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notes

张俊的读书笔记

View project on GitHub

cover

作者: 王宇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出版年: 2012-7
页数: 236
定价: 32.00元
ISBN: 9787111389835

豆瓣链接

推荐序一 小鸟为什么要唱歌?

罗洛·梅(Rollo May)写过一本重要的书,叫《焦虑的意义》,让人看到,原来“焦虑”不只是痛苦的,也是有意义的,就是让人反思自己的存在。

因此,作者引用吉尔伯特(Paul Gilbert)的话说:“抑郁的目的在于迫使你停下来弄清楚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它要求你给自己定位,这虽然痛苦,却是产生转变的驱动力。”

接下来作者表示:“当我陷入抑郁的时候,还无法很好地理解这句话。当我走出抑郁的时候才发现,如果抑郁不曾流淌过我的生命,想必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


我常常说,生命的本质是成长,成长的目标是成为自己。心理症状反映的情况是:一个人在生活中没有找到成为自己的路,他的成长进程受到了阻碍,甚至陷入停滞的状态。因为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怎样成为自己,更没有勇气成为自己,在症状里的人呈现的是自己本来不要成为的那个样子。当一个人不能成为自己,他看到的是受伤的自己,因为不能成为自己,他甚至让自己更加受伤,更加痛苦。

第一篇 抑郁人生

新的生活

因为要做“思维记录”和“信息卡”(一种认知疗法的治疗技术,主要是为了改变自我否定性思维),所以我经常随身携带一个红色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我每一天情绪的波动及影响我情绪的事情和我当时的想法,进而评估这种想法的正确性与否,而不是全盘否定自己。之后,我才一点一点意识到,我的自我否定更多的是一种这样的语气:失败者,无能,不可爱,不值得爱,一个没有价值,一个没用的人,等等。过去我对这种大脑对自己的评价一直是全盘接受,但《走出抑郁》告诉了我,这些是想法,不代表你自己,更不代表你这个人。大脑的一部分告诉你不行,劝你放弃,你要让大脑的另一部分相信,你是可以一点一点把事情做好的。就像腿受伤的人,能走一小步,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不要因为进步太小而否定自己,也没有必要因为一时的想法来评价自己整个人……

就这样,在工作中,在和朋友的交往中,一出现自我贬低和否定,我就会提醒自己,我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差,感觉自己很差,很失败,也不意味着自己真的如此。感觉也会犯错误,不要一味地相信这种失败感及无能感,感觉需要事实来证明,而不是一味地去认同。


当我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事物,来评估自己,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过去,我的错误就是太过期待用“大成功”来证明自己,而不懂得在点滴的进步中鼓励和支持自己。当没有取得“大成功”的时候,就认为自己很失败,进而丧失了进一步努力的勇气和动力,结果把自己当成了失败者和可怜虫。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真的没有能力,而在于我对自己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就好像刚开始学习开车,就要求自己成为一个熟练的司机,即使我真的做到了,我还会拿自己和那些更优秀的司机比,忽视了自己的成绩和努力,让自己的情绪更加消沉和委靡。越是这样,就越陷入一个误区,越期待奇迹的出现,现实就越让自己难以忍受。后来我终于意识到,作为一个人,你并不需要用“大成功”证明自己,很多的时候你需要做的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否则,成功对你而言将是一条艰险的道路,因为在未开始之前,你已经把自己打败了。并且作为一个人也无需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无需各个方面都出色才能接纳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有局限性和做得不好的地方,这不能成为否定自己的理由。

勇往直前

也许正是这次失败的拜访,后来她告诉我以后不要再找她了。虽然这是一个打击,却也是一种解脱,因为那时我根本就体会不到爱和喜欢的区别,更多的是把这种追求当做是对自己勇气的考验,她如果不拒绝我,我是不会放弃的,我可以允许自己失败,却不允许自己中途放弃,因为怯懦和退缩已经让我丧失了太多的美好,即使是失败也总比逃避要好。我的目的已经达到,因此有一种比赛结束后的轻松感,虽然结果不令人满意,但终归是敢于再次回到“跑道”,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还真有一种虽败尤胜的感觉。

真实的生活

抑郁会让人逃避现实,活在自我的幻想之中。在幻想的国度里,没有痛苦,没有绝望,没有失败,每一天都是享受,而不是在煎熬。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我们过上了自己想要过的生活。但越沉溺于幻想的世界之中,我就越远离真实的自己与真实的生活,在抑郁的旋涡中也会陷得更深。抑郁的程度与幻想的深度成正比,只有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在维系一个本不存在的“乌托邦”,并从幻想的世界中走出来,才能停止这无休止的内心中的挣扎!

慢慢地,我的生活不再孤独,下班后也不总是待在家里,经常会和朋友逛街、吃饭、打牌。虽然谈不上因此就变得多么快乐,但和过去那个封闭和阴郁的自己比起来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和朋友的交往不仅给我带来了快乐,也让我慢慢感受到了真实的生活。以前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好很多,但真正和朋友深入交往之后我才发现,真实的生活和现实的人生总会有很多的烦恼和无奈,总会有情绪低落及不如意的地方。这时我才真正理解“生活本来就是充满艰辛与困惑的旅程”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是呀,就算没有抑郁,生活也是生活,不是天堂;就算没有抑郁,自己也总是自己,不会是超人,也不能无所不能。以前我总把一切归结到抑郁的头上;以前我总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失败者,但当我真正走近他人,走进生活后才发现,一切都和自己想象的不同。


一开始我仅仅是通过思维上的辩论来对抗负性思维,但我心里依然有一股力量在苛责与否定我自己。我的内心中好像有两股力量在作战,一个声音告诉我:你是一个失败者,一个可怜虫,没有人会喜欢你;而另一个声音却对我说:不是的,你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是抑郁让你有了这种感觉,你需要从可以努力的地方开始努力,没有必要和自己过不去。开始的时候,自我肯定与援助的声音很微弱,但这种“声音”起码让我开始怀疑自我否定是否正确,是否真实,并且有勇气去面对心中的恐惧。当勇气变为行动,当行动让我看到真相的时候,内心力量的对比才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当我发现,别人并没有我想得那么完美,现实生活并没有我认为得那么美好,当我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取得成功,自己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的时候,我才不再因为失败及缺点而贬低自己。因为我知道,我不是超人,注定无法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别人也不能。我没有必要把所有人的优点都集中起来把自己打倒,也明白了,幻想中的美好,仅仅是幻想,现实注定是残酷的,对每个人都是如此。当我可以放弃理想化自我的幻想,当我发现真实的生活并不是天堂的时候,我才真正懂得怎样与自己相处,如何来爱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幻想完美的自己了。

第二篇 抑郁的初步治疗

认识抑郁

抑郁的核心症状是:缺乏快乐。更确切地说是丧失了体验快乐的能力。过去可以让我们开心的事情,现在却无法激发我们的兴趣,越想摆脱这种状态却陷得越深,无力自拔。

情绪

处于抑郁之中,我们的情绪会变得低落,缺乏体验快乐的能力,即使是过去能够让我们开心的事情,现在也不会引发我们快乐的感觉,越希望自己能够快乐起来,就会对情绪越加关注,但结果快乐就越难寻。所以,对情绪过于关注反而不利于情绪的平复,我们不要逼着自己快乐起来,而要试着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不开心?一开始我们可能找不到任何原因,这其实提示着我们缺乏对自我的了解。当我们开始了解自己,倾听情绪在告诉我们什么的时候,不快乐就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反而是一种“情理之中”的事情。

通过对情绪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我们内心深处的“需要”,通过“需要”我们就可以慢慢发现内心深处的自己

思维

情绪的变化会影响到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同理,某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情绪。例如,一个人情绪不佳,就比较容易把他人没有恶意的玩笑解读为是对自己的否定,而不会理智地思考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当然,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可爱的人或一个失败者,在这种自我否定的思维下,想必他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心情。

在抑郁的状态下,一个人的思维会陷入到某种非理性之中,而这种思维倾向会让他的情绪变得更加抑郁。

所以,通过改变一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情绪状态,当我们不再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失败者,一个可怜虫,一个无能的人的时候,抑郁才能慢慢地离我们而去。

行为

抑郁会让人变得消沉,想鼓励自己积极起来,振作起来,但最终这种自我鼓励的语言只会成为一种空洞的口号。在抑郁面前,我们变得软弱无力,几乎找不到突出重围的方向。之后,我们不得不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再努力,因为只有逃避一切——逃避那些我们无法改变,无力面对的现实——才能让我们暂时感到好受一些。最后可能从床上爬起来,走出家门都变得异常的困难,一些过去我们可以轻易做到的事情,现在都需要极大的努力才能够做到,但做到又有何意义呢?一切都没有改变,门外依然充满了挫败及我们不愿面对的现实。

要走出抑郁,就要打破这种因抑郁而改变了的行为方式,治疗抑郁首先要改变生活,努力从隐藏的地方走出来是战胜抑郁的第一步

想象

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抑郁的状态下我们的想象力会进一步被激发。这时,我们好像成了生活的导演,凡事都会往坏处想,而且还会想得特别具体、生动——我们会想象自己是如何失败的,是如何被别人拒绝的,是如何表现得糟糕。这些悲观的“剧情”,让我们变得更加不自信,并且也害怕幻想中的情节在现实中上演。虽然我们极力避免,并试图让自己往好的地方想,但就是无法做到,也无法真正感到放松。

所以,梦与幻想也会暴露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期待与冲突。通过对想象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自己,并发现我们的期待及受伤害之处!

生理

抑郁时候的生理变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可见的,如食欲减退、睡眠的变化(睡得过多或过少)、躯体的轻度疼痛及紧张感、体重及性欲的变化;另一方面是不可见的,主要是大脑内一些化学物质分泌的变化,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它们通称为“单胺类物质”。

药物只能缓解症状,它不能解决深层次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化地认定抑郁就是因为大脑中化学物质分泌异常造成的,其中的疑问在于:大脑原有的化学物质的平衡是如何被打破的呢?

抑郁的诊断

按照美国精神病协会的诊断标准,一个人只要连续两周出现下列可能症状中的5项以上,就可以诊断为患有“主导型抑郁症”

  1. 情绪低落。
  2. 快乐明显减少。(以上两者至少居其一)
  3. 食欲明显下降,体重至少减轻5%。
  4. 睡眠障碍。
  5. 易激惹或情绪郁闷。
  6. 精力不佳,每天疲惫不堪。
  7. 无价值感,缺乏信心,有负罪感。
  8. 注意力难以集中。
  9. 常想到死或自杀。(至少有其中四种个以上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该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与躁狂交替出现。患者处于躁狂状态的时候就会精力异常充沛、情绪高涨、充满自信、踌躇满志,好像有很多伟大的计划等待他去实现。但处于抑郁状态中的时候就会变得情绪低落、万念俱灰,给人感觉他好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在躁狂状态下的“伟大计划”也会虎头蛇尾地放弃。如希望对双相情感障碍有更多了解可以参见,凯·雷德菲尔德·杰米森(Kay Redfield Jamison)的著作《我与躁郁症共处的30年》。

如果伴有幻觉和妄想的话,这种抑郁属于“精神性抑郁”。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比如,周围没有人还能听到别人在讲自己坏话。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的结论。例如,患者认为电视里在演他们家的事,因此关闭电视机;认为报纸上的内容是影射他们家,因而把报纸放在一边;认为马路上陌生人之间谈话是在议论他,咳嗽吐痰是针对他的,是蔑视他,因而拒绝出家门。

抑郁产生的原因

遗传因素

第一种可能性是某些人天生具有抑郁的易感性。陷入抑郁时我们脑内神经化学物质的分泌会出现异常,这种异常有时来自于我们的基因。

成长经历

虽然遗传会影响到我们对抑郁的易感性,但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尤其是早年的经历对是否患抑郁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一个孩子在缺乏爱的家庭中长大,或者就算父母是爱孩子的,但却经常以苛责的方式来表现“爱”,那么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吵闹,或父母本人就存在神经症倾向,如,过于追求完美、吹毛求疵、严重自恋等,就会让孩子体验到不安全感,形成基本焦虑。为了克服焦虑,他就会试图把所有的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以博得周围人的肯定,借以减轻心中的不安全感。这种扭曲的心理防卫机制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信念及内在驱力。

生活信念

人一旦形成了某种看待自己、看待他人及世界的方式就很难改变,以后也会倾向于用这种视角来看待周围的人及事物,即使环境改变了,也很难改变其固有的观念。例如,如果孩子一直难于满足父母的期待,或犯了一点错误就会被家长打骂及苛责,那么他就很容易形成“我是一个失败者”的信念。就算他日后表现得再好,也很难会对自己满意。

某种信念一旦形成,他往往会忽视与其信念相反的证据,通过这种“过滤效应”,他会更加确定自己判断的“正确性”,而忽视了事实真相。如,一旦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他就很容易发现自己的失败之处,因为这符合他的“口味”,就算他有成功的时候,也不会因为这种成功而肯定自己,反而会认为这种成功仅仅是一种偶然或巧合,或者任何人都会做到。

内在驱力

生活信念仅仅会影响一个人对事物某一方面的判断及评价,而内在驱力则会影响一个人整体的生活基调与追求。信念仅仅会影响一个“点”,而驱力则会影响一个“面”。内在驱力是影响及支配我们生活的一种内在动力,我们生活中很多选择及判断几乎都产生于此,症状也不例外。

在生活中我们明明知道不应该为某事、某人或某物而焦虑、恐惧或抑郁,但理智却往往无法说服我们的心。当理智失效的时候,其实就说明内在驱力在控制着我们,它好似另一个自我,只不过我们对它缺乏了解。有一位男青年,害怕自己紧张会影响别人,担心自己的仪表不够整洁,害怕脸红被别人发现,还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对自己的失败耿耿于怀。虽然他知道自己不应该如此在意自己的表现,也不该如此在意别人的看法,但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当有缺点暴露在别人面前,当可能会受到别人否定的时候,他就会变得异常焦虑和恐惧。经分析,正是内在驱力,而不是理智在左右他。试想,如果一个人如此担心别人的看法,如此在意自己不完美之处,那么他的“追求”必定是:要博得所有人的肯定,不能有任何不完美之处……正是由于有着如此的“追求”,他才会对“小事”如此敏感。而这种“追求”,正来自于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内在驱力。这股力量在推动着他把自己打造得完美无缺,以博得所有人的肯定。虽然他本人尚未意识到这股力量的存在,也不承认自己有着如此“非人类”的追求,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一直逼着自己做着人类做不到的事情……

当他无法继续满足这股内在驱力的要求时,他就会陷入到深深的焦虑、恐惧或抑郁之中。所以当我们的理智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发现并了解这个内心深处的自我。只有了解并摒弃这股控制我们的内在驱力,才能真正从症状中解脱出来。

刺激事件

抑郁发作有时是在某种严重刺激的事件下产生的,如,失恋、失败、亲人的离去等。

从表面上来看,也许我们会认为患者心理素质差,或抗挫折能力太低,但当我们真正了解一个人的生活信念及内在驱力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事情对他而言的意义,才能发现在我们眼中的“小事”,在患者的眼中却是一件“大事”。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患有抑郁的人,不是被生活中的刺激事件所打倒,而是被这些事情对他而言的意义所打倒。所以,刺激事件仅仅是一个导火索,它会“按动”我们内心中“脆弱”之处。当我们责怪一些既往事件让自己患有抑郁的时候,我们需要反思,为何“这块石头”绊倒了我们,而不是别人,我们自己需要承担什么责任,我们自身存在怎样的问题?

社会文化

每个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主流的价值标准与行为准则,当个体一旦超出了社会文化的期待,就会承受巨大的压力。所以,社会文化因素也会成为一个人的压力源,比如,现代社会要求男人独立、成功,要求女性身材苗条、有修养,并且能否挣钱也成了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当个体没有满足这些期待的时候,就会产生易被他人排斥或贬低的焦虑感。

如何治疗抑郁

归纳起来可以大致分为针对症状的认知行为治疗及对症状背后原因分析的心理动力学派。认知行为治疗方向,会有效地缓解抑郁的症状,但缺乏系统性的分析,所以本书将它定义为:初步治疗心理动力治疗方向,将透过症状看本质,使人更加自我了解,理解症状的成因及背后的动力系统,所以本书将它定义为:深入分析

虽然一开始我们不能准确地找出自己陷入抑郁的真正原因,但我们却可以通过行为的改变来影响思维;通过思维的改变来改善情绪。如,在抑郁的时候,大脑告诉你不行,劝你放弃,但是我们的行动却不见得听从这一指挥,如果听从这一指挥我们在抑郁的深渊中将陷得更深,并且会让这种“我不行”的思维更加根深蒂固。如果你要交朋友,不管大脑如何对你说不行,劝你放弃,那么在行动上一定要勇敢地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发现这种思维的错误之处。

所谓深层治疗是要发现症状背后的原因,也就是要找到症状背后的驱动力。这种背后的动力系统得不到解决,症状就不会消失,就算消失了也很容易变换。

初步治疗

治疗生活

在抑郁状态下,患者往往缺乏行动的动力,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情不再感兴趣,回避社交及生活。抑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模式,而这种病态的生活模式又强化了抑郁本身,所以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就需要先改变病态的生活模式。抑郁告诉你不行、劝你放弃,但你不要相信抑郁时大脑对你所说的话,反而要逆流而上。即使你恐惧与人交往,恐惧面对生活,你也要鼓起勇气去面对你所恐惧、你所逃避的。当然,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快乐会如期而至,但这却是重建生活,治疗抑郁的第一步。当你开始工作,开始交往,开始丰富自己生活的时候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而这时才是解决的最佳时机。

抑郁不仅挫败了我们对自己正面的评价,还让我们丧失了与人交往的信心及面对生活和未来的勇气。所以,我们要从失败的地方站起来。

你是否回避与朋友的联络?
你是否放弃了曾经的爱好?
你是否不敢面对工作和生活?
你是否不敢去谈恋爱?
你是否过于依赖家人?
你是否经常把自己封闭起来?
你是否因为绝望,而不敢尝试,即使是对你有意义的事情?
你是否因为情绪不佳,而忽视了身边的人和事?
……

如果你对上面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几个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这就是你需要再努力的,这就是你跌倒的地方。从可以努力的地方开始努力,先不要管自己是否会成功。对于陷入抑郁中的你而言,敢于尝试就是一种成功,能前进一小步就是巨大的进步。所以不要因为自己的进步有多小而否定自己,要因为自己的努力而鼓励自己。

我们如何做

面对你所恐惧的

何谓开始生活,改变生活呢?简单来说就是去面对你所逃避的,直面你所恐惧的,而不是在逃避当中寻找安全感。

在忍受痛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慢慢了解未发现的自己,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抑郁,才能为以后的治疗铺平道路。有些患者连这种最基本的勇气都丧失了,他们整日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敢出门,不敢与人接触。如果不鼓励自己面对生活,那么无论何种治疗对这类人都是无效的,因为他没有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找回快乐

快乐来自于行动,而不是等待。我们要去做那些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事情,就算开始得到的快乐如此之少,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快乐和幸福来自于“投入”,当我们把自己投身于爱、工作、创造之中的时候,快乐自然会来。当我们过于关注自己的内在世界,而忽略了外在世界,快乐将离我们而去。就好像农民的快乐来自庄稼,当他辛苦播种的庄稼慢慢成长,他自然就会快乐。但如果他的庄稼长满杂草,而他整天苦思冥想“我是否是个称职的农民”时,相信他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体育运动 

一系列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身体的活动,特别是慢跑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在对抑郁的治疗中,经常跑步已经成为治疗方案的组成部分,并且体力活动不仅仅对躯体,也会对精神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会放松 

抑郁会带来躯体上的紧张感,每个人躯体紧张的部位不尽相同。当然,躯体上的紧张大多是来自于精神上的紧张,当精神上的紧张感降低的时候,躯体的紧张感也会得到自然缓解。但学会一些躯体放松的方法总会有一定的益处,尤其是在你紧张的时候。

放松方法之一:走路时的放松术

  • 站直,但不要僵直。
  • 走路的时候,将意念集中在呼吸上。
  • 慢慢地深呼吸,但不要过度。
  • 呼气的时候,集中意念于“放松”上。
  • 注意你身体的感受,哪个部位感到紧张,就放松哪个部位,让你的身体变得沉重、放松。你的肩部感觉如何,紧张吗?如果紧张,让双臂下垂,体验沉重感。你的其他部位,比如,脖子或前额感觉如何?
  • 有意识地放松身体。
  • 学会照看你的身体,了解紧张时的感受,此方法必会有效。

放松方法之二:冥想放松术

  • 选择一句话,一个概念,一句祈祷词,作为你入静的口诀。
  • 选择舒服的姿势安静坐下。
  • 闭上眼睛。
  • 肌肉放松。
  • 缓慢而自然地呼吸,呼气时默念你选择的口诀。
  • 如果你的思想走神,设法收回到口诀上来。
  • 每日至少做一次这种练习。

放松方法之三:呼吸放松法

  • 舒服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气和吸气上,要注意节奏。
  • 慢慢将气吸入肺里(感觉空气下到了横膈部位),让空气在肺里保存几秒钟,然后慢慢呼出。
  • 有节奏地呼入呼出,慢慢数数,吸气(一、二、三、四),保持(一、二),呼气(一、二、三、四)。
  • 如果你找到了令你舒适的节奏,集中注意力于“吸气”与“呼气”,以同一节奏默念“吸——呼,吸——呼,吸——呼”。

不要有负担,做缓慢的、有节奏的深呼吸,尽量保持轻松、舒适。一旦你感到愉悦,就要告诉自己,你正在努力将身体节律减慢,以期逐步达到放松状态。每次呼气,你要在脑海中默念“放松”——或者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默念“安静”。想象每次呼气,你的身体便开始放松。你呼出了紧张,开始变得温暖、轻松。

放松方法之四:顺其自然

有时,紧张是因为“关注”而引发的,也许是你太过担心自己紧张时候的表现及他人的看法,所以才对紧张如此耿耿于怀。所以对待紧张也可以用一种“顺其自然”的“无为”态度,这也不失为是一种好的选择。毕竟,有时“问题因解决而存在”,紧张也是如此,正是因为过于关注紧张的感觉,所以这种关注本身才强化了紧张的程度。

精神上的紧张在躯体紧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自己精神紧张的原因,对于解决躯体紧张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担心自己紧张焦虑的时候别人怎么看。这种过于在意他人看法的思维,更容易强化紧张焦虑本身。

情绪的ABC理论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受到“物”的困扰,而是受到对“物”的态度的困扰。如果可以改变影响情绪与行为的态度及观念,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们的情绪状态。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久而久之,这些不合理的信念还会引起情绪障碍。情绪ABC理论中,

  • A表示诱发性事件;
  • 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信念,即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
  • C表示因此而产生的情绪与行为结果。

引发人不同反应的关键就在于B(思维与信念)。第一个人可能认为:和朋友发生争执很正常,过段时间就好了,所以他不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仅仅是暂时有些难过而已。另一个人可能会认为:和朋友吵架,他将会不喜欢我,我再也找不到喜欢自己的人了。所以他会变得紧张不安,甚至是恐惧。

如果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变B(思维与信念),即对自己、他人及这个世界负性的看法及观念,就可以有效地改善我们的情绪。

我们的思维容易犯哪些错误

“应该”和“必须”

只有成功,我才有价值;必须有人爱我,否则我就是一个不可爱的人;只有得到别人的肯定,我才能有自信;别人应该公平地对待我;我必须比别人强,比别人出色;我不能失败,不能有缺点,不能不完美……

有时,我们会被这种“应该”和“必须”的观念所束缚,认为“有它,才能有我”。自己、他人、生活,必须满足我们的某种要求,才能有意义与价值。当现实没有满足这些“应该”和“必须”的要求的时候,就很容易对自己、他人,甚至是这个世界不满。

情绪化推理

人在强烈的情绪作用下,理智的判断就会受到影响。这时,我们就会轻易相信自己在某种情绪下得出的结论,而忽视了理智的判断。即,我感觉是这样的,那么事实就是这样的。如,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失败者,那么我就是一个失败者;我感觉自己不可爱,所以我真的就不值得别人来爱;我感觉自己无法维系一段长久的友谊或爱情,所以他人就会离我而去;我感觉自己是一个虚伪的人,所以我就是一个虚伪的人;我感觉自己无法成功,所以我就真的没有成功……

有时,感觉如此强烈,负性思维又自动产生,让我们来不及静下心来反思。接着,我们又把这种感觉和情绪化的推理当成了一种事实,最终给自己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

草率下结论

在抑郁的状态下,理性思维的力量会被削弱,我们往往会从一个方面,或通过有限的依据得出整体性的判断。这个判断虽然经不起推敲,但我们却容易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如果一个人对我们不够热情,在抑郁的状态下,我们就很容易把这种情况解读为他人讨厌自己,或自己是一个不可爱的人,而忽视了其他的可能性,比如也许今天他的心情不好,或他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而与我无关。

当我们草率地给自己下了一个否定性结论的时候,我们最好不要把这种结论当成是事实,虽然这种结论看起来是那么的“真实可信”。我们要学会停下来和自己对话,质问那个自我否定的声音:有什么理由可以证明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有什么证据证明没有人喜欢我?当然我不是超人,有人不喜欢我很正常,我没有必要得到所有人对我的喜爱和肯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人喜欢我。

以偏赅全

从一个“点”,就得出一个“面”的结论。这种以片面的事实,得出全面结论的行为就是一种以偏赅全的思维模式。如,一次失败,就认为是自己整个人的失败;一次失恋,就认为自己永远也找不到一份真挚的感情;被一个朋友背叛,就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人值得信任;被一个人否定,就认为所有人都是这样看待自己的……当一个人对自己不够肯定的时候,就很容易根据外在的一些细微线索,得出对自己整个人全盘否定的结论;当一个人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的时候,也就很容易把别人的一些小的忽视和否定当成彼此关系的危机,甚至是结束。

非黑即白

非黑即白,即,“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只注意事物的两极,忽略了中间部分。如不成功,就是失败;没有受到别人的肯定,那么就是一种否定;不表现得坚强,就是懦弱;不做到完美,就什么都不是……

有时,我们会极端地评价自己与他人——自己要么是成功的,要么就是失败;他人要么是爱我们的,要么就一点都不爱。在这种思维倾向之下,我们就很难温柔地对待自己与他人。

自我中心

以为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就是他人看待事物的方式,或坚持认为他人应该遵守与自己相同的价值标准与行为准则。如,我认为自己很失败,那么别人也会这么认为;他人如果爱我,就要无时无刻地关心我……

其实,这种自我中心的思维仅仅是一种外移作用。如当一个人自我否定的时候,也倾向于认为别人会看不起他。

责任内化

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还表现为责任内化。即,把一切责任和错误都归咎于自己,就算自己没有错,也能做到“鸡蛋里挑骨头”的地步,不能理智地评价是非曲直。如果恋爱失败,他会责怪自己不可爱,而全然不顾感情的失败双方都有责任的事实;如果事业不顺,他会责怪自己能力低下,而全然不顾客观存在的现实原因;如果被别人否定,他会一味地责怪自己不好,而不会看到对方的吹毛求疵,凡此种种。

所以只有放弃这种责任内化,才能公平地对待自己,才能看清事实真相。

过滤积极评价

当一个人陷入自我中心思维中的时候,就会固执地认为自己所想的就是事实,任何与之相反的理由和证据都会被他无意识地过滤掉。如果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当然也不会相信别人对他积极的评价。他会认为:别人肯定我,可能是出于礼貌,或者是不了解我,抑或仅仅是一种同情。

抑郁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够好”,而对自己的“足够好”却视而不见。我们只会盯着自己的失败不放,而忽视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功。同样,我们也会更敏感他人对自己的否定,却忘记了他人对我们的肯定。正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好及出色之处,我们才会如此怀疑他人的正面评价。

摆脱这种思维倾向的关键在于:要让自己慢慢相信,也许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只不过是我们太关注自己不够好及失败之处,过滤掉了我们的成功及来自于他人的积极评价。

贴标签

以静止的观点,给自己及他人贴上固定的标签。如我不可爱,我是一个失败者,没人真的爱我,他人都是不可信任的……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而不同的成长经历会形成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及整个世界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但人生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来都不是静止的。就算过去我们被父母否定,就算过去有过失败和不如意,这些也仅仅意味着过去,过去的失败不代表现在,也无法决定未来。不要给自己贴上一个极端的标签,因为这会削弱我们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对未来的消极预期

《蜡笔小新之营养午餐》一集中的风间,当他把营养午餐弄洒后,就试图把洒在地上的饭菜捡起来,但他发现这样做是徒劳的,之后他的大脑中浮现出这件事对他一生的影响:就算我上了小学,“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把营养午餐……”同学说。就算我上了高中,“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把营养午餐……”同学说。就算我长大了,“风间,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把营养午餐……”新婚妻子说。就算我当了爷爷,“爷爷,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把营养午餐……”孙子说。就算我死了,“这个人,上幼儿园的时候把营养午餐……”后辈说。“我的前途全毁了。”风间最后绝望地说。

因为我们的思维有着“自动性”(自动产生,无需有意识控制)和“生发性”(从一个点,联系到一个面)的特点,所以我们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或是生活中一个小小的挫折,就联想到未来的失败及过去不愉快的经历。从一个点我们放大到了整个人生这条线,就好像整个人生都没有希望了,一切都被毁了。

如何找到负性思维

运用思维记录本

当我们受到负面情绪困扰,或经历了一些令我们沮丧的事件时,就可以在方便的时候,把当时大脑中的想法记录下来。要准备一个本子专门进行这种思维的记录,坚持记录是自我了解的第一步,从中可以发现我们被哪些想法所束缚。

A(诱发性事件) B(思维与信念) C(情绪与行为)
和同事产生矛盾,关系有些紧张 因为我不会沟通,所以才导致这样的结果。为什么我总是处理不好这种简单的事情呢?如果是优秀的人想必就可以处理好这种矛盾了。 情绪:自责、紧张、情绪低落;行为:在人际交往中更加退缩,不敢表现自己,担心被别人排斥
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和别人相比缺少热情 这样的自己被别人发现,一定会被他人看不起,他人也会因此而离我而去 情绪:恐惧、焦虑;行为:封闭自己、不与别人接触
失败;事情进行得不顺利;表现不令自己满意;他人比我更优秀;缺点与不足 事实证明我是一个失败者,我没有能力做好自己所期望的事情,所以不要白费力气了,还是省省吧 情绪:绝望、抑郁;行为:逃避,不敢继续努力

如果情绪可以讲话它将对我说些什么

有时情绪的变化好像无缘无故,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时,我们可以体验到明显的情绪变化,却不知道情绪波动因何而起。如果是这样,我们就需要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如果情绪可以讲话它将对我说些什么?

当然,一开始我们不能很好地意识到情绪在告诉我们什么,但不要急,只要有耐心,就会对自己的情绪多一些了解。

试着倾听情绪,而不是一味地压抑情绪,也许你会发现,情绪的变化并不是从天而降,不总是无理取闹,也不是无法了解的。从中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伤口”,找到这些“痛处”,才能为下一步“疗伤”做好准备。

通过“问题”了解自己

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向自己提问来找到负性思维。假设你努力做某件事,但没有做好,你感到失望,情绪低落,这时,你可以问自己如下问题:

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他人会如何看待我?
这件事对我的未来有何影响?

一位患者经常因自己没有满足他人的要求而自责,即使求他帮忙的人和他的关系并不好。当他通过上面三个问题来探究这件事对他的意义的时候,得出了如下答案:

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我是一个自私的人。
他人会如何看待我?
别人一定不会喜欢我,认为我很差劲。
这件事对我的未来有何影响?
没人喜欢和我做朋友,我将会孤独一生。

正是因为这种对自己、他人及未来的消极预期,他才将一件小事看得如此重要,才会因为没有帮助他人而贬低自己。

学会感觉

在抑郁的状态下,我们往往会沉溺于某种感觉之中,却很少分析这种感觉。就好像自己的情绪是从天而降,找不到任何原因。谁如果痛苦或难过,他总会知道,他为什么痛苦,为什么难过。如果问一个抑郁的人,他忧伤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压抑在他身上,他就会回答:我不知道,我无法解释。

心理治疗的任务,就是为患者打开通往感觉的大门。理查德·奥康纳认为,患者自己也可以为此做些事情。你可以设法找到感觉瘫痪的动因,办法是借助“情绪日记”。患者应该把每日发生的事情记在这本日记中:谁都干了什么?事情是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我这一天有过什么思考、幻想和回忆?奥康纳承认,对抑郁症患者来说,记录这些事情一开始是很困难的。但是只要他们能够坚持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可能会发现事件和抑郁之间的关联。

如何挑战负性思维

理性思维

有时,我们的思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但自己却浑然不知,一味地沉溺于其中,把想象当成现实,把片面的观点当成结论。所以,我们要把“结论”当成一种假设,无论你多真实地感受到自己失败、无能、不可爱、没有价值,这些仅仅是假设而已。我们要去验证它们是否真实,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还是因为我们太过关注自己的消极方面,而忽视了积极品质。

当你因为他人的不赞同而否定自我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自己的优点?
当你因为失败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时候,是不是忘记了自己以往的成功?
当你因为自己的缺点而自卑的时候,是不是忘记了人无完人的事实?
当你没有受到某些人的喜爱或关注就感到失落,是不是幻想受到所有人的欢迎?当你因为挫折就变得自怨自艾的时候,是否忘记了生活本来就是充满艰辛的旅程?

用“心”改变

用心,意味着要培养对自己的爱心、同情心、耐心及悟性。改变自己除了方法,更重要的就是一种对自己发自内心的爱与接纳。要把“知道”变成一种属于自己的“感悟”,而不仅仅是流于表面。只有这种深层次的转变,才能产生“质变”的效果。

自我苛责就好像是暴君,缺乏对自己的爱与同情。结果把自己当成了苛责的对象,而非需要爱的人。所以,我们要慢慢培养对自己的同情心和爱,要像朋友一样对待自己,而不能一味地纵容内部暴君对自己的苛责。对抑郁的治疗,我们不仅要改变负性的思维,也要改变对待自己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地爱自己,没有把自己当成真正的朋友,仅仅进行“冷冰冰”的思维练习是不会取得理想效果的,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当成盟友。

走出抑郁也是学会如何同自己相处,学会如何爱自己的一个过程。当自己跌倒的时候,我们要搀扶自己一把;当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我们要给自己鼓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时候,我们要告诉自己没有那么差;当全世界都抛弃你的时候,你要成为那个最后还爱着自己的人,给自己时间,让自己尝试;给自己勇气,让自己前行……

实践验证

用行动和实践去验证,总比一味地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当中要好。去发现真相,而不是沉溺于自我杜撰及幻想的世界中。当我们鼓起勇气去面对令我们恐惧的现实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恐惧不是来自于外界,它一直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心中。当我们不再被恐惧所困,敢于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时,也许就会发现一切并没有自己所认为的那么可怕。

如果你认为不善言谈就会受到他人的否定,那么你就更需要保持本色与人交往,用事实来证明一切——不善言谈是否真的受人排斥。当你可以勇敢地走出这一步的时候,也许就会发现:是否健谈并不是人际交往成功唯一重要的方面。当失恋或遭到抛弃的时候,你也许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认为是自己不好、不可爱才会被他人如此对待。虽然有着如此的担忧,但我们依然需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糟。当你担心自己的错误或者缺点会让朋友失望或远离,那么我们也可以当面问一下他们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也许和我们自己所认为的相差甚远。

因为缺乏勇气,我们丧失了很多机会和可能。但毕竟没有什么比抑郁更糟糕了,既然这样为何不放手一搏?这总比活在自怨自艾与自我封闭的世界中要来得好。

挑战负性思维的其他方法

信息卡技术

信息卡技术:准备一些卡片,把我们经常出现的负性思维写到卡片上,并写上对这种负性思维的挑战。当我们又陷入到某种负性思维的时候,就可以用卡片上的内容帮助我们摆脱负性思维的困扰。

李芳是一个稳重、文静的女孩,但因为小时候亲戚们更喜欢活泼的孩子,所以她自感受到了冷落。从那时起她就很羡慕那些开朗的小孩,因为他们更受欢迎和重视。后来她长大了,虽然朋友们都很喜欢她,但她却经常因为自己的稳重和文静而自卑,因为她认为这种性格特点是缺点,这种性格特点是不讨人喜欢的。当人际关系和谐的时候她不会想到这一点,但当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比如,她和好朋友出现矛盾,或者在一个新的群体中不受重视,她就会开始自责,并对自己不满意,更加认为自己比那些开朗的女孩差。因此她对未来很悲观,对自己很失望。

她为自己制作了下面的信息卡。

我不够活泼开朗,所以没有人会喜欢我

挑战:凡事都有双面性,稳重和文静的性格虽然不能受到所有人的欢迎,不能在一个新的群体中一下子受到别人的关注,但这种性格却会给人一种踏实和值得信任的感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也是一个优点。当然会有人不喜欢我这种性格,但我没有必要讨好所有的人,让所有人都对我满意,我只要让我喜欢和喜欢我的人满意就够了。并且是否能够受到他人的欢迎,是否能够和他人成为朋友也不能仅仅从“是否会讲话”这一个方面来评判。我需要慢慢接受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幻想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这只能让我对他人的评价过于敏感,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紧张不安。

我是一个失败者,永远都无法成功

挑战:“我是一个失败者”,这是一种全或无的思维,或许在一些事情上我没有做到自己期望中的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失败者。就算我现在没有什么成绩,也不能因此就否定我自己整个人的价值。“永远无法成功”是一种情绪化的推理,虽然我现在感觉如此,但感觉不代表现实。其实我也有做得好的时候,不能因为感觉就否定了自己所有的成绩和进步。我是一个容易苛责自己的人,但我要慢慢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努力。克服抑郁需要鼓励、需要坚持、需要给自己时间,而不是一味地和自己过不去。

我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

挑战:一个人不可以简单地用有价值或没价值来衡量。虽然我现在情绪抑郁,虽然我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虽然好像周围的人都比我强,但这些都不是我没有价值的证据和理由。感觉一个人没有价值,并不代表这个人真的就没有价值。有时,缺乏价值感来自于对自己过高的期待。平心而论,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仅仅是没有我期望的那么高而已。我需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一味地用有价值或没有价值来衡量自己。

没有人真正关心我,朋友都是不可信任的

挑战:或许他人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关心我,但这并不意味着朋友根本就不关心我。要么朋友是关心我的,要么朋友就是不关心我的,这是一种全或无的思维,现实中很多事情并没有这么绝对。就是我们讨厌的人,也不是什么都不好。同样,就算是我们喜欢的人也不会什么都好。或许我们身上有他人不喜欢的地方,当然他人有些做法也不令我们满意。但判定他人是否真正关心我们与值得信任,不能仅仅从一时的情绪或某件事就做出如此极端的判断,而要从长远来看。如果从长期来看,他人真的根本就不关心我,而且不值得信任,那么我可以慢慢降低对他人的期望值。但要谨记:不要对他人提出过高的要求,毕竟没有人是完美的。

敢于冒险

李梦是一个高中辍学了的女孩,虽然这次失败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她依然对自己很没有信心。在工作中她很怕出错,她认为出错就意味着自己能力差、反应慢,所以在工作中她变得谨小慎微。当她发现自己做得不好,表现得不够出色的时候,她就担心周围人会看不起她,老板会把她开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她就会在老板没有开除她之前先把老板炒掉。这样虽然会让她丢了饭碗,却让她感到安全——这样的结果总比被开除,在他人轻视的目光中灰溜溜地离开要好得多。所以“六个月”成了她工作上的梦魇——从离开学校到现在,她没有一份工作做了超过六个月。

经过治疗,她选择了冒险。在工作中她不再轻易放弃,无论她多么担心被开除,担心表现不好被他人发现,都一定要用事实来说话,一定要等老板先来炒自己的鱿鱼,而不是像过去一样提前退出。

经过努力,她终于在一份工作上坚持了一年多,虽然她并没有因此摆脱抑郁,但最终她找回了工作的信心。

积极的自我暗示

当我们对自己感到不自信,对未来绝望的时候,就可以试着对自己说一些积极和鼓励的话,要尽量简短、实用、便于记忆。

我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我能一点一点地把事情做好!
人要为现在而活,不要为明天而抑郁不乐!
我诚实、善良、诚恳、勤奋,所以我是个好人,虽然不完美!
有时成功的关键在于,尽管前景不容乐观,我们仍不放弃努力!
获得爱情最好的方法是过好一个人的生活!
敢于冒险,如果不能冒任何风险的话,就会失去:友情、爱情、事业、梦想等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的东西!
先扛起解决问题的担子,才能解决问题!
只有战胜惰性,人生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能熬得过昨天,我就能够熬过今天,没有必要想明天会如何!
绝不放弃;绝不,绝不放弃;绝不,绝不,绝不放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我很好,很正常,一切都很好!
……

第三篇 抑郁的深入分析

抑郁与完美主义

对负性思维与信念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负性思维与信念的产生,很多时候都源自一个人的“追求”——正是因为一个人有被所有人接受的追求,所以才会过于担心别人的看法;正是因为一个人有使自己变得十全十美的追求,所以才会对自己哪怕一点缺点而耿耿于怀;正是因为一个人有超越所有人的追求,所以才会对自己的失败及不如人之处无法释怀;正是因为一个人有成为理想中的自己的追求,所以才会对现实中的自己百般挑剔与不满……

对自己的苛责与否定越加强烈,也就预示着“追求”越远大。患者只有达到这种“伟大的追求”,才能停止自贬与自我憎恨。负性思维与信念来自于“追求”受阻,或者说是对没有实现理想化自我的一种惩罚。只有成为幻想中的自己,只有达成幻想中的生活他才能真正停止这种自我攻击。所以自我攻击有时也是一种逼迫自己达成理想化自我的一种手段。

以前的我只会逼着自己做到“足够好”,当做不到的时候就会否定及苛责自己,却没有反思这种价值观的错误之处。做得“不够好”,那什么才是“足够好”?世上真的存在这种“足够好”吗?别人都达到了这种“足够好”吗?这种“足够好”是否是过于理想化而非现实。是否正是因为这个“足够好”过于脱离现实,才显得自己“不够好”?当我放弃了对这种“足够好”的追求,放弃了这种做人做事的价值观的时候,这种“不够好”的感觉才慢慢变淡,我的心态才慢慢变得平和。

一个从小备受苛责或成长经历中有太多创伤性经历的人,自然心中会对现实充满恐惧,对现实中的自己产生不满。“需要”没有在现实中得到满足,就很容易在幻想中去满足。对现实中的自己不满,就容易在幻想中创造出一个完美的自己,来应对这残酷的现实。

很多患者在头脑当中都存在一个理想化自我的幻想,幻想如果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人,那么自己就可以接受自己,人生也会变得有意义。他在无意识中对自己苛责,也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正是因为一直抱有这种病态的追求——把自己变成完美、没有失败及缺点的人——所以才会形成这种“有条件”的自我接纳。如,只有被他人肯定,我才能接受自己。在这种“有条件”的自我接纳作用下,一个人越来越远离真我,越来越陷入对理想化自我的幻想之中。但可悲的是:人总逃不出现实。不能放弃幻想,“自我的战争”就此被激发。

我们往往会发现患者有着一个容易苛责与吹毛求疵的父亲或母亲,从小无论他如何努力都很难达到父母的要求与期待。当然,就算父母不那么具有攻击性,仅仅是忽视或冷漠也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在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是很难意识到这是父母的错,反而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父母才不爱自己。之后他就会更加努力做得“足够好”以博得父母的爱,越加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会发现:脱离真我,追求理想化自我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毕竟,当一个人没有得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肯定与爱的时候,内心中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与恐惧。而追求幻想中完美的自己,最起码可以给自己带来一点希望——也许成为了理想中的自己,就可以得到父母的肯定与爱。渐渐地,这种自我保护的“追求”,成为了做人的内在驱力,生存的最高准则,就算扭曲真实的自己也在所不惜。

有人可能会反问:人难道不应该变得更完美?人难道不应该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人难道必须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人应该对自己负责,也应该有追求,而不是混沌度日,但我们必须反思这种追求的内在动力,是发自对事物本身的热爱,还是出于恐惧与逃避现实的努力。

解决之道在于:放弃幻想中的完美,放弃病态的追求,接受现实与现实中的自己,而不是一味把自己变成理想中的样子;接受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局限性,而不是活在对幻想的追求及对现实的逃避当中。

三个自我概念的说明:理想化自我、真实自我、现实自我。

理想化自我

乃是为了逃避现实而在内心中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形象。因此对个人而言,它是绝对完美的,必是生活的最高标准。但它产生的基石是幻想,而非现实,是一种把幻想当成现实的自我陶醉状态。

真实自我

乃是个人所具有的天赋潜能的一部分,是活生生的,是一个人真正的生命的中心。它使人按照个人的天性及天赋潜能,自由、健康地发展,沿着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

现实自我

是真实自我受环境的熏陶炼铸,所表现出的状况之综合,它是实际的,是现实的。简而言之,它是真实自我的外在表现。但有时它也会被理想化自我所扭曲:为了达到幻想中的完美,逼着现实中的自己以符合幻想中的形象。

探究完美主义

每个人都有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心愿,但我们也能面对自己的局限。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会去追求那些可以实现的方面,放弃一些非我们所能及的目标。在这种弹性的努力下,我们有成功,有失败;有长处,同样也有不足;有朋友,当然也有不喜欢我们的人;有超越他人之处,也有被他人超越之时;有可以控制的事情,当然也有一些事情非我们所能控制。当我们在希望与现实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就会把自身所具有的潜能发挥出来,把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也可以欣赏他人的过人之处,不会因为自己的失败或缺点而自卑。毕竟我们知道这是作为人的局限性的一种必然,而非能力不足。在这种心态下,我们的努力与追求,仅仅是一种实现自己潜能的努力,是一种兴趣与爱好,而非迫不得已。所以,成功的时候我们会很高兴,失败的时候也能坦然面对,就算一些事情没有按照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也不会因此而怀疑自己的价值。在现实中,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并真实地活。因为不用害怕失败,所以我们不会逼着自己只能成功;因为清楚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所以也不会恐惧他人的否定。所以我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敢于失败,敢于让他人发现自己的缺点及不足,敢于面对生活的现实与生命的必然……

但由于成长经历的差异,一些人虽然表面上也是在追求完美,但此时的追求却不是为了自我实现,也不是因为兴趣爱好,而是通过“吾必完美”来维系理想化自我的幻想,进而满足内心中病态自负的需要(所谓病态自负是指:把幻想中的优点集于一身,进而找到一种优于他人及高人一等的自命不凡)。因为他的“目的性”,所以他极其害怕失败,害怕挫折,害怕不可控之事,害怕不完美之处。因此,他必须做到完美,必须用完美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就算他成功了,也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要不就是一种逃过一劫的暂时的放松,要不就会陷入一种飘飘然的自大当中。

当一个人迷失了真我,他将不知道自己是谁,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整个人会陷入到一种病态的追求当中,不是为了摆脱自卑,就是为了维系自负。为了摆脱自卑,他会试图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他会试图用成功证明自己;他会无意中去模仿别人,以摆脱这个无能的自己;他会希望和所有人都处好关系,为此不惜委屈自己;他有时也会依附于他认为强大的人,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了维系自负,他会努力追求成功,不是对事情本身的热爱,仅仅是通过做到最好来证明自己鹤立鸡群。他会变得极其宽容或狭隘,“宽容”是维系自己良好的形象,“狭隘”是他不能容忍被伤害。如果他对自己的小缺点及错误无法容忍,不是因为爱自己,而是因为恨自己,恨自己没有达到幻想中的完美。当他无法表现得如自己所认为的那么完美的时候,他要么会强迫性地努力,要么会选择逃避。

但幻想终归是幻想,逃避现实终归需要接受现实的惩罚,履行魔鬼协议终究要付出代价。当幻想无法继续,当他无法再继续满足魔鬼的要求,当他无法再扮演成一匹“骏马”或“白天鹅”,当理想化自我被现实击破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两种结局:一种是放弃,轻度的放弃表现为抑郁或社交恐惧,最彻底的放弃是轻生;另一种选择是挣扎。虽然他已经漏洞百出,虽然已明知自己是强弩之末,但他依然要拼命维系幻想,依然希望自己达到幻想中的完美。结果就会表现为强迫或焦虑——为了让自己十全十美,为了让自己不犯错误,就需要拼命地检查、核对、确认,不容许自己犯“普通人”的错误。因为“神”是不会犯错,也不会失败的,所以他不允许自己被他人超越,不允许自己被他人轻视,他就必须用“神”的标准,而不是“人”的标准来强迫要求自己。当他发现自己有失败或犯错的可能时,就会出现强烈的焦虑——一种预期的恐惧,一种无法成为“神”的恐惧。

病态的完美主义来自于理想化自我的幻想,正是为了把现实中的自己变成理想中的样子才会对自己提出各种“非人类”的要求。而理想化自我的来源在于:创伤性经历与维系优越感。

创伤性经历导致的“完美主义”

创伤性经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成长中点滴的负性经历积累导致的创伤;另一种是突发性事件导致的创伤。强度要大于前者。这两种创伤性经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当事人的内心产生焦虑和恐惧,而理想化自我就成为了消除其内心焦虑的方法和策略。但这种策略本身又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问题,就好像签订了魔鬼协议一般。

童年的成长经历对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及内心的安全感影响非常大。试想,一个整天生活在打骂、冷漠、否定、苛责、爱的缺失,或是“有条件的爱”(即只有你做到我所期望的,我才能爱你)的家庭中的孩子,如何能够自信,如何能够培养起内在的安全感。如果一个人内在的安全感缺失,就会产生基本焦虑,就无法看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

当孩子受到苛责、打骂、冷漠等方式的对待时,就会很自然地认为:是我不够好,我的妈妈(或爸爸)才如此对待我,都是我的错,是我惹他们生气。孩子不会认识到这可能是父母的错,或父母本身就有问题。既然自己错了那就要改,只有改正,只有把自己的“问题”都解决,只有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孩子,才能让父母对自己满意,才能阻止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但当他如何努力都无法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就会产生自卑感及无能感。这种来自于外在的否定就会成为一种内在的自我否定。最后他将迷失自我,陷入到了这种不断地寻求肯定却又无法真正接纳自我的旋涡当中。

当他无法认识到,这一切并不是自己的错,也不是自己不够好的时候,就无法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就必须要达到理想中的样子。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他人眼中足够好的人,才能找到内心中的安全感。当人无力面对残酷的现实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幻想,而理想化自我也正是幻想的产物。但这还不是最悲哀的,最悲哀的是当一个人把幻想当成现实,把理想化自我当成“真我”,这时悲剧才真正上演。他会奋力地去达到理想化的自我,没有达到的时候就会自卑;如果在某些事情上他真的做到了自己所期待的结果,又会因此变得自负。总之他没有了自信——对真实自我的接纳。

当一个人把理想化自我当成真我,就会恐惧现实,就会恐惧现实中的自己。当他病态的自负被现实刺穿的时候,他可能会选择逃避,也可能会变得易激怒,无法容忍来自于他人的一点伤害,并因此会耿耿于怀。只有这样才能继续维系他完美自我的形象,才能不至于让病态的自负破灭。

维系优越感导致的“完美主义”

有时孩子被关爱得无微不至、唯我独尊、整天活在赞扬声中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或者说这也是一种创伤性的经历。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难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现实。他会在一生当中尽量维系自己的这种“优越感”,不断地寻求高人一等的感觉,无法面对他人的否定及不认同,也无法面对自己的失败与缺点。当然,这种情况的产生也可能来自于父母“无形的压力”,如,你就是与众不同的,不能和“普通”的小孩一样。当这种只有做得好才能接受自己;只有比别人出色才能肯定自己;只有一直维系优越感,才能快乐的人生信条一旦形成,他就会力图在他人面前表现出一个完美的自己。整个人就好像成为了一个超级演员,生活就是舞台,所有人都是观众,他无法接受自己的一点瑕疵与不完美之处,当这种病态自负及优越感无法继续维系,当真实的自己暴露在他人面前,当他无法继续保持一个完美的形象,当他不能成为一个神,又无法接受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现实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出现抑郁的情绪。这时,抑郁其实仅仅是:欲求得不到满足的挣扎。虽然抑郁仅仅是其病态追求没有得到满足的一种反映,但他又会把抑郁当成自己无法成为“神”的障碍。就好像没有抑郁了一切都会好起来,他又可以成为那个无所不能的自己。但毕竟每个人都是平凡的,没有哪种修炼可以让人变成“神”,也没有哪种药物可以让人长上“翅膀”。所以这类人很难在药物治疗中获得帮助——因为药物无法满足其成为一个“神”的期待。如果不放弃这种病态的追求,那么,抑郁无法被治愈。

完美主义的表现

病态要求:“应该”和“必须”

所谓病态的要求是指,当一个人被自负驱力驱使的时候,就会对自己、他人及这个世界提出各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如,我不能失败、我不能被伤害、他人必须尊重我、这个世界要绝对安全……)。即使这些要求是人类所无法达到的,他也不会从实际出发意识到这种要求的“非人类”之处;即使他意识到了这种要求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却依然无法放弃。病态要求更多的是以明显或隐含的“应该”和“必须”表现出来的。如,我必须成功;我应该苗条;我必须开朗;我应该与众不同;我不应该有缺点;我不能比别人差;别人应该喜欢我;我应该控制一切,把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

当病态的“应该”控制了一个人的生活,他就会缺乏作为一个人的自由及情感的自发性。他“善良”,是他“应该”善良;他喜欢社交,是因为他“应该”受人关注;他追求事业,是因为他“必须”成功。“应该”控制他的程度和他的幻想成正比,他越陷入到理想化自我之中,越分不清自己的“半斤八两”,“应该”的控制力就越强烈。这时他的生活就已经不再是真实的生活,完全被“应该”所奴役。

自卑与自负

当一个人陷入理想化自我的幻想之中时,他就会把理想化自我当成真我,接着就会对现实中的自己提出各种“应该”之要求。当无法达到的时候,就会陷入自卑与自恨之中。他痛恨这个现实中的自己,或者说他从来都没有把现实中的自己当成自己,理想化自我才一直是他嘴中的“真我”。他一直试图找回“真我”,所以才会对现实中这个“无能”的自我如此憎恨。

他看不起自己,也瞧不上别人。因为无论他自己还是他人都没有达到“应该”的要求。有时他也有崇拜的人,但这些人不是历史人物,就是名人政要,再不就是被他美化的人。他的自卑来自于现实中的自己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样子,而自负是因为在幻想的世界中他是完美的,独一无二的。所以,他很多时候都会在自卑与自负中摇摆。他不敢放弃对理想化自我的追求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害怕自己跌入自卑的万丈深渊中无法自拔。

其实,无论自卑还是自负,都不是来自于现实,而是来自于幻想。所以他的自卑完全不符合现实:毕竟没有人能永远成功,没有人能没有缺点,没有人能不受伤害,没有人能永远超越他人及被他人认同。如果因为没有达到这些而自卑,那只能意味着他相比较的“参照物”有问题。同样,其自负也缺乏坚实的基石,所以这种自负极容易受损。为了避免自负受损,他会逃避现实,也会扭曲现实,同时也会体验到强烈的预期焦虑。

根据自卑与自负在一个人整体情绪体验中的比例,我们就可以大致把患者分为两类:病态自卑者与病态自负者。前者一直在追求幻想中完美的自己,但却一直没有达到,他也会清楚地意识到,现实中的自己远非理想中的样子。因此,在这种幻想与现实的落差中,在这种“理应是”和“达不到”的矛盾中,他整日陷入到自卑当中。如果说他有自负存在的话,也是短暂的。所以在生活中他更多地会羡慕别人:羡慕别人的身材、成功、能言善道、受人欢迎。他也会幻想成为他人的样子,把很多人的优点集于一身,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摆脱自卑。对于后者,他已经沉迷于理想化自我的幻想之中,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幻想中的“千里马”与“白天鹅”。当然,他也许并不承认其自负的存在,但他的行为却暴露了他的“追求”:他在几乎所有事情上都在追求高人一等、君临天下的感觉;对自己所有的缺点及不完美之处都存在异乎寻常的恐惧;对所有他所无法控制的事情上都会让他莫名的焦虑。只有当现实击破他的幻想的时候他才会自卑,但他总能找到办法来逃避自卑:要么他就选择逃避,要么就会拼命地改造现实,有时他也会用“阿Q精神”来自欺欺人。所以病态的自负在他的情绪体验中占主流,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维系自负,维系理想化自我。

无论病态自负者还是病态自卑者,其根源都在于理想化自我的幻想,只不过是外在表现有所不同而已。

放弃:逃避生活

患者会表现出逃避工作、逃避人际交往的倾向,有时连应付日常生活都成了问题。逃避也会以“病态依赖”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有在所依赖的人身边才能部分地面对生活,离开所依赖的对象他什么都做不了。一开始,逃避会令他感觉好过一些,起码可以少一些自我挣扎。但逃得了一时却逃不了一世,这是一场来自内心的战争,就算逃避了所有人,所有事,都不会终结。这场战争的起源在于两个自我:理想化自我与真实自我。正是因为理想化自我无法达到,而真实自我又无法接受,所以他一直在两个自我的矛盾中挣扎。开始他会奋力地摆脱真我,以达到理想化的自我,当这种挣扎在现实面前变得苍白无力的时候,他就会慢慢地变得自卑与自恨。当他既无法放弃幻想,又无法面对真我的时候,就会逃避现实来让自己“心安”。

逃避往往有三种类型:显著逃避、隐含逃避、病态依赖。

显著逃避 

明显地逃避人际交往,逃避生活,患者最后可能会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当中,只有不得不与人交往时,才会硬着头皮而为之。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努力与尝试,一切都离他太遥远,只有痛苦是如此真实。这时患者好像处于一个人的孤岛上,他人也很难理解他的感受,这种被隔离的感觉会更加加重抑郁与绝望的程度。

隐含逃避 

如果不细心分析则很难发现。例如,如果他不谈恋爱,会自我解释为宁缺毋滥;如果他不交朋友的话,会自我解释为世态炎凉;如果他不去追求理想,则会自我解释为脚踏实地……虽然他在这个世界的道德与价值观中找到了很多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行为,但其根源依然是一种逃避。

逃避有时也表现为,用强迫性的行为来回避现实——如果他害怕疾病的话,就会不断地检查以排除患病的可能;如果他害怕被他人超过的话,则会不停地逼着自己努力,不能容忍自己的一点错误与失败;如果他害怕亲人离世的话,则可能会不停地远离那些他认为不吉利的东西。他一切行为都是在逃避一种必然的现实,以降低内心中不安及焦虑。

在治疗中也会发现这样一类患者,他们给人最大的感觉不是高傲,而是超然。虽然他可以和别人一样正常地工作和生活,但是却不愿陷得太深。因为他害怕自己被他人及这个世界“污染”,所以他一直努力在这个“污秽”的世界中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即使他身边有朋友,朋友也绝不会走近他的心;即使他有爱人,他也仅仅是为了履行责任才和对方在一起;即使他有工作,也绝谈不上热爱,仅仅是维生的手段……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失望,对别人失望,有时也会对自己失望,所以即使他物质生活优越,在精神上也是孤独的,受罪的。他有时会用酒精来麻痹自己,有时会通过肤浅的娱乐来逃避现实,有时会通过不要孩子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不满。因为他对这个世界已经深恶痛绝,所以他不想下一代再继续承受自己的痛苦。而且,他们也很难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只有在一些具体的事件的态度上同家人发生强烈冲突的时候,才会被家人逼迫来做心理治疗,如,不要孩子、借酒消愁、消沉抑郁。

病态依赖 

通过依附于更强大的个体,以图“狐假虎威”。这也成了维系理想化自我的手段。这时,他可以不再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把人生的责任推卸到他人身上。

试图用逃避来解决内心中的冲突,只能让内心中的“战争”变得更加激烈。因为,逃避的是现实,维系的是幻想,两个自我的战争会因此更加激烈与不可调和。

自残与轻生:深深的自恨

当这种自我否定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从量变到质变,从自卑上升到自恨。他恨的是现实中的自己无法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恨的是现实中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当他无法改变现实中的自己,也无法获得自己所期待的生活的时候,他就会陷入更深的绝望当中。

本书全篇都在讲找回真我,但这个待我们找回的真我其实是“瓦”而不是“玉”。当我们可以接纳“瓦”的时候,在我们的努力与爱护下,“瓦”也可以焕发光彩。但如果一味陷入对“玉”的追求,那么最终将无所得!

所以停止这场战争的关键点在于战略思路的转变:放弃对理想化自我的寻求,接纳真我。

以一位患者的随笔来结束这一节:

我应该对一切学习感兴趣,我会付出我的全部精力,我应该更自信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会越来越焦虑。
因为我知道我没有认真生活,
我越是想认真对待,我离我的生活就越远。
我不爱我现在的生活,我想脱离它。
脱离它就是脱离生命的载体,所以我想过自杀。

所以,现在的重点是,
我该如何去爱我的生活,我的生命?
其他话,都是点缀。

迷失自我

真我

自发的,流动的,随性的,它有其独特的秉性、爱好与追求。它可以面对失败,可以面对不如意,也可以面对自己的不足。它是真实的,稳定的,可靠的。它不必用成功或金钱来包装,它不必用结果来证明。它就是它,它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爱自己所爱的人。它不必赢得所有人的喜爱,它也可以面对他人的否定。毕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爱自己所爱的人已足够,又何必奢望太多?所以大多数时候它是平静的,它不必表演得完美,不必刻意去赢得他人的肯定与关注。在生活中它很少会被焦虑恐惧所困,虽然它也会有嫉妒的情绪,但不会因为嫉妒而逃避,不会因嫉妒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它的努力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潜能,而非为了高人一等。

总体来说,它是快乐和幸福的,而且因为它一直在寻找自己心中的“美景”,所以当它面对死亡的时候,总可以对自己说:我已经实现了自我。

理想化自我

固执、僵化、没有弹性,它只关注结果,只关注不完美之处,只关注是否高人一等。所以它不能面对失败,它必须用成功来武装自己,它不能有缺点和不足,它宁愿掩饰也不愿看到现实。它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它非常担心被他人否定与超越。它会在金钱、品德、成就、是否被所有人喜欢等方面找到高人一等的“元素”。它一切的努力不是自发,而是被逼,因为它必须维系其自命不凡。它为了这最高的目标,舍弃了生活中点滴的快乐,舍弃了自己本来的愿望,舍弃了自己真实的需要。它活得很累,而且还经常受到焦虑、恐惧、抑郁的折磨。

当一个人陷入到对理想化自我的追求或捍卫的时候,就不再知道原本的自己是谁,也不愿看到现实中的自己。一些患者表现为不喜欢照镜子、照相。因为他认为自己不上像,简单来说,镜子或照片中的自己和幻想中的自己差距太大。

迷失了真我也就迷失了希望与爱。爱与希望的迷失,让患者活在空洞的生活里,虽然他努力前行,但心中却充满了空虚与孤独感。看似勤奋,实则被逼无奈;看似执著,实则是因为恐惧;看似平静,实则内心波澜不定。就在这种虚假的生活中他等待着奇迹的出现。殊不知,奇迹就好像海市蜃楼般缥缈,痛苦的根源不是奇迹没有出现,而是他一直没有脚踏实地的活。

如何摆脱完美主义

停止战争:摒弃理想化自我

内心中的挣扎来自于两个自我的战争——真实自我与理想化自我。只有停止这场战争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因为误把理想化自我当成真我,所以才会产生病态的自负,进而延伸出种种病态的要求。当自己无法达到想象中的完美的时候,就会出现自卑与自恨。最后,当内心中的战争无法调和的时候就会用到最后的逃避手段:自残与轻生。

内心战争起源于两个自我的冲突,而患者不恰当的解决法与努力方向最终导致了“全面战争”。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维系理想化自我,以逃避真实的自我。

病态自负者的战争更多地来自于逃避现实以捍卫理想化自我,而病态自卑者的战争更多地是来自于不断地追求理想化自我。虽然两者战争的根基都是来自于两个自我的冲突,但战争的侧重点不同。病态自负者已经把自己当成“白天鹅”,所以无法接受自己本来是一只“丑小鸭”的现实;而病态自卑者,虽然知道自己现在只是一只“丑小鸭”,但却自认为可以成为“白天鹅”,痛苦来自于他抱着这种幻想不放,而又无法达到。虽然身边的人告诉他其实没有必要自卑,也没有必要看不起自己,但他就是无法相信别人的话,就是无法看到自己足够好的地方。

病态自负者停止这场战争的关键在于:需要重新自我定位,要知道自己是谁!病态自负者往往不能接受失败、缺点及别人的贬低,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他强的人面前都会倍感压力。

病态自负者需要放弃对理想化自我的坚守,打开“城门”让现实涌进来,而不是活在幻想当中,并维系自负的城堡。一位患者告诉我,经过几年的努力与治疗,他原以为自己好了很多,现在看来其实并不是,仅仅是找回了一些自负而已,所以他生活的重心依然在“守城”,守着这个幻想中的“自负城堡”。但真正的治愈,只有在打开城门的那一刻发生。“现实,这可怕的现实!”现实虽然可怕,但却真实;真实的自己虽然有限,但却自由;幻想的世界虽然完美,但却只是一种内心中的夜郎自大而已。如果仅仅为了维系幻想的世界,整个人终将被各种病态的要求与“必须”所束缚。虽然生活在幻想的完美与自负中会让人飘飘然,会让人有成瘾般的快感,但这一切却是建立在以丧失一个人的自由与成长为代价的。

病态自负者一直在守城,阻止现实冲进“自负城堡”,而病态自卑者则是在不断地攻城,攻进那幻想中的完美城堡,好像只要拿到那张城堡的门票,一切痛苦就不存在了,一切自身的缺陷都会消失,生活就会变得平和而美好,自己就可以拥有梦寐以求的“自信”了。病态自卑者在现实中备受煎熬,因为他没有拿到那张完美城堡的门票,所以他会更多地体验到自卑而非自负,而他的自负只是表现在:“当我……的时候,我就会不一样。”就好像当他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也就是进入这个“完美城堡”的时候,他的自卑就会一扫而光,生活也就没有了挫折与失败,所以他既看不起自己,也看不起那些和他一样不够完美的人,因为他的自负隐藏在自卑深处。

病态自卑者难以停止内心挣扎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难以放弃对理想化自我的追求;二是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

解决的关键在于,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追求”是多么的非理性。

第二个关键点在于接纳真实的自我。在“抑郁的初步治疗”章节中,我们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思维与情感的关系,也详细介绍了打败负性思维的方法,其实所有同负性思维对抗的训练,目的都在于接纳真我。负性思维与信念仅仅是一种因理想化自我而导致的对真我的否定,所以我们要停止这种自我否定以接纳真我。

现实:敢于面对不再逃避

当一个人陷入到理想化自我的幻想中的时候,就会无意识地逃避现实,逃避现实中的自己。

后来经分析得知,他过去就存在逃避的行为,一旦什么事情做不好,他就不再做,只有一直做得好,才会坚持下去。比如,过去他打球不好,就不再打了。但这次却遇到了学习,所以他才陷入到了一种无法逃避,但也不能面对的纠结中。因此,他的“懒惰”只不过是一种逃避——逃避失败的结果及被人超过的现实。他逃避了现实,就可以继续维系自负了。

病态自负者选择逃避是害怕自负受损,而病态自卑者则是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但病态自负者还算幸运一点,因为他总能找到各种理由为自己的逃避与失败开脱,以维系理想化自我的幻想。而病态自卑者却没有那么幸运,因为当他逃避或失败的时候,几乎无法找到借口为自己开脱,会因此变得更加自卑与自恨。所以病态自卑者更容易绝望,绝望来自于他一直都没有达到其“应该”。

一些人是去面对了,但内心中却抱着一种“战胜”的态度——他期望通过“面对”就可以改正“缺点”,就可以受到所有人的关注,就可以摆脱人类局限性的束缚。当他没有“战胜”现实的时候就会选择逃避,甚至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了。

有些人也会扭曲“面对现实”。比如,虽然他也没有逃避人群,但却会力图表演出“完美的自己”,以赢得别人的肯定,所以他活得已经不是真实的他了。所以这种“表演”也是逃避现实的表现,逃避真实自我的努力。这种“面对”已经脱离了面对现实的本质,因为面对现实的本质表现在两个方面:面对真实的生活与活出真实的自己。所以,把自己表演得完美,也不是面对真实的世界。毕竟在真实的世界里,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肯定,也没有人会完美无缺。

不再“表演”,活出真实的自己

当一个人受到病态自负的驱使,活在理想化自我的幻想当中的时候,就会恐惧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及面对真实的生活。任何失败都是他难以容忍的,任何缺点都是他不敢暴露的,他会尽力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完美,当表现不好的时候就会拼命地自责与自我否定。

病态自卑者会比较多地体验到伪装感,因为他总是力图做得完美,但却总是无法做到,偶尔做到又开始担心别人会发现他只是在伪装。所以他内心中的痛苦与挣扎更为强烈。为了让他人看得起,他会力图表现自己,但却很容易变得焦虑,因为他担心别人发现真实的他并没有他所表现得那么好,担心别人把他看穿。有时,也因为他太过于自贬,即使是他努力获得的,即使是他本身具有的能力,他也会觉得不值一提。即使别人认为他可爱、漂亮、有能力、成功,他也不会相信这一切,其实他的“潜台词”就是:我认为自己是一头猪,那么所有人看到的也将是一头猪,如果别人看到的是一个人,那么别人一定是在欺骗我。

病态自负者体验到更多的不是伪装,而是焦虑——担心发挥不出自己的能力,达不到他自认为可以达到的目标。所以,他整日在表演却浑然不知,任何可能会暴露其不完美的东西都会让他紧张不安。比如,他在喝多酒的情况下开了几个玩笑,事后还会紧张、焦虑,担心别人会往心里去,因为这种“出格”的言行是他“圣人”般的做人标准所不容的。病态自负者,是一个更卖力的演员,为了捍卫自己心中“超人”的自我定位,他需要时时刻刻把自己表现得完美无缺。

治疗的关键在于,首先要停止两个自我的战争,接下来就是要不再逃避,活得真实,不再伪装。因为所有的伪装都是一种自欺,所有的掩饰都是一种逃避,逃避的是现实,迷失的将是真我。如果你并不是一个健谈的人,为何还要逼着自己多说话?如果你对一些人不满,为何还要满脸堆笑?如果你不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为何还要故意表现得强势?如果在人群中你也有想法要表达,为何害怕说错话而只做一个听众?如果你就是一个老实或温柔的人,为何不能活出自己的本来面目?

纯真之心:不再为荣誉而活

如果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鹤立鸡群而去做某事、爱某人,因为缺乏对某事或某人发自内心的热爱,那么这种“动机不纯”的努力就很容易失败。即使取得了某种成功,也不会因此得到内心深处真正的快乐,而失败却能给他以毁灭性的打击。

其实,真正的奋斗是为了自我实现,而非被病态自负驱使。自我实现是在发自真我需要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己的潜能,并且能够用真实的情感与他人及这个世界相处,而不是因为恐惧或焦虑而逼着自己“汝必完美”。

“战略方针”的改变

记得很多患者和我谈起,如果没有抑郁会如何,如果没有缺点将怎样,如果不再紧张将会如何受人欢迎。当我陷入抑郁之中的时候也有类似的幻想。后来,我终于意识到:问题不在于抑郁,而在于我一直把抑郁当成无法达成理想化自我的屏障,才陷入到了自设的旋涡当中。

一个人也许会“明白”放弃病态自负与理想化自我的重要性,并且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像神一样完美,但在行动上却还是会不断地掩饰自己的缺点,不停地表演得完美无缺。虽然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受他人关注,但依然会费尽心机地吸引他人的注意。虽然他“知道”自己无法逃避死亡及一切不安全因素,但依然会试图为自己营造一个绝对安全的世界。虽然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超越所有的人,当遇到比他强的人的时候,他依然会感到焦虑。虽然他“知道”自己理想中的朋友或伴侣是不存在的,但却依然不愿放弃对这种“理想型”的寻求……所以一切依然如故,嘴上虽然“明白”,内心却依然没有实质的改变。一个人的理智有时是和他的内在驱力相脱节的。就好像一个人虽然知道不应该在一段错误的感情中继续下去,但在行动上却依然会和对方纠缠不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要把“知道”变成真正的“领悟”,不然一切仅仅是纸上谈兵。

对于病态自负者,首先需要发现因自负而产生的病态要求,并认识到这种自负不是来自于现实,而是来自于幻想。这样才能慢慢放弃维系病态自负的种种努力。所以,我们要在生活的点滴中慢慢了解这个“陌生的自己”。

在自我治疗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不真正了解自己,就无法把“知道”变成一种深刻的“感悟”。一位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恐惧的患者,他不能只关注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紧张和焦虑,也不能仅仅关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生活的点滴中还有很多需要他自我了解的部分,比如,是否有时对他人过于挑剔,要求过高?是否力图在各个方面表现得完美?是否要求得到别人特别的尊重?是否对他人的看法极为敏感,害怕他人的否定?是否为了扮演成一个“好人”,而变得过于无私?是否为了追求高人一等的感觉而只关注结果?或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冒险?除了自卑,在心中是否还隐约存在一种高人一等的自负?把这些“拼图”集中在一起将形成一幅怎样的画面?其实这个画面就反应出了你的“追求”和“需要”,把如此繁多的“应该”集合起来,就反映了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对自我的了解多一点,领悟就会深刻一些,而不至于继续陷入到自欺欺人的幻想当中无法自拔。

虽然一切证据都表明他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也许他口头上也会承认自己就是一个凡人,但在内心深处他依然自命不凡,依然有着一种“虎落平川”的哀怨。所以要让自负驱力“服法”就必须去除这一切的借口和寻找“替罪羔羊”的努力,在现实面前低头,承认自己的平凡及无能之处,而不是用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来为病态自负辩护。

真正的治愈:回归真我

当一个人可以接纳真我的时候,他就不必逼着自己什么事情都做到完美,也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虽然在内心中他依然对成功有渴求,但他已经可以坦然地面对失败了。他知道,自己仅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人无法在所有事情上做得出色,也注定无法得到所有人的肯定。但这不意味着普通人就没有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毕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一味地证明自己有多强,也不是一味地去博得他人的肯定,而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爱自己所爱的人,仅此而已。

第四篇 抑郁与人际关系

抑郁与人际关系

抑郁和人际关系却是紧密相连的。一个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很有可能成为其对待他人的方式,同样,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方式,也可以反映出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如果一个人对他人苛刻,那么他对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人没有学会如何来爱自己,那么他也就无法真正地去爱别人。一个人不敢真实地活,那么他也就无法对他人真诚……因为内心冲突的存在,所以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也无法让我们认清自己与他人。

别人都看不起我

当我们陷入抑郁的时候会变得敏感,即使他人中性的言语或态度也会刺痛我们,很容易被我们解读为是对自己的一种轻视或否定。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三个方面:外移作用、病态要求、消除自恨。

外移作用

就是一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认为他人也具有和自己同样的想法。如果我们理智一些的话就会发现,在生活中其实没有那么多人关注我们,也没有那么多人有精力和时间来评判我们,更多的仅仅是一种自我否定的外移——不是别人讨厌我们,而是我们一直在讨厌自己;不是别人没有接纳我们,而是我们一直没有接纳真正的自己。

要解决这种外移作用,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别人都看不起自己的这种想法,仅仅是一种主观臆断,仅仅是外移作用在作怪。并且也要认识到自卑与自恨的存在,正是因为自恨,才会将自恨外移。所以,只有放弃幻想,才能看清自己与他人。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即使有人对我们持否定态度又如何?难道你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肯定?这么大的“胃口”,也只能在幻想中被满足,而不是在现实中。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被所有人肯定与接受的人,又何必敏感来自于他人的否定。

病态要求

当一个人被病态自负驱使的时候,他不仅会对自己,也会对他人提出各种病态的要求。在他看来他人就应该对他好,尊重他,爱戴他,关心他,以他为中心。如果别人没有这么做,就很容易被他理解为是一种否定或伤害。其实真实的情况并不是他人在“伤害”他,而是他需要别人的“溺爱”,当别人没有“溺爱”他的时候,就会被他解读为伤害与轻视。所以他所谓的伤害与轻视也不是来自于现实,而是来自于他人没有满足他病态的要求而已。

病态要求有时也会指向自己。当患者认为自己应该表现得完美,无懈可击,受到所有人欢迎的时候,他就会对自己的表现相当的敏感,即使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在他的关注下都会成为“问题”。他可能会担心自己的目光是否会影响别人,担心自己的呼吸是否会让他人反感,担心自己的紧张会不会“传染”给别人,担心自己的行为是否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小偷,或脸红是否让异性觉得自己喜欢对方,担心自己的某些缺陷会“辐射”到别人身上,进而让对方远离自己……其实,如此的担心,隐藏着巨大的“野心”。因为他要把自己表演得无懈可击,所以才会对任何可能影响他形象的东西如此担忧。当他无法继续表演得完美的时候,就会担心别人的否定,这其实仅仅是一种自恨的外移,他恨自己达不到其“应该”。所以这一切和他人根本就没有关系,完全是他心中的“暗箱操作”。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他人没有义务那样对你。别人对你好,是心意,没有像你期待的那样对待你是别人的本分。

消除自恨

过于关注“他人是否看得起我?”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过于期待被他人看得起本身就说明一个人缺乏自我肯定。病态自卑者一方面容易将自我否定外移,认为他人都是易于否定自己的,另一方面也会过于依赖外在的肯定,以消除内心中的自恨。理想化自我就好像乌托邦般缥缈,他内心中充满了对这个现实中自己的不满与否定,所以他才急需要“援兵”(他人的肯定),来消除内心中的自恨。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他很容易成为他人的“木偶”或“奴仆”,不敢提出哪怕是合理的要求。虽然他也会意识到这一点,但却依然无法拒绝别人,害怕得罪别人。这时的人际关系对他而言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与平等的关系,而附带了人际关系本不该承担的责任:消除自恨。因为容易被他人利用或轻视,这个“善良”的人在心中其实也充满了愤怒与不满,但为了讨好他人,他不能把这种不满表现出来,所以他的人际关系流于表面,缺乏深度。

不要让人际关系承担过多的“责任”,毕竟人际关系不能消除自恨,不能维系自负,就算可以也是暂时的。一个人内心中的挣扎,只能通过自己来解决,而无法通过他人的接纳来达到自我接纳。所以对“别人都看不起我”的担忧,是一种外移作用,而非客观现实。友谊的基石来自于自我接纳,不然只能沦为“神经症式的友谊”。

一切都是我的错

“一切都是我的错!”其实反映了对现实中的自我的否定与排斥,同时也反映了通过改正自己所有的“错”,就能够让所有人都接纳及喜爱的追求。这种扭曲的自我否定,也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让自己变得可爱,更受人欢迎,并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所以患者会极其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甚至会为了维系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不惜委曲求全。

挥之不去的“伪装感”

伪装感,患者经常会体验到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会让患者对自己的表现越加不自信——就算自己表现得好,也不确定自己是真的好,还是仅仅在伪装而已。受这种感觉的影响,患者甚至会怀疑自己友情及爱情的获得是否都是来自于伪装。他越是想摆脱这种伪装感,这种感觉就越挥之不去,好像一片乌云罩在头上,让原来就不自信的他变得更加焦虑不安。

这种伪装感有时来自于三个方面:表演的需要、自我贬损、完美主义。

表演的需要

上文已经介绍过这一点,为了追求或维系理想化自我的形象,患者必须在所有的事情上表现得出色,以达到内心中“普通”或“中等”的要求。为了达到他所谓的“普通”要求,他无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局限性,逼着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他所谓的“普通”。比如,人总有自私的一面,他会为了心中的“普通”标准而舍己为人,好像雷锋一般,虽然他心中也压抑了很多不满,但为了维系自己“圣人”般的形象,他也不得不吃哑巴亏。但他也是一个人,他也有自私和为己的需要,他也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他也有脆弱及不如人的地方,但为了扮演“神”,他付出了太多的精力与时间,也压抑了真实的自我。

自我贬损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病态自卑者身上,因为他已经否定了真我的一切,看不到真实自我的价值,所以就算表现得出色,他也会归结为是一种运气,而非实力。就算他取得成功或受人欢迎,也总是担心别人把他看透。因为自我贬损,所以他会怀疑一切,不仅怀疑自己,也不会相信别人,在他内心深处不相信自己会成功,或有人真的会爱上他。就算他表现出有能力和可爱一面的时候,心里也总是缺少“底气”,甚至会觉得自己欺骗了所有的人。就算别人喜欢他,他也会怀疑别人的目的。从中我们会发现,这种“伪装”,仅仅是一种对真我的不肯定与不接纳,而不意味他是一个虚伪的人。

完美主义

从完美主义角度来讲,什么是真诚?什么是伪装?这世上本不存在百分之百的真诚,也不存在完全的伪装。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存在伪装的成分,那种坚持百分之百真诚的人往往会给人带来真正的伤害。凡事都是相对的,没有人能一直真诚,即使你有不真诚的地方,也不意味着你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伪装。所以当被伪装感所困的时候,我们需要分析这种感觉的来源,而不是因为这种感觉而自我怀疑。有时正是害怕被拒绝与被否定的恐惧,所以我们才人为地提升了真诚的程度,害怕自己成为一个作假的人,才会更加努力地真诚。其实,对真诚的刻意追求,也仅仅是为了真诚而“真诚”,仅仅是把自己装扮得“真诚”来博得别人肯定罢了。

无法停止的“愤怒”

在抑郁的状态下,患者会体验到强烈的愤怒感,这种愤怒可能会指向他人,也可能会指向自己。有时,这种愤怒如此强烈,让人来不及思考它到底来自于哪里。有些人会把这种愤怒爆发出来,但当他伤害了他人的时候(有时是亲近的人),又会陷入到深深的内疚当中。有些人为了维系“良好形象”也会把愤怒隐藏起来,虽然心中已经积压了很多不满。有时因为害怕在冲突中失败,有些人也会压抑愤怒,虽然压抑愤怒可以暂时避免冲突,但这种隐藏的愤怒并没有消失,它会以隐秘的形式表现出来,或因此对自己更加不满。这种愤怒不仅破坏了我们的情绪,也影响了我们的人际关系。

那么这种对人及对己的愤怒来自于哪里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对自己的愤怒。对于病态自卑者而言,他往往会对自己感到愤怒,由于他的自卑与自恨,当他表现得不如自己想象中那么完美的时候,就会对自己发火。如,当他没有表现出“男子汉”的勇气,或被他人轻视或否定的时候,就很容易责怪自己没有有效地反击那些伤害他的人,并认为如果自己是“男人”,就一定不会这么软弱。他往往不会从现实的情况考虑(如,不值得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动干戈),只会一味地对自己生气。如,就算他的爱人移情别恋,他也不会认为自己运气不好遇到了一个不合适的人,他只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可爱,不够有能力,并认为如果自己足够可爱,有能力的话,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就算他表现出绅士风度,没有对一些不值得理会的人发火,他也会认为是自己懦弱可欺,别人才敢如此对待自己;就算他受到了伤害,他也不会同情自己,反而会因为自己没有能力避免这种伤害而自恨,凡此种种。其实对自己愤怒也是一种自恨的表现,他恨的是现实中的自己没有想象中的自己那么有能力,有魅力,受人欢迎……又因为自贬,就算他想对别人发火,也不会认为自己有资格发火,或有能力在冲突中取胜。所以他压抑了自己的愤怒,虽然这种压抑避免了在冲突中失败,但却成了新一轮自贬的理由。在心里他可能会这样对自己说:如果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就不该这么懦弱。

由此可见,对自己愤怒产生于自恨。因此,使人看不清事实的真相,辨不清什么时候应该发火,而什么时候要学会忍受,只会一味地苛责自己,认为自己无能。

病态自负者的愤怒更多地会指向别人。因为自负,他很少会看到自己的错与不足,因为他已经把自己当成理想中的自己,在他的心中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侵犯的。所以他不能容忍一点伤害,而且报复心极强,因为报复也是一种捍卫自负的手段。一位男性患者谈到:“在生活中我经常会愤怒,当然有时会隐藏起这种愤怒,不会经常表现出来。但在亲人身边我却很‘真实’,因为在他们面前发火不会受到惩罚。当我发现有人插队的时候我会愤怒,当别人没有公平对待我的时候会愤怒,当他人对我不够尊重的时候我既对他人愤怒,也同时会对自己愤怒,因为我没有做到让所有人都尊重我、重视我。”

病态自负者对“尊重”有着特别的“情有独钟”。

有时,患者会一味地把愤怒的原因归结为外界,如这个社会不好,他人不好,工作不好……而他从来都没有反思这种愤怒到底来自于外界刺激,还是内在的自负。因此,他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来为自己辩解。例如,如果我在美国就好了,如果身边的人更有素质就好了,如果我更有权势就好了……其实,他没有意识到他正在用这些看似合理的理由,为自己的病态要求辩护。

愤怒本来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的情感,但因为理想化自我的存在,患者往往会陷入到自设的旋涡中——愤怒不是被扩大化,就是被压抑。如果他的自负来自于战胜他人,则会更多地出现因愤怒而产生的报复行为;如果他的自负来自于在他人面前维系完美的形象,则会不停地压抑愤怒,力图表现得有修养;如果他存在既不被他人轻视,也不能伤害他人的病态要求,这时,他就会陷入到“前也不对”(发火也不对),“后也不行”(不发火也不行)的矛盾中。

社会比较:我是一个失败者

病态自卑者往往会和那些在某些方面明显比他强的人进行比较,原因在于他对理想化自我的追求。因为理想化自我的存在,所以他认为自己应该是善良的、漂亮的、开朗的、有能力的、受人欢迎的。但现实中的他恰恰并没有达到这些“应该”。但他还是幻想自己可以做到,只是抑郁成了绊脚石,并认为如果没有抑郁,一切都将不同。当他没有放弃理想化自我的幻想的时候,就无法意识到这种病态比较的问题所在。他依然会固执地认为,正是因为自己不够有能力,所以才无法在所有的竞争中取胜。结果,他越来越无法看清事实,也无法放弃这种病态的社会比较。他只会一味地盯着自己的不如人之处,而忽视了自己的优点,并会无意识地去美化自己所不具备的优点,而放大自己的缺点。结果当他在人群中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别人很“高大”,而越发抬不起头。

病态自负者大多数时候并不会感到自己失败,但当有缺点是他无法消除的时候,他往往会感到自己在自卑与自负的两极徘徊。自卑是因为他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自己,而自负是来自于他把幻想中的优点集于一身。所以,就算他口头上认为自己失败,但在内心深处也依然认为自己鹤立鸡群与高人一等。虽然在幻想中他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但现实总会自动找上门来,让他认清自己的真相——自己只是一个有缺点的普通人。所以,有时他会回避一些他无法取胜的事情或不能超越的人,看似是偶然,实则是必然。只有这样,他才能保持其优越感。一些他不擅长的事情就会尽力回避,即使这种失败其实不算什么。

我找不到朋友!

对于病态自卑者,因为他过于自贬,所以为了获得“友谊”(他需要的不单纯是友谊,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友谊来消除其自恨)他不得不卑躬屈膝,不得不讨好他人,不得不甘愿屈于人下,不得不压抑自己的负面情感,不得不远离他人……并且,因为外移的作用,他会认为别人也看不起他,所以缺乏主动与他人接近或进一步交往的勇气,他害怕别人发现他的“本来面目”。即使他有朋友,也很难相信朋友是真心喜欢他——一个缺乏自爱的人,怎能相信别人是出于真心来爱他?因此,要么他就会离群索居,要么就会成为别人的“小跟班”。当他无法确定别人对他是否持肯定态度,当他无法相信自己能给他人留下好印象,当他不想再继续扮演一个“好人”的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逃避人群。

另一种变相的逃避就是成为他人的“小跟班”——他既不敢维护自己的权利,也不能表现自己真实的情感,只能成为一个缺乏个性的“木偶”。他情感的反映不是出于自身的需要,而完全寄托于他人的喜怒之上。

对于病态自负者,要么因为他过于自大,在他眼中根本就没有值得交往的朋友,要么他就仅仅是把朋友当成一种自己“受欢迎”的证明,要么他就太过于伪装自己,让人际关系成为自己表演的舞台。所以有人的地方就会让他紧张不安……

爱与性

一位男性患者,他希望找一个关心他,爱他的,听话的老婆,结果却选择了一个独立又以自我为中心的女孩。婚后,他们陷入了一种矛盾纠结当中,因为他总是对她的行为不满,他总是得不到他所希望的关心与体贴,但他依然不愿放弃这份感情。他自认为是放不下爱,所以他希望对方能改变。经过半年的“相互折磨”,对方依然没有任何改变,因为无望,所以他的情绪变得抑郁。即便如此,他还是幻想着她能改变,能变得如自己所想的那么关心、体贴,并且以家庭为中心。越这样幻想,现实对他的打击就越大,因为现实总是和他的幻想唱反调。

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如此,为何他当初不选择一个温柔体贴的女孩?为何选择一个如此独立的女孩?他谈到,一开始不是没有发现这一点,也是因为幻想,他幻想结婚后一切会变得不同。就这样他带着幻想结婚了,但婚后的现实取代了幻想,结果他陷入到了无望的挣扎中。当我们深入分析他为何被对方吸引的时候才找到了问题所在:吸引他的不是爱。他爱的并不是妻子这个人,他“爱”的是对方的独立,有能力,及丰富的人生经历,而这些恰好是他所缺少的。或者说,选择她正好弥补了他的不足,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另一半来完善自我,来维系自负。就这样,通过另一半来维系其自负,成了他择偶的内在动力。所以他选择的并不是爱,而是满足自负的需要。

干扰我们选择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选择完美,病态要求,维系自负,病态依赖,爱的逃避。

选择完美

病态自负者往往存在“选择完美”的倾向。如果是男性,也许会对外貌或是不是处女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是女性,则对个人素养、人品、社会地位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一个人在幻想的世界中如果把自己当成超人,那么当然要找一个能够和自己匹配的“花瓶”,所以这类人比较容易成为“剩男剩女”,并秉承宁缺毋滥的恋爱哲学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他们常说:难道一定要找一个人恋爱吗?如果找不到理想型,那还不如一个人过来得好。虽然表面上坚强,但他的内心却很脆弱。因为缺乏亲密关系,所以他的生活会变得孤独和空虚,即使身边不乏朋友或性伙伴,但却走不进他的心。即使他在人群中,也无法摆脱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孤独。

病态要求

另一半仅仅是满足其病态要求的工具,而非他真心爱的人。上文谈到过,因为病态自负的存在,患者就会对自己、他人及这个世界提出众多病态的要求。但现实中的他人很难一直满足他病态的要求,而在爱情中他却可以披着“爱”的外衣,肆意地要求对方。

一位女性患者,因为一直觉得自己独一无二、与众不同,所以非常期望别人以她为中心、宠着她、爱她、关注她。正是在这种需求的作用下,她往往会把异性的关注当成“爱”,所以她经常会“爱”上一些不适合人,比如,有妇之夫。

此时,对现实的理智分析对她已经不重要,她需要的仅仅是被关注,被喜爱的感觉,为了这种感觉,她往往会“奋不顾身”。而有时她的需要太过强烈,不允许他人的一点忽视和远离,他人必须要无时无刻关注她,为她着想。但这又是现实中的男人无法做到的,毕竟一个人无法对另一个人关心得无微不至,滴水不漏。所以,当他人没有做到她所期待的关心与爱的时候,她就会变得愤怒和不满。这种情绪又会很快地破坏了她的“爱情”,所以她的爱情都很难长久。从中我们会发现,她的“爱”来得快,去得快的原因在于:她一直在寻求被关注与重视的感觉,而不是爱本身。

当我们责怪另一半不够体贴,不够关心自己的时候,我们需要反思,是对方做得不够,还是我们要求得太多。理智地思考这一问题,才有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维系自负

当患者的自负受损的时候,“另一半”就可以成为一艘救生艇,就可以成为他的“心理医生”,帮他渡过难关,帮他维系自负,维系其理想化自我的幻想。

一位女性患者,从小成绩优秀,高考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她一心考研,但努力了两年却没有考上。此时她的年纪也大了,家人开始关心起她的婚事,但因为她对学历及个人素质要求很高,所以相亲数次未果。最后她终于找到了一个研究生毕业、不吸烟、不喝酒的男人,高高兴兴地结婚了。但婚后很多问题都暴露了出来,她发现了对方很多的“陋习”,所以最后不得不以离婚收场。

虽然在爱情理论当中有一条“互补论”,但刻意地寻求互补,其中就可能存在维系自负的影子。如,自己不善于社交,那么就找一个开朗的;自己没有学历,那么就找一个有“文化”的;自己不够“阳光”,那么就找一个“阳光”的来带动自己;自己能力有限,那么就找一个能力强的;自己长得不够好,那么就找个长得好的……当然不能说互补是一种错,但把互补当成一种爱或不爱的理由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警惕:当“条件”凌驾于“爱”之上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来评估我们爱的到底是对方,还是仅仅是利用对方的“条件”来维系自己病态的自负。

病态依赖

顾名思义,患者找寻的同样不是爱,而是一种“依赖”:通过依赖获得神经症需要的满足。

病态依赖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减轻自恨。但可悲的是,越需要“爱”,现实中就越得不到爱。越想快点找一个人来结婚,就越难找到结婚对象,就算找到了也会很快分开。如此渴望爱的人为何得不到爱?如此渴望婚姻的人,为何往往会更容易失去婚姻?答案就是:他要的不是爱,同样也不是婚姻,只是通过爱及婚姻来解决自己内心的挣扎。但爱与婚姻仅仅是它们本身,无法通过它们来解决一个人未解决的内心冲突,所以就算他得到爱或婚姻,也总是会失望。

爱的逃避

当病态自负者的自负受损,当病态自卑者陷入到严重自贬的时候,就会逃避爱。虽然在普通人眼里他其实条件还不错,但因为他的自卑与自恨,所以他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因为没有接纳真实的自我,所以他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是:“等我好了再说吧!”

就算他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也不会去主动争取。所以他会错过很多机会,又因为错过了这些机会而更加自我否定。

性是爱的表达,有时性也会成为获得爱的手段。当患者把性等同于爱的时候,他就会对性特别着迷。当一个人缺乏自爱的时候,就很难获得真正的爱,所以性就成了获得“爱”的捷径。

一位女性患者,她非常需要“爱”,但因为自恨,所以她因此缺乏爱别人的能力。因此,她对性就非常着迷,有时会轻易地和异性发生性关系,虽然她得到了性,却没有因此得到她所希望的“爱”。第二天早晨醒来,当她看着躺着身边的陌生人就会感到恶心,当想到自己过去的行为也会有想要吐的感觉。即便如此,她依然对性如此着迷,性虽然无法让她得到真正的爱,但性却可以在两人相拥的那一刻,让她找到短暂的,类似于“爱”的感觉(一种被他人接纳的感觉)。

后来经分析发现,她恨这个现实中的自己,却又无力摆脱,所以她急于希望能够通过被他人接纳以消除自恨。此时,她已经失去了爱别人的能力,只能通过性来换取爱,但越是通过性来换取爱,就越容易让她失望。因为她已经扭曲了爱的真意,所以她一直没有得到真爱。

性不仅可以成为获得“爱”的手段,它还有更广泛的作用。

性与征服

性有时意味着征服,所以性对象的选择,性对象的数量,都可能会无意中成为一个人维系自负的手段,同时,性也意味着被他人接纳,这时性就会成为一种消除其自恨的途径。

当一个男人或女人受到深爱的人的背叛的时候,就会突然变得不再相信爱情,而变成一个“施虐者”。他(她)会开始玩弄感情或极为轻浮,其中也隐藏着通过性来报复,或通过性来维系自负,摆脱自恨的目的。

性的禁忌

性是一种本能的需要,但有时它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尊严”与“人格”。如果一个人的自负是来自于塑造一个完美无缺的自己,那么在性的态度上就会变得“上纲上线”。因此,他会逃避性,恐惧性,害怕被其“玷污”。所以他无法原谅自己会有手淫、一夜情,及其他与性有关的想法及行为,因为这有违他“纯洁”的形象。有时,他也会恐惧婚前性行为或与一个不能百分之百确定未来的人发生关系,因为这有违他圣人般的“道德感”。有时,他会极为忠诚,不是因为爱对方,而是他不能触犯内心中的“法律”,所以在忠诚背后依然隐藏着自私的心,依然是为了忠诚而“忠诚”,当他触犯了其内在“法律”的时候就无法原谅自己。

生命的意义

用性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存在。当性成为一个人能力的证明,生命的意义的时候,就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性能力。因为,此时的性已经肩负起本不该它来承担的责任,它已经不堪重负。

第五篇 抑郁与工作

抑郁与工作

当我们被自负驱力所控制的时候,就会丧失对事情本身的热爱,一切都会被简化为:是否成功、是否出色、是否高人一等、是否受人关注、是否完美无缺……只剩下结果,其他一切都是多余。

患者会把这一切解读为“上进心”,并害怕因丢失了这种“上进心”而变得堕落。但他却很少反思这种“上进心”的内在动力,毕竟希特勒和爱因斯坦都有上进心,但两者“上进心”的驱动力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想通过权力的获得把他人踩在脚下,以证明自己是“优秀人种”,而后者是出于对所从事工作的朴素的热爱。驱力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上进心”不见得一定是优点。不要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盖自己病态的需要及追求。

如果细心分析,就会发现抑郁症患者的“上进心”不仅表现在一个“点”,而会反映在整个“面”。他不仅希望事业的成功,更希望在他人面前维系完美的形象,同时也追求在爱好方面的“专业”与胜人一筹。

学校与工作的选择

是否要读大学,要读什么样的大学?普通人都会依据自己的能力和志向做出适合的选择。但对于神经症患者而言,因为病态自负的存在,所以他不能不上大学,也不能上差的大学。因此,他的“选择”不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如果他没有上大学,那么以后就会一直试图去圆自己的大学梦,即使他根本就不喜欢学习;如果他没有考上理想大学,那么就会逼着自己考研,通过考研来“一雪前耻”。

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对神经症患者而言,什么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显示出他的高人一等、与众不同。

一位女性患者,为了用钱来消除自恨,把目标锁定在做销售上,因为做销售挣钱快。但后来她谈到:“在我做销售的几年时间里,几乎没有赚钱,反而还赔了不少。最后我才发现,原来做销售,真的没有他们吹的那样赚钱!”当然,不见得是销售不能挣钱,其实这个世界上,就算捡破烂做得好,都可以挣钱。只是,当一个人满脑子想用钱、用成功来证明自己,来消除自卑与自恨的时候,他就已经没有多少精力放在工作上了。或者说,这时的工作仅仅是满足其病态需要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工作就像爱情一样,如果仅仅把它当成一种手段,那么最终将无所得。

工作中的完美主义

一位男性患者在政府机关工作,他的工作内容是给领导写材料。因为他的努力和认真,所以成了单位里公认的笔杆子,但他过得并不轻松,总是为了写出有“质量”的材料而筋疲力尽。为了写出高质量的材料,他总要反复考虑、反复查询,拿出的材料基本要成形,让领导看了之后满意,并且要比其他同事写得好……当问他:“既然如此,为何不能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他谈到:“不是我的原因,是环境的原因,因为领导的要求高,我也没有办法。”我反问到:“难道你们单位里的人,都因为写材料弄得和你一样焦虑?”他谈到:“那倒不是,不过我是笔杆子,所以别人对我的期望高。”我谈到:“那就不做笔杆子了,这样别人就不会对你有那么高的期待了,你也能活得放松。”沉默了一会,他回答道:“这样,我就不能留给领导一个好印象了……”其实,倒不是别人对他的期望高,也不完全是环境压力所致,而是他要一直在领导和同事中维系一个完美的形象,是他不能面对形象受损,是他不愿放弃“贪婪”,所以才一直不能放下对自己的“要求”,就算因此把自己折磨到不堪重负也依然乐此不疲……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如果一个人的自信是建立在成功及超越他人的基础之上,那么他的自信就会变得很脆弱。只有当他做得好,表现出色的时候才能对自己满意,而当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或遭受挫折的时候就会对自己失望,甚至会变得恐惧不安。这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信念,会让他无法面对失败及不如人之处,当失败无法避免的时候,就会陷入到绝望的深渊。

可悲的是,当一个人无法接受失败的时候就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当压力过大的时候就无法发挥应有的水平,最后就会陷入“无法承受失败-压力变大-发挥失常-更加紧张-压力变得更大-最终导致失败”的恶性循环当中。而这一切的原因正是由于他无法接受失败,无法接受自己“常胜将军”的神话破灭。

一位男性患者,他拼命地追求他人的肯定、尊重和认可。当问他为何如此在意他人看法的时候,他说是因为缺乏自我肯定,所以急需成功和他人的肯定以拯救自己。他自卑的原因是自己不够开朗,没有事业,朋友不够多,家庭不温暖,事情做得不如别人好,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没有受到别人的欢迎……总之,他似乎没有对自己满意的时候,他眼中只有自己的“不够好”。当问他生活中是否存在达到他这些标准的人,他说全部达到的还没有。“别人没有达到为何你一定要达到?”我问道,“我达到了就意味着我比别人强!”他回答道。

如果一个人的自信是建立在比别人强的基础上,想必这个世界也就没有几个人是自信的。真正的自信是来自于对真我的接纳,而不是在各个方面都胜过别人,所以他一直在寻找的“自信”,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自信。他如此渴望成功,渴望尊重,渴望比别人强,仅仅是为了维系病态自负而已。正是因为一直被病态自负所驱使,所以他变得“贪婪”。

病态自负者对“掌控感”的需求特别强烈,他需要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中,而且他也自认为可以控制一切。当遇到他无法掌控的事情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恐惧与焦虑的情绪,也因为他要把一切都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所以他经常会感觉到累。当一些事情超出他的控制的时候,他就会极为惊恐,当他无法控制又无法逃避的时候,就会形成“症状”。

工作为了什么

马斯洛把自我实现定义为“自我实现就是不断实现潜能、智力和天资,完成天职、命运或禀性,更充分地认识,承认人的内在天性,个人内部不断地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而且他还谈道,自我实现者有下面几个本质的特征“自我实现的人是完全自由的,支配他们的行为的因素是来自于主体内部的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人在其所非常喜爱的工作中显出其巨大的潜能;自我实现的人是摒弃了自我狭隘观点的人;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的创造性的最终体现。”简单来说,自我实现就是沉溺于自己所热爱的事及所爱的人之中,从这种投入和热爱中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

当一个人迷失真我与自己真正的渴求,他就会很怕死。尼采说过:“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地体验生活,就越惧怕死亡。”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虚度人生的感觉紧密相关。当一个人没有发掘自己的潜能,当他没有真正活过的时候,对死亡的恐惧就会越加强烈。

病态自负者恐惧死亡是因为死亡超出了他的控制,死亡让他意识到自己也和常人一样会死掉的现实,他不愿面对这种现实,所以更加恐惧死亡。同时,病态自负者也从来没有真正为自己而活。他一直扮演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圣洁的人,一个能掌控一切的人,一个高人一等的人……所以他也没有充分地体验生活,这是他极其恐惧死亡的又一个原因。他整个人都已经被病态自负所驱使,已经丧失了自由,成了自负驱力的奴仆,整个人已经被“魔鬼”控制,而迷失了真我,所以他的生活只不过是被“魔鬼”驱赶而疲于奔命罢了。当一个人真实的自我被压抑,一个人真实的需求被神经症需要所取代,那么他就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潜能,也无法真正活得精彩,也就无法直面死亡:因为学会如何更好地活,就是学会如何面对死亡的一个过程。

再次回到本节的主题:工作为了什么?工作其实是为了自我实现,实现自己生命的潜能、做人的价值、人生的意义。越少受到神经症需要的束缚,一个人才能活得更加真实、自由,并把自己投身于工作、创造与爱之中。否则,就只能被孤独和空虚所困,丧失真诚与自我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