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notes

张俊的读书笔记

View project on GitHub

cover

豆瓣链接

作者: [美] 罗伊·鲍迈斯特 / [美] 约翰·蒂尔尼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
原作名: Willpower: Rediscovering the Greatest Human Strength
译者: 丁丹
出版年: 2012-6
页数: 241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8633688

第1章 意志力不只是个传说

特洛伊罗斯说“傻子才会假定我们的定力是恒定的”,而受曲奇诱惑的学生表现出的那种意志力波动正印证了他的说法。

为什么工作压力最大时婚姻往往出问题:人们在工作上用完了所有的意志力。当意志力都耗费在了办公室,家庭就会遭殃。

韦格纳听说了一个故事,讲的是小托尔斯泰——有的版本说是小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弟弟打赌,赌他不可能5分钟不想白熊。最后,弟弟输了。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我们喜欢认为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思维,但是我们却控制不了。初次冥想者一般会吃惊地发现,尽管自己热切地希望集中注意力,但是思维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开小差。最多,我们只能部分地控制我们的思维,正如韦格纳的实验证明的那样。他的实验是这样的:告诉被试者,每当白熊闯入脑海就拉铃。他发现,尽管被试者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或技术转移注意力,让白熊暂时不出现在脑海中,但是最终每个被试者都拉铃了。

“自我损耗”(ego depletion)就诞生了,鲍迈斯特用这个术语描述人们对自己的思维、感受和行为的调节能力减弱的过程。人们有时可以克服心理疲劳,但是鲍迈斯特发现,如果他们因为运用意志力(或者因为作决策,我们稍后会讨论这种自我损耗)用完了能量,那么他们最终会屈服。

多伦多研究者特别关注名叫前扣带皮层的脑区,这个脑区注意着“正在做的”和“想要做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因此通常被人称为“冲突监控系统”(conflict-monitoring system)或者“错误检测系统”(error-detection system),对自我控制非常关键。

经典斯特鲁普任务。这个任务以心理学家詹姆斯·斯特鲁普(James Stroop)的姓命名,具体内容是让被试者说出屏幕上的字母是什么颜色的字体。例如,如果屏幕显示红色字体的“×××”,正确答案就是“红色”,这很简单。但是,如果屏幕显示的是红色字体的“Green”(“绿色”),那么回答起来就不容易。你必须压抑阅读单词(“Green”)引起的念头(“绿色”),强迫自己确认字体的颜色(“红色”)。很多研究表明,在这种情况下,被试者反应比较慢。实际上,斯特鲁普任务成了冷战期间美国情报官甄别间谍的工具。比方说,抓到一位疑似苏联间谍的人,直接问他会不会说俄语一般不管用,但是如果让他确认俄语单词的字体颜色,他花的时间比较长并回答正确的话,就说明他会说俄语。

在多伦多实验中,在看电影期间损耗了意志力的人,在斯特鲁普任务中的表现比较差:反应时间更长,所犯错误更多。他们的脑电图显示,他们大脑的冲突监控系统活动比较少——失谐的警报信号比较弱。这个结果表明,自我损耗引起前扣带皮层怠工。它要么检查不出错误,要么需花好长时间才检查出错误,所以自我控制变难。自我没损耗时容易做好的事情,自我损耗后很难做好。

沃斯是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心理学家,与鲍迈斯特有着长期合作关系。他们新做了一些实验,在这些实验中,损耗了的人尽管(又一次)没有表现出任何预警情绪,但是对各种事情的反应确实更强烈。损耗了的人与没损耗的人相比,同样的悲剧前者看了更悲伤,同样的愉快图片前者看了更快乐,同样的恐怖图片前者看了更害怕、更不安,同样的冰水前者摸起来觉得更刺骨。变强了的不仅有感受,还有欲望。吃了一块曲奇后,前者更渴望再吃一块——如果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的话,前者确实吃得更多。看到包装成礼品的包裹,前者更强烈地想打开包裹。

自我损耗造成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意志力减弱了,另外一方面渴望变强了。

研究者在实验室内外研究了几千人,得到了类似的发现。他们的实验一致地给出了两条启示

  1. 你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使用就会消耗。
  2. 你从同一账户提取意志力用于各种不同任务。

我们可以把意志力的运用分为四大类

  1. 控制思维。这有时是无谓的挣扎,不管是想忽略严重的事情(“去,该死的血迹!”),还是想摆脱烦人的耳朵虫(“你是我的,宝贝,你是我的,宝贝……”)。但是你可以学会保持专注,特别是在动机很强的时候。为了保存意志力,人们经常不追求最全或最好的答案,而是追求事先就有的结论。神学家和信徒将世界过滤以恪守信仰。最好的销售员之所以成功往往是因为先骗住了自己。推出次级贷款的银行家说服自己相信,向“二无”(无收入、无贷款)阶层提供房贷不会出问题。泰格·伍兹说服自己相信,他不用遵守一夫一妻制,没人会注意到世界最著名运动员的风流韵事。
  2. 控制情绪,专门针对心情时,则被心理学家称为“情感调节”(affect regulation)。最常见的是,我们努力摆脱坏心情或者不愉快的念头,不过,我们有时会努力避免开心(例如出席葬礼、传递坏消息),有时会努力保留怒气(好在恰当状态提出投诉)。情绪特别难控制,因为你一般不能运用意志力改变心情。你可以改变你的想法或行为,但是你无法强迫自己高兴。你可以礼待亲家,但是你无法强迫自己为他们在你家住一个月感到高兴。人们运用间接策略赶走悲伤或愤怒,比如,努力想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或者去健身房锻炼,或者沉思。他们窝在家里看电视剧,或者狂吃巧克力,或者疯狂购物,或者喝个大醉。
  3. 控制冲动,大多数人一说到意志力就会想到这个:抵制诱惑的能力,这个诱惑来自烟、酒、肉桂卷、鸡尾酒女招待。严格来说,“控制冲动”用词不当。你控制的其实不是冲动。连巴拉克·奥巴马那样超级自律的人也不能让抽烟的冲动不冒出来。他能控制的是反应。是忽略抽烟的冲动,还是吃颗戒烟糖,还是偷偷抽根烟?
  4. 研究者所说的“控制表现、绩效、成绩”:把能量集中用于当前任务,既要达到一定的速度又要达到一定的准确度,在想放弃的时候坚持下去。

一次只做一件事。最重要的是,别列什么“新年任务”清单。他们不该埋怨自己缺乏意志力,而是应该埋怨清单本身。清单上的项目太多了,没有一个人有那么多意志力同时做到。如果你要开始一项新的体力锻炼,就不要同时控制开支。如果你需要能量用于新工作——比方说做美国总统,那么这就很有可能不是理想的戒烟时间。因为你只有一条意志力供给线,“新年任务”清单上的各项活动互相竞争。要每次只做一件事,而减少在其他事情上的投入。最好是只下一个决心并坚持下去,那就足具挑战性。即使是这样,你有时还是会觉得意志力不够用,连一个目标都嫌多。

第2章 驱动意志力的能量来自哪里?

“油腻星期二”是狂欢节的最后一天,大斋节的前一天,也就是“圣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前面的那天。大斋节自圣灰星期三开始一直持续到复活节,总共有40天。在这么长时间的斋戒和克己开始之前的油腻星期二,人们可以无耻地放纵欲望。在大斋节开始之前放松,也许就可以把意志力储存起来,用于熬过几个星期的自我克制。

在你相对健康的时候,你的免疫系统也许只使用相对很少的葡萄糖。但是,在你的身体对抗感冒时,你的免疫系统也许会使用很多葡萄糖。这就是病人嗜睡的原因:身体把所有能用的能量都用于对抗疾病,匀不出多少能量来锻炼、做爱或吵架。甚至不能进行多少思考,这个活动需要大量血糖。葡萄糖本身并不进入大脑,而是转化成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脑细胞用来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如果你用完了神经递质,你就会停止思考。

  • 研究者注意到,低血糖患者与一般人相比,更难集中精力、更难控制负面情绪。总的来说,他们比一般人更焦虑、更不高兴。
  • 葡萄糖能逆转消耗引起的大脑变化。
  • 日常生活中,对自制力的要求越高,对甜食的渴望就越强烈。
  • 吃饭时,选择低血糖食物。身体几乎把所有种类的食物都转化成葡萄糖,只是转化速度不一样。转化得快的食物,血糖指数高。它们包括含淀粉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白面包、马铃薯、白米饭和多种多样的小吃零食和方便食品。以这些东西为主食,葡萄糖会在饭后迅速上升又迅速下降,结果就导致经常缺乏葡萄糖,进而缺乏自制力,难以抵制身体从其他东西(甜甜圈或糖果)中再迅速补充一次葡萄糖的冲动。
  • 为了保持稳定的自制力,你最好吃血糖指数低的食物:大多数蔬菜、坚果(像花生和腰果)、很多生水果(像苹果、蓝莓和梨子)、奶酪、鱼、肉、橄榄油或者其他“好”脂肪。
  • 生病时,把葡萄糖省给免疫系统。下次你准备拖着带病的身体上班时,可以考虑一下这个事实:重感冒时驾车比轻微醉酒时驾车更危险。

累了,就睡。

  • 成年人也经常克扣自己的睡眠时间,导致自制力差。休息,能减少身体对葡萄糖的需求,还能全面增强身体利用血糖的能力。有研究证明,剥夺睡眠会损害葡萄糖的加工,这会立即导致自制力下降——长期下去,还会提高患糖尿病的风险。
  •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根据上司以及他人的评价,睡眠不足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在工作中出现不道德行为。

第3章 任务清单简史,从上帝到凯里

“蔡氏效应”(Zeigarnik effect):任务未完成、目标未实现,脑子里就会有个声音不断提醒你去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然而,一旦任务完成了、目标实现了,脑子里的那个声音就会消失。

第4章 决策疲劳

当斯皮策召妓,当南卡罗来纳州州长翘班去布宜诺斯艾利斯看女朋友,当比尔·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鬼混,他们都患了“决策者”职业病——“决策者”是借自乔治·W·布什总统的说法,他曾经自称“决策者”。

有些学生在大学里选择两个专业,不是因为他们想证明什么,也不是因为他们计划把两个专业(比方说政治和生物)结合起来,而是因为他们做不到让自己没有选择。选择一个专业,就是对其他专业宣判死刑,有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很难放弃选项,即使那个选项对他们一点好处都没有。不愿放弃选项的这个趋势,在意志力低下的时候尤其明显。作决定要损耗意志力,损耗了意志力后,人们就会想办法推迟或逃避决定

第5章 钱花到哪儿了?QS知道

一位心理学家利用万圣节做了一个实验。碰到上门索要糖果的小孩,他就问他们的名字,并把他们领到一个空房间,让他们拿一块糖果——只拿一块。空房间的桌子上摆着几碗好吃的糖果,孩子可以违反他的要求而不受任何惩罚。空房间里还有一面镜子,当镜子反着放的时候(也就是照不到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拿了不只一块。当镜子正着放的时候(也就是能照到的时候),能够抵制诱惑只拿一块的孩子多了很多。即使镜子照出的是他们穿着化妆服的样子,他们也有足够的自我意识来做正确的事情。

根据标准调整行为是需要意志力的,但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意志力,就像盲人指挥的大炮一样,是没有用的。正因为如此,我们那些生活在热带草原上的远古祖先才进化出了自我意识;也正因为如此,在更险恶的现代社会环境中,自我意识这个固有特质一直在发展着。

RescueTime的创始人托尼·赖特(Tony Wright)吃惊地发现,他一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了“东瞄瞄西看看”上——访问与他的主要工作不相关的网站。一般每次只访问几分钟,但是加起来一天就有两个半小时。

2008年,凯文·凯利(Kevin Kelly)和加里·沃尔夫(Gary Wolf)创办了一个名叫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简称QS)的网站,为用户提供自我调节技术。

多亏了Mint.com之类的公司,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遵照查尔斯·达尔文的建议记账,但是这些新工具做的远远不只监控这一枯燥乏味的工作。监控是第一步,但是只有监控未必就够了。

  • 只要你让Mint看你的银行和信用卡交易情况,它就会想办法把交易分类,画出图表显示你的钱花到哪儿了,还能显示你是否入不敷出。
  • 它会在你用餐花费过高时提醒你,会在你买衣服超过预算时提醒你。除了让败家子大脑生出一些内疚感,Mint还奖励你的好行为。你可以设置多种多样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比如度假、买房、存养老钱,然后得到进展报告。
  • “Mint会帮助你制定目标和进度表,然后监控你的花费,”帕泽尔说,“它会说,如果你每个月少花100美元用餐,你就可以提早1.3年退休,或者提早12天买下宝马。这些目标,你不会每天都想一想。
  • 大部分(80%)加入Mint监控交易的人,花费的增加趋缓。如果利用Mint提供的信息制定了目标和预算,那么他们花费的增加会进一步趋缓。

一旦走出自我控制的头两步,设置目标、监控行为,你就面临一个永恒问题:是应该关注已经走了多远,还是关注剩下多远要走?

  • 关注已有成绩的人,似乎不渴望继续执行更艰难、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他们对自己当前所处的位置和所做的事情相当满意。显而易见,想满意,就要关注走过的道路;想激发上进心,就要关注前方的道路。

不管怎样,拿自己与别人比较,你又可以获得一些好处,而且,因为丰富的网络数据,现在这种比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做到。

  • 一条心理学原理:公共信息比私人信息更有影响力。相对于自己对自己的了解,人们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了解。如果只有你一个人知道你失败了、失误了或失控了,那么这次失败、失误或失控就很容易粉饰过去。你可以把它合理化,或者就是无视它。但是,如果其他人知道了,你就很难这样做。毕竟,你找的借口,别人也许不会买账,即使你自己觉得这些借口非常好。如果这个别人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社交网络,那么你就更难推销你的借口。

第6章 意志力可以培养吗?

研究者让第一组被试者回家后在接下来两周注意身姿。每当想到身姿,他们就要努力站直或者坐直。因为大部分(甚至所有)大学生都习惯懒洋洋地站着或坐着,所以身姿练习会强迫他们耗费能量,抑制他们的习惯反应。

第二组被试者是用来检验“意志力之所以损耗是因为需要能量进行自我监控”的理念。研究者让这组被试者在接下来的两周记下自己所吃的任何东西。他们不必改变饮食习惯,尽管他们当中可能有些人因为觉得丢脸而作出一些调整。

第三组被试者是用来检验改变心情的效果。研究者让这组被试者在接下来两周努力做到心情好、情绪好。每当发现自己难受了,他们就要努力让自己振作起来。

练习控制情绪的、样本量较大的那组被试者,回到实验室再次测评自制力时并没有表现出进步。

但是,其他练习确实有帮助,就像实验中注意自己身姿的那组被试者和记录自己每天吃了什么的那组被试者表明的那样。两周后回到实验室,他们的自制力测验得分提高了,而且这一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两周没做任何练习的那组被试者)。

出乎意料的是,最佳结果来自注意身姿的那组。那句烦人的提示——“坐直!”——的效果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通过抑制懒散习惯,学生增强了意志力,在与身姿没有任何关系的任务上表现得更好了。那些最遵从研究者建议的学生(写日志记录多久强迫自己站直或坐直一次),进步最明显。

实验还揭示了一个重要区别——意志力的“力量”不同于意志力的“耐力”。实验的第一阶段,被试者先握手部练力球尽可能长的时间(前期有实验表明,这不仅是测评体力的好方法,而且是测评意志力的好方法),通过经典的“不想白熊”任务损耗心智能量后,再握一次手部练力球,看看意志力损耗之后还能坚持握多久。两周后,回到实验室,被试者在第一次手握测验中成绩没有多少进步,这意味着他们意志力的“力量”没有增大多少。但是他们意志力的“耐力”增强了很多,证据就是,他们在完成“不想白熊”任务后的第二次手握测验中成绩提高了很多。多亏了身姿练习,他们的意志力损耗得不如以前那么快了,所以他们有更多“耐力”用于其他任务。

坚持做一项没有明显奖励的晦涩练习,可能是项艰巨的挑战,正如研究者跟进第一批意志力增强实验被试者时发现的那样。长达10年的检验,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因为研究者发现很难让人们把指定练习坚持下去。仅仅找到理论上增强意志力的练习是不够的,练习还必须实际上可行。

心理学实验表明,为了享受意志力训练的成果,你不必像富兰克林或布莱恩那样一开始就有超常的意志力:只要你坚持做某种练习,你的意志力就会全面增强,至少在实验期间。这个最大挑战就是:保持自律不止几天,也不止几周,而是一年又一年。为了常年保持自律,你需要一些不同于忍术表演家所用的策略。

第7章 深入黑暗之最战胜自己

“他最喜欢跟我讲,要对抗不道德的东西,”斯坦利这样描写他幻想中的父亲,“他说,经常对抗不道德的东西,就能增强意志,因为意志像肌肉一样需要锻炼。我们需要增强意志,以抵制邪恶的欲望和下流的激情。意志是良心最好的盟友之一。”不足为奇的是,幻想中的父母给出的劝告,恰好符合斯坦利自己的修身养性观(他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是为了避免与真正的父母犯下同样的罪孽)。

他发现,美德的培养很花时间。“与邪恶作斗争好像经常是徒劳的,然而,每个阶段都有无穷小的进步。性格变得越来越成熟。”

他认识到了,大后方的文明人想象不到他的远征队自离开英格兰之后经历的变化:在家的时候,这些人没有理由展现他们天生的野蛮……他们突然被移植到非洲及其苦难里。他们被剥夺了肉、酒、面包、书籍、报纸和社交。热病抓住了他们,摧毁了他们的精神和身体。善良本性被焦虑磨没了,幸福快乐被苦役磨没了。兴高采烈让位给内心痛苦……直到他们在道德和身体上变成与在英国社会时完全想象不到的样子。

斯坦利描述的就是经济学家兼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授乔治·洛温斯坦(George Loewenstein)所说的“情绪温差”(hot-cold empathy gap):在理性、冷静的“低温”状态,体会不到在充满激情和欲望的“高温”状态有何表现。

性没有被唤醒时,你真的容易禁欲,正如洛温斯坦和丹·艾瑞里发现的那样。他们向年轻异性恋男子询问一些私人问题,比方说,假设你受到一个女人的吸引,那个女人提议3P,你会答应吗?你可以想象自己与一个超过40岁的女人做爱吗?你是否曾经被一个12岁的女孩吸引?为了让一个女人与你做爱,你会骗她说爱她吗?她拒绝了,你会继续纠缠吗?你会把她灌醉或者给她下药,减轻她的抵抗吗?坐在实验室电脑面前回答问题时(明显的“冷”状态),那些男子认为自己非常不可能做其中任何一件事。然而,在实验的另外一部分,研究者让那些男子一边自慰(高度性唤醒状态)一边回答问题。在这个“热”状态,那些男子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是“非常有可能”。曾经看起来非常不可能的事情,现在看起来非常有可能。

预设底线的本质就是,把自己锁在正道上。你明白,你会遇到强大的诱惑,你的意志力会减弱,你会偏离正道。所以,你把偏离正道的可能性变成零,或者把偏离正道变得超级丢脸或罪大恶极。奥德修斯及其手下成功抵制了塞壬死亡之歌的诱惑,就是使用了预设底线。他把自己绑在桅杆上,下令任何人不得给他松绑,不管他怎么恳求放了他去找塞壬。他的手下使用了另外一个形式的预设底线:堵住耳朵,这样就听不到塞壬的歌声。他们让自己连诱惑都受不到,这是两种方法中比较保险的一种。

长期来看,像刮胡子那样的整洁习惯实际上可以提高自制力,因为它可以激活不需要多少能量的自动心智过程。

在一个实验中,一组被试者坐在整洁的房间里回答问题,另外一组被试者坐在杂乱的房间里回答问题。(杂乱到什么程度呢?会让父母禁不住咆哮“收拾你的房间”。)杂乱房间里的被试者,在很多自制力测试中得分都较低。

自制力高的人,更有可能经常使用安全套,还更有可能避免抽烟、酗酒、常吃零食之类的习惯。健康行为模式的形成,需要意志力——所以意志力强的人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但是,习惯一旦形成,生活特别是生活的某些方面就自动朝良性方向发展。

一个有效的自制策略:专注于高尚的想法。

第8章 超能量帮克莱普顿和卡尔戒酒?

社会科学家即使无法接受超自然信念,也意识到宗教对人类有着深刻的影响力,特别是,数千年来宗教对促进自我控制都非常有效。

宗教还有利于增强自我控制的两个要素:意志力和行为监控。

另外一个宗教活动——冥想,往往涉及有意识地努力调节注意力。

“明线”(bright lines)的帮助,这个词语是安斯利从律师那里借鉴来的。明线规则,是明确、清晰、简单的规则。越过明线时,你一定会注意到自己越过了明线。如果你答应自己“适量”饮酒或抽烟,那不是一条明线。它是一条模糊的边界,没有明确指出你在哪个点从“适量”变成了“过量”。边界那么模糊,而你的大脑又那么擅长忽视你的小错,结果,你也许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越界太远。所以,你无法确信你总在遵守适度饮酒的规则。相反,零容忍是一条明线:完全戒除,任何时候都没例外。它并非适用于所有自我控制问题——节食者不可能一点食物都不吃,但是它在很多情况下行得通。一旦你承诺遵守一条明线规则,那么你的“现在自我”就会相信你的“未来自我”也会遵守它。如果你相信规则是神圣的——上帝定下的戒律,超能量立下的一条不容置疑的规矩——那么它会变成一条特别明显的明线。你更有理由期望你的“未来自我”尊重它,这样你的信念就变成了一种自我控制:一个自我实现的命令。我认为我不会做,因此我不做。

第9章 养出强大的孩子:自尊对自制

高自尊似乎只有两个证据确凿的好处。第一,它提高主动性,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它增强自信。高自尊的人更愿意按自己的信念行动、为自己的信念抗争、接近他人、冒险创新。(不幸的是,这还包括更愿意做愚蠢或有害的事情,即使别人都劝他们别去做。)第二,它让人感觉良好。高自尊就像一家积极情绪的银行,可以提供一般幸福感,当你需要补充自信来应对不幸、赶走抑郁或者从失败中恢复过来,你就可以使用这家银行。

总的看来,高自尊的收益落在本人头上,成本却摊在别人头上,高自尊的人一般傲慢、自负,这些都让别人不好受。最坏的情况下,自尊变成自恋,即固执地相信自己的优越性。自恋者自以为很了不起,而且沉溺于这种夸大的自我形象之中。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但并不是特别渴望被别人喜欢——他们要的是奉承)。他们期望得到特殊对待,受批评时容易恼羞成怒。

惩罚都有3个基本方面:严厉性、及时性和一致性。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青春期的问题在于,自制力还在小孩子水平,欲望和冲动却达到了成年人水平。

我们不该为游戏吸引住了孩子而惋惜,而是应该利用游戏设计者开发出来的技术。他们提炼了自我控制的基本步骤:设置清晰的、可实现的目标,给予即时反馈,提供足够的奖励让玩家经常练习、持续改进。注意到人们愿意为了玩游戏大下苦功后,有些前卫人士提倡把生活“游戏化”,即把这些技术(像设立“关卡”,允许“升级”)加以改造,用于学校、职场和虚拟团队。电脑游戏让传统美德散发出新的光辉。成功是有条件的,只要你有意志力一次又一次地去尝试,成功就触手可及。

第10章 节食风暴

然而最近,研究者发现,自我控制与节食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大家以为的那样直接。

“去他的效应”(what-the-Hell Effect)。节食者在心中限定了每日的卡路里摄入量,当他们哪天因为某个意外超过了限量,比如在实验中应研究者的邀请喝了两大杯奶昔,他们就会认为那天的节食泡汤了。因此,不管那天剩下的情况如何,他们都在心里把那天归为失败。只能从第二天开始再重新节食。所以他们想,“去他的,我今天可以好好享受了”,而之后的大吃大喝往往让他们长出比减掉的肉更多的肉。

对于损耗了能量的人来说,欲望和渴望格外强烈。节食经常性地损耗意志力,所以节食者经常性地处于损耗状态,处理事情的能力也会大大降低。那还会让渴望变得特别强烈——比原有的对食物的渴望还要强烈。这也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很多节食者最终好像学会了漠视身体对食物的需求和感受。

结语 意志力的未来: 收获更多,压力更少——只要你不拖延

启示1:了解你的极限。不管目标如何,以攻为守总要从认识第1章的两条基本启示开始:第一,你的意志力供给是有限的;第二,你从同一账户提取意志力用于各种不同任务。每天刚开始时,你的意志力储量最大,至少在你睡了美美一觉、吃了健康早餐之后是如此。但是,之后一整天的事情会慢慢损耗你的意志力。现在的生活十分复杂,因此你很难一直记住:所有这些看似无关的琐事和要求都从你身体内部的同一账户提取意志力。

启示2:留意你的症状。损耗并没有明显的“感受”,因此你自己需要留意那些容易被误解的微妙迹象。不该让你特别厌烦的事情让你特别厌烦吗?生活的“音量”是否莫名其妙地调大了,让你对一切事情的感受都比平常强烈?突然很难下决心,哪怕是在小事情上?你比平常更不愿意作决定,也更不愿意在身体或心理上强迫自己?如果你注意到自己有诸如此类的感受,那么最好反思一下,看看最近几个小时你有没有可能损耗了意志力。如果是的,那么努力保存剩下的意志力,与此同时要料到意志力减弱对行为的影响。

启示3:挑选你的战斗。你无法控制甚至无法预测生活中的压力,但是你可以在冷静期——至少在平静的时刻——计划如何以攻为守。开始定期健身,学习新技能,戒烟,少喝酒,控制饮食。所有这些事情,不管是哪一件,最好在其他事情对意志力的要求相对较低的时候做,这样你就可以留出很多意志力给它。你可以选择战斗——弄清哪些战斗太难。

启示4:列个任务清单——至少列个“不做清单”。我们在第3章专门讲述了任务清单的光辉历史,但是我们明白有些读者也许仍然不想列任务清单。有人觉得,列任务清单是个枯燥沉闷、令人不快的工作。如果是这样,那么试着列个“不做清单”:把一旦写下来就不必再为之操心的事情列成清单。正如我们在讨论蔡氏效应时看到的那样,当你想忽视未完成的任务,你的无意识就会像耳朵虫不断播放没播完的歌曲一样不断念叨那个任务。拖延或者强迫自己忘掉,都不能让那个唠叨声从你的大脑里消失。但是一旦你作了具体计划,你的无意识就会消停。

启示5:当心计划谬误。计划谬误会影响每个人,但会让那些期望在最后一分钟集中冲刺的拖延者付出最大代价。最后一分钟集中冲刺的策略一般没用,除非他们在最后期限前给自己留下大量时间,但是他们一般不这样做。他们会低估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然后发现剩下的时间太少,不足以把任务做好。有个方法可以避免计划谬误,那就是强迫你自己想想你的过去。

启示6:不要忘了小事情。随着你为目标而奋斗,你的大脑会自动削减你用在其他方面的意志力。记得第1章讨论过的那些面临考试的大学生——那些在换袜子、洗头发、洗碗、饮食方面变得松懈的大学生吗?对他们而言,为了集中精力准备考试,在那些事情上削减精力,似乎是公平的代价。但是这对那些必须闻他们的臭袜子味、清理他们弄乱的房间的室友来说,可能并不公平。而且,由此引发的争吵可能令每个人都精疲力竭。长期下去,邋遢会让你的精力变少,让你的人际关系变坏。忘了那个在肮脏阁楼上饥肠辘辘地日夜奋战创造出伟大作品的艺术家形象吧。想要意志力发挥最大效果,你必须很好地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从饮食和睡眠开始。

启示7:积极拖延的力量。拖延一般是个恶习,不过偶尔——非常偶尔——也是积极的。在前面那章,我们讨论了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里,与告诉自己绝不要碰巧克力的人相比,告诉自己稍后再吃巧克力的人能更好地抵制巧克力的诱惑。这个延迟享乐策略对抵制其他诱惑也有用。如果电视节目吸引住了你,让你无心工作,那就把这个节目记下,告诉自己日后看完。你也许发现,一旦完成了工作,不需借口拖延了,你其实根本就不再想看那个节目。将坏事往后拖延,也许最后就不做了。

启示8:别无选择。正如我们在第5章提到的那样,安东尼·特罗洛普之所以是个多产的作家,很大原因在于他的写作方法。但是,如果你无法像特罗洛普那样,把钟表放在旁边、看着钟表、每隔15分钟写出250个单词呢?幸运的是,一般人还可以使用另外一个策略,就像纳闷怎么会有作家每天都能写出文章的钱德勒一样。要么写作,要么什么都不做。学校维持纪律应用的是同一原理。

启示9:追踪了解。不管你作了什么计划,监控都十分关键——甚至,即使你根本没作计划,监控也是有用的。除了提供即时鼓励外,监控还让你改进长期计划。如果你作记录,那么你可以定期检查进展,进而设置更符合实际的目标。

启示10:经常奖励。定目标的同时,也要定下实现目标后的奖励——而且不要把自己限定得太死。如果你只用意志力拒绝东西,那么它就成了残忍讨厌的防守工具。但是,当你用意志力获得东西,你就能从最枯燥的任务中体会到乐趣。我们批评过自尊运动人人有奖的理念,但是奖励“真成就”是对的。