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notes

张俊的读书笔记

View project on GitHub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cover

作者: (美) 亚隆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沈东郁
出版年: 2015-5
页数: 573
定价: 7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心理治疗译丛
ISBN: 9787100110457

豆瓣链接

第一章 导论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是一种动力性资料方法,其焦点在于根植于个体存在中的关怀。

佛洛伊德派心理动力学

按照佛洛伊德的观点,儿童被本能的力量所支配,这些力量是与生俱来的。个体面临的冲突有多个层面:两种对立的本能(自我本能和力比多本能);本能与环境要求的冲突,后来,本能与内化了的环境要求相冲突——也就是与超我相冲突;儿童被迫要协调即刻满足的内部压力与要求延迟满足的现实原则。

新佛洛伊德(人际关系学派)心理动力学

儿童不是被本能驱动并预先被设定好程序的,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除了像气质和活动水平这类内在的中性品质之外,完全受文化和人际环境的影响。儿童的基本需求是寻求安全——寻求人际接纳和赞许,所以,与提供安全的重要成人互动的性质决定了他们的性格结构。

存在主义心理动力学

存在主义观点强调一种不同类型的基本冲突:既不是与被压抑的本能抗争之间的冲突,也不是与内化了的成人之间的冲突,而是,在个体面对存在的既定事实时引发出来的冲突。而我所说的存在的“既定事实”,意指某些终极关怀,某些人之所以为人的必然特质。

怎样发现这些既定事实的性质?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任务并不困难。方法就是深度的个人反思。条件很简单:从充斥着我们每个人经验世界的日常琐事中抽离出来,给自己以独处、沉默、时间以及自由。如果我们能够清除或者“囊括”日常生活,如果我们对于自己在世界上的“处境”,对于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界限、我们的潜力进行深刻的反思,如果我们深入到所有层面的最底层,我们必然会面对存在的既定事实,面对“深度结构”,我之后称之为“终极关怀”。这些反思过程常常为某些紧急体验所催化。这些常被称作“边缘”或者“临界”状态,包括如下体验:面对自己的死亡、面临某些重大不可逆转的决定或者某些深具意义的图式在眼前崩塌。

本书涉及四个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

  • 死亡。存在的一个核心冲突就是,对死亡必然性的意识与继续生存下去的愿望之间的张力。
  • 自由。“自由”在这种含义下,带有一种可怕的暗示:它意味着在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并不坚实——什么都没有,是空的,无底深渊。所以,存在主义一个关键的动力性冲突就是,我们无根基的处境与我们对根基与结构的渴望之间的冲突。
  • 存在性孤独。不是伴随着寂寞的人际性孤独,也不是个人内心的孤独(与自身的其他部分隔离),而是一种根本性孤独——既与生命隔绝,也与世界隔绝——隔绝在所有其他孤独之下。无论我们之间变得多么亲密无间,仍然存在一个最终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每个人都是独自一人进入这种存在,同时也注定要独自离开。一方面是我们对自身绝对孤独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对接触、保护的渴望,以及成为一个更大整体的一部分的愿望,存在性冲突就是这两个方面之间的张力。
  • 无意义。如果我们注定得死,如果我们构建我们自己的世界,如果每一个人最终都是独自一人身处于一个无关紧要的世界之中,那么生命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我们应该怎样活着?如果并不存在为我们预先设计的蓝图,那么我们每个人就必须构建自己的生命意义。然而,一个人自己创造出来的意义能否坚强到另其能容忍生活?人类这种寻找意义的生物,却被投入到本身毫无意义的宇宙之中,于是,存在的动力性冲突便从进退维谷的境地中滋生出来。

存在主义动力学:普遍特征

“存在主义心理动力学”是指这四种既定事实,这些终极关怀,以及由它们而产生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恐惧和动机。动力性的存在主义方法保留了佛洛伊德所概括的基本动力性结构,但是从根本上替换了内容。旧有的公式是:

驱力->焦虑->防御机制

被替换为:

对终极关怀的觉察->焦虑->防御机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浮华的美国亲戚

学院式心理学在1950年代之前,一直由两个主要思想学派所主导。第一个——显然也是支配最久的——是科学的实证行为主义,第二个则是佛洛伊德学派的精神分析。

一些人格心理学家越来越不愿受限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他们认为这两个关于人类的思想体系取向,都排除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些重要特质——例如选择、价值、爱、创造力、自我觉察、人类潜能。1950年,他们正式建立一个新的思想学派,称之为“人本主义心理学”。

在1962年发表正式声明: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关心的是人类的能力和潜能,这些方面在实证主义或行为主义理论以及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缺少或没有系统性地位:例如爱、创造力、自我、成长、有机体、基本需要的满足、自我实现、高等价值、存在、成为、自发性、娱乐、幽默、情感、本然、温暖、自我超越、客观性、自主、责任、意义、公平竞争、超自然体验、心理健康,以及种种相关概念。

1963年,学会主席詹姆斯·布根塔尔提出五项基本假设:

  1. 人大于其各部分的总和。(也就是说,不能通过对人部分功能的研究来了解人。)
  2. 人存在于其人文环境中。(抛开人际体验,仅只研究部分功能不能了解人。)
  3. 人具有觉察性。(一种心理学如果不承认人具有连贯而多层次的自我觉察,就无法了解人。)
  4. 人具有选择力。(人并不是其存在的旁观者,他能创造自己的经验。)
  5. 人具有意向性。(人指向未来:人有目的、价值和意义。)

欧洲的存在主义强调限制,强调面对并接受自己对不确定性和虚无的焦虑感。相反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较少谈论限制和偶然性,而更多谈论潜能的发展;较少谈论接受,而更多谈论觉察;较少谈论焦虑,而更多谈论高峰体验与合一感;较少谈论生命的意义,而更多谈论自我实现;较少谈论分离和根本的孤独,而更多讨论我与你的相会。

存在主义治疗与学术界

罗洛·梅的界定是:“存在主义在了解人类时,尽力避免采用主体与客体的二分法。”存在主义立场挑战了传统的笛卡尔式世界观,后者是由客体和感知这些客体的主体所构成。显然,这正是科学方法的基本前提:客体具备有限的性质,可以通过客观研究来了解。存在主义立场则超越主体——客体的分割,不把人看作是可以在适当环境下感知外在现实的主体,而将人视为参与建构现实的觉察者。为了强调这一点,海德格尔总是谈到人类是“此在”(dasein),da意为“那里”指的是人在那里、是一个被组成的客体(“经验自我”)这一事实,但此人同时也组成了世界(“先验自我”)。“此在”的人既赋予事物意义,又同时感知这意义。所以每一个“此在”的人组成了自己的世界;以相同的标准工具来研究所有人类,好像他们居住在相同的客观世界,无异于在观察中犯下了严重的错误。

第二章 生命、死亡与焦虑

生命与死亡相互依存

海德格尔认为,世上有两种基本的存在模式:(1)忘失的存在状态;(2)念兹在兹的存在状态。

当人活在忘失的存在状态时,也就是活在事物的世界里,沉浸于日常琐事:此时的人“降低了层次”,专注于“无所事事的闲聊”,迷失在“他者”之中,任由日常世界摆布,只关心事物应该的样子。

在另一种状态——念兹在兹的存在状态中,人着眼于事物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它应该的样子,并为之感到新奇。以这种模式存在意味着对生存的持续意识。这个模式通常被称为“本体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人会保持对生存的注意,不仅注意到生存的脆弱性,也会注意到个体对自身生命存在所负有的责任。由于人只有在这种本体模式中才会触及自我的创建,因此人也只有在这个模式中才能掌握改变自己的力量。

人通常活在第一种状态中。忘失是存在的日常模式。海德格尔称之为“不真诚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人意识不到他创造了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世界,他们倾向于“逃避”、“沉沦”和麻木,他们通过“随波逐流”来回避选择。然而,当人进入第二种存在模式(念兹在兹的存在)时,人就能真诚地存在(所以心理学领域现在常用“真诚”这个词)。在这种状态中,人变得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自我意识——不仅仅意识到自己是经验的(已经建构的)自我,同时也是先验的(正在建构中的)自我;能够包容自己的可能性与局限;能够面对绝对的自由和虚无,并因此感到焦虑。

面对死亡:个人的改变

即使在多年之后,有相当多人(23%)仍然因为濒死的经历而获得了:

对生命的短暂和宝贵有强烈的感受……对人生百味有更多感受,对当下的环境有高度的知觉和情绪反应……一种活在当下的能力,享受每一个逝去的瞬间……对人生有高度的觉察——觉察生活和生命,享受当下,以免日后错失。

总结起来,对死亡的观念在心理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体验中占有至关重要的角色。死亡与生命是相互依存的:尽管肉体的死亡会毁掉人,但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人。对死亡的体认使我们能深刻感受到生命,使我们的人生观发生根本转变,使我们从一种以分心、麻木、为琐事焦虑为特征的生活模式转移到更真诚的模式。

死亡焦虑:定义

雅克·柯隆区分出三种死亡恐惧类型:(1)死后的情形;(2)临终的情形;(3)生命的终结。这三种恐惧,前两种是与死亡有关的恐惧。只有第三种恐惧——“生命的终结”(结束、消亡、毁灭),才是更核心的死亡恐惧。

祁克果首先厘清了恐惧和焦虑(忧虑)之间的差别;他认为,恐惧是害怕某种事物,而忧虑则是害怕没有事物。人对丧失自己或成为无物而感到忧虑(或焦虑)。这种焦虑是无法定位的。如果一种害怕使人既无法理解也无法定位,也因此无法去面对,那么它就变得更为可怕,引发无助的感觉,进一步加重焦虑。

佛洛伊德对死亡的忽略:理论方面

在佛洛伊德的决定论图式中,互相冲突并决定行为的潜意识力量是原始而本能的。在心灵的电池中没有为想象和恐惧未来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预留空间。佛洛伊德很接近尼采的立场,后者认为意识的深思熟虑对于行为产出来说完全是多余的,行为是由潜意识的机械力决定的:意思的思考是在行为之后,而不是之前;人觉得掌握自己的行为,完全是一种错觉。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意志,才想象自己选择了行为,人需要把自己看成是自主、自决的生命。

所以,死亡无法在佛洛伊德的正式动力学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它是未曾经验过的未来事件,不可能如实地加以想象,所以它无法存在于潜意识之中,也无法影响行为。

第三章 儿童的死亡概念

总结来说,有可信的证据显示儿童在早年就发现了死亡这回事,他们知道生命终将不复存在,也会把这个知识应用到自己身上,这一发现的后果是使他们承受着很大的焦虑。一个重要的发展性任务就是处理这种焦虑,而儿童有两种主要的处理方式:改变死亡难以忍受的客观事实,或是改变内心的主观体验。儿童会否认死亡的必然性和不变性。他们会创造不死的神话,或是愉快地接受长者所提供的神话。儿童也会通过改变内在现实来否认自己在死亡面前的无助感——相信自己的特殊、全能和不受伤害,以及存在某种针对自己的外在力量或生命会拯救他脱离所有其他人都要面临的命运。

第四章 死亡与心理病理现象

死亡焦虑:一种心理病理范式

儿童觉察到死亡后的应对模式是以否认为基础的模式,而否认系统的支柱是两大古老的信念,人类神圣不可侵犯和/或人类永远受到终极拯救者的守护。这两个信念特别强大,因为它们从两个来源获得强化:一是早年生活的环境,二是广为传颂、被文化认可的神话,包括存在着永生系统及一个人格化、注视着我们的神。

他痛恨无助和约束,要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还必须保持手臂固定不动。尽管迈克不是有意识地恐惧死亡,但他对治疗的恐惧显然是死亡焦虑的替代品。对迈克而言,真正令他恐惧的是,必须依赖和静止不动:这种情境激发了恐惧,它们是死亡的等价物;况且在他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凭借超凡的自立克服了它们。他深信自己的独特性以及自己是不会受到伤害的,并且,在罹患癌症之前,他创造的生活巩固了这种信念。

对萨姆而言,没什么比被人爱和受到照顾更为重要了。事实上,在妻子离开后,他认识到,只有自己是被爱的才能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在孤独的状态下,他会僵住,很像受到惊吓的动物,进入假死的状态——不死但也不活。

对死亡的两种基本防御

迈克深信自己的独特性和个人的神圣不可侵犯;萨姆则信奉存在着一位终极拯救者。

迈克和萨姆都有人格障碍——分别是分裂样人格和被动依赖人格。能够用来理解迈克的主要观点还有:与父母不断反抗的冲突,对依赖性的抗拒,神经症性俄狄浦斯挣扎,或是同性恋恐惧。“领会”萨姆的主要观点包括,跟母亲认同和未解决的哀伤,阉割焦虑。如果从家庭动力角度看,则主要涉及萨姆与妻子的互动。

独特性

个人独特性的信念特别有助于适应环境,出类拔萃,并忍受所伴随的不安——孤独;觉察到自己的渺小和外在世界的可怕、父母的无能、我们的生物学特征,及对自然的依附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死亡的认识一直在意识边缘聒噪。我们能够豁免自然法则,这一信念成为许多行为的基础。它增强了我们的勇气,使我们遭遇危险时,不会淹没在自己将被消灭的威胁之中。《圣经<诗篇>》作者的话可以为证:“千人扑倒在你右边,万人扑倒在你左边,但死亡不会来到你身边。”勇气就这样引发了被称为人类“天性”的努力,争取能力、效果、权力和控制。一个人获得的权力达到一定程度,就能进一步缓和死亡恐惧及强化个人独特性的信念。出人头地、如愿以偿、积累财富、建功立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有效地隐藏了必死的命题所带来的扰动。

工作狂

常见的例子是“工作狂”——全神贯注于工作的人。工作狂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坚信他是“一直走在前面的”、“持续进步的”、不断提升的。时间就是敌人,不仅是因为时间有限,而且时间会威胁到独特性妄想的支柱:相信自己永远在进步。工作狂必须无视时间的讯息:消耗了将来才使得过去不断增长。

工作狂的生活模式是强迫性且失调的:工作狂投入工作,不是因为他希望如此,而是他不得不如此。工作狂可能毫不留情、无视人类极限地鞭策自己。休闲时间是焦虑的时光,并且常常被狂热地填满一些带来成就错觉的活动。因而,生活就等于“成为什么”或“做什么”;如果时间没有用来“成就什么”,那就不是“生活”,而是生活的暂停。

发狂般地与时间争战,可能预示着强烈的死亡恐惧。工作狂对待时间的方式恰似即将面临死亡一样,急匆匆地想尽可能地多完成些事情。

自恋

自恋整合在人格中,以至于病人通常难以在自己的“独特性”之外找到一个立于其上、观察自己的“塔台”。

攻击与控制

独特性作为一种超越死亡的基本模式,有许多其他的适应不良的形式。对权力的追逐常常也是由这一心理动力激发的。一个人的恐惧和限制感,可以通过增强自己及扩大控制范围来逃避。

掌握权力可以减弱对死亡恐惧的意识,但是支配他们职业选择的深层恐惧仍在运作。当恐惧特别强烈时,攻击驱力不能被和缓的升华所遏制,它会加速增长。由此衍生出傲慢和攻击并不罕见。

终极拯救者

拯救者的崩溃

在人生中,终极拯救者的信念能够提供相当多的慰籍,并且这种效应是顺畅而无形的。大部分人都不了解自己信念系统的结构,直到这个信念系统无法达到它的目标,或是如海德格尔所言,出现“机器故障”时才会意识到它。有很多原因导致防御的崩溃,引发心理病理的出现。

心理病理现象的存在主义范式:研究证据

认知方式

赫尔曼·维特金于1949年提出了两种基本的自觉模式——场依存和场独立。在“场依存”模式中(类似相信终极拯救者的方式),人的知觉受到场域整体构造的强大支配。在“场独立” 模式中(类似相信个人独特性的方式),场域的各个部分被体验为是独立于背景的。

  • 智力活动。当被要求解决从情境中分离核心元素的问题时,场依存的人比场独立的人做得差。这种倾向称为“认知方式”,一端是整体的、模糊的,而另一端则是轮廓清晰的、结构化的。
  • 身体形象。身体形象的测验(如画人测验),强有力地揭示出人对自己身体的知觉方式。场依存(“整体型”)的人显示的细节很少,身体各部分而比例不切实际,很少表现出性别角色特征;场独立(“组装型”)的人展示出明确的身体比例和性别差异。
  • 身份认同。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会表现出独立的身份认同感:就是说,他们知道自己的需求、感受、并能认识到自己的特质与他人是截然不同的。相反,场依存的人极度依赖外在资源,来界定自己的态度、判断、情感以及自己的看法。
  • 认知方式与死亡否认。根据实验中表现出的临床特征,“场依存”认知与相信终极拯救者类似;“场独立”认知则类似于相信个人独特性。
  • 心理病理现象与认知方式。伴有人格失调的场依存的人,很可能有严重的身份认同问题,通常认为他们的症状提示着依赖、被动、无助的深层问题。场独立的人在心理病理上常表现出对外的攻击性、夸大妄想、欣快感、偏执,以及抑郁的强迫型人格结构。

心理控制点

研究人的心理控制点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一个人觉得是自己在控制生活中的事件呢,还是觉得这些事件的发生与自己的行动无关?

“内控者”有内在的控制点,感觉他们能控制自己的命运;“外控者”认为控制点在外部,他们在自身之外寻找答案、支持及指导。

内控者倾向于更独立、更有成就、政治上更为积极、有更强的个人权力感。他们寻求更多的权力,致力于掌握他们周围的事物。

一般来说,内控者获取更多的信息并更好地记住它们,利用它们来控制自己的世界。内控者较少受到暗示影响,更为独立,更信赖自己的判断。他们根据信息本身的价值做出评估,而不是像外控者那样,根据信息来源的声望或专业程度进行评估。内控者更容易成为高成就者,也更容易延迟获得满足感以得到更大的回报。外控者更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比较容易成为吸烟者或者是在赌博中冒险,在成就、支配和忍耐方面得分较低,在渴望得到他人的援助和自卑感方面得分较高。

第五章 死亡与心理治疗

“生命无法拖延”。

一个没有“活着”的人恰恰是最害怕死亡的人。

  • 盘点你的福气
    • 面对死亡所激发的另一种改变机制,可以通过一位患食道肿瘤的病人来做很好的说明。随着吞咽越来越困难,她逐渐改吃较软的食物,然后是煮烂的食物,最后是流质食物。有一天在餐馆里,她甚至连清汤都吞咽不下去,而后她环顾四周的食客,诧异道:“难道他们不知道能吞咽是多么幸运?他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她把这个简单的原则应用在自己身上,开始了解自己能做什么、能体验什么:生命的基本事实、季节的更替、美丽的自然环境,可以看、可以听、可以触摸、可以爱。
    • 牢记死亡于心,就会对数不尽的存在的馈赠抱持欣赏和感恩之心。斯多葛学派所谓“如果你想学会如何生活,就要深思死亡。”正是这个意思。
  • 去认同
    • 神经症不只保护他们的核心特质,也以同样的强度来保护许多其他的属性(工作、名声、角色、虚荣、性能力、健壮的体格)。因此,许多人在事业或其他属性受到威胁时,变得过分紧张。他们相当于认同“我就是我的事业”或者“我就等于我的性吸引力”。治疗师想要说:“不模拟不是你的事业,你不等于你健美的身体,你不是母亲、父亲、智者或永远的照顾者。你是你自己,你的核心特质。围绕着它画一条线:所有在线外的事都不是你;它们都会消失,而你仍将存在。”

第六章 责任

责任是一种存在关怀

海德格尔把个体称为“此在”。这样的称呼是有特别原因的,他希望永远强调人类存在的双重性:个体在“那里”,但同时个体也构建了什么是“那里”。自我是二合一的,它是一个经验自我(一个客观自我,那个在那儿的某物,世界中的一个客体);它又是一个先验(建构性)自我,建构了自身和世界,也就是为自身和世界负有责任。这种角度下的责任是必然与自由彼此纠结的。除非个体可以自由地将世界以任意多种方式构建,否则责任的概念就没有意义。

萨特对于自由的观点有着深远的意义,他说:人类不仅仅是自由的,而且注定是自由的。进一步说,自由的概念扩展到不仅要为世界负责(也就是将意义注入世界),还要为个人的生活负责,不仅仅是为个人的行动负责,也要为不作为负责。

个体构建了自己和自己的世界,也因此为此负责,这个认识是令人惊恐的洞察。想想它们的含义。如果不是个人的创造,世上万物都没有意义。宇宙不存在规则、道德系统、价值、任何外在的参照物和宏大的计划。在萨特看来,个体本身是创造者,这就是他说“人就是要成为上帝的存在”的含义。

无根感常常被用来描述觉察到责任时的主观体验。许多存在主义哲学家将无根感带来的焦虑称为“焦虑的底端”,也就是最根本的焦虑,它要比死亡焦虑切人得更深。实际上,许多人把死亡焦虑看作是无根感焦虑的一个象征。哲学家通常会区分“我的死亡”和死亡(或他人的死亡)。“我的死亡”中真正让人恐惧的是其意味着我的世界分崩离析。伴随“我的死亡”,世界的意义赋予者和观察者也死去了,这使人真正面临虚无。

对于无根感带来的焦虑,我们的反应与面对其他焦虑时类似,即逃避。

对于那些深入思考便会让自己意识到根本性的无根感的情境,例如作决定、孤独、自主的活动,个体避之唯恐不及。因此人们追求秩序、权威、宏大的图景、魔术等,即那些比自己“大”的东西。

最为有力的防御恐怕是把个体所体验到的(也就是事物所显现的样子)认作是现实。把自己看作世界的创造者,这与我们通常的体验背道而驰。我们的感觉告诉我们世界在那里,我们进入或者离开它。但正如海德格尔和萨特所说,表象为否认服务。我们建构世界的方式是让它看起来独立于我们的建构。以经验世界的方式构建世界也就是把它看作是独立于我们自身的。

任何这些使我们逃避自由的手段,都是“不真诚”地(海德格尔语)或是“怀有坏信念”(萨特语)地生活。萨特认为,帮助人从坏信念中解脱出来,并且帮助他们承担责任,是他的使命。

第七章 意志

汉娜·阿伦特关于意志的哲学专论提供了一个自然的分界线:

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意志机能的方式:一个是在不同对象或目标间进行选择的机能,像是裁决者在既定的目标间自由仲裁,自由地深思达到它们的方法;另一个是我们的“自发、及时地开启一系列事情的机能”(康德),或是奥古斯丁说的:“人有开始的能力,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起点。”

第八章 存在孤独

当我们发现在未经自己同意的情况下,被放入自己无法选择的存在时,强烈的孤独和无助感是很可以理解的情绪状态。海德格尔用“被抛入”来描述这种状态。虽然人创造自己,但这种创造(人最终使自己成为什么样子)却是有限度的,因为人本身就是被孤独地抛入存在中的。

第十章 无意义感

意义的问题

  1. 人追寻意义。没有意义、目标、价值的生活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人做出结束生命的决定。
  2. 但是在第六章和第七章所描述的自由,却让我们发现唯一的绝对就是没有绝对。存在主义理念把世界看作是偶然的,也就是任何事情可能是另一副样子。人构成了自身、自己的世界以及在这个世界中自身所处的情境。不存在“意义”。在宇宙中没有宏大的设计,没有指导生活的原则,除非个体自己创造这些原则。

生命的意义

普遍意义暗示在个人之外、超越于个人之上,存在着某种设计,这毫无例外地会指向某种奇特的或者宗教性的宇宙秩序。世俗意义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具有完全世俗性的基础;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在缺乏普遍意义的情况下,具有个人意义感。

普遍意义

在西方世界,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宗教传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意义图式,其基本原则是:世界和人类生活属于已经安排好的神圣计划的一部分。神赋的公平是这个假设的一个必然推论:正当的生活将会得到奖赏。个体的生命意义是神圣的、天赋的,每个人的任务是明确并且实现上帝的意旨。

另一种关于普遍意义的观点强调的是人类生命应投入对上帝的效仿中。上帝代表着完美,而生命的目的在于追求完美。

世俗的个人意义

缺乏普遍意义时的个人意义。相信有某种更高等的、和谐的生命模式,并且每个个体在其中承担着特殊角色,这令人得到了极大的安慰。这个信念不仅提供给人们一个目标和一个角色,而且也提出了个体应该如何生活的具体指导原则。

荒谬世界中的意义:加缪和萨特。

加缪起始的立场是虚无主义(因为世界缺少意义、目的和价值而绝望),然后很快发展出一个个人意义系统,这个系统包含几个突出的价值和行为准则:勇气、高傲的反抗、亲心协力、爱以及尘世的圣洁。

对加缪和萨特来说都很重要的是,人意识到必须创造自己的意义(而不是寻找上帝的或者是自然的意义),然后人必须全然投入去实现这个意义。

列举一些能够给人提供生活目的感的世俗活动。

  • 利他。给世界留下较好的居住环境、服务他人、参与慈善活动(最大的美德),这些活动都是正确和美好的,并给许多人提供了生命的意义。
  • 为理想奉献。“人通过自身理想成就自己。”卡尔·雅斯贝尔斯的话指出另一个重要的世俗意义来源——献身于理想。
  • 创造性。正如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同意服务于他人和献身理想能够提供意义感,创造全新的东西——某种从未实现过的、美丽的、和谐的东西,也可以有效地消解无意义感。
  • 享乐主义的解决方法。从这个观点来看,生命的意义在于完全地品尝生活,对生命的奇迹保持惊奇,把自己投入生命的自然韵律之中,在最深的感触中寻找快乐。
  • 自我实现。另一种个人意义的来源是相信人类必须力争实现自我,人们应该献身于实现自己的潜能。当代世俗世界的“自我实现”出现在人本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框架内。萨特剧本中的俄瑞斯忒斯走上的旅途并不是以上帝为目标,而是以实现潜在自我为目标,以那个等待获得完全实现的自己为目标。
  • 自我超越。个体从自己开始是为了忘记自己,让自己沉浸在世界中。一个人了解自己是为了不再将全副心神贯注在自己身上。自我实现的人有坚实的自我感,关心他人而不是把他人作为自我表达或者是填补自身空虚的手段。根据马斯洛的说法,自我实现的人会献身于超越自我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大至世界范围的议题(例如贫困、偏见、生态),或者是较小的问题,譬如伴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