇于探索、试验FTA设定的游戏规则。而一般性的简政放权规则,没有自贸区,也应该做这些尝试。FTA中的游戏规则主要涉及八个方面,包括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知识产权清单保护、劳动力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竞争中性要求、教育卫生领域开放、数字经济开放。

建设自贸试验区,补齐服务贸易发展短板

比我国40多年来货物贸易的发展速度,仍然存在着五个基础性、结构性问题。

  1. 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很大。2018年7 594亿美元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量中,逆差达到2 922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服务贸易逆差的40%。
  2. 结构效益不好。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而知识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资源环境密集型的服务贸易能力很弱,均表现为大幅度的逆差。
  3. 巨量的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发展理应具有的带动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进出口贸易国,每年4万多亿美元的货物贸易必然伴随生产性服务业,比如与货物贸易紧密相关的跨国运输、货物保险和贸易清算及结算的竞争优势未发挥出来。
  4. 跨国公司一方面在中国境内形成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最为齐全的制造业,另一方面这些制造业企业产业链标准、供应链纽带、价值链枢纽的掌控企业都注册在境外,由此形成的服务贸易业务量以及清算和结算后形成跨国的专利版税、企业所得税也都算在境外。
  5. 服务贸易营商环境制度存在一定问题。对服务贸易领域的相关行业,比如金融、保险、生产性服务业、教育、卫生、文化创意以及数字经济等行业限制较多,准入门槛较高,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开放体系还未形成。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集中表现在八个基本方面。

  1. 自贸试验区作为境内关外,一线放开、二线封闭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海关政策除了体现在自用物资进口实行零关税之外,更主要的是在非关税贸易壁垒方面以自由化为核心,强调以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为重点。
  2. 税收优惠,形成万商云集的效果。鼓励高科技研发、战略新兴产业,包括响应的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和服务业,服务贸易实行5年内15%企业所得税,并视情况实行“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的优惠政策,对于境外高端紧缺人才,还可由地方政策按15%个人所得税标准差额返还。
  3. 凡是与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运营业务关联的企业,全面准入、放开,业务活动实行负面清单、竞争中性的管理制度。
  4. 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真实的离岸贸易、转口贸易、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保税展示贸易和服务贸易。对于合理的离岸转手买卖业务,海关可以根据国际惯例对贸易合同货单、贸易清算结算税单和物流仓储货单实行三单分离审核。
  5. 自贸试验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进行跨境发债、跨境投资并购和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等跨境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可根据国际惯例为企业开展离岸转手买卖业务提供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务等离岸金融结算业务。
  6. 鼓励并推动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发展,在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放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其数据处理中心领域的准入门槛,减少限制范围。
  7. 对教育培训、卫生医疗、物流配送、文化创意、科研创新、知识产权服务,对银行、证券、保险、产业链金融等金融行业,对跨境的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各类进出口货物贸易相伴随的服务贸易,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实行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服务业开放方针。
  8. 自贸试验区实行营商环境国际化、法治化、公开化,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劳动权利保护、竞争中性、数字贸易等,形成国际化、法治化、公开化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