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notes

张俊的读书笔记

View project on GitHub

cover

作者: [日] 西川润
出版社: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译者: 王广涛
出版年: 2017-10
页数: 272
定价: 4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10095743

豆瓣链接

序章 世界经济的双重危机——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

这一时期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一个是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另一个是其后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前者与资本主义经济的 “市场失灵”有关,后者则与推动近代发展的民族国家体系的“政府失灵”相关。二者都宣告着近现代世界在西欧霸权形成之后进入了转型期。

关键词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s)

根据促进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发展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个体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各自的利益,其结果将会实现最佳的价格均衡和资源配置。但作为前提条件的完全竞争市场(多个卖方和买方按照同等条件参与市场,由其相互之间的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只是一种假设,实际上会发生一些市场原理所无法解释的现象,例如利用垄断或者信息不对称(信息的提供方和接收方由于立场不同,可能通过操纵信息影响对方行为)单方面制定或者抬高价格、环境污染、缺乏无法依据利润原理提供的公共资本等,这就是“市场失灵”。某些企业或基金为了投机而操纵或非法运用巨额资本,其结果就是引发金融危机,使一些国家的货币价值或实体经济蒙受损失。

关键词 政府失灵(governmental failures)

应对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干预。政府通过税收将企业和公民上缴的税金用于社会福利、国防、教育、科研、无法按照市场(利润)原理供给的公共资本、环境保护及消费者保护等领域。这样可以防止国民内部产生贫富差距和分裂,增强国民与国家的一体感。然而,政府也有可能与特定势力相互勾结,或者成为既得利益阶层的代言人,损害大多数国民的利益。此外,大权在握的统治者也有可能会采取独断专行的政策,或者为了维持其权力而极力迎合大众,使国家面临更严峻的困境。当前,很多发达“民主”国家陷入债务危机,也是由于政府忘记了自我监管和社会责任而大肆增加财政支出造成的。这是“道德风险”(moral hazard)的一个体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战后生育高峰、旺盛的消费需求、重化工业和电子工业领域的技术革新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包括经济高速增长、中产阶级的大量诞生以及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普及

但在 20 世纪 70 年代,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革新开始不久,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契机在政治上实现了民族独立的南方国家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开始争取在经济上确立自己的资源主权。这样,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所依赖的国际分工体系(北方发达国家负责发展工业,南方的发展中国家负责提供原油、煤炭及天然气等)开始崩溃。在南方国家利用本国资源积极发展工业的同时,发达国家的经济则逐渐开始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转型

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引领本国实现了高速增长之后,首先于 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从美国走向欧洲,随后欧美及日本的企业又从 20 世纪 70 至 80 年代开始将工厂迁到亚洲。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跨国活动越来越多,被称为“全球化”的现象由此开始。

全球化不仅指企业向海外转移,同时也是美国的大型企业(大多数于 20 世纪 70 至 80 年代与欧洲大型企业进行了资本融合)在欧洲、日本,乃至亚洲、南方国家的追赶下,利用美国政府提供的大量美元,将业务扩展到海外的过程。也就是说,除了欧美大型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业务扩张之外,全球化还伴随着经济金融化和货币经济化的过程,即在海外使用美国通过企业融资、战争及对外援助等形式向全世界分发的美元。

20 世纪 80 年代后半期以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趋于成熟,在日本及亚洲国家的追赶之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已成定局。在这一时期,除了通过金融和财政政策手段人为推动以外,发达国家已经很难实现 5%~6% 的中速增长。然而,这种人为促进增长的政策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经济产生泡沫(在没有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增加流动性资金的供给,导致购买土地或股票等投机行为泛滥,最后疯狂上涨的地价或股价在某一天突然暴跌)。

日本泡沫经济在 1991 年崩溃。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呈现出持续繁荣的景象,被称为“高原景气”。受其鼓舞,甚至有学者将这一时期叫作“历史的终结”,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呈周期性增长和衰退的历史将会就此终结。然而,“高原景气”并没有持续太久。

IT 泡沫的破灭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 美国央行)为应对经济过热采取了金融紧缩、提高利率的政策,导致 IT 创业公司在融资方面遇到困难。
  2. 由于担心 IT 领域投资过剩,投资者转而抛售股票,泡沫必定会产生回跌。
  3. 同一时期,2001—2002 年,安然公司(Enron Corporation,营业额高居全美国第七位的能源及 IT 企业)、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电信业务巨头)相继破产。这些大型公司被爆出丑闻,他们通过虚假记账伪造公司业绩优良的假象,以此推动股价上升,公司高层在赢得巨额收益之后又将股票抛出。

21 世纪的前 10 年里,发生了两次从美国影响到世界经济的金融和债务危机。

第一次是 2006—2007 年发生的次贷危机。次级贷款与优级贷款相对,指发放给那些还贷能力和信用指数较低的贷款者的贷款。2004—2006 年期间,美国金融机构发放的住房贷款中的不良债权越积越多,多家金融机构因此倒闭。这是因为,在 IT 泡沫破灭后的经济低迷时期,美国政府和 FRB 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量资金闲置(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竞相开发与房屋相关的融资产品,向可能并不具备还贷能力的购房者大量提供贷款。

资金闲置→竞相放贷→房地产泡沫→多重债务→泡沫破灭→资产价格暴跌

第二次危机是由于各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金融和财政政策导致财政赤字大幅增加引发的。

2008 年 10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经济稳定紧急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该法案规定可以使用公共资金收购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于 11 月当选,翌年 1 月开始执政的奥巴马政权为了缓解经济危机,依据该法案实施了总额累计近 1 万亿美元的史无前例的金融缓和政策。美国 2009 年度(指 2008 年 10 月至 2009 年 9 月,下同)财政赤字达到有史以来最高水平的 1.4 万亿美元(与 2005—2008 年期间的年度平均 3 540 亿美元相比,骤升至原有水平的 4 倍),2009—2012 年的年度平均财政赤字更是高达 1.6 万亿美元。在欧洲和日本,各国政府也同样投入公共资金救助民间金融机构。日本在这次萧条时期的财政赤字从 2007 年的 10.7 万亿日元增至 2008 年的 20.6 万亿日元、2009 年的 49 万亿日元,三年期间膨胀到了原来的 5 倍(2010—2013 年的年度平均财政赤字为 45 万亿~48 万亿日元左右)。

美联储在 2008—2011 年期间为刺激经济恢复采取了两次大规模货币供给措施,即第首轮量化宽松(QE1)和第二轮量化宽松(QE2)。美联储通过增加购买美国国债,第一次向市场增加了 1.6 万亿美元、第二次增加了 6 000 亿美元的货币供给。接下来又在 2012 年 8 月以后实施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大量收购金融机构发行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每月 400 亿美元),向市场注入资金,期望实现经济复苏。

但是,这些量化宽松政策却动摇了市场对美国国债的信任,导致美元相比于欧元和日元不断贬值。特别是 2011 年 7 月,美元对日元汇率跌破 1 美元兑换 80 日元大关,降至 1 美元兑换 77 日元的“超级日元升值”水平,阻碍了“3·11 大地震”后日本经济复兴的进程。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安倍经济学(Abenomics)推出了一系列财政及金融政策来挽回日元升值的局面。

在此期间,奥巴马政府在议会通过了相关法案,提高联邦债务上限,力争重振经济,并确保现金流量。但是赤字财政的扩大引发了担忧国债违约的恐慌,2014 年以后随着耶伦(Janet L. Yellen)接替伯南克(Ben S. Bernanke)出任美联储主席,美国开始探索宽松政策的退出策略(exit strategy)。

2009 年以后,欧元经济圈的经济危机开始受到关注。

此次危机源于在希腊政府 2009 年政权交替之际,发现其之前公布为 3.7% 的财政赤字占 GDP(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实为 13.6%,导致人们对希腊国债信用的担忧升级。2010 年 4 月,希腊政府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盟申请资金援助。同年 5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制定了向希腊提供约 1 100 亿欧元(相当于希腊 GDP 的一半以上)的援助计划。但是,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的财务状况都日益堪忧。

南欧各国发生财政危机,并不只是因为这些国家财政管理不善,还因为存在着导致管理不善的以下因素:

  1. 欧元区内经济差距愈发明显,德国获得数额庞大的盈余,而这些国家的赤字却不断增加。
  2. 全世界闲置出来的庞大国际流动资金或者被用于欧洲各国的政府债券投资,或者被借贷给该区域内的银行,助长了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
  3. 随着这一时期一些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资本出现了转移倾向,从原本劳动力低廉、具有成本优势的南欧国家流向了中东欧国家。
  4. 南欧国家在欧洲统一市场的竞争框架之内,原本就面临着结构改革的课题,却迟迟没有采取相应的对策。

2011 年 9 月以及以后的几个月里,以年轻人为主的数千群众聚集在纽约市的金融中心华尔街,举行静坐、抗议以及示威游行,即“占领华尔街”运动。这场声称“我们就是那 99%”的抗议活动迅速扩展到了美国各地。此次抗议反映了严峻的现实状况,比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曾经处于社会核心的中产阶级逐渐没落(抗议游行的绝大部分参加者是白人),金融危机以后失业率持续上升(从 5% 升至 10%),特别是有四成高中或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年轻人的就业难问题也是欧洲和日本的共同现象。

另一方面,根据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 2012 年经济报告,美国最富有的 1% 人口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增加了两倍,从 1973 年的 8% 上升为 2010 年的 24%,可见贫富差距显著扩大。贫富差距增大是全球普遍现象,也是中南美洲急剧变动、阿拉伯之春及日本政权更替(2009)等政治变动的重要背景。

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持续恶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2013 年 9 月)指出,按照目前的状况发展下去,地球的平均气温到 21 世纪末将会上升 1.4~5.8℃。北极圈的冰川也在不断融化,2012 年全球总冰量与 20 世纪后半叶的平均水平相比已经减少了大约 40%。

以上为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给社会及环境带来的深刻影响,目前世界经济具有以下四个显著倾向:

  1. 发达国家的过剩流动性(闲置资本)找不到用途,导致巨额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2. 因此,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 经济危机表现为雷曼冲击等形式的“市场失灵”。
  3. 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救助金融机构及市场,但目前发达国家的状态是仅能依靠政府增加国家债务勉强维持经济的低速增长。
  4. 同时,全球环境持续恶化,贫富差距扩大等社会分裂问题愈加严重。

第I部分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

第1章 全球化与区域化的是是非非

全球化带来了什么?

民族国家体制(nation state system)是近现代世界最重要的特征,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动向最早从跨境(或者无国境)经济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了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这一现象被称为全球化(globalization)

经济的全球化是指市场经济在贸易、投资、劳动力等各方面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的结果。它与全球自由化、体制开放化、放宽管制及民营化等趋势一同,大幅改写了国际关系的风景,即改变了民族国家之间迄今为止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民族国家的疆界变得越来越低,资本、商品及劳动力的流动更加频繁,民族国家的控制力量减弱,跨国公司的标准作为“全球标准”变得更加畅通无阻。

关键词 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布雷顿森林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在向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外汇周转困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时,会提出一些经济政策方面的条件(conditionality),引导贷款接受国放宽政府管制、推行经济自由化。这些政策以华盛顿共识为基础,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是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小政府”,将发展中国家市场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但目前发达国家经济也面临困境,有条件贷款并未产生明显效果,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发展中国家,削弱了官方资本的发言权,这些原因使华盛顿共识的影响力趋于衰退。

关键词 全球化与难民和新型传染病

全球化与难民的增加和新型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是否有着必然联系?

经济全球化是指市场经济跨越国界不断发展的现象。在全球化进程中,原有的民族国家解体,促使各民族的身份认同感增强,自治独立运动日益高涨。在自然资源富饶的地区,围绕资源支配权的利益分配问题也不断变得尖锐。属于前者的情况有苏联和南斯拉夫解体、厄立特里亚从埃塞俄比亚独立、卢旺达和布隆迪的图西族与胡图族对立等;后者的情况包括刚果民主共和国(旧称为扎伊尔)、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国的内战。

近三十年来,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等新型传染病迅速扩散,有时还会在动物之间传播。关于新型传染病流行的原因,针对每种疾病都有人提出不同观点,未必存在定论,但有一种观点认为,因为过度开发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森林遭到滥伐,导致人们接触到了一些原本属于未知领域的病毒,并且由携带病毒的人通过交通、贸易的发展而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另外,动物传染病的流行也与市场经济化和高效化饲养有关,家畜饲养向工业化(统一笼圈饲养及大量投放生产饲料)发展,疫情变得更容易经由市场传播,这些都可能是新型传染病扩散的原因。

从这一点来看,也可以说难民数量增加和新型传染病流行的背后,都笼罩着将一切视为商品、并且削弱国家体制的全球化的阴影。

人权及环境意识的全球化

人权概念伴随西欧资本主义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由最初的自由权发展成为社会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旧殖民地的独立,又相继产生了被称为第三代人权的新的人权概念。例如男女同权、自治权、发展权、环境权、通信权、性与生殖权等等都属于新的人权,即第三代人权

此外,环境问题也迅速实现了全球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增长热潮中,各地频繁发生公害问题。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不仅一个国家的公害会以酸雨或者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等形式扩散到其他国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还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滥伐森林会导致沙漠化和气候异常,以及化学物质泛滥也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这些情况还会破坏未来的生活环境,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核试验等军备竞赛所导致的环境破坏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信息化的利与弊

如前文所论述的,经济全球化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带来了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及地区差距、南北问题、垄断和投机、环境破坏及公害、失业等“市场失灵”现象也在全球范围内扩大。特别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欧洲货币危机以及之后的亚洲货币及金融危机都体现了这些问题。

信息化也具有“市场失灵”的一面。也就是说,随着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信息差距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即出现了信息鸿沟(digital divide)。这既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存在于单个国家的内部。

当信息不对称时,信息的发送方可以轻易将信息单方面地发给接收方,从而操纵后者的行为。现在,南方国家已经开始通过手机、互联网的普及来扭转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总部位于卡塔尔的 24 小时卫星电视“半岛电视台”的创立,正是阿拉伯国家为了改变长期以来美国单方面宣扬的“危险的阿拉伯人”形象,要将阿拉伯民族的想法传达给全世界。

人权意识与市民运动

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和意识全球化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对抗当中,全球治理模式发生了双重的重大变化。

  1. 世界政治经济的治理模式逐渐从发达国家主导型变为多元文化型,具体表现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集团(G20)的作用日益增强,超越了迄今为止一手掌控世界政治的八国集团(G8)。
  2. 在世界经济当中,过去的东西方冷战时期是共产世界与自由世界对立的一元论世界观占据统治地位,而如今则出现了对全球化加以检验的多层次动向。多层次动向指由市民社会、恐怖主义、区域主义等不同参与者同时推动世界实现多元化发展。

从 G8 到 G20,再到 G2 战略

发达国家首脑会议的前身是为了协商如何应对石油危机之后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由法国于 1976 年发起,由美国、英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组成的发达国家七国会议(Group of Seven, G7)。后来俄罗斯也加入其中,成为 G8。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2008 年以后开始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roup of Twenty,G20)首脑级峰会已经在协商解决世界经济所面临的课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G20 国除了原有的 G8 国家之外,还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共和国、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阿根廷等 11 个国家以及欧盟。

美国于 2011 年以后转换外交政策重心,提出了重返亚太地区的战略(简称为亚太再平衡战略,pivot to Asia)。该战略也被称为 G2 战略,其目的在于通过推进与中国的对话和合作,利用亚洲经济发展的活力,重新构建霸权。

市民社会对全球化的反思

  1. 全球化市民意识为市民社会带来的新变化。市民社会反对国家利益优先、物质利益优先的活动最早始于反越南战争运动,经过欧洲 20 世纪 80 年代旨在销毁中程核力量(INF)的反核运动,以及同一时期的旨在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绿党运动,从 90 年代后半叶开始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市民运动的新发展包括旨在解决最贫困国家由于南北差距的沉重负担而债务缠身的问题的减免债务运动,以及反对将贸易自由化作为最优先课题而对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视而不见的抗议自由化政策的运动。
  2. 恐怖主义,它全面敌视全球化,试图以暴力方式来验证全球化的失误。恐怖主义在过去主要是国家镇压民众,或者反对势力或游击队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以绑架、暗杀领导人等行为为主。纳粹政权排除政敌、迫害犹太等少数民族、妄图形成单一民族的过程,以及萨达姆政权对伊拉克境内库尔德人的迫害等属于前者;美国肯尼迪总统和罗伯特·肯尼迪司法部长遇刺,以及罗马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遭到的暗杀未遂等则属于后者。新型恐怖主义是指,某些势力为了谋划特定的政治行动,采取反社会行为,以撼动统治者权威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制造出能够实现其政治目标的社会氛围。新型恐怖主义吸收了很多过去由国家权力进行的恐怖主义因素。此外也有一些例外情况,比如基地组织原本是美国为了阿富汗的反共战争培养起来的恐怖组织,后来却调转枪口袭击了不断推动全球化发展的美国,即 2001 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
    1. 恐怖主义诞生的土壤是什么呢?
      1. 在日益严峻的南北差距、南南差距和失业浪潮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对未来无法抱有任何希望,这个阶层为恐怖袭击的实施提供了作战部队。
      2. 恐怖主义也经常能够获得巨额的资金支持,从这一点来看,对全球化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反感也是恐怖主义产生的一个原因。
    2. 如今,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情况:
      1. 美国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试图在世界上建立起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帝国,造就新版“罗马治下的和平”,然而罗马帝国虽然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实现了领土扩张,并且维持了长时间的和平,但其对奴隶及各民族的压迫却是一直存在的。
      2. 出于对全球化的日益增长的不安,还有的国家试图通过强化民族主义的方式来抗衡,比如日本出现的升国旗、唱国歌、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以及向海外派遣自卫队等行为。这两种方式都无法消除恐怖主义,而只会让恐怖主义更加大行其道。
  3. 区域主义(regionalism)指一些受全球化影响的国家联合起来,通过增强区域内合作,来解决国家主导型经济和全球化经济以及这两者都无法解决的问题。1957 年欧洲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宣布成立欧共体(EEC),标志着区域主义的最初形成。欧洲各国此举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为了对抗美国和苏联的霸权,加强欧洲内部的团结;第二是为了发展现代化生产力,形成能够与美苏抗衡的广阔市场。
    1. 20 世纪 80 年代,新自由主义标榜小政府和市场竞争,战胜了战后以来的混合经济体制和重视国家调控的凯恩斯主义,为全球化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其后欧洲加快了统一进程,体现了欧洲为了抵制全球化所带来的美国式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模式的渗透,努力探索自己的道路。
    2. 在北美地区,1994 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也是区域主义的重要体现。美国试图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扩展到整个美洲,但拉美各国民族主义高涨,他们没有响应美国的号召,而是选择开展本区域内的合作。拉美国家的区域主义体系包括 1995 年正式开始运行的南方四国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设立于 1969 年的四国合作组织,2005—2006 年巴西等南美五国成为联系国)、2011 年成立的包括古巴等中南美所有国家的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omunidad de Estados Latinoamericanos y Caribe os, CELAC)。
    3. 在亚太地区有 1989 年由澳大利亚首倡成立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近些年来,美国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分别将 APEC 和 TPP 作为其亚太战略的轴心。东盟(ASEAN)国家从 1997—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了教训,为了防备 APEC 成为美国主导全球化及自由化发展的舞台,提出了东盟十国和东亚三国(日本、中国、韩国)的新型合作机制(东盟 10+3)。
    4. 区域主义能够在全球化时代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 经济全球化弱化了民族国家的界限,随着关税等限制的缓和,区域合作变得更加容易。
      2. 全球化增强了跨国公司的影响力,正如 1997—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所展示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可能完全被国际流动性所左右,而区域合作则可以防止这种事态的发生。“东盟 10+3”达成的《清迈倡议》就是区域合作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直接成果,其目标是建立区域成员出现货币危机时的外汇援助机制。
      3. 随着意识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主义性质的限制逐渐缓和,人们对邻国文化的兴趣也逐渐提高。韩国放宽对日本文化的限制和日本在同一时期形成“韩流”热潮、日本时尚及跨国合作电影在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等地的流行、全亚洲对日本漫画及 COSPLAY 的热衷和留学生的增多等等,都体现了这个趋势。

世界经济鸟瞰

1981—2000 年的 20 年间,全球 GDP 总额增加了 1.6 倍,从 12 万亿美元增至 31 万亿美元。随后在 2000—2011 年的 11 年间,该数据继续翻番,达到约 70 万亿美元。进入 21 世纪以来,世界人均 GDP 也在较短时间之内增至原有水平的近 2 倍(表 1-3)。

虽然 21 世纪前 10 年里发生了经济危机,但发达国家 GDP 总量仍从 24 万亿美元增至 43 万亿美元,增幅约为 80%。发达国家的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 15%,却拥有全世界财富的 60%,其中的九成以上都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三个国家或地区。

就人均 GDP 而言,2012 年发达国家人均 GDP 为 42 000 美元,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 10 倍。

但是从表 1-3 可以发现,2000 年发展中国家的人均 GDP 为 1 342 美元,发达国家的人均 GDP 为 26 838 美元,南北差距约为 1 比 20。经历了 21 世纪前 10 年的发展,发展中国家 GDP 总量从 6.5 万亿美元翻了近两番,增至 23.8 万亿美元,可见南北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表 1-3 世界人口、GDP 及人均 GDP(1981,2000,2011 年)

区域 年份 人口(100万) GDP(10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
世界 2011 6974 69971 9998
2000 6056 31363 5178
1981 4512 12051 2681
发达国家 2011 1031 43309 42071
2000 903 24225 26838
1981 789 7727 9797
美国 2011 317 15120 47708
2000 283 9810 34637
1981 224 2906 12965
欧洲 2011 517 18664 36144
2000 389 8273 21252
1981 371 3109 8378
日本 2011 126 5832 46105
2000 127 4765 37494
1981 117 1129 9644
发展中国家 2011 5641 23812 4222
2000 4839 6494 1342
1981 2299 2288 1003
中国 2011 1347 7062 5241
2000 1252 1080 862
1981 969 300 311
印度 2011 1241 1944 1566
2000 1009 457 453
1981 710 170 240
俄罗斯 2011 143 1841 12698
2000 147 259 1768

第2章 世界贸易与各项协定

贸易拉动经济腾飞

贸易额在这期间的大幅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在对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集团经济做出反省的基础上,西方阵营的主要国家建立起新的国际经济体系。以自由贸易和资本自由流动为支柱,包括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 1944 年西方主要国家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附近召开的会议上缔结的各项协定为基础,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2. 乘着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大潮,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贸易,即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主要是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增加显著。这是 GATT 及 WTO 体制降低工业制成品关税所取得成果。
  3.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急剧增加,这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出口增加引起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通过了普遍优惠制决议,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产品给予关税优惠待遇,此项制度也起了促进作用。
  4.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及欧盟的成立促进了欧洲域内贸易的增长。此外,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确立主权和工业化发展,南南贸易也在 21 世纪之后出现了大幅增加。

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以下积极作用。

  1. 出口超过进口能够为本国 GDP 带来海外补充购买力,有助于增加本国的财富。→GDP 追加效应
  2. 通过贸易,一些国家可以获得本国缺乏的生产要素(原材料、技术、劳动力),能够提高生产力水平。→生产要素的补充效果
  3. 通过贸易可以为本国带来新的知识和刺激,提高生产动力。→模仿、创新效果
  4. 特别是对处于发展初期的国家而言,他们国内市场有限,一般可以通过向国外出口来增加本国生产。→市场扩大效果

也会给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民经济带来以下负面影响。

  1. 如果进口总是高于出口,例如很多发展中国家和美国的情况,会导致贸易赤字及经常收支赤字,意味着本国 GDP 的购买力流向了国外供应商,不利于财富积累。
  2. 前文提到的一些国家可以通过贸易从其他国家获得本国缺少的生产要素,但对出口国家而言,将本国生产要素卖到国外则有可能导致资源流失和环境破坏。例如,南太平洋岛国瑙鲁由于长年大量出口海鸟粪便形成的磷矿石,导致大部分国土裸露出珊瑚礁,成为像月球一样的不毛之地。过惯了不劳而获的安逸生活的居民们也因此难以维生。现在该国的大多数居民已经移民澳大利亚,剩下的人们只能依靠外国援助度日。
  3. 国外廉价产品通过贸易流入国内,可能打击国内产业,使其破产,或者阻碍本国工业化进程。19 世纪以来,针对自由贸易支持者的主张,贸易保护主义者一直坚持这一观点,并产生了在贸易论的发展进程中占重要地位的保护主义学派。
  4. 由于精美的外国产品的演示效果会增加人们对进口品的消费,所以贸易的模仿效果在很多情况下反而也不利于资本的积累。

贸易的发展变化

首先,发达国家的贸易从 20 世纪 50 年代至 1980 年左右大幅增加。但从 70 年代中期开始,其增长速度开始减缓,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则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

从 1980 年到 2000 年期间,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增加 2.1 倍,发展中国家平均增加 2.5 倍,其中亚洲各国增加了 7 倍。接下来进入 21 世纪之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态势均明显超过发达国家。从 1980 年到 2011 年期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 8 倍,其中发达国家增加 6 倍以上,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加 12.4 倍,进口增加 14 倍,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始加速发展。

表 2-1 世界贸易的增长(单位:10 亿美元)

地区/年份 195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1 2011年与1980年之比
世界总计 60.7 313 2031 3483 6338 18211 9.0
发达国家出口 37 224 1297 2491 4059 9598 7.4
发达国家进口 41 235 1431 2612 4384 10418 7.3
美国出口 10 43 226 394 781 1480 6.5
美国进口 9 40 257 517 1259 2266 8.8
欧洲出口 20 136 815 1598 2383 6466 7.9
欧洲进口 25 148 913 1651 2354 6487 7.1
日本出口 0.8 19 130 288 479 823 6.3
日本进口 1 19 141 235 380 854 6.1
发展中国家出口 19 58 581 830 2027 7786 13.4
发展中国家进口 17 39 491 814 1892 7321 14.9
亚洲(东/东南/南亚)出口 8 26 162 452 1266 6081 37.5
亚洲(东/东南/南亚)进口 7 26 177 466 1171 5637 31.9
中国出口 0.6 2.3 18 62 249 1899 105.5
中国进口 0.6 2.3 20 53 206 1743 87.2
西亚出口 1 11 203 138 251 1143 56.3
西亚进口 1 7 94 108 189 788 83.8

美国,大约从 1980 年开始,美国贸易赤字不断增大,一直处于进口高于出口的状态。这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美国的跨国公司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欧洲以及亚洲,其影响在此时开始显现出来;另一个原因是,80 年代以后,美国主要依赖别国的廉价产品来满足本国消费需求,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

GATT 降低了关税,却对新课题束手无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成立的联合国对战后的世界秩序做了以下设想:消除集团经济,实现资本和贸易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开放性市场,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来促进资本自由化发展,建立国际贸易组织(International Trade Organization, ITO)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战后的金融体系,包括负责短期融资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BRD, 通称为世界银行)。但是在国际贸易组织的设立问题上,由于美国国会担心对本国产业产生不利影响而拒绝批准,该组织没有作为国际机构,而是于 1948 年在瑞士日内瓦以各国之间的总协定的形式开始运行,该协定以各国自愿参加为前提,拘束力较弱。

GATT 在 1995 年改为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之前,总共进行了八轮关于降低关税的谈判。由于前五轮谈判(1947、1949、1951、1956、1960—1961)的参加国家较少,最少时 13 个国家,最多时也只有 38 个国家参加,其影响有限。但是第六次的肯尼迪回合(1964—1967 年)和第七次的东京回合(1973—1979 年)分别有 62 个和 102 个国家参加,讨论和通过了对谈判商品进行一揽子减让关税的方式,关税削减取得长足进步。东京回合还开始讨论制定反倾销协定等国际贸易规则。

自 1968 年肯尼迪回合结束至东京回合结束后的 1980 年为止的 12 年间,发达国家的关税水平大幅下降。其中,美国的平均关税负担率(关税征收总额占进口总额的百分比)从 7.5% 降至 2.8%,日本从 7.1% 降至 2.5%,欧共体(现在的欧盟)从 6.1% 降至 3.1%。

随后,乌拉圭回合于 1986—1994 年召开,有 123 个国家参加,世界范围内的关税都得到了进一步削减。通过乌拉圭回合的漫长谈判,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从 1985 年的 13% 降至 1995 年的 7%,到 2000 年则降至 5%。不过乌拉圭回合谈判期间,贸易自由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课题。

课题之一是各国的非关税壁垒问题日渐突出。关税水平虽然总体降低了,各国政府却开始采取进口限额和出口补贴等制度,借此扶助本国企业。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指一国政府采取关税以外的手段,对进口品和国产品采取差别对待,限制进出口的政策。非关税壁垒在进口领域通过设定数量限制措施,对规格及标准、认证及检查手续做出详细规定,达到控制进口的目的;在出口领域则实行有利于促进出口的金融、税收政策,对出口企业给予各种优惠待遇。20 世纪 80 年代的日美经济摩擦中,最大的课题就是废除非关税壁垒的问题。

第二个课题,GATT 谈判讨论的是传统产品、粮食、资源等能看得见的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的关税减让,而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对外投资不断增加,专利、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人员服务,以及金融、保险、运输、旅游、电子通信等肉眼看不见的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迅速增多。1985 年,服务贸易额(3 740 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约 1.9 万亿美元)的 19.3%,1990 年这一比例增加至 22.4%(大约 3.5 万亿美元的贸易总额中有 7 800 亿美元的服务贸易额),2000 年为 23%,一直保持稳步增长。同时值得留意的是,八成的服务出口属于发达国家的收入。因此,无形的服务贸易的增加已经超出了 GATT 的讨论范围,需要新的管理机制。

WTO 的闪亮登场和目前的困境

1995 年 1 月,拥有 128 个成员(2013 年增至 159 个)的 WTO 作为最新的联合国专门机构正式开始运作。

在继承了 GATT 关于货物的关税贸易协定的基础上,WTO 还涵盖了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农业及纺织品等 GATT 未能充分涉及的领域,旨在实现更大范围的贸易自由化。WTO 会议通过的决定适用于所有成员国,其约束力也比 GATT 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急剧的贸易自由化对各成员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WTO 还制定了反倾销措施和保障措施。反倾销措施指如果 A 国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出口商品,对别国的产业造成损害,别国可以向 A 国征收与差额相等的关税。保障措施指当进口产品激增,对 B 国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有可能构成严重损害时,B 国可以临时提高关税限制进口。

区域性协定——为什么争相缔结 FTA 和 EPA

FTA 指缔约国之间取消关税等贸易壁垒,促进商品或服务的自由交易。1957 年根据《罗马条约》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EEC)是最早采用这种方式的。经济共同体只在成员国之间推行贸易自由化,对第三国设定统一的贸易壁垒。此外,经济共同体内部还会寻求资本、劳动力、服务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因此可以说是比 FTA 更先进的经济统一方式。

1994 年 1 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规定美国和加拿大互相取消几乎所有关税,在 10 年之内取消与墨西哥之间的关税,此外还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政府采购产品或服务时的优惠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作了规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实施 10 年之后,美国与墨西哥的相互贸易迅猛发展,增速远远超过美国贸易整体水平。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也于 1993 年签署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AFTA),并根据该协定在 2003 年底之前将工业制成品的关税降到了 0%~5%(发展较慢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及缅甸放缓至 2008 年)。1976 年东盟国家的区域内贸易额(出口额)占贸易总额的 14%,2011 年这一比例增至 25%。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各国开始通过各种形式缔结以 FTA 为主的区域合作协议,其主要理由如下。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界形成的阻碍越来越小,更便于近邻国家之间形成更大的区域性市场。
  2. 虽然看似矛盾,但经济全球化越发展,各国就越担心发生类似 1997—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情况,因此倾向于通过区域市场来避免本国经济被全球化所左右。
  3. 随着 WTO 的各项谈判进展,在全体成员国很难达成共识的一些领域,相邻国家或者立场相似国家之间可以率先实现自由化,例如通过人员或服务的交流或金融领域的合作来获得自由化带来的具体利益。
  4. 虽然 WTO 的自由贸易谈判陷入僵局,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关注如何扩大市场。

RCEP 和 TPP,东亚今后将何去何从?

其中一个是东盟加上中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印度等 16个国家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另一个是美国推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

关于东亚的区域合作方式,在 2013—2014 年阶段,中国主张“10+3”模式,即东亚自由贸易协定(EAFTA),而日本最近提出“10+6”模式,即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协定(CEPEA)。受中日关系及日韩关系影响,尚未实现东亚及东南亚各国共同参与谈判的 EPA。

因此,东盟各国的有识之士于 2011 年 11 月提出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作为代替。东盟已经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印度分别缔结有 5 个 FTA 或 EPA,因此 RCEP 的设想是将其扩展为一个统一的经济圈。将“10+3”的东亚自由贸易协定(EAFTA)与“10+6”合到一起就形成了 RCEP。此外,中日韩三国也于 2013 年开始了 FTA 谈判。

TPP 的前身是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及文莱四国达成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合作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P4 协定),该协定于 2006 年开始生效。2010 年,美国、澳大利亚、秘鲁、越南、马来西亚五国参加谈判,2012—2013 年期间又有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加入,目标是于 2013 年至 2014 年初达成一致。

第3章 跨国公司,世界经济的拓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